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有出息女孩的101个细节
17115300000002

第2章 不宠不娇教女孩,盲目“富养”不靠谱(1)

女孩是家中的宝,然而父母也不应当把所有的爱都倾注给她一个人,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女孩的“特权”地位。只有将爱公平地施予家中的每一个人,才能培养出有爱心、懂付出的女孩。

别以爱之名处处代劳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把人生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对主要矛盾,其中第二个阶段(1~3岁期间)的主要矛盾就是自主性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时期,因为幼儿形成了很多新的心理和运动技能,他们迫切希望自己能在一些事情上做出独立的选择,父母应该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允许他们做出自由的选择,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才会体现出来,他们才会一点点地长大。如果父母以“爱”为名义处处代劳,孩子可能会时时处处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

西方的父母虽然不尽知艾里克森的理论,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让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了。

李小姐在澳大利亚的朋友家做客时,曾亲眼看到一对年轻的父母在睡觉之前把女儿抱到她自己的房间就不管了,而且在女孩大声啼哭了十几分钟的过程中,这对父母始终陪着李小姐聊天。

李小姐感觉心中不安,于是建议他们去看一看女儿,把女儿哄睡了再聊天,可是这对父母告诉她说,女儿每天都这样,哭累了就会睡觉的。那一天,女孩哭的时间非常久,可能是因为家中来了客人,女孩兴奋的缘故,但是这对父母却始终没去看女儿一眼。

作为父母,培养女孩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和帮助她们做决定或事情。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他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父母要明白溺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失去理智的爱,这只会毁掉女孩的前途,只有不娇不惯地教女孩才能把你的女儿培养成才。在女孩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过去帮忙,哪怕她大哭大闹,也不要急着去哄。这时,父母应该鼓励她自己独立地克服困难。

一位中国妈妈到日本考察时,看到地铁和火车里常常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发生:妈妈们自己坐着,却让几岁的孩子站着,而且车在启动或刹车时,许多孩子因为没扶稳摔倒了,这些日本妈妈也不去扶,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于是,中国妈妈问陪同的翻译,这种现象在日本是不是很普遍,翻译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说因为日本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不但乘车时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给他们创造过于舒适的环境。以前经济条件差,这一点不用特别强调也容易做到,可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一点就一定要强调,父母也应该刻意地去做。

在一次调查中,一位老师谈起他的一个学生,这个女孩家庭条件非常好,可是她在整个小学阶段只用了两个很普通的书包,文具盒也只换了一次。

平时父母给她零用钱,她也从不乱花,反而是在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过生日时,她会用自己的零用钱给他们买礼物。当记者问这个女孩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时,老师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关系,因为在这一点上,学校的教育是一样的,可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几个孩子,这只能说明是孩子的家教比较成功。

要想孩子素质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从“我”做起,不娇惯女孩,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给她们买吃的、穿的和用的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档,只要吃的东西能让孩子营养充足,用的东西科学实用就好,与其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生活和宠溺的爱,不如给她们好的精神教育。

帮助女孩自立、坚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让女孩多跑步和爬山

娇气的女孩常常不喜欢体育课,所以不妨让她们多试试跑步和爬山。父母可以跟女孩订个协议,每周一起跑步,不少于3次,距离远近依女孩的年龄和身体情况而定。可以在开始时跑1 000米,过一段时间再提高速度和延长距离。记时间可以调动积极性。除跑步外,父母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带女儿爬山或者徒步远足。这些运动既可以开阔视野,又能锻炼身体,还可以磨炼意志。

2.让女孩多参加劳动

劳动是“治”女孩娇气的好办法。在给女孩讲清道理之后,适当地安排难度稍大一点的劳动任务,鼓励她们坚持做好。开始时,父母最好和女孩一起干,随时指导。比如家庭大扫除中的刷洗卫生间、擦地板等劳动。这个方法关键是持之以恒,教女孩劳动时,要多给予她们肯定和指导,因为女孩对赞扬比男孩敏感。

