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17113500000016

第16章 妈妈“素质教育”的黄金法则(1)

妈妈教育孩子时,要重视素质教育。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理解尧、观察尧、记忆、想象等能力,这些能力如果得到充分发挥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要让能力发挥出来,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则和依靠一些方法。

做一个好妈妈,就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发掘和磨炼,这样才能全面地提升孩子的素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益,为孩子的腾飞插上有力的翅膀。

发掘创造力,给孩子善于发现的眼睛

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许多妈妈很不以为然,但创造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刘佛年教授说:“你如果仔细观察儿童,看他们的游戏、画画、唱歌等,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不是机器人。孩子们的所说所做都有自己的创造因素,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那为什么有些人成人以后有创造力,有些人却没有创造力呢?其实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你培养他,他就成长;不培养他,他就萎缩。”可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

妈妈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主要应该把握以下4个原则:

(1)减少对孩子的控制,增加孩子的选择自由。妈妈在对孩子的生活管理与教育中应摒弃控制过严、死板的传统做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氛围,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材料、活动空间、活动伙伴等方面给孩子一定的选择自由。事实证明,自由选择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而那些强制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变得思维僵化。

(2)减少孩子的外部压力,增强孩子的内在兴趣。对于一件事情,如果是由于个人兴趣而去做的话,就会产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是在外部压力下勉强而为,结果经常不尽如人意,而且孩子还会表现出一些惰性和抵抗行为。研究发现,高创造性的人才都具有较强的抵制企图支配他们的各种外部压力的本领,他们很少屈从。因此,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以培养其内在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为重点,而不应过多地使用惩罚、奖励、竞争等方式。因为孩子对处罚或批评总是会过分担心,而对奖励和表扬则会产生过分渴望的心理,这样就会影响孩子内心的自由,限制其创造力的发展。

(3)不过分地强调孩子的性别角色,鼓励个人特色。个人的“独立性”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不要以传统的性别角色行为来限制孩子,女孩可以学习男孩勇敢、豪放等特征,男孩也可以具有女孩细腻、温柔等特征。所以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应过分地区别性别,限制孩子的“独立性”发展。

(4)淡化父母的权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倡导思维自由。妈妈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事情,对孩子的言行不表示强烈的肯定或否定。妈妈也不必事事都告诉孩子对和错、好与坏,不要时时都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应该让孩子自己多作判断,以免孩子养成思维的惰性,阻碍创造力的发展。

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妈妈可以从游戏、音乐、绘画等方面入手。通过妈妈有意识地引导,让孩子在游戏里,从模仿转向创造,比如有一些智力游戏,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自由思考的能力。而音乐能促使孩子的右脑发育,在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可以让孩子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让创造力处于极佳状态。绘画也同样可以促使孩子的右脑发育,对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创造力培养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动手能力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起点,也是创造力培养的目的,而且动手能力还能巩固创造力。妈妈不应简单地制止孩子强烈的好奇心,要知道好动是很多孩子都具有的特点。妈妈应鼓励孩子搞一些小制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孩子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提升理解力,让孩子从阅读开始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孩子的理解能力则是情感教育的前提。因此,妈妈要帮助孩子提升理解力,只有理解力提高了,孩子的情感和素质才能提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来。因为这种真挚的感情,是与对最初接触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可见,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应对语言有所把握,这样,阅读也就成了培养孩子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

妈妈作为孩子的榜样,首先自己应该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可以经常和孩子聊聊你最近读的书,与孩子交流阅读心得,千万不要小瞧孩子的理解力。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其次,大声朗读。大声朗读能让孩子深入地理解字音与字义的联系。妈妈可以在晚饭后腾出一些时间,给孩子朗读故事。朗诵时要注意语音的节奏,这样可以加深孩子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增强孩子的语感。同时还要根据故事不同的角色,相应地变换嗓音和语气,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些身体语言,比如面部表情、手势等,这样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阅读理解力。除了家中阅读活动之外,上街时也可以让孩子观察街市、道路的标牌广告,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孩子与现实世界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喜悦。

