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17112800000032

第32章 禅是紫色的菩提(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佛曰:“不可说。”禅在于悟,在于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方能感悟。

与幽默结缘

与幽默结缘,拥有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恬淡、一种清醒。一切世人皆可笑,一切世事皆可笑,心中常有笑意,则可美颜久驻。笑一笑,十年少,以幽默的态度处世,方可发现人间处处是天堂。

有一位老先生,得了一种病,经常头痛、背痛,而且茶饭无味,日益委靡不振,吃了很多药,但最终也不管用。

一天听说来了一位著名的禅师,不仅佛法高深,而且精通医道,他就去看病。禅师望闻问切一番后,就给他开了一张方子,让老先生去按方抓药,病自然就会治好。

老先生来到药铺抓药,卖药的师傅接过方子一看,哈哈大笑,说:“老人家,这方子是治妇女月经不调的,禅师犯糊涂了吧?”

老先生一听不对,赶忙去找禅师,但禅师却出门了,临走时说要一个多月方能回来。老先生无奈,只好揣起方子回家。在回家路上,他一想起禅师开的这糊涂方,自己竟得了“月经失调”的妇女病,就禁不住捧腹哈哈大笑起来。这以后,每当想起此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多笑一会儿。

后来他就把这事说给家人和朋友听,大家听后也都忍不住大笑。

一个多月后,老先生再去找禅师,笑呵呵地告诉禅师他给的方子开错了。禅师此时笑着说,这是他故意开错的,因为老先生的病是因为肝气郁结,引起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症,而这笑料则是他给老先生开的“对症特效方”。

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多月,自己光顾笑了,什么药也没吃,身体竟然好了。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的确,只要笑口常开,就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便是对身心健康有益的。笑能使肌肉变得柔软,身心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很难引起焦虑。

有一位幽默专家曾指出,每个人的鼻子从某个角度来看多少都会可笑,即使人的脸上没有可笑的东西,在品格、心态、行为或习惯上也或多或少有可笑之处。

如果人人承认自己的鼻子可笑,而不为它辩解,人人都会笑了,世界也会分享我们的笑。

中国人都熟悉那个永远都乐呵呵的大肚子弥勒佛,更熟悉他那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我们应该学学这位乐观的大佛,在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不好对付的人时,不妨笑一笑,或来点儿幽默,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不要用烦恼来自我折磨。

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年轻时做县官。

有一年赶上天旱,蝗虫泛滥成灾,米芾正安排人灭蝗,忽然,邻县县官送来一份公文,指责他“驱蝗入境”。对这无理的指责,米芾没有动怒,反而是在公文后面写了一首六言诗,退了回去。诗曰:“蝗虫本是天灾,不由人力安排。若是敝县遣去,还请贵县发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多么幽默。

在身处困境时,性格开朗之人能以微笑面对,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完美的禅在于从不求完美

法国诗人博纳富瓦说:“生活中无完美,也不需要完美。”只有残缺之美才是真正惊心动魄的美。欣然接受缺陷,才能发现隐秘之处的幸福。佛说:“不圆满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在缺憾中领略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曾经有一个国王,他有五个女儿,这五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乌黑亮丽的长发举国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

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既往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间,拿走了一个发夹。二公主发现自己少了一个发夹,同样便到三公主房间拿走了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自然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则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于是,只有五公主的发夹少了一个,剩下九十九个。

第二天,邻国一位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精致昂贵的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某位公主的,而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知道五位公主中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呢?”公主们听了之后,心里都在想:那是我掉的,那是我掉的。但是头上明明完整地别着一百个发夹,因此也只有懊恼却说不出。最后只有五公主走出来说:“我昨天掉了一个发夹。”五公主披散着一头漂亮的长发,王子看了不由地惊呆了,最后决定和她一起过幸福的日子。

的确,生命就像是一篇高低起伏的乐章,高低音错落才会显得生动而鲜活,所谓“如不如意,只在一念间”,如意时不必太高兴,失意时也不必太忧伤。

很多时候,太过完美的东西往往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人生并不总是因为全部拥有而感到幸福,相反却因此而失去了美丽,人生就像那九十九个发夹,虽然不够完美,但却异常精彩。

