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成就一生的理财计划
17118300000001

第1章 让钱生钱——告别用力气赚钱的方式(1)

一、改变我们的理财观念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可想而知,中国人对钱使用的谨慎态度达到了何等精细的程度。

思想观念的陈旧及个人和家庭理财方式的滞后,将导致财富的匮乏与生活水平的降低。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做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理财观念,增强每个人的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并在勤俭持家的基础上,将个人和家庭的突发性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以便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更多的财富。

特别是在当代,千变万化的经济环境在不断改变着人们投资的价值取向,如果想成为理财高手,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理财专家一般用“成功=经验+智慧+苦功+灵感+运气”这个公式来引导个人投资理念。在具体投资时,到底喜欢投资什么,或者认为投资什么好,除了看好投资对象有无投资价值外,还要看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有的人在房地产市场里如鱼得水,但在做股票时却处处碰壁;有的人爱好集邮,上路很快,不长时间就已小有成就,但对房地产却不感兴趣。可见,投资者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再决定投资什么,如何投资。想快速理财、快速致富,在一夜之间暴富,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的人,不适应从事投资理财。幻想用小钱投资,在短时间赚取亿万财富的人,除了“博彩”,其他的路是行不通的。

在美国,富翁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居于华尔街的大亨、体育明星或好莱坞巨星。曾经有人做过仔细调查,结果表明美国的百万富翁约占全国人口的10%,而在这部分人中,差不多有60%都是自己经营的生意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都很平凡,比如做焊工、开干洗店等。在这些富翁中,绝大多数人不是靠贷款起家的,有80%的人都是靠自己的积累而发财。另外,虽然他们已是百万富翁,可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俭朴,没有一丝奢华的迹象,甚至,与他们日日相处的邻居都不知道他们的财产状况如何。

为什么美国会有那么多富翁呢?

一家美国投资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的人曾经做过统计,世界上花钱最厉害的国民就是美国人。同样,美国人所积累起来的个人平均财富也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的投资理财方式和原则必然决定了美国经济的特点:人民的储蓄少,投资多,消费高。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崇尚节约,也没节约出多少财富?美国人浪费了那么多年,怎么他们还有财富继续浪费下去?”曾经有一位中国学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美国学者,美国学者的回答是:“我们的节约与浪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人在生活上虽然浪费,但是在生产成本上节约;而中国人虽然在生活上节约,但在生产成本上浪费。”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由此可以知道,美国人更加注重“开源”。

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开源是投资理财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滚滚而来的财富,无论你采用多高明的理财方法,也不可能让财富平白无故地增多。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效仿美国人对待财富的观念——“节流”是建立在“开源”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没有“开源”,“节流”是不存在多少积极意义的。

美国人的理财方式也是很有讲究的。在华尔街,曾广为流行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带着钱去外地做生意的人为了防范小偷,将钱分散地放在身上。他在向别人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时说:“小偷不可能将我身上的钱全部偷走,当他偷走一个地方的钱后,我还有另外一部分钱可以使用。”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也应该尝试多元化投资,当这一项投资失败以后,我们还有另外的投资可以获得利润,不至于将全部资产“洗白”。所以,多数美国人的投资理财原则是,将一部分钱存入银行,虽然利息微乎其微,但是比较稳定;再拿出一部分钱买房子,这是一个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另外,还拿出一部分钱投资股票。

美国的储蓄利率很低,很多美国人都是爱花钱,不爱存钱,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一点钱也不存。为了生活保险起见,他们还是愿意拿出一小部分资金用做储蓄投资。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储蓄投资的收益,而是把钱主要投在证券和房地产上。这样一来,他们就将资金分散在各个项目上进行分类投资。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点:首先,可以努力争取在各个领域里获得利润;其次,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财富尽失的风险。

除了认清理财的原则和理财的观念之外,我们还要更清楚地认识到,理财,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理财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使财富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但理财的目的绝不仅是发财。理财应先求保值后谋增值,短线投资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

同时,理财还是一个遥远而又未知的将来,理财的计划不仅包括买车或旅游,同时还包括对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

总之,投资既是人人都想做的事,又是一门实用的学问。投资者只有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回报。

二、如何让你的钱生钱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富商巨贾,仔细用心研究一下他们的发家史,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商业上的成功者,无不深谙这样一个成功的道理:用钱赚钱,钱能生钱。谁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他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

赚钱之前,用的第一笔钱该从哪里来呢?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无论你有多么强的经营能力,但如果没有钱供你使用、支配和运作,那么,就好比杰出的将帅没有士兵一样,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理财者,要走好的第一步,就是设法筹措资金。

资金从哪里来?自己有本钱固然重要,但仅有本钱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靠一个“借”字。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制胜者采用最多的谋略之一就是“借”。刘备靠“借荆州”,安身立业而成蜀汉;曹操靠借兵、借路、借人头祭旗,出征诸侯,而称霸一方;诸葛亮靠“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确立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借”也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备的招术。世界上为数不少的富豪和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是从“借鸡生蛋”、“借地发财”、“借边出境”、“借船过海”而起步,最终成为真正的大赢家。在商业战场上,“借”,是以少胜多的一种谋略,是省时省力的高招,是识时务者的一种权变,是立业而一展鸿图的起步阶梯。