第三,逛图书馆。妈妈要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让孩子充分享受选择和鉴赏图书的乐趣。在选择图书的时候,要尽量尊重孩子的趣味与喜好,让孩子自主选择他所喜爱的书。当然妈妈也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适合的图书,选书首要考虑的就是适读年龄,越是年幼的孩子,对于色彩和图形越是敏感,因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应该选择那些绘制精美、色彩丰富、图片感染力强的图书,其基本原则是画大字少、情节与句式简单、词汇有一定重复性。稍大的孩子,则可以选择句式复杂、词汇和情节都更丰富一点的书籍。

第四,为孩子营造阅读环境。家庭阅读活动可以随时进行,并没有特别的规定。有些孩子喜欢在玩乐的间隙阅读,还有的孩子喜欢睡前读小故事,总之,不论何时都可以开展阅读。在孩子阅读时,妈妈最好关掉电视,保持宁静、愉悦的阅读氛围。最好在家里为孩子专门开辟出一个阅读角或小书房,营造阅读环境,提供给孩子专心思考、探索或独处的空间,让这个地方成为孩子心灵的休憩园。

最后,教孩子书外的功夫,让孩子明白读书的真谛。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可信但不可尽信,妈妈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写下或者画下他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对于理解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因为孩子的写画过程,就是孩子在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和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一个新的作品的过程。在整个过程当中有学习、理解、过滤、消化和创造等环节,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智慧。

正所谓知行合一,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即使有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浅层次,而深刻的理解需要依靠书外的功夫,在这方面妈妈们应该让孩子多利用书本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

集中注意力,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一个人的注意力往往决定他未来的成就。现实中人的智商差异并不大,但是每个人的注意力的差异却非常大。成功之人都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大部分平庸的人都有做事不够专注的缺点。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都跟家长有关,如果家长在屋子里打麻将、看电视,孩子肯定无法安心做作业。作为监护人之一的妈妈,如果经常在做事时表现得漫不经心、丢三落四,孩子也会养成相同的习惯。而如果妈妈做事能够专心致志的话,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作为妈妈也要集中精力,为孩子做榜样。

首先,妈妈应该帮助孩子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在孩子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家庭成员到晚上应把大灯关掉,打开小灯,大家都在自己的桌前做自己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集中注意力,长期坚持自然而然就能够成为一种习惯,孩子学习也会变得更加专注。

其次,妈妈别总对孩子发表负面的看法,比如“你瞧你怎么就坐不住”、“你瞧你坐成什么样”、“你怎么就这么不专心”等。如果一直采用这样的话,就会让孩子头脑中形成“我就是坐不住的孩子”或“我就是不专心的孩子”等观点。所以,妈妈应该多说好话:“你瞧你做得多好、多专心!”同时应该把正面的东西描述得具体一点。多接触正面信息,孩子慢慢地就会更阳光,而且能够更踏实。不要吝啬你的好言好语,因为你的好话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再次,教孩子在绘画中学习。妈妈可以培养孩子学习画画,当然主要是进行启迪性质的指导。画不需要具有多少绘画技巧,只是让孩子把自己想的、说的画下来,变成形象思维,利用形象思维注意力会集中在图画上,这样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眼前就能浮现出一些画面,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的状态。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妈妈要知道,如果长期做一件事情就会感到疲劳,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永远都会处于游离的状态。因此妈妈要控制一下时间,该玩的时候就让孩子玩痛快,不要提学习的事,这不仅可以让孩子放松心情,还可以缓解长期以来高度集中注意力而导致的紧张情绪。

一般来说,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所以在让孩子放松心情的同时,妈妈也不能放松监督。比如孩子写作业,就要督促孩子专心写,这段时间不干其他事情,让孩子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当然对于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原则就是今日事情今日毕,这样妈妈每天督促一下,让孩子在几周之后养成这种习惯。

另外,妈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保持专心致志的态度,认真地听孩子说话,手上尽量不要拿着东西,以免让孩子形成一种不认真的印象。养成一个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益,而作为妈妈更需要以身作则。

增强记忆力,送给孩子黄金效率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在孩子的记忆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是属于机械的记忆,特别是在学习中,很多知识他们其实并不理解,这时他们只有靠“死记硬背”把那些知识记忆下来。如果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孩子的学习就将失去效率,因此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势在必行。

掌握一些记忆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布鲁诺·弗斯特是专门致力于研究锻炼记忆力的方法的学者,他说:“要具备一个可靠的记忆力,必须每天花上一点时间,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对记忆能力训练越多,孩子就越容易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助益。作为妈妈在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学习时,通过训练孩子记忆力的方法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