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17112800000003

第3章 禅是心性的明灯(2)

高僧听闻他们的一席疑惑后,放下手中的活,慈祥地看着他们,然后微笑着说:“施主,其实要想快乐并不难啊,只是你们首先要清楚人为何而活!”

三人听闻高僧的话后,有点茫然,互相疑惑地看了看,却没有人回答出来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儿,第一个人想了想说:“依弟子所想,因为死去过于可怕,所以人需要活着。”

第二个人也想了想然后说:“我认为活着是要享受幸福,所以我现在卖力地劳作,就是为了等到老的那一天,生活富足,子孙幸福快乐。”

第三个人忙说:“大师,我认为自己是为一家老小而活着,他们都要依靠我来养活。”

高僧听了他们的回答后,笑着说:“我找到你们不快乐的根源了,原来你们的心被囚住了,你们把快乐拴在了死亡、年老与被迫劳作之上,而没有把它放到理想、信念和责任的身边,你们认为所做的皆是辛苦和不满,所以你们也就失去了快乐。”

三人听后有点不屑,他们继续追问道:“大师所讲的理想、信念和责任离我们的现实也太遥远了吧,那些东西说说无妨,却不能当饭吃呀!”

高僧听后,又微微一笑说:“若是如此,依你们所见,什么能使你们快乐呢?”

第一个人忙说:“我觉得,名誉可以带来一切,所以要是我有了名誉,就会觉得很快乐。”

第二个人想也没想的说:“我知道,我知道,要是我有了爱情,我就会有快乐。”

第三个人也笃定地说:“我和你们想的不同,我觉得还是金钱比较重要,没有它我就不快乐,有了它我才会觉得一切都变得美好了。”

高僧听完后,问道:“既然你们有这样的认识,那我来问你们:在这世间,为什么会有人即使有了名誉也很烦恼,有的人具备了爱情却依然感到痛苦,还有的人拥有无尽的财富却更忧愁呢?”三人听了高僧的发问,面面相觑竟无言以对。

高僧看着三人继续说:“我所讲的理想、信念和责任并非是虚无的,它是你们开启快乐源泉的钥匙。只有通过这把钥匙打开生活的大门,改变你们现在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和观念,你们才能真正寻找到快乐。”

听完高僧的一席话后,三人立刻明白了他们所追求的快乐之道,不应在别处寻求,因为那只藏在自己心中。

高僧的话也点醒我们,其实快乐与否只取决于我们自己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

某地出产一种能使人快乐的快乐藤。据说如果能够得到这种快乐藤,它一定会令人顿觉开怀异常,快乐无比。某人听说后,立刻心动,他为了得到传说中可以使人开怀的快乐藤,不