3.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跟女孩讨论一次专心学习的时间能达到多长,之后制定一个目标。比如原本能专心学习半个小时,现在就定为40分钟,而且要明确学习的质量要求。可以提前给女儿上好闹钟,以提醒她抓紧分分秒秒,让她看到效果,并及时鼓励。假如女孩自己暂时做不到,父母可以一起做,读书、记笔记,互相监督,互相竞赛。父母的表现要认真,不能只是装样子。

4.与老师进行配合

先和女孩的老师沟通,请老师给她安排一些经常性的任务,并时常给予其表扬或批评。表扬或批评之后,父母要及时与女孩一起分析为什么受表扬、受批评,以及应如何正确对待。几次之后,女孩就能经受得起表扬和批评了,而且学会了调控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建议老师和女孩谈谈娇气的坏处。

最后,再次提醒父母,为了“治娇”有好的效果,父母必须下狠心,关键时候不能心软,以免半途而废。

从接送孩子说起

宋庆龄说:“孩子们的性格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是强者,不娇气、不软弱。这就需要父母科学的引导和教育,使孩子不娇气,经得起生活的磨炼。

许多父母总是无奈地说:“现在的女孩越来越娇气了,又打不得、骂不得,真拿她们没办法……”父母们所说的娇气,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活上好吃懒做,遇到好吃的东西眼里没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穿衣服,不会叠被子,不会自己洗袜子。总之,她们在生活上过分地依赖父母,如果没有父母照顾,她们一天也活不顺心;其次,是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中,很多女孩都不能承受压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怕苦怕累,哪怕是在体育课上跑步都会回家向父母诉苦。

女孩的娇气是天生的吗?也许的确有一些天生的成分,如女孩天生很胆小,看到陌生人或进入陌生的环境会害怕得哭鼻子;有些女孩天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动不动就会生气。当然,这样的性格会比胆大的男孩更容易形成娇气的特性。

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娇气指的是遇到令人不舒适和困难的场合就情绪低落、止步不前,怕困难、怕吃苦的性格,然而,这种一贯怕吃苦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

那么,一个本不娇气的女孩是怎样变娇气的呢?对此,我们可以听听专家们说的一些具体事例。

中国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每天小学上学和放学时,校门口绝对是最热闹的地方,门口车水马龙,接送孩子的父母们有的开车,有的骑车,有的步行;有爸爸妈妈接的,也有爷爷奶奶接的。这个壮观的场景可以说是一道独特的景观。如果你仔细想想,大概有一多半每天被接送的孩子,无论是从安全还是从其他角度看都没必要接送。国外虽然也有接送孩子的现象,多数是因为离家太远,确实需要学校巴士或父母开车接送。

事实上,在这些父母的学生时代,开学第一天往往是跟着哥哥姐姐去的,自此以后,就要自己去上学。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般的孩子上小学时,第一天是由父母送去学校,而从第二天开始,就是孩子自己去上学,除非特殊的天气,否则父母是不会再接送的。即使孩子一定要经过马路,父母也认为孩子有自己过马路的能力,因为《交通法》规定,“年龄不满7岁的孩子,过马路必须有成人带领”。而小学生已经超过7岁,他们自己完全会过马路了。可是现在呢?即使学校离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只有几分钟的路程,虽然不用车接车送,但爷爷奶奶的保驾护航还是少不了的。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好处也有,的确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显示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可是这种做法的缺点就是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变得娇气。

假如父母过分地渲染现在社会的不安定,年幼的孩子每天在父母接送的过程中,就可能对社会上的人们产生一种普遍的警惕和怀疑的态度,这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是不利的。

父母总觉得女孩的娇气是天生的,其实不然,怕吃苦、怕困难的性格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每个孩子本来都是不怕遭遇失败的。如同送孩子上学这件事,没有父母护送的年代,女孩似乎也没有那么娇气。

当然,女孩因为年龄还小,有些稚嫩和娇气是可以理解的。在家庭生活里,小女孩向父母充满稚气地撒点娇、耍点赖,不算是大错,反而让父母感受到天伦之乐,增加幸福感,可是,凡事都有“度”,女孩一旦娇过头了,养成了太过娇气的毛病,就会影响她们的健康成长。现在的女孩太娇气的有不少,常见的表现为:

