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提高孩子竞争力的36个好方法
17114700000006

第6章 性格培养篇(5)

8.耐心地讲解。

当孩子任性撒泼过了后,停止了哭闹,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好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道理。让孩子感到家长喜欢自己,而不喜欢任性撒泼。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产生“爸爸妈妈不爱我”的情感错觉。对于任性的孩子,家长只要充满耐心地、认真地、持之以恒地按照上述办法去做,同时,不断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反复体验到自己的要求不是都能满足的,就会使孩子渐渐学会克制自己,并收敛自己的任性行为。

另外,必须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有时孩子发脾气、不听话,并不一定就是任性。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孩子合理的要求受到家长的强行压制;过多的“不许”、“不准”把孩子管得太严太死;只有大人说了算数,一点也不尊重孩子;总怕孩子碰上困难,孩子想干点什么,家长偏说“你还小,做不好”等等。以上情况都可能引发孩子对无理压制的反抗,惹得孩子发脾气。家长误认为这是孩子任性、不听话,实际上是冤枉了孩子。孩子当然应该听家长的话,但是家长也应该了解、尊重孩子,不能只把孩子当作任自己摆弄的木偶。

现在的孩子都习惯于听好话、被赏识,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不能说“不好”、“不行”,如果不立即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很不高兴,甚至会哭闹不止,这常使家长束手无策。在孩子3~4岁时,家长便应该对孩子逐渐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了。虽然孩子这时还处于朦朦胧胧的阶段,但是大脑的发育已能使其凭自己的判断懂得言语中的“不行”是指“不能做这种事”的意思。5岁以后,孩子逐渐开始有了自控能力,而且已经懂得简单事物的道理,家长应该利用这种能力进行家教,学会对任性的孩子说“不”。

任性极具渗透力,会蔓延到孩子的各种行为中去,如吃饭、睡觉、看电视、玩耍等,一旦愿望不能实现,孩子就会拿出“任性”的杀手锏。“任性”的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家长认为在小事上对孩子妥协没什么。其实,任何习惯都是从小事中养成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要有一定的原则,要用“要”与“不要”、“好”与“不好”、“可以”与“不行”加以肯定或否定,不能含糊,更不能随意变动。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及时矫正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明白事理,不能事事“由己由性”。拒绝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实际上是爱孩子的具体表现。适当地惩戒,对孩子适时地说“不”,是防止孩子任性的必要的“挫折”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增长社会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

计划克服孩子急躁的弱点急躁性格又称“急性子”。有此种性格的孩子,对某件事情,一阵兴头上来,马上动手去干,既无认真准备,又无周密计划。有时某项活动才开了个头,就急于见成效,特别是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更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来个“快刀斩乱麻”,一下子把问题解决。急躁性格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会使人心神不宁,经常在焦躁中生活;它会打乱人正常的生活、学习、活动的秩序,并常常会造成“忙中生乱、殃及他人”、“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和“欲速不达”等不良后果;急躁的人容易发怒,因而既影响了人际关系,又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无法使人历练出立于不败的竞争力。

那么急躁的个性是怎样形成的呢?

1.家长的溺爱使孩子缺乏独立性,养成了依赖心理,而依赖心理是急躁个性生长的土壤。有的家长,事无巨细,都要代替孩子去做,事事姑息、迁就,孩子没有任何的努力便轻易地达到了目的,使孩子养成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就不知所措,在急于追求成果的同时,又不愿作任何的付出,这样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常常不如人意,不称己心,急躁个性则由此产生。

2.孩子缺乏认识和对待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孩子兴趣爱好容易更换。当他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常常赋予极大的热情,可是,由于知识的欠缺或是其他原因,对事物又缺乏足够的认识,结果往往因为不得要领而导致失败,兴趣也随之减弱。孩子不久又会对另一事物产生兴趣,同样的原因,结果也是失败。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缺乏对付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加之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帮助与正确引导,结果孩子遇事总不顺利,天长日久,急躁个性便会形成。

3.长期不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导致孩子急躁。目前,孩子的学习负担普遍偏重,他们面对书山题海,身心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如果有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还可以静下心来学习。如果孩子的学习环境常常处在唠叨、酗酒、赌博、吵架、打闹或是麻将声中,孩子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长此以往,成绩自然会下降,成绩下降又导致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白眼,家长的打骂……如此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孩子看见书本就烦躁不安。在焦躁中度过学习时光,怎能不形成急躁的个性呢?

4.不求甚解。急性子的孩子往往理解了事物的表面现象之后,就以为获得了真理,便不愿深入钻研了,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内容的学习上。根据这一特点,如果孩子反复学习某一内容,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再加上其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就导致了孩子的急躁不安。

当然,孩子急躁个性形成的原因很多,家长应该认真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再采用合理的纠正办法。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纠正孩子急躁的个性呢?

第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黄翼曾指出:世俗父母,常不知青年应该独立,辄以子女脱离掌握为自己的损失……长欲其依依膝下,诚恐其羽成飞去,此种爱情大有害于子女,实为最自私自利之爱情。作为家长,只要孩子能做的事情就不要包办代替,多鼓励孩子做有益的事情,不要怕孩子失败,以此帮助孩子形成独立处事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奋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一个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这样,“不如意,不称心”的境地才不至于打垮孩子,相反,还可以使孩子在“不如意,不称心”的环境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孩子兴趣爱好形成时期,及时正确引导孩子。当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遇到挫折且处于心情紧张和异常激动状态时,家长应该首先使孩子平静下来,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启发孩子树立自信心,使孩子确定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克服困难,促使孩子明白失败和困难只是暂时的,耐着性子度过困难就会成功。

