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和马克思于1847年1月一起率先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首次代表大会,此次会议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同年10月,他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草案用问答的形式初步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11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恩格斯任大会秘书。此次大会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张,制定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章程。两位合作伙伴再次接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在《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并在伦敦出版。
1848年2月至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爆发,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纷纷响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同年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并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定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他们一起到达德国科伦,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的主编,协助马克思主持编辑部的具体工作,他还去了巴门和莱茵省的其他城市进行活动。1848年秋至1849年初,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恩格斯被迫流亡到比利时和瑞士,在瑞士协助工人组织协会。1849年5月,在爱北斐特参加武装起义。6月,在巴登——普法尔茨任维利希志愿军团副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起义失败后再次流亡到瑞士。11月来到伦敦,随后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改组同盟工作。1850年3月到6月,先后两次与马克思合作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为了支援陷于极端贫困的马克思一家,恩格斯迁居曼彻斯特,重新到“欧门——恩格斯公司”工作。
到曼彻斯特之后,恩格斯同马克思保持了频繁的通信联系,仍然继续研讨他们的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策略,同时他们还探讨各个领域里的学术问题。恩格斯还对军事学、语言学和自然辩证法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1851年11月至1852年11月间,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了一组题为《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文章,文章深刻地总结了1848年至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武装起义是一种艺术”。1857年至1859年,他又开始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军事条目。1861年至1865年,他撰写了许多关于美国内战的文章。《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在工人报刊和资产阶级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篇战争评论,他对于战争的分析和战争进程的预测相当准确。
1870年9月,恩格斯再次由曼彻斯特迁居伦敦,结束了20年“埃及幽囚式”的经商生活,回到伦敦后,他与马克思一起参加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10月,在马克思的提议下,他当选为国际总委员会委员,任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的通讯书记和总委员会财务委员。巴黎公社期间,他和马克思一起为声援公社的活动做努力。在1871年9月举行的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上,根据巴黎公社的目前状况及经验,恩格斯提出工人阶级必须参加阶级斗争,并要建立一个同一切旧政党相对立的无产阶级独立政党。1872年9月国际海牙大会期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为击败巴枯宁阴谋集团,通过关于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的决议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恩格斯的提议下,国际总委员会迁至纽约。恩格斯在海牙大会后写了《论权威》、《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与国际工人协会》(与马克思合写)等论著,从政治、理论以及组织上全面揭露和批判了巴枯宁集团的无政府主义和分裂主义,深刻阐述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1876年至1878年,恩格斯写了一组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文章,也叫《反杜林论》,在这里他首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许多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这是一部“深刻透彻的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能理解的科学百科全书”。1880年夏,恩格斯在法国工人党领导人拉法格的要求下,把《反杜林论》中的部分章节改编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这本书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的小册子,宣扬和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1873年至1883年间,恩格斯又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篇章和片段,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
1883年马克思逝世,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任务都由恩格斯独自肩负,同时他还要承担起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伦敦逝世。
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振聋发聩的《共产党宣言》
一部分德意志政治流亡者于1836年在巴黎秘密组织了一个“正义者同盟”,其组织成员大都是手工业者,同盟肩负着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和对组织进行宣传的使命,这个被称为“正义者同盟”的组织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
1847年,“正义者同盟”总部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是否要全盘接受,或者要全部否决。毕竟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他们同盟的成员,所以有很多人坚持要“全盘否定”,对此,同盟的高层人士纷纷以严肃的态度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经过激烈的争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体系最终得到多数人的拥护。观点达成一致后,同盟代表约瑟夫·莫尔被派往布鲁塞尔和巴黎,前去拜访马克思和恩格斯。此次前行,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参加同盟会议。
