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
17113000000026

第26章 苦难——历练能力的基石

成功人士从来不畏惧困难,面对困境,他们不是默默耕耘,就是摇旗呐喊,总是凭借着坚强的精神、乐观的信念与苦难做斗争。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会使他们的精神和心态备受振奋,更加发奋地苦干,争取早日冲破束缚的牢笼。苦难,是人锻炼能力的基石,只有坚强地面对苦难,才能早日步入成功的殿堂。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有个盲童,在小时候就为自己不能看见这个世界而烦恼,他认为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他悲观地认为此生就是毫无尽头的折磨。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老师,才渐渐地从阴影中走出来。老师开导他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所以都存在缺陷,只是有的人缺陷较为明显,有的人缺陷较为隐蔽。缺陷较大的人,只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芳香。”

盲童听过后大受鼓舞,从此就将失明看成是上帝对自己特殊的钟爱,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振奋精神的他,开始向命运发出挑战,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盲人推拿师,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病痛之苦。

将缺陷、不足看成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看起来不乏有点自我安慰的意味,更会被认为是一个奇特的思维方式。可是面对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又有谁不需要寻找安慰的理由呢?

著名的三大怪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依次为:瞎子文学家弥尔顿,聋子音乐家贝多芬,哑巴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如果按“上帝咬过的苹果”来推论,他们都是上帝特别钟爱的孩子。

就拿帕格尼尼举例,他4岁时出麻疹,险些要了他的命,7岁时患肺炎,又几近丧命,46岁时牙齿全部掉光,47岁时视力急剧下降,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50岁时又成为哑巴。常人可能认为上帝这一口咬得有点重,但同时上帝也垂爱这个孩子,将他塑造成为天才小提琴家。

帕格尼尼的琴声传遍世界各地,拥有数以万计的崇拜者。即使他在与病痛作斗争时,也用独特的指法、弓法,以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

他的琴声不仅征服了普通听众,更吸引了无数名人的目光,著名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为“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当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激励:“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咬了我一大口。”

让生命破茧成蝶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有一只耳朵还失聪了。

为了矫正口吃,这孩子模仿他听到的一位著名演说家的做法,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

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流着眼泪抱着他,心疼地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安慰妈妈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蜕变成的。我也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终于可以流利地讲话了。由于勤奋和善良,在中学毕业时,他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

1993年10月,他参加全国总理大选。他的对手居心险恶地利用媒体夸大他的脸部缺陷,然后配上这样的广告词:“你要这样的人来当你的总理吗?”这种极不道德的、带有人格侮辱的攻击招致了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人们知道他的成长经历后,都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和尊敬。他的“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竞选口号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并在1997年和2000年两次大选中获得连任,人们亲切地称他是“蝴蝶总理”。

他就是被誉为“欧美政坛常青树”的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

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比如低微的门第、丑陋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茧”。但有些东西则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比如自尊、自信、梦想、毅力和勇气,它们是帮助我们穿破命运之茧、化蛹为蝶的生命之剑。

被抛到海里的侍从

国王带领文武百官到海上巡视。

服侍国王的一个侍从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也没有坐过船。当看见几米高的浪头此起彼伏,黑黝黝的海水深不见底时,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恐惧,一直哭哭啼啼、战栗不已。虽然大家百般安慰他,但他仍继续哭闹,扰得大家不得安宁。

正在同大臣们议事的国王十分恼怒,然而大家始终想不出办法让这个侍从安静下来。旁边一位哲学家对国王说道:“您允许我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国王同意了。

哲学家立刻叫人在那侍从腰上系上了绳子,把他抛到了海里去,沉浮了几次,才让人把他拖到船上。被拖上船的侍从连忙双手紧紧地抱着桅杆,坐在那里瑟瑟发抖,不敢再作声。

国王大为赞许,便开口问道:“你这方法的奥妙何在?”

哲学家说:“如果他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便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

不经历忧患就不知道安乐的可贵,不经历失败就不会知道成功的艰难。平常的日子里应珍惜安乐的来之不易,成功的时刻别忘记征途上的艰辛。

战胜厄运的力量

经济破产加上家庭破裂,对雷蒙德来说人生已索然无味了。

在一个晴朗的冬日,雷蒙德找到了牧师约瑟夫。昔日健壮的约瑟夫现在已疾病缠身,去年发作的脑溢血彻底摧毁了他的健康,并遗留下身体右侧偏瘫和失语症。医生们预言他再也不能恢复语言能力了。然而仅仅在病后几周,他就努力学会了讲话和行走。

约瑟夫耐心听完了雷蒙德的倾诉。

“是的,不幸的经历使你心灵充满了创伤,你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叹息,并想从叹息中寻找安慰。有些人不善于抛开痛苦,他们让痛苦缠绕一生直至幻灭。但有些人能利用悲哀的情感获得生命悲壮的感受,并从而对生活恢复信心,让我给你看样东西。”说完,约瑟夫向窗外指去。那边矗立着一排高大的枫树,在枫树间悬吊着一些陈旧的粗绳索。他接着说:“60年前,这儿的庄园主种下这些树卫护牧场。他在树间牵拉了许多粗绳索。对于幼树脆弱的生命而言,这太残酷了,这种创伤无疑是终身的。有些树面对残忍现实,能与命运抗争,而另外一些树则消极地诅咒命运。这样,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他指着那棵被绳索损伤而依然挺拔的老树,说:“为什么有的树毁掉了,而这棵树却成为绳索的主宰而不是其牺牲品呢?”

