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17116300000033

第33章 主角的亮相——列强登上历史舞台(7)

远远望去,女神身着宽松的长袍、头戴漂亮的额箍,面容端庄慈祥。她双唇紧闭,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眺望着远方。在她的右手中,一把象征着自由的火炬高高举起,左手则捧着一部长度为23.7英尺的《独立宣言》,上写“1776.7.4”。她所戴的王冠上有7条长尖状的突出物,象征自由之光照耀在七大洲和七大海洋,脚上还有象征着推翻暴政取得了胜利的断铁镣。雕像的基座高154.2英尺,边长62英尺,整体总高305.1英尺,肃穆中透着一份神秘,格外引人注目。她是纽约的象征,也是美利坚民族的象征,更是全世界希冀自由的象征。雕像的底部刻着犹太裔女诗人爱玛·拉扎罗丝的诗句:

送给我吧,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

把那些无家可归的、饱经风霜的人们一起送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拉美独立的启明星——海地宣布独立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拿破仑掌握着法国的军政大权。但当时,他正忙于巩固国内的统治,无暇顾及其他。1801年下半年拿破仑得到一份报告,报告称一个名叫杜桑·卢韦杜尔的人带领起义军在法国的殖民地海地发动了暴动,他们还制定了宪法,声称要废除奴隶制度,实行民族独立,同年六月,杜桑·卢韦杜尔被选为终身总统。

拿破仑实在不愿意放弃对海地的殖民统治,但国内严峻的形式让他无法亲自带兵去平定,于是他命令妹夫黎克勒去平定海地的暴动,黎克勒率领三万名士兵和一批战舰出发了。出发后他才得知,海地原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被法国据为己有。在海地生活的大都是非洲黑奴的后代,90%的居民是黑人。1791年时,就有一个叫布克曼的黑人带着大批的奴隶造反,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摧毁了两百多个甘蔗园和咖啡种植场,还打死两千多名法国人,剩下的那些法国人一看到这种情形都逃出了海地。黎克勒还了解到,此次海地暴动的领导者杜桑原来是一个种植场的车夫,虽然小时候放过羊、喂过马,但却颇有见识,而且精通法文,读过一些卢梭和孟德斯鸠宣扬独立自由的书。参加起义后,他领导的队伍打过很多胜仗,先后将西班牙和英国军的殖民者从海地赶了出去,他的起义队伍也很快在其他的起义队伍中成为主力,杜桑也因此成了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控制了海地的全部领土。

就在黎克勒率领军队到达海地的时候,杜桑和领导的军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告诉手下的将士:“我们已经取得了自由,法国人没有权力将它抢走,我们要把这群强盗赶出去!”听了杜桑的话,士兵们的战斗情绪都高涨起来,他们在法国军队登陆的地方放火,将粮食烧毁,把道路炸成沟壕,还在水里投毒。当黎克勒的军队登陆后,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连喝水都很困难,海地起义军就像阴魂一样四处出击,打得他们狼狈不堪。万般无奈之下,黎克勒只好给杜桑写信要求和谈。杜桑单枪匹马前去法军驻地谈判,不曾预料遭到法军的逮捕,被拿破仑关进了监狱。1803年,杜桑病死在监狱里。

尽管杜桑被捕死亡,但海地的革命烈火并没有随着杜桑的离去而平息。相反,起义军之间团结起来,最终将法国军队赶出了海地。黎克勒在战争途中患上黄热病并死在了海地,剩下的部分法军纷纷投降,最后只剩八千人的队伍灰溜溜地逃离海地。在英国和西班牙失败之后,法国也成为后继者,将失败带回了国内。

1804年1月1日,经过不屈不挠抗争的海地人民,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拉丁美洲出现了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海地,尽管这是个由奴隶创建的国家,但却赢得了美洲各国人民的尊敬。海地的独立,也揭开了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还是站着舒服——墨西哥独立

西班牙殖民者在16世纪初征服了西印度群岛的圣多明各和古巴岛,随后又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墨西哥。1521年8月,墨西哥的特诺奇蒂特兰被西班牙占领,从此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535年,新西班牙成立了总督区,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都在其管辖的范围。