人生也正是因为这许多的缺憾而使得未来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

人生的各种不圆满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去坦然面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对此进行分析,其实,人生的缺陷和不圆满也是一种美,太过顺畅、太过完美,反而会令人感到腻味,以至于心生厌倦而不再去珍惜。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完美,这个世界就缺少了很多色彩。

我们只有在鲜花凋谢的缺憾里,才会更加珍视花朵盛开时的温馨美丽;只有在人生苦短的愁绪中,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拥抱真情;也只有在泥泞的人生路上,才能留下我们生命坎坷的足迹。

人生,永远都是有缺憾的。

正如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把它翻译过来就是“能容你许多缺陷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就处处存在着缺憾,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人世间”。在这个有缺憾的世间,每个人便有了自己缺憾的人生。因此苏东坡有词:“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着缺憾。“水满溢,月满亏”,完美总包含某种不安以及少许使我们振奋的缺憾。没有缺憾,生活就会变得单调乏味。人生的缺憾,正如西方一句谚语所说:“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人要想完美,也只有向缺憾中去寻找,最辉煌的人生,也得有阴影陪衬着。为了看到人生微弱的灯火,须走进最幽深的黑暗。人生剧本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完整。当你感觉到缺憾时,也就体验到了人生五味,你便拥有了完整的人生。正因为人生的不圆满,才促使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向上,去追求那种相对的圆满。

所以说,正视并珍惜你的不圆满,积极向上,才是健康的心态。

巧辩无言

《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真正的善辩者常常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兰葺龙树的名气传遍整个印度,甚至漂洋过海,远播狮子国,那时狮子国提婆的名字也时常传人龙树的耳中。当时的龙树已经年迈,住在南印度口萨罗国弘传佛法。提婆却是年轻气盛的少年婆罗门,当他听到龙树的名字后,便不远万里,跨洋越险来到口萨罗国,一心想与龙树论法。

提婆来到龙树所居寺院的门口,施礼后对守门的小沙弥说:“劳烦道友通报尊师,就说有狮子国提婆慕名前来,要求与龙树大师论法。”小沙弥还礼之后,转身进去通报龙树。

龙树一听说是提婆来了,便把所用饭钵盛满清水,交给小沙弥说:“你就把这钵水送给提婆去吧。”提婆见龙树给自己送来的是一钵水,笑了笑,便从怀中取出一根银针投入水中。随后对小沙弥说:“再烦请道友将水端回去吧。”

小沙弥对此感到莫名其妙,心想:我的师父送水给你喝,你不喝也就罢了,却投进一根针,真是太奇怪了。一边想着,一边又把水端到了龙树房中。

龙树见小沙弥回来,问道:“提婆说什么了吗?”

小沙弥回答:“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将一根针投到了水里。”

龙树闻言心头一震,说:“这个人果然是心怀大智慧啊。能明察秋毫,察机知微,明辨隐显,有智如此,你速请他入内。”

小沙弥仍不明所以然,便问龙树:“你们刚才让我把一钵水端来送去,难道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吗?我常听你说什么无言妙辩,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无言妙辩吗?”

龙树笑着告诉小沙弥说:“是啊,这就是无言妙辩了。你知道,水这种东西禀承天下至柔之性,四处流溢,弥漫天地间。其自身本无方圆,随器皿而有方圆之形。水本无清浊,与物相融才有清浊之分。水之性如此,我以满钵水示提婆,暗示了我的学问智慧圆满周遍,无以复加。而提婆以针投水,于无以复加之中进了东西,水却并不因之外溢,其应答之巧妙可谓到了极点。提婆果然是名不虚传,更非常人可比,你快去把他请进来吧!”

