书城励志做有志气的女孩
17119600000010

第10章 享受放下的快乐(许亭)(1)

放弃,是人生的必修课。

人生在世,有很多选择都是不能自主的。有句话说:“天不遂人愿”,正所谓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愿,生活有时会强迫你交出权力,放走机遇,抛下爱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生活中的你就应该学会放弃。放弃是豁达的表现,是豪爽的体现,有时候放弃会使你更加冷静主动地获得成功,从而将你变得更加有智慧、更加有力量。

然后放弃并非易事,它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当面对诸多不可为的事情时,我们要勇于放弃,这是明智之举。只有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从能从新获得生命的曙光,事情才会发生新的转机。

学会放弃吧!一切源于自私的欲望,一切恶意的念头,一切固执的观念都应该学会放弃。 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

决定宽恕时,就升华了自己

20世纪30年代,玛利·芭特出生在一个悲惨的环境中,她母亲是未婚妈妈,且终身未嫁,但有嗜酒如命的恶习,所以没有任何经济实力和能力来照顾她。

在玛利·芭特五岁时,她就被送到收容所了,在那里她不得不接受严格,甚至于近乎苛刻的家庭管制,如果犯了某些错误,她不是被关进暗访,就是接受虐待等惩罚措施。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玛利·芭特,十七岁时患上了抑郁症,但被却医生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但不幸并没有就此停手,由于误诊,更加不幸的是她被关在精神病院长达17年之久。

在精神病院度过了漫长的十七年,她彻底的绝望了。有时她不吃也不喝,更不开口讲话,只是一动不动的坐在那,她曾多次想到过自杀。直到60年代初,玛利·芭特从新接受了医生的检查,却发现她根本没有患上精神分裂症。

天呀!这个消息究竟是不是一个好消息,玛利·芭特自己也不知道。由于医院的误诊,她为别人的失误强行监禁了17年之久。医院此时又重新检查了她的身体情况,结果依然如核脑手术检查出来的那样,她只是单纯地患有忧郁症和恐慌混乱症,精神上没有丝毫的问题。

后来,在朋友和精神专家们的帮助,玛利·芭特接受了相关的辅助治疗,在1964年,她终于健康地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此时,玛利·芭特已经34岁了,她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地问题:她今后应该怎样生活?这时,玛利·芭特完全有机会为自己寻找平庸的理由,因为她曾经被生活遗弃过,欺骗过,甚至可以说是被虐待过。她有权利去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去怨恨社会的不公道、去仇视那些庸医的存在,然而,玛利·芭特却放弃这些消极的态度,奔向她自己的选择。

为了与不公平的命运抗衡,她勇于向自己的梦想挑战,接二连三地向周围人传达她的热情和喜讯,而非整日以愤怒、悲伤、怨恨的眼神示人。离开医院不久的玛利·芭特,就找到了她钟爱的人,并与白马王子喜结良缘。

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玛利·芭特又先后在莎琳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并获得了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学业有成的她,专门帮助那些心理上有残疾的人,不断地鼓励他们,用讲演、出书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生活的困境,从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同样,玛利·芭特的事迹,还被拍成电视剧。

心中没有怨恨的玛丽,在1988年来到曾经摧残她多年的精神病院,与以往不同的是,58岁的玛丽是以社区院长的身份出现在那里的,而非是病人。玛利说:“宽恕让我从一个悲惨的起点迈向光明的前途。”

美联社有一篇文章,报道了玛利·芭特升职的消息,玛丽对此评价道:“如果我不学会宽容与释然,我将永远无法成长。”

宽恕就是爱,爱是无条件的!当你准备宽恕时,你就已经获得了重生。

宽恕不是一个行动而已,它是一连串的“正念”所累积出来的“心胸”。学会宽恕的你,会更加的幸福、美丽、健康、自信。

存于人世间的各种情愿都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福气,我们需要珍惜这些缘份,彼此之间要以诚信为本,以心体心,将心比心,善待他人,宽容他人。再者,宽恕别人,一半是为了对方,另一半是为了自己。

忘却的快乐

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所学校里,有一名叫普赖斯的女子正在承受着痛苦不堪的事情。

今年42岁的普赖斯,本应享受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却因为拥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使她变得异常痛苦。