(1)经不起表扬和批评。受点表扬,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受到批评就委屈,情绪低落,流眼泪,有时跟父母或师长强辞夺理。

(2)任性、肆意妄为。吃东西挑食,爱吃的可以一直吃,不爱吃的一点不吃,父母在饭桌上要费许多口舌;有时娇气的女孩还会让父母替她做这做那;在使用文具和物品时,喜欢的就用,不喜欢的就搁置,磨父母买了这个买那个;有一点不舒服就不想上学,要求父母帮助自己请假;很反感上体育课。

(3)不爱学习。做一会儿功课就嚷累;让父母帮助整理书包和文具,支使父母伺候自己,学习一会儿就拿饮料、拿水果;有时作业没完成好,不赖自己赖父母;考试没考好,怪父母没帮助自己复习好;学习遇到困难时喜欢发脾气。

(4)不爱劳动。干些活就反感,做事时无精打采,喜欢应付了事,重活干不了,轻活不爱干;在学校还可能努力表现,回家一点儿活都不干。

其实,女孩出现这些娇气的表现,主要还是父母过于疼爱、过于娇惯造成的。在家庭中,父母中如果有一个人不娇惯孩子,他往往会成为失败者,因为另一个家长可能跟女孩一起做他的反对派。要想避免女孩过于娇气,父母先要统一认识,认清娇惯女孩将带来恶果,会害了女儿。有些父母总以“女孩还小”为娇惯孩子的借口,这对女孩没有好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的娇气只有越变越少才能适应社会,所以,父母应该帮助女孩把娇气的习惯克服掉,对她们不要总是宠着惯着。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教育家陶行知告诫天下的孩子:“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一位报社记者在学校进行采访时,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十几岁的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甚至连鞋带都不会系;一位上大一的同学在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城市中迷了路,不知道怎样回家;某校大学生因和同学发生了几句争执,最后居然导致心理障碍而不得不退学……

这些孩子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不具备,又怎么谈得上自强自立?在没有父母呵护的时候,他们又将怎么办?

许多孩子在父母给他们制造的安乐窝中,慢慢地成长为“低能儿”。

上小学一年级的敏敏,在吃中午饭时突然大哭起来,老师急忙跑来看是怎么回事,当老师问敏敏为什么哭时,她一边抽泣着一边说:“今天的鸡蛋没法吃,太硬了。”

老师看看鸡蛋,郁闷了,鸡蛋没什么不同,只是蛋壳上面有两排清晰的牙印。原来,平时敏敏每天带的鸡蛋都是她的家人事先剥好皮的,而这次可能因为没来得及或是忘记了,鸡蛋没剥皮就给她装上了。

其实,出现上面的情景,也不能全怪孩子,在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方面,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太娇惯了,不仅吃饭、穿衣样样都要父母操心,而且连扫地、擦桌子等简单的家务活都不会做,几乎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现在许多父母都奉行:“你只管读书,其他事情都由爸爸妈妈来做。”

很多父母都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于是孩子不可避免地过分依赖于父母,父母们也常会抱怨:“这孩子什么都不会……”可是在抱怨的同时,却是放任和代劳,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如何能够健康成长呢?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不怪父母又能怪谁呢?

菁菁每天放学回家后,总是习惯性地把衣服一扔就出去玩。而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她不是因为衣服被压得皱巴巴地不开心,就是为了寻找衣服浪费时间,她甚至还曾因为找衣服迟到过几次。

所以,爸爸给她定了一条规则:回家把衣服脱下来记得放到专门的地方,不然她乱扔的衣服只能被家长收起来,过两周后才能再穿那件衣服。

有一天,妈妈给菁菁买了一件新衣服,爱漂亮的菁菁很高兴地穿着它去学校了,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菁菁更是对这件衣服爱不释手。可是她放学回到家,却忘了爸爸给她定的规则,又随手把衣服扔到了客厅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