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仅是课本知识,还包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如果家长只是培养出一个会学习,而对其他事情一窍不通的孩子,那么也算是教育失败。真正懂得培养孩子的父母,不但会在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会在生活中给孩子宝贵的意见,并尊重孩子。这样的引路人才是合格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需要循循善诱的引导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的不是引导者而是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和引导这两个词的差异很大,如果父母是一个指导者,就会给孩子不断地下指令,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作为引导者的父母,则会以开放式的态度聆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并且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去思考孩子的想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更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指导者。
郭女士自儿子3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他的引导训练。因为郭女士夫妻俩的工作都比较忙,所以3岁的儿子就要被送到幼儿园去。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儿子把妈妈给他买的小书包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时不时地还装上一些脏兮兮的东西,为此,郭女士开始训练孩子整理书包。
郭女士自己先做一遍,然后再让儿子做。孩子做得并不好,因为他不能马上记住妈妈在书包的什么地方放上些什么东西。但是郭女士很有耐心,并不训斥儿子。每次孩子放学的时候,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书包里的东西统统拿出来,开始整理。几个星期以后,孩子渐渐有了头绪,书包里的东西慢慢变得整洁有序。
郭女士在帮助儿子整理书包的时候,经常和儿子说的话就是:“看,妈妈做一遍。”儿子学不会,郭女士就说:“想想妈妈刚才是怎么做的?妈妈在做的时候说了什么?”
这样不断地给儿子提示,不断地引导孩子,最终使孩子成功地完成了书包的整理工作。除了整理书包以外,郭女士还引导儿子自己整理玩具和房间。在儿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他已经能够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玩具也摆放得十分整齐。
其实,做这些事情不但对生活习惯有益,而且对学习更有益。幼儿园的老师曾经和郭女士说过,她儿子的作业本是小朋友中间最整洁的一个。他从来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所以作业本即使快要用完了,仍然很新。
父母引导成功,孩子就会有很好的生活习惯。而这些从小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定会使孩子受益无穷。父母不但要在生活习惯上做一个良好的引导者,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更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犯错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避免不了的。有些家长看见孩子犯错误,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呵斥和指责。比如,看见孩子作业本上的错题,家长往往会说:“这道题这么简单也会做错了,你是怎么听课的,怎么学的?”
其实,这样的呵斥并不能解决问题。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道题会错,错误的原因究竟在哪里。聪明的家长一般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引导孩子说:“这道题并不难,你做错了,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孩子没有回答,家长应该继续问:“上课的时候,你没有听懂吗?”
如果孩子摇头表示否定,家长可以继续问:“那么是你太粗心了吗?”
如果孩子沉默或点头,说明在家长的引导下,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个时候再耐心一点和孩子说:“你下次再遇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做了。而且也不会再犯粗心的毛病了。”
家长这样循循善诱的引导,对孩子改正错误很有益。如果一味地呵斥孩子,孩子不但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下次可能还会犯类似的错误。在学习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战胜困难。
为了培养孩子自己发现错误、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要正确使用引导的方法。
要做一个优秀的引导者,首先要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用成人的知识体系或成人的思想来衡量孩子。给孩子讲错题的时候,不要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给你讲了半个小时,你也不会。”也许这道题对家长来说十分简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有困难。此时,家长应该先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然后再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其次,家长不要放过每一次对孩子引导的机会。第一次,孩子看见一个事物的时候,可能不知道那叫做什么,有什么用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下一次再见到同类事物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说:“你看见什么了?”“它叫什么?”“它有什么用呀?”“为什么会这样呢?”另外,在孩子看书的时候,家长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例如说:“为什么会这样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都有利于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继而在学习中探究。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们又不是老师,怎么懂得引导孩子呢?”其实,孩子得到更多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和实践中,课本中的知识和老师的引导毕竟是有限的。父母在生活中对孩子的引导才是对他将来成才最有利的帮助。
修正过高的期望值
父母对孩子抱有期望是很正常的现象,毫不夸张地说,孩子是父母的第二生命。现代的家长往往喜欢以学习成绩衡量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为了孩子能够拥有好成绩,家长不惜重金和时间培养孩子,然而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会实现吗?且不说实现与否,先来看一下,在家长这种殷勤的期盼下,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多数父母都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和过于美好的憧憬。家长不仅期望孩子具有天赋、天生聪明,如果孩子是一个神童就会更符合他们的意愿。如果家长当初没有考上某知名大学,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该学校的一员;如果家长是搞音乐出身的,就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音乐天才。也就是说,家长如果在某方面表现得弱势,就希望孩子能够弥补自己的遗憾;如果家长在某方面表现得强势,就希望孩子延续自己的辉煌。
