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次,孩子突然对父亲说:“干这些活很累,钱太少了,有没有少出力多挣钱的活呢?”父亲想了想,告诉他:“有,你会动脑筋给家里提好的建议,如果被采用了,你将得到3倍的工资。”
于是,孩子开始留心生活,提出各种建议,其中有很多好建议。自从“挣钱”教育之后,孩子变得更爱劳动了,脑筋也转得多了,而且还有了很强的自信心。他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大言不惭”地对父亲说:“爸爸,你看看,我将来会挣到很多钱。”
父亲哈哈一笑,说:“你现在长本事了,为什么不到外面去挣钱呢?”孩子听了,还真的上了心。没多久,他就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
原来在学校,同学们都爱喝饮料,喝完之后,便把饮料瓶扔到垃圾篓里。孩子看到这种情况,便利用空闲时间把饮料瓶收集起来卖到收购站。后来,他的“事业”越做越大,竟然把“收集”变成“收购”,做起了垃圾清理的生意。
从生存之道来看,这个孩子无疑是杰出的,小小年纪就懂得如何赚钱,他不仅敢想,而且敢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尽管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其家庭教育的成功。
也许有人认为,他家里并不缺少这点钱,没必要让孩子干这种“没面子”的工作。然而,让孩子赚钱并不是主要目的,让孩子树立凭本事赚钱的思想才是至关重要的。
无独有偶,在教育孩子方面,沃尔玛连锁集团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也主张让孩子凭本事赚钱。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沃尔顿就让他们为自己“打工”。平时,沃尔顿让孩子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跪着擦商店的地板,帮忙修补仓库,装卸简单的货物等等。干完活后,沃尔顿就会按照他们的劳动量根据普通工人的工资标准付给他们报酬。
这个报酬既是孩子的工资,也是他们的“零花钱”。同时这个做法告诉了孩子这样一个观念:要花钱,就凭自己的本事去赚。
现实生活中赚钱的机会很多。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有获得财富的机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第二富翁沃伦·巴菲特也都秉承“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宁肯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捐出去也不留给自己的孩子。
比尔·盖茨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
这个首富从不会给孩子们很可观的钱,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但女儿珍妮佛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比尔·盖茨夫妇却没有像中国的家长那样一味满足这对小儿女的要求。
比尔·盖茨宣布退休时,他打算把自己580亿美元的全部家产回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他的孩子们。
世界第二号富翁、号称“股神”的沃伦·巴菲特也有同样的打算。2006年,巴菲特将370亿美元的财产捐给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并宣布将来的遗嘱:“在我去世之后,请把我99%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当巴菲特准备隐退时,对选择继承人的标准,巴菲特也自有主张,他已经选定了5个候选人。而其挑中的接班人选都是他信得过的工作伙伴,尽管这份名单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里面没有巴菲特这个姓氏。
在世界著名的大富豪中,如“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金融巨子”摩根、“新闻大王”普利策等等,他们都有着巨额财富,但是,他们的财富都给予了社会,而不是留给自己的子女。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让孩子自己为自己赢得一切,而不是成为“寄生虫”。
孩子的成长以及获得财富就要靠他们自己。调查表明:金钱和安逸会成为孩子前行的阻力。家长给孩子的不应该是金钱与安逸,而应该是良好的思想以及赚钱的本事。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孩子,让孩子长本事比什么都重要。
奋斗不息有志气,教育孩子要争气
志气就像人的脊柱一样,没志气的人将不能容于天地间。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志气。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争气的。教育孩子,就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争气。
法国传媒大亨巴拉昂患了癌症。临死前,他出了一道考题,题目是:“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把答案写在了一张纸上,然后将这张纸锁在保险柜里,便开始悬赏征集答案:凡是答案与其锁在保险柜里的答案相同的,便可获取100万法郎的奖金。
结果,在近5万份的答案中,只有一位名叫蒂勒的小女孩拿到了全部奖金。
答案是什么呢?——野心!没错,就是野心。
有人对巴拉昂的答案很怀疑,但是这位仅用十年时间就跻身于法国富豪行列的人却用自己的经历做了解释:“因为我先前也是一个穷人。……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进坟墓。”
这件事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在讨论小女孩为何能幸运地拿到奖金,但是更为激烈地讨论的是关于自身人生理念与生活方式。
实际上,巴拉昂所谓的“野心”并非政治家争权夺利的野心,而是指一个人有无改变现状、不断超越自我的志气与梦想。