第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最好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家长应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修养,多学习、多看书,少打麻将、少喝酒,为孩子克服急躁个性做出榜样。

第四,教育孩子办事要有计划性、条理性。比如:孩子的衣物让孩子自己分类收拾;家里的东西,在哪儿拿的,用完后就放到哪儿去;学习上,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孩子每天按计划进行……只有让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做到有条不紊,才能帮助其提高效率,消除由于不必要的忙乱而产生的焦躁情绪,进而把事情做好。制订计划的时候要注意将简单的安排在前面,难的安排在后面,这样不至于一开始便遇到难题,产生急躁的情绪。

第五,通过具体活动磨练孩子的韧性。在孩子学习之余,家长可有意识地让孩子练字、画画或陪孩子下棋等。在一笔一画的练习中,在细致的观察描摹中,在一步步的思考揣摩中,磨练孩子的韧性。注意,在安排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地帮助孩子安排磨练韧性的活动。

第六,分析急躁的后果,提高孩子克服急躁情绪的自觉性。家长发现孩子产生了急躁情绪后,就应马上提醒或劝慰孩子,让他们知道心急吃不了热粥。给孩子讲些由于急躁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启发孩子增强克服急躁情绪的自觉性。纠正孩子急躁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取得成效的事,需要家长耐心而不断地努力。

第七,教孩子学会遇事冷静。急躁与冷静是相对的,一个人愈冷静,急躁情绪便愈不易产生。因此,培养冷静和镇定的态度,对于帮助孩子矫正急躁性格有重要的意义。遇事冷静,就是在学习和活动之前要耐心地做好准备,以平静的心情进入活动之中。为了能做到这一点,在行动之前,可自我提出一些问题,如“对这项活动,我已经有把握了吗?”“准备工作周密吗?”“这项工作将会遇到哪些困难,我已经有了恰当的对策了吗?”等等。多提几个这样的问题,多泼几瓢冷水,能够让自己因急躁而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

第八,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急躁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克制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因此,要想矫治这种性格缺陷,就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活动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一要做到逐步培养行为的计划性,事无巨细,事前要准备充分,周密计划;二要做到讲究学习和活动的条理性,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三要让孩子的生活充满节奏感。严格的生活计划和生活秩序,对于帮助孩子形成有条理、有规律的生活,培养孩子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

专心致志、不急不躁是做事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孩子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一起坐在河边钓鱼,老人能不断地引鱼上钩,而年轻人连一条都钓不到。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为什么您能轻易钓到鱼,而我却一无所获?”老人心平气和地回答道:“因为钓鱼的人不同。我钓鱼时,心里只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甚至连心也平静得好像没有跳动,这样鱼就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就会上钩。而你心里只有鱼,表面上好像思想高度集中,很平静,其实你并没有集中,你的内心很急躁,心情烦乱不安,鱼刚有上钩的意向,就被你吓跑了。”

情绪急躁的孩子,遇事急于求成,因此造成情绪紊乱,心态不平静,常常陷入灰心丧气之中。就像故事中的年轻人心中只有鱼,急功近利而导致内心急躁,鱼自然不会上钩。

下面这个案例以及解决之道或许能够帮助许多家长明白,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急躁的情绪。

赵亦飞上六年级,非常贪玩。眼看就要升初中了,为了让孩子能上重点中学,妈妈决定把他从“玩”中解救出来,于是为赵亦飞请来了一个家庭教师。家庭教师是一位女大学生,人长得漂亮,辅导功课时对赵亦飞特别有耐心。说来也怪,特别贪玩的赵亦飞在女大学生的面前显得特别有礼貌,学习也非常努力,从不讲卫生的他也知道干净了,学习也进步很快。最后,赵亦飞如愿上了重点学校。妈妈高兴得眉开眼笑,家庭教师完成使命,离开了赵亦飞的家。可是自从家庭教师离开后,妈妈发现赵亦飞的脾气变得特别急躁,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学习也不上心了,整天没精打采。

原来,由于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自从漂亮、耐心、温柔的家庭教师走了以后,赵亦飞有一种说不出的空虚和寂寞,天天期盼、幻想着家庭教师突然重新出现在他的面前,与他一起做功课。后来发展到晚上也想,而且严重失眠了,越想越急躁,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干什么都没有了兴趣。妈妈感到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关心得太少了,加之孩子正值青春期,在漂亮、温柔的家庭教师出现后,产生了虚幻的爱慕之心,出现了情感综合征,产生了急躁的情绪。那么赵亦飞的父母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急躁情绪的呢?

1.赵亦飞的妈妈及时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结合关于爱情内容的文章,一起制定了一个治疗方案。给儿子详细地讲述了什么是爱情、健康的爱情是什么、年轻人如何对待爱情等。让孩子明白他的重点和首要任务是学习,过早地涉及到爱情不利于学习,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2.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父母认识到自己以前经常外出,没有时间陪赵亦飞,才使孩子产生了孤独感,于是他们开始科学地计划时间,调整好家庭生活规律。每天、每周、每月都根据赵亦飞学习的紧张程度,安排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让赵亦飞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与家庭生活的温暖与快乐。

3.激发兴趣点。赵亦飞喜欢航模,爸爸就经常带孩子去参观有关航模的展览与比赛。妈妈还利用出差的机会给赵亦飞带来最新的航模材料,充实赵亦飞的业余生活。后来,由于爸爸妈妈的支持,赵亦飞还在航模比赛中获得了大奖。

4.集体活动。父母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赵亦飞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再也没有出现因为“单相思”引发的急躁问题。

可见,任何急躁的情绪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家长首先要分析内部原因,再针对问题制订符合自己孩子的策略和方案,才是真正帮助孩子克服急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