家长往往会把孩子看成是他们的第二次生命,所以孩子整日都要忙于学弹琴、学书法、学绘画、学戏剧等,不仅如此,家长还会在孩子耳边施加压力,告诉孩子不可以落后于别人。即使自己的孩子没有学某样东西的天赋,家长依旧不会修正过高且不切合实际的期望。
被重重压力包围的孩子,整日都将生活在无休止的要求之中,不堪承受心理压力的他们,最终留下了无限遗憾。
拜父母所赐,女孩天生拥有一双美丽的手,不仅十指纤纤,而且修长柔美。看见过女孩双手的人,都说女孩日后定能成为一位知名的钢琴家,父母天生就是搞艺术的,所以同样期待女孩日后能够成为钢琴家。
于是,从女孩5岁起,父母就想尽方法让她学琴,先是拜名师,然后是一对一的请家教。孩子天性中都有贪玩的一面,所以,父母怕女孩学琴不认真,就陪读,若是女孩累了想休息一会儿,父母也会逼着她先将今天的训练内容完成再休息。
为了培养女孩成为钢琴家,父母可谓大费苦心,将很多心血、精力以及金钱都花在女儿学琴上,但他们从来就没问过女儿是否愿意学琴。周围的朋友、亲戚、邻居无一不对他们的教子有方赞不绝口。
女孩本就对弹琴不感兴趣,她比较喜欢跳芭蕾舞,但是父母认为跳舞只能吃青春饭,不能成为主业,所以就不允许她学习。女孩将所有的课余时间全部投入到练琴、学琴之中,渐渐地女孩厌倦了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甚至开始讨厌自己纤长的手指。
她总是羡慕地望着花园中自由奔跑的同龄人,那些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是她梦寐以求的,但是父母很少允许她外出游玩,令她不解的是:为什么同龄人拥有的权利,而我偏偏就没有?最后,她将所有的罪过都归结于自己的双手:正是因为拥有这双会弹琴的手,我才因此失去了游戏、玩耍的时间。她开始厌恶、痛恨这双手,这种从内心深处萌生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她趁家中无人,举起菜刀,毅然挥向自己美丽的手……
期望过高,要求必然会过严;要求过严,期望就会化为失望,因此爱心的种子就会演化成苦果。期望是爱,这种深广的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对孩子的美好期盼。同时,爱也是一种责任,它对被爱者来讲会成为无限的负担,成为压在心中沉甸甸的包袱。
很大一部分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包裹”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心理负担极为沉重,有些承受能力不强者,受不了这样的心理压力,便索性走向不好的一面,变成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甚至“破罐子破摔”。
孩子这种看似有意或无意的表现,目的是想让父母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也有一些孩子会主动发奋学习,因为不想让父母失望。但是这种长期潜在的心理压力,伤害性是很大的。一旦超出了心理承受极限,孩子很有可能走向崩溃的边缘。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越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孩子择校问题。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优等教育,不惜动用所有的社会关系和花费大量的金钱,他们认为孩子进了名校就等于进了一个成才的保险箱,而且和好学生在一起会使孩子更快地提高成绩。可是家长并不知道,有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且学习能力又不是很强,所以在重点学校里往往会属于中间或比较落后的群体。时间长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学习成绩。
2。容易造成孩子品德、情感方面的缺陷
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往往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要求孩子也全部接受。这是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失误:家长认为只要对孩子好,孩子就会有感觉。这是典型的以成人思维代替孩子思维的表现。所以,家长往往将孩子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却从不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同样也忽视了品德上的教育,因此很容易造成孩子品德上的缺陷。
3。容易使孩子身体状况不佳,缺乏能力
目前,多数孩子都不喜欢户外运动,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还有很多孩子怕吃苦,很娇气,这与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目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就是学习,除此之外都不是最重要的,但他们忽视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家长应该正确衡量孩子的潜质,做出相应的教育规划。
4。容易使孩子感到无望
将期望值定得高,一旦孩子在努力之后没能实现目标,就会处于无望中。长期看不到光明的孩子,内心就会变得很脆弱,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走向绝望。
由此可见,过高的期望值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家长一定要适度地把握好对孩子的期望值。
发掘孩子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
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都很强,尤其是男孩又有很强的冒险心理,他们的兴趣很广泛,会做很多尝试性的活动。尽管有时候这些可能很危险,也可能很滑稽,但是父母最好不要因为这些尝试而对孩子进行抱怨。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的时候,达·芬奇开始上学。在学校里,达·芬奇学了很多新的知识,但是在这一切知识里,达·芬奇对绘画最感兴趣。有一天,他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竟然给老师画了一幅肖像速写。老师发现后非常生气,于是就把达·芬奇的父亲请到了学校,让他去好好教育自己调皮的儿子。
回到家后,父亲不仅没有生达·芬奇的气,反而夸奖达·芬奇那幅速写画得很好,并决定培养达·芬奇在绘画这方面的能力。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专门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去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悉心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绘画,掌握了很多绘画的技巧,并最终成为一代大画家。
想想看,如果彼特罗先生从学校把自己的儿子带回来后,不是夸奖儿子画得好,而是“赏”儿子一顿打骂,也许一位天才的画家就会因为这顿责骂而凭空消失。因此,对孩子的兴趣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是非常有益于孩子的发展的。当然有时候孩子的兴趣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此时,父母应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孩子的冒险行为。
6岁的小涵忽然对有电的东西很感兴趣,有一天,他竟然拿着一根小铁丝要去试接那个线板的插孔,看里面有没有电。庆幸的是,这个可怕的行为及时被妈妈发现了。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立即勒令小涵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小涵的身边,对他说:“宝贝,你在玩什么好玩的东西呢?来,妈妈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比这个小铁丝更有趣,想玩吗?”说着,小涵的妈妈就带着他去另外一个房间找来了一支测电笔。
当小涵用测电笔去接触接线板的插孔时,测电笔的灯立刻就亮了,但是当测电笔离开插孔的时候,灯又熄灭了。看着这种奇怪又有趣的现象,小涵拍着手一边跳一边喊:“妈妈,这个真好玩,真好玩!”
这个时候,小涵的妈妈才认真地对儿子说:“小涵,你知道吗?你手里拿的这个小玩具叫做测电笔,它是专门用来检测电线、接线板是否有电的。其实这个不是玩具,是大人们用来防止触电的一个工具。现在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用小铁丝玩刚才那个游戏了吗?”
听了妈妈的话,小涵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