事实上,野心与梦想人人都曾有过。当你问刚读幼儿园的孩子:“长大了想干什么?”绝大部分小朋友都会告诉你:科学家、文学家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伟人。
可是,对孩子的憧憬,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不以为然,一笑置之。其实现在的孩子其实就是昨天的你我。这般远大的志向,如果能够得到保护,将会使他们成就伟大的事业。
李比希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他响亮地回答说:“我想当一名化学家。”
话音未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然而,正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被称为“化学之父”和“肥料工业之父”。
在人生的道路上,志气非常重要。长城宽带的老总杨宇航,4岁还不会走路,一直住在医院。上学的时候,因为身体瘦弱,个子矮小,他还经常受到同学欺负。从小到大,磨难挫折不断。尽管如此,他却很有志气,立志干一番大事业。当很多条件比他好的同学都安于现状时,杨宇航却心比天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最终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精英。
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顺顺利利还是挫折不断,都不能没有志气。中国有句古话:“人穷不能志短。”由此可见,志气对人生何等重要!
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28岁时到比利时留学,跟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学习。当时,由于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都瞧不起中国留学生。童第周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当时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耐心和细心。教授做了几年也没成功。
童第周决定攻克这个难题,他不声不响,刻苦钻研,一遍又一遍,最终把这项实验做成功了。
教授知道后,激动地对童第周说:“童第周你真行!中国人真行!”而那些外国学生也都对童第周刮目相看。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不怕没钱,也不怕底子薄,就怕没志气、不争气。事实上,许多成功人士往往也都是平民出身,而且大多家境贫寒,但他们有强烈的成功动机,因为起点低,便给他们提供了宽广的成长空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赢得周围人的赞美,进而强化成动机,越战越勇。
大家也都有这样的感觉,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往往都比较争气。而让人诧异的是,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反而不争气。
有对夫妇都是成功人士。丈夫是成功的企业家,妻子是一名出色的律师。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自己一样优秀,可是,孩子却太不像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有继承他们的优秀基因。
孩子不但不认真学习,还天天玩游戏、看电视,他妈妈一说他,他就情绪暴躁,甚至与长辈说话都带脏字。他爸爸经常对他讲自己当年的经历,他妈妈也给他讲自己的学习经验。可是,他根本就不听。
后来,夫妇二人去咨询教育工作者,才知晓其中的道理。原来是家庭结构的高起点使得孩子失去了成功动机,让孩子不知道用心,不懂得努力。
因此,针对处于高起点家庭的孩子,家长应该把自己的要求放低一些,多给孩子一些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应该有志气,家长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争气。
引导男孩学会抵制诱惑
在社会上,人应该有强大的自制力来抵制诱惑。而抵制诱惑的能力则需要从小培养,这就要求父母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不能动摇。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诱惑,要保持志向、洁身自好,家长应该将抵制诱惑列入“课程表”。
幼儿园老师做了一个关于抵制诱惑的实验:给每个孩子发一块巧克力糖,告诉他们要等20分钟后才能吃,如果按照要求做,就可以再得到1块糖。结果,有的孩子抵制不住巧克力糖的诱惑,没过20分钟就把糖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却能转移注意力,去玩游戏或看书,坚持等20分钟后再吃,最终他们得到了两块糖。
老师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得到两块糖的孩子在老师上课时极少打岔或胡乱说话,他们在兴奋、激动、生气或沮丧时都能让自己很快冷静下来,极少有鲁莽的举止,有耐心、自觉性强。而那些只吃到1块糖的孩子却没有上述优点。
经过这样一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一个人要想取得卓越成就,实现人生目标,应具备控制冲动、抵制诱惑的能力。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培养孩子抵制诱惑。通常迅速满足孩子很容易刺激孩子的欲望,使他对诱惑的抵制能力下降,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延迟满足愿望的方法,让孩子的自制力得到锻炼。
有个男孩从幼儿园一回家就想吃糖果。可是,他搜遍了柜子也没有找到好吃的。就在他失望的时候,突然发现书桌上放着一个纸盒。不过,那盒子被透明胶纸给封住了。小男孩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吃的,因此不敢打开。
于是他捧起纸盒便问爸爸:“爸爸,这里还有一盒饼干,我可以吃吗?”