事情还要从普赖斯14岁说起,那年她发现一个奇怪的“自己”,她能够轻而易举地想起很多年前的事情,即使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情也不例外。对于那些陈年往事,普赖斯感觉就像发生在几个小时一样清晰。

拥有这样与众不同的记忆力,一般人都会感觉很庆幸,但普赖斯却不这样认为。当多年前的往事向她排山倒海似的涌来之时,普赖斯唯一的感觉就是害怕、恐怖,毫无新鲜感。

有时,当普赖斯坐在咖啡店喝咖啡时,如果看见一个普通的场景,此时,她的记忆之门就将被打开,而且是很自然的打开,即使她不主动去想,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她的脑海之中就会像放电影一样,回忆出和现在场景有关的点点滴滴。

任何一个外界刺激,都能使她有相似的反射条件。她每天从早晨起床时间算起,到遇见认识的朋友,以及吃过的食物,和做过的任何事情都会像放电影似的,一一在脑海之中栩栩如生地过目。

如果她回忆的事情都是一些积极、乐观的事情,也不会令她这么烦心,最重要的是,她总是将一些伤心,不愉快和苦恼的事情一并带到眼前,这使得她本就烦躁不安的心情变的更加糟糕。

命运似乎又跟普赖斯开了个大玩笑,拥有超强记忆力的她感到痛不欲生。因为普拉斯的特殊记忆,使她成为美国心理学家的心理干预案例,在他们看来,没有人能像普赖斯的事例一样说明问题: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学会忘记,那么她的生活肯定不会充满幸福的欢声笑语,等待他的将是精神的崩溃。

有人寻求幸福和快乐的真谛?其实,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就存于遗忘和忘却之中。

这真的是一条很好的人生箴言。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不能领会其中的要义,他们总是记住生命中痛苦的记忆,记住令自己尴尬的事情,记住令自己备受折磨经历,而不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背负太多的东西,走起生活的道路就不能轻松。

也许,作为读者的你,不能认可这种说法,你会说:“这一切使我无法忘记。”

可是专家说:“像普赖斯这样拥有‘超常记忆综合征’的患者在全世界不会超过10位,一个正常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那么,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遭遇痛苦的人,都希望得到传说中的孟婆汤,喝下去之后能够遗忘世间所有的仇恨、痛苦,将一切都遗忘。但可惜的是,世界不存在这样的孟婆汤,除了可怜的普赖斯之外,你的幸福和快乐都可以靠自己去达成,靠得就是觉悟,也可以说是感悟,只要你对记忆有所取舍,就能决定你是否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忧愁。

遇溺的拯溺员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某电台接到一位海滩拯溺员的电话,他告诉主持人,他目前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失去现在的太太。

于是,主持人就慢慢地平复海滩拯溺员的激动情绪,渐渐地,在海滩拯溺员的情绪明显没有先前那么激动之时,他告诉主持人这样一个事情。

他的第一任妻子因患有骨癌而去世了。在她患病最后的日子中,他没日没夜地照顾着她,看着心爱的妻子一天一天的衰败下去,他自己的心也在隐隐作痛,先是妻子的眼睛感到不行的,然后鼻子也塌下去了,到了最后连手和脚都不能动。

在妻子弥留之际,他依然亲手喂她吃药,希望死神能够将妻子多留下来几天。

握着妻子羸弱的手,拯溺员告诉妻子,他依然爱她。

但他并没有挽留住妻子离去的脚步,死神最终将他深爱的妻子带走了。

失去爱妻的他,从此之后,便害怕在一次失去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于是他变得有些神经质,但是他自己并不觉得。

直到他遇见现任太太,才渐渐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现任太太同情他,安慰他,并深深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于是两人渐渐滋生了爱情,最终他决定取她为妻。

他并没有从丧妻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因为失去爱人的痛苦一直在深深地折磨着他,于是他便害怕再失去现任太太,因为他自己明白:自己再也无力承受另一个女人从他的生命之中消失。

于是,他非常紧张她,重视她,在乎她,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任何时候都和她在一起,简直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对于她的大事小事都要一一过问。即使,如果两人分开一小时,他都会问:她和谁在一起,做什么,在哪里?