在布鲁塞尔同盟街5号,约瑟夫·莫尔终于见到了马克思,他表明了来意。马克思态度坚决地告诉他:“我愿意接受同盟的邀请,并全力配合其工作,但要求同盟必须同意我一个条件,那就是同盟必须摈弃原有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是和科学的世界观、无产阶级的事业相抵触的。”
约瑟夫·莫尔表示同盟愿意接纳马克思提出的意见,他诚恳地请求马克思为同盟写一个宣言,之后将正式改组同盟。马克思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并对同盟的信任表示感谢。随后,约瑟夫·莫尔又前去巴黎拜访了恩格斯。
一直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在密切地关注着“正义者同盟”的活动情况。当时的欧洲有很多的工人团体和共产主义小组,而“正义者同盟”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它的思想和宗旨较其他组织和社团有着明显的进步。但同盟中仍然存在着陈旧的宗派主义传统,若想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领导组织,就必须要以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引领世界,要通过无产阶级去改造世界才能成功,而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对它进行彻底的改组。
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艰辛的工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为同盟的全面改组作了充分的准备。正义者同盟首次代表大会于1847年6月在伦敦召开,遗憾的是马克思因为经济困难未能出席。恩格斯根据事先同马克思商量好的计划,与威廉·沃尔佛一起指导了同盟的改组工作。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下,大会正式将“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此次会议还通过了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的章程。1847年12月29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一结束,他们就积极投入到了工作中。很快,《共产党宣言》顺利完成,于1848年2月发表了。该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主义理论得到了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很快《共产党宣言》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总纲领,一个声音在世界的上空回荡,那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不走也得走——梅特涅出逃
1846年到1847年的整个欧洲笼罩在一场严重的农业经济危机下,这场危机导致各国的民众都生活得极其窘迫,但如此糟糕的生活仍在一天天地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到了无以度日的境地。到了1848年,情况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于是,经济危机演变成了一场强烈的革命风暴。首先举起革命大旗的是巴黎民众,欧洲各国的革命烈火被点燃了,封建统治者们日益感到岌岌可危。
1848年3月19日,看着眼前的一堆卷宗,梅特涅只能瞪着眼发呆。看着巴黎革命烈火的持续燃烧,他的心神一点也没法平静,奥地利的大街小巷都出现了示威游行队伍,他们高喊着“打倒梅特涅”,要求实行宪政,还将皇宫包围得水泄不通。
身为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首相和公爵的梅特涅,曾参加过1814年至1815年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他一直都极力主张以武装力量镇压国内的民主运动,力图恢复欧洲封建专制的统治,镇压欧洲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随着皇宫前示威的人越来越多,状况非常不容乐观。示威群众的喊声越来越大,国王斐迪南一世如坐针毡,唯恐引起大乱的斐迪南一世极力表现出自己是顺应民意的,于是他立即下令让首相梅特涅辞职。
听到这个消息后,梅特涅顿时愤怒了,他认为斐迪南这样做对自己太不公平了。当年老皇帝临终前一再嘱托,说梅特涅是国家最重要的大臣,将来的国家大事如果没有梅特涅表决,皇帝不能单独做决定。当然梅特涅也没有辜负老皇帝的期望,一心一意地为“国家”鞠躬尽瘁,没想到现在皇帝竟然让他立刻辞职。75岁的梅特涅绝望地流下了两行浊泪,他知道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于是决定男扮女装,躲过游行的队伍,连夜出逃。狼狈逃出奥地利的梅特涅前往英国避难。
奥地利人民的游行迫使梅特涅出逃的消息传出后,德意志人民受到了很大鼓舞。柏林的民众在3月13日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后来游行逐渐演变成武装起义。国王腓特烈四世一看形势严峻便做出让步,他下令撤出柏林,并向起义中牺牲的人脱帽致敬。德意志其他一些城市也先后有游行的队伍走上街头。
而在1847年1月西西里岛举行起义的时候,意大利人民就趁机解放了全岛。在他们得知梅特涅被赶下台的消息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米兰人民举行了起义,其他诸如威尼斯、都灵、那不勒斯等地也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一时间,欧洲大陆风起云涌,革命势如破竹,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的落后封建制度,逐渐在这场欧洲的革命风暴中被摧毁,一种新的制度即将诞生。
帝国梦的延续——路易·波拿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历经千辛万苦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1815年6月走上了覆亡的道路,法国再次面临着动荡和混乱,复辟与共和两种势力的代表在法国的政治舞台上交替演出。就在这种极度混乱的局势下,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卷土重来,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国开始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相对稳定的时期。
路易·波拿巴是一个在冒险中成长起来的人,他的一生总是在战争和流浪中度过。波旁王朝复辟时,路易·波拿巴被迫流亡到国外,开始到处流浪;七月王朝时期,他曾组织了两次暴动,企图夺取法国的政权,不幸的是都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失败后,他被流放到国外;第二次失败使他身陷囹圄达6年之久,最后设法从监狱中逃走,辗转到达英国。
路易·波拿巴是个野心很大的政客,擅长见风使舵、口蜜腹剑。他总是将自己伪装成劳动人民的朋友,经常别有用心地对小资产阶级做出种种颇具蛊惑性的许诺,背地里却和大银行家勾结起来,从而得到一大批银行家的慷慨资助。
1848年12月,法国举行总统选举,作为6位候选人之一的路易·波拿巴参加了竞选。那些希望复辟君主制的土地所有者和大资产阶级,为了能够从中得到利益,都纷纷支持路易·波拿巴;一些城市小资产阶级由于不满共和国的税收政策,也把希望放在波拿巴身上;而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民还在缅怀法国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成果和拿破仑一世。所以,路易·波拿巴顺利当选为法国总统,这是其他资产阶级共和派未曾预料的。1848年12月20日,路易·波拿巴就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上任后的路易·波拿巴口口声声表示遵守共和国宪法的承诺早已不复存在,因为他一刻也没忘记恢复帝制,重建拿破仑帝国。
为了尽快恢复帝制,路易·波拿巴想尽办法夺得了军政大权,并强制解散了议会,这样就彻底清除了共和派的威胁。他还大力扩充警察机构,将一些流氓和无业游民搜罗起来,组成社团,进行特务活动,只要有不满情绪的人都将遭到残酷的迫害和镇压。
路易·波拿巴在扫除一切障碍后,于1852年11月21日做出了恢复帝国的决定,13天后,他正式将共和国改为帝国,他本人也在军队、银行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号称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二帝国。极具野心的路易·波拿巴从此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频频出兵干涉别国的内政,侵占别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