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后期,墨西哥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墨西哥城和其他一些城市都相继出现了棉织、呢绒和皮革等手工工场,一些新兴工业如冶铁、酿酒和造船等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渐在墨西哥萌芽了。与此同时,当地的土生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开始增强,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西班牙人,而是美洲人。但是,殖民地的高级官职几乎都被从西班牙来的“半岛人”牢牢占据着,他们排斥和歧视当地的土生白人。此后的三百多年间,墨西哥民众多次发动了多次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19世纪初,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1810年9月16日,神甫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率众在多洛雷斯教区发动起义,他们打着“赶走西班牙人、打倒坏政府、夺回土地归还印第安人”的口号,一支由印第安农民、矿工、手工业者、土生白人自由派地主和下级军官、教士等组成的八万多人的队伍,在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的率领下迅速占领了瓜那华托和瓜拉拉哈等城市,他们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取消所有西班牙统治者制定的苛捐杂税,将夺回来的土地归还给印第安人村社。但是起义很快遭到了镇压,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也在战争中牺牲了。为了纪念这位墨西哥英雄,墨西哥人尊称他为“墨西哥独立之父”。

伊达尔哥·伊·科斯蒂利亚死后,起义军由莫雷洛斯·伊·帕冯继续领导,墨西哥的独立战争仍在继续进行中,起义军迅速攻占了瓦哈卡和阿卡普尔科等重要城市。1813年,莫雷洛斯·伊·帕冯在奇尔潘辛戈召开国民议会,通过了墨西哥《独立宣言》。次年,他又颁布了宪法,宣布独立,墨西哥建立了共和制,大庄园主的土地被收回发放给农民,农奴制和教会特权也被废除。

就在这时,欧洲和宗主国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874年,拿破仑一世战败,波旁王朝在西班牙复辟。在宗主国的支持下,墨西哥当局反动势力加强了对革命的镇压,1815年,起义被镇压下去。莫雷洛斯·伊·帕冯被俘后遇害身亡。起义队伍急需一个能够领导他们的领袖,这时,代表上层土生白人利益的军官伊图尔维德被推举为领袖。1821年2月24日,伊图尔维德在伊拉瓜城公布了“伊拉瓜计划”,这个被称为独立纲领的计划声称保证实现“宗教、团结和独立”的原则。伊图尔维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纠集了一支四万人的部队,攻占了瓜那华托和巴利阿多利德等城市,同年七月,总督阿波达卡被迫宣布辞职。

1822年7月25日,伊图尔维德加冕称帝,为墨西哥皇帝奥古斯丁一世。由于他代表的是上层土生白人的利益,所以他的很多做法并不得民心,第二年3月19日,全国再次爆发大规模的起义,伊图尔维德退位,之后流亡到欧洲。墨西哥召开了制宪大会,国家从此获得了独立。

南方的华盛顿——阿根廷英雄圣马丁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在16世纪初就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到16世纪末时,阿根廷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177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同年西班牙人在这里设置了拉普拉塔总统管辖区。西班牙的殖民统治遭到印第安人的强烈反抗,受到宗主国的歧视与贸易垄断政策的打击和压迫的当地白人也开始不满和反抗起来,这都加剧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分离速度。

19世纪初,西班牙在欧洲战争中元气大伤,英国殖民者瞅准时机迅速武装占领了拉普拉塔地区,并两次占领布宜诺斯艾利斯,迫使西班牙总督弃城逃跑。不畏强暴的阿根廷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将英国入侵者赶了出去。

1810年5月,越来越强大的法国在拿破仑的率领下入侵了西班牙。消息传出之后,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市政议会举行了公开会议。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西班牙总督被迫辞职,殖民统治被推翻,当地白人组建了临时政府,这就是阿根廷的“五月革命”。

1811年,巴拉圭和乌拉圭也相继爆发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临时政府。

西班牙殖民者并不甘于就此退出统治的舞台,他勾结阿根廷的一些地主保皇派势力,打算进行复辟,布宜诺斯艾利斯危在旦夕。就在此时,何赛·德·圣马丁回到了祖国,肩负起拯救民族的神圣使命。