现任太太接受不了他“神经质”似的关爱,于是结婚不到两个月,她就跑回娘家了,并且任他如何请求,她都决议要和他离婚。

最后沙滩拯溺员说:他害怕失去她,害怕一个人独处时的孤单和寂寞。

听完拯救员的倾诉,很多听众都不明白:作为一个沙滩拯溺员,有些道理他是应该明白的,例如生死有命,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强求的。

一个落入水中却不会游泳的人是最狼狈的,这时只要有人愿意跳入河中救他,他就会拼命地抓住那个人不放;如果发生不幸的事,溺水者就会将救他的人一并扯入水中,结果是两人同归于尽。

遇见这样的溺水者,首先和他保持一段距离,一旦他紧抓住你不放,此时,你就应用拳头或用脚将他踢开。再不行的话,就从后面箍着他的胳膊,用命令的口吻告诉他,不要在挣扎了,否则你们都活不成,目前他只能服从你的指挥。

此时,在那一刻,溺水者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他不想失去生命,就要先放手。他想被人救起,就应信任来救他的人。

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已失去的现实,我们就要努力地接受眼前的一切,即使那是令你痛不欲生的经历,你也要坦然的面对。

有时,失去不一定是一种忧伤,反而会成为一种美丽的怀念;失去不一定是自身的损失,反倒是一种奉献和付出。只要我们调整心态,抱着积极乐观的心境,其实,失去也会变得可爱。

你愈是害怕失去的东西,有时恰恰会愈容易失去。相反,那些愈想得到的东西,反而就愈要放手。其实,放弃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很难的,但是当我们别无选择之时,只能坦然地接受。

因为舍得才快乐

之美的爸爸是位数学老师,从小就注意培养之美的综合素质。一天,父亲刚参加婚礼归来,给她带了一些糖果。之美美滋滋的从中拿出一颗糖果准备剥皮吃时,就在此时父亲叫住了她。

只见,父亲从食品袋中数出17颗糖果,然后一一摆在桌面上,然后让之美将这17颗糖果分成三份,要求是:第一份为桌上糖果的1/2,第二份为桌上糖果的1/3,第三份为桌上糖果的1/9。

之美的数学一向不错,但是面对父亲的要求,她还是不知所措,她心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按照父亲的要求将这些糖果分开呀?急得她抓耳挠腮,无从下手,更没有什么计策可施。

父亲见到之美这副状态,就在一旁叹了一口气,且自言自语说道:“要是有18颗糖果就好分了!”

之美并不笨,从父亲的话中,她知道父亲是在提醒他,于是就将手中那颗没有来得及吃的糖果拿出来,这样一来,总共就有凑成18颗糖果了,于是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看到这,父亲对之美说:“孩子,你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吧,其实解这道题并不难,关键就是你必须舍得,舍得手中的那颗糖果,否则你就永远不可能解出这道题。解题如此,做人就更是如此了,孩子,请你记住,人生其实就是一道题,要想顺利解出这道题,就必须处处要舍得。”

随着时间的流逝,之美渐渐地长大了,经历过许许多多事情的她,终于懂得了父亲那番话的意义。之美就将父亲的话引申为:“舍得拿出自己的快乐,就会将一份快乐变成好多份快乐;舍得拿出自己的真诚,就能遇到与自己坦诚相待的人;舍得拿出自己的微笑,就能得到一张张的笑脸;舍得拿出一部分信任,身边就会有很多很多朋友;舍得拿出自己的爱,眼中看到的就将是爱的风景。”

耶克·米斯说过:“不要感叹自已缺少什么,能够放下自已手里拥有的东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一天,一个小偷在深夜潜入一位神父的家中欲进行行窃。此时,恰巧被祈祷的神父发现了小偷的到来,于是神父就兴平气和的开导小偷,对他“小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进行劝说:“孩子,放下手中的东西吧,上帝会宽恕你的,你现在回头还来及,你的所作所为会得到上帝的原谅的,要不然,天堂的大门会永远向你关闭的!”

小偷理直气壮地对神父说道:“告诉你,我并不在乎天堂的门是否向我敞开着,如果它要关闭的话,就让它关上吧!反正,我的专长是开门。”

神父见他无心悔改,就一再劝说他,但是依旧无效。宅心仁厚的神父没有报警,他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够早日觉醒,但小偷依然在深夜之中我行我素地出现在别人家中。

一天,神父在看报纸时,发现小偷的照片被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他在银行行窃时,被警方当场击毙,以致死亡。神父到教堂为这个孩子进行祈祷,希望上帝能够宽恕他身前所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