然而,爸爸并没有告诉他里面是什么,只是说:“没经大人同意,小朋友不能随便拆东西,拆了就不是好孩子了。”
男孩有些狐疑地看了爸爸一眼,便又将盒子放回原来的地方。不过,他似乎不甘心就此罢休,一直挨着放盒子的桌子,不肯离开。他看着爸爸在一旁忙活,便拿来了小剪刀在纸盒上比划着。
一旁的爸爸早就知道,这个“馋虫”一定特别想打开盒子,不过,他没有作声,只是偷偷地观察儿子。
只见孩子捧起纸盒,再次仔细地看了一遍,眼里透着一丝渴望。
就在爸爸以为孩子要剪破纸盒时,他却放下纸盒拿起了一旁的一张纸剪了起来。虽然他还不时地瞄一下旁边的纸盒,可再也没有去动它。
爸爸看到儿子的行为,心中很是满意。过了一会儿,爸爸便把盒子递给小男孩,让他打开。小男孩十分惊喜,这时,爸爸开口告诉他:“这不是饼干,也不是糖果,而是一副手套,是买来送给爷爷的。
小男孩听了,脸上顿时显出了失望之色。爸爸一看,呵呵一笑说:“今晚我带你去超市让你挑喜欢的东西。”
小男孩有些惊讶,不解地问:“为什么带我去买东西,这是奖励吗?可是我今天在幼儿园没有受到表扬啊。”
爸爸摇了摇头,又笑着说:“这也是给你的奖励,因为你刚才没有私自拆开那个纸盒。”
小男孩依旧不解,问道:“如果我打开了,就没有奖励了?”
爸爸认真地点点头,告诉他:“因为你抵制住了诱惑,这样的好孩子,我一定要奖励。”
故事里的爸爸通过延时满足孩子的愿望,锻炼了其自控能力,同时也告诉了孩子这样一个道理:人是要抵制住眼前的诱惑的,抵制住了诱惑,你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而要孩子抗拒诱惑,首先就要让他先正视诱惑。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在生活中确实存着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诱惑,如果能够保持志向、洁身自好,值得思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要“抵制诱惑”列入课程表。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个小和尚初次下山,老和尚生怕小和尚受到女色的诱惑,就欺骗小和尚说女人是老虎,可是小和尚一下山,遇到女人就怦然心动,心想:“世上竟然有如此妩媚的‘老虎’!”结果,他反而成了“老虎”的俘虏。
所以,要抗拒诱惑,就应当引导孩子认清诱惑,正视诱惑。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诱惑通常就是做起来痛快过后后悔的事情,只能满足一时的感官享乐,但对以后的发展不利。
总而言之,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与自控力,锻炼孩子抵制诱惑的能力,使其保持冷静的头脑,让孩子战胜人生路上的各种诱惑,为其以后的生活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意志保证。
苦难与挫折是男孩最好的礼物
经历磨难是一种幸运,正视磨难,人们才会鼓足精神,坚定自己的意志对抗现实的残酷,从而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求索,全力追寻。可以说,不经历磨难,孩子就不懂得幸福;没有遭遇挫折,孩子就不会成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锻炼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还应该锻炼其面对困境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人生中,挫折与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挫折与苦难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未成年的男孩就不一样了。其实,挫折与苦难算得上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就看你会不会利用它,如果能够让孩子接受并战胜它,就能使孩子变得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