提婆进入寺院,见到了龙树,两人的无言妙辩立即变成言清谈。他们登堂就座,谈玄辩论,词清义朗不说,妙语亦是如珠落盘,错落有致,清脆有声。两人一谈便是一整天,相互佩服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提婆遂为龙树的风范所吸引,便请求执弟子礼,拜师学艺。龙树自是欣喜万分,回答说:“你果然是后学中之龙凤,聪明机敏不让前代之先贤,我已年老力衰,死期将至,上天让我幸遇你这位俊才,总算是天命有加,我的传法大业终于后继有人了。日后的佛教宏伟大业便仰仗你了。”提婆倒身便拜,说:“自今而后,弟子的一切便唯老师的差遣是从了。”从此,提婆便成了龙树的弟子,于龙树死后继续弘扬大乘佛教,成了大乘佛教的领军人物。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经说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就是,最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论辩能达到“无言”这种境界,显然更能充分显示一个人的智慧。巧言善辩未免强词夺理,而用安静的行动去说明一切,有时更是一种有力的说辞。

佛在信与不信间

在佛经上常常有这样的句子:非法,非非法。可佛经又要求人们要“信受奉行”。如果“不是法”,又怎样奉行呢?并且还说“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其中的道理我们没有办法彻底明白,只能从浅显的层次来理解。打比方说,鬼神存不存在?曾经有人问过孔子这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敬神如神在,祀鬼如鬼在。”如果你敬神,那么对你来说神就存在;如果你祭鬼,那么对你来说鬼就存在。既然敬神祭鬼,那么就不能随随便便把鬼神当不存在一样,烧香磕头时就要恭敬虔诚。当然若你不相信有鬼神的存在,那么祭祀之事也就是多余的了。

其实,佛法跟鬼神一样,信则有,不信则无。信的话,就“敬佛如佛在,信佛如佛在”,就“信受奉行”。归根结底,不论是鬼神还是佛法,都只在人们心中,心中有佛则佛存心中,心中无佛则佛亦不存在。求神拜佛,只能向自己心里去求,别处是求不到的。对此,有一首禅诗说得好:“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所谓灵山就是你的智慧,而灵山塔就是靠你的智慧由心生出的信仰心。只有在信仰的支撑下,你才会虔诚恭敬地去修佛,才有可能大彻大悟,修成正道。没有了信仰,也就谈不上跟佛有什么关系了。

不仅修佛如此,天下学问皆如此,没有了信仰,没有虔敬,就谈不上关系,更不用说大彻大悟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只有你敬仰这门学问,也就是对这门学问感兴趣,才会潜心学习,苦心探求它的精妙深奥之处,倘若不信或将信将疑,就该只顾挑它的毛病,而忽略他的精彩之处,就可能什么都学不到。

不仅做学问如此,做人亦如此,同样存在信仰与虔敬心有无的问题。比如在对待身边的大人物或者德高望重的人时,如果对他由衷地佩服、敬重,那么就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耳濡目染自己也就具备了这些优点。相反,假如对他根本不相信,甚至有反感之心,那么他身上的优点、亮点也会被掩藏,久而久之,自己也会被这种心理所影响,助长自身缺点的滋生。

当然这里所说的信仰与虔敬不是迷信。如果将缺点瑕疵也当优点亮点来学,那就是迷信了,对自己敬佩的学问和敬佩的人不能全盘接收,要发扬优点、摈弃缺点,不能一味地“信受奉行”。

那“信受奉行”又是什么呢?也就是你学到某种学问,某个人的某个优点,就拿去实践,这就是“信受奉行”。

关于做人和做学问方面,存在着先信然后疑和先疑然后信两种人。

先信然后疑者,抱着完全相信的心态和极高的诚信对待这门学问或这个人。然后当他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的时候,发现存在问题,不知道是自己没有学好还是学问本身有问题,带着这个疑问重新学习和探究学问,从而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更上一层楼。更甚者可能还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出自己当初的学习对象。

先疑然后信者,持着怀疑的态度,拿着放大镜审视这门学问或这个人,只顾挑毛病。然而只有当他在生活中遇到和那本书或那个人说的某句话想同的挫折和境遇时,才会相信当初被自己当成谬论的话原来是对的。先疑然后信,当然也能有所长进,但是由于当初就没有好好学习,对学问学习不够透彻,所以长进也只能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