作为一个成功理财者,还须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根筷子很容易被人折断,但是,十根筷子、一百根筷子、一万根筷子放在一起,就很难被折断了。而借钱集资的道理也不例外:个人手里的钱很有限,如果单独投资,就好比一根筷子一样,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把它们聚拢起来,形成一定数额的资金后,不仅大大提高了承受风险的能力,而且,企业投资成功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了。所以,钱不怕少,而怕不聚。

塑胶大王王永庆与玻璃大王陈家和

台湾的塑胶大王王永庆,最初是用父亲的名义借来2000元台币开办了一个小米店;后来,再用米店赚来的钱开了一家砖厂;然后,又用砖厂赚的钱当本金转做木材生意。到20世纪50年代初,他终于积累起5000万元台币的资本。他再用这笔钱做担保,向台湾一家银行申请了67万美元的贷款,创建了台湾塑胶工业公司,从而一举成名。

新加坡玻璃大王陈家和,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经营玻璃的朋友来找他,要他集资3000元钱(新加坡币)参加合伙经营。当时的情况是,他朋友的企业正遇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陈家和经多方筹措,加上母亲一辈子养猪攒下的1200元钱(新加坡币),帮助朋友渡过了难关。两年过后,陈家和逐渐积累起一笔资金。1962年,他以每月100元(新加坡币)的租金租下了半边店铺,取名为“和兴镜庄玻璃工程”,从此正式走上了独立创业之路。

王永庆和陈家和这种首先通过在亲戚、朋友圈子里筹集资金来开创事业的先例,在中国国内及海外华人中是极为常见的。当然,你在向亲戚和朋友借钱时,除了要以情动人之外,一定要注意向他们详细介绍你的创业计划和新的投资机会,使他们确实相信你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拿他们的钱去瞎碰。总之,只要你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你的亲朋好友是不会不向你施以援手的。

用钱生钱除了“财”的“筹”之外,还要考虑到“财”的“用”、“生”,最终落实到生财上,这才是筹的目的。

如何“用钱”是判断“理财”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当一位老板经过拼搏赚到很多钱后,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如何用钱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勤俭可发家创业,玩物会蚀心丧志。如果任意挥霍,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当你口袋里装满钞票的时候,如何使用它须要慎之又慎。

投资赢利是经商之本。钱要生钱,就必须用于投资上,投资也就是“生”钱之本。大老板首先应是大投资家,其次才应是经营家、管理家。传统的投资理论一般将投资领域划分为三大类:一是生产性投资,就是办厂开矿或搞种植业;二是服务性投资,就是开办饮食、娱乐等服务企业;三是贸易性投资,就是开办商店或贸易公司。资金只有投向最能赢利的地方,才能达到运用资金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我们讲“以钱生钱”,所谓“钱”,就是通过资本的运作,在资本市场上以钱赚钱。所谓“生”,就是通过兼并拓展自己的原有产业规模,拓展自己企业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以钱生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人创业成功的“三步曲”。在这“三步曲”中,最为基础的是“生”钱,这是获得进入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

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

在每年的10月份,诺贝尔奖委员会都会公布一批获奖名单。诺贝尔奖之所以能受到全世界瞩目,不仅仅因为它代表着学术界最高的荣誉,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每个获奖者都可获得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每年要发布五个奖项,因此每年将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诺贝尔基金会的注册基金到底有多少,才能够承担起每年巨额的奖金支出?事实上,诺贝尔基金之所以能够顺利支付这些奖金,除了诺贝尔本人在100多年前捐献的一笔数额庞大的资金外,更重要的应归功于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有方。

诺贝尔基金会最初成立于1896年,由诺贝尔捐献了980万美元。由于该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用于支付奖金,在基金的管理上不容许出任何差错,因此,基金会成立初期,其章程中明确地制定基金的投资范围,应严格限制在安全且有固定收益的投资项目上。例如银行存款与公债,尤其不应投资于股票或房地产,那样会让基金处于价格涨跌的极大风险之中。

历经50多年的奖金发放与基金会运作,低报酬率使得诺贝尔基金的原始资产流失了2/3。到了1953年,该基金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

眼见基金的资产将逐渐消耗殆尽,终使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及时觉醒,意识到提高投资报酬率对财富积累具有重要性。于是,在1953年做出了突破性的改革: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将原先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的基金转向投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新的资产理财观的出

现,一举扭转了整个诺贝尔基金的命运,其后的40年间,巨额奖金照发,基金会照常运作。到了1993年时,基金会不但将过去的亏损全数赚回,其基金的总资产更是增长到2.7亿多美元。

由此看来,以钱生钱不但可以迅速增加自己的财富,而且还能使之持续增长,并且使自己的财富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三、科学理财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无论你的家庭处于哪一社会阶层,善于理财都很重要。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没钱的阶层,根本没必要去理财。事实上,工薪一族更应学会科学理财,相对有限的资金更需要进行精心规划、合理安排。说得更通俗一点,就如即使粗茶淡饭,也要有一个营养搭配的问题一样。所以,个人理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如何科学理财,除了要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之外,科学理财方式的选择将成为决定家庭贫富差距的最关键性因素。人们常常产生误解,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就是投资赚钱。然而,这种狭隘的理财观念并不能达到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实际是善用钱财,使个人以及家庭的财务收支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