雷蒙德看见了那棵粗壮的枫树,绳索穿过树干,几乎像钻了一个洞似的,真是一个奇迹。“关于这些树,我想过许多。”约瑟夫说,“只有体内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可能战胜这种终身的几乎是致命的创伤,而不致毁掉自己宝贵的生命。”沉思了一会儿后,他接着说:“每个人都有很多解忧的方法。在痛苦的时候,找人倾诉,找些活干,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排解愁绪。对待不幸,要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尽量抛开那些怨恨、妒忌。有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你应尽一切努力愉悦自己,真正地喜爱自己。”

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心中有信仰,我们就能坚持下去!在生存与死亡面前,枫树选择了生,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树犹如此!何况我们自己。

激发生命的潜能

在美国麻省安赫斯特学院进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们用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在这个铁圈的约束下,这个南瓜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并且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加固铁圈,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之后瓜皮才破裂。

研究人员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试图突破包围它的铁圈。为了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均往不同的方向伸展,最后这个南瓜独自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外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够承受多少压力?人如果比南瓜坚韧,答案自然是超过我们所能想象到的。

一头生病的大象

在非洲草原上,一头大象步履蹒跚,艰难地在烈日下行走。

这是一头正在生病的大象,它要独自行走30多公里去远处采食一种植物。那种植物有着神奇的作用,吃下它,大象的病很快就能好转。

大象默默地前行着,四只巨大的象蹄轮番有序地慢慢抬起,又沉重地落下,庞大的身躯因忍受着阳光的灼烤和病痛的折磨而前行缓缓。

除了长途跋涉带来的倦怠,大象的心被—种意念所覆盖,那便是尽快吃到治病草而求得新生!

虽然有枯黄的草原、沉闷的天空、灼热的太阳,生病的大象还是走完了寂寞的全程,找到了治病的植物。它用鼻子卷起这种植物,大把大把地送入口中。

数日后,生病的大象康复了。它回到了象群中,甩着长长的鼻子和同伴们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快乐的嬉戏游玩。

只要我们不放弃生命,生命从来不会主动放弃我们。面对不幸,如果屈服于命运,并企图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这样的人只能永远躺在自己的不幸中哀鸣,不会再有站起来的一天。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自助者天助。在生命面前,经历些艰辛、洒落些泪水又算得了什么呢?

霍金的心声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被公众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几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他在1988年出版了《时间简史》一书,至今已出售逾千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在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问:“霍金先生,疾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谧。在大家的注视下,霍金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这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台下顿时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对于霍金,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强、乐观和勇气。是的,人生有得有失,有苦有乐。如果总自以为失去得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折磨,那么他才是真正不幸的人。

榆树上的铁链

在美国密歇根州比拉镇附近的农场里,场主养了一头公牛,并且用铁链把它锁在一棵榆树上。健壮的公牛经常围绕着榆树奔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铁链在距离地面约3英尺的树干上勒出了一道沟痕。数年之后,铁链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树皮当中。

有一年,密歇根州遭遇了“荷兰榆树病”的袭击,无数棵榆树被病菌折磨至死,人们推测这棵古老的榆树也不会幸存下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棵榆树非但没有死,反而更加茁壮。灾难过后,它成为该区唯一一棵依旧傲然挺立的榆树,对此,很多人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密歇根州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对这棵神奇的榆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这条铁链挽救了榆树的生命。榆树从生锈的铁链上吸收了大量的铁质,对致病菌产生了很强的免疫力。

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苦难也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是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

掉进井里的驴

农夫的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用了各种办法想把驴拉出来。但是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那头驴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农夫想着:反正这头驴年纪也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地把它救出来。于是就决定放弃了。但不救驴这口井无论如何还是得填起来。

农夫请村里的人帮忙一起把井中的驴埋了。大家便开始拿铲子铲土,往枯井中填。

这头驴一开始还在拼命地嘶叫,但过了一会儿就安静下来了。农夫感到奇怪,便往井里看,原来当他们填进枯井里的泥土落到驴背上后,它就将土抖落下来,然后再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当泥土快要把井填满时,这头驴也站到井口了。

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就如同我们身上的“泥沙”。当我们锲而不舍地将这些“泥沙”抖落掉,变成一层层的垫脚石时,就成了我们脱离困境的方法。面对困境的态度不同,命运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要沉着,不断地建立起信心,理性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