1778年2月26日出生的圣马丁,从学校毕业后在西班牙军队中服役长达二十二年之久,长期的军旅生涯把他磨炼成了一个出色的指挥官。1812年3月9日,圣马丁一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就立刻投入了保卫阿根廷的战争洪流之中,并得到委任,组建骑兵团。

1813年2月3日,西班牙殖民军的进攻被圣马丁指挥的骑兵团击败了,拉丁美洲爱国军取得了反对西班牙殖民势力复辟的首次军事胜利。1814年,圣马丁被委任为北方军司令,但他辞去了这一职务,因为他还要去解放秘鲁。

圣马丁以自己无比的爱国热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816年底组建了一支精练的安第斯山军。第二年2月12日,圣马丁率领的军队与西班牙殖民军在圣地亚哥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激战,西班牙军队再次被击溃,指挥官被俘虏。然而,不甘失败的西班牙殖民军又从智利南部向圣地亚哥发动反攻,结果全军覆没,在智利的据点几乎被全部消除。

1818年2月12日,在圣马丁的斡旋下智利宣布独立。后来,圣马丁通过购买、俘虏和改装渔船等办法,组建了一支舰队,这支舰队由16艘运输船和8艘战舰组成。1821年7月6日,秘鲁首府利马被解放了。7月28日,秘鲁宣布独立,圣马丁被奉为秘鲁的“护国公”。同时,他也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三个和尚没水喝——莫卧儿王朝的衰落

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突厥人,在强大起来之后,便开始频繁地向外扩张,其中的一支在中亚定居下来,之后就开始了对印度的入侵。他们在印度建立了伊斯兰教政权,对当地居民进行统治,这个政权就是莫卧儿王朝。在此后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里,印度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在危机四伏中建立起来的莫卧儿王朝,从一开始就存在重重矛盾。大批的封建主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形成割据势力,他们各自为政,拼命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农民日益不满,农民起义一次接着一次。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也形成不同的势力,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浩大的声势发动了改革,势力在一天天壮大,对莫卧儿王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莫卧儿王朝的第二代君主阿克巴登上王位后,为了平定社会的动荡局面,将几十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征战和改革上。等到王位传到沙杰罕手中时,社会的激荡风云再次席卷了莫卧儿王朝的统治区域。政令不通,捐税繁重,官吏贪赃枉法,流离失所的民众逐渐变成了打家劫舍的惯匪,就连安分守己的百姓都食不果腹。

沙杰罕的4个儿子是当时的总督,掌握着大片的土地和财富,雄踞一方。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都觊觎王位,互相猜忌,不久就发动了一场历时4年的王位争夺战。最后,三儿子奥兰则布想办法除掉了几个兄弟,又将父亲囚禁8年致死。

奥兰则布残酷暴虐、生性多疑,他反对印度教,于是就下令拆毁所有的庙宇,禁止印度教徒的节日,并鼓励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为了填充国库,他还恢复了阿克巴时期废除的人头税。种种举措导致其他部族反对伊斯兰教的呼声日渐高涨,战争连年不断。经济停滞,加上连年的大旱和瘟疫,莫卧儿王朝的人数急剧减少,死亡人数超过了两百万。战争愈演愈烈,奥兰则布如坐针毡,为了筹措军饷,他被迫接受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款项,接受他们在西海岸和东海岸一带进行贸易,这一举措从此为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打开了突破口。奥兰则布去世后,争夺王位的战争在他的孙子们中间再度开展,从而给了英国长驱直入的机会。莫卧儿王朝最终沦为英国的附属国,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

羊到狼的蜕变——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后半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烈火疯狂地烧过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地方,所到之处充斥着焦土和新生的味道。与此同时,亚洲的日本也发生了一次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这是一场以推行资本主义新政为目的的革新运动,始于明治年间,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

日本原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曾以“神国”自称,就是希望成为“诸神保护的国家”。而天皇也成了神的化身,但由于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表面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傀儡。“忠君报国”、“效忠天皇”的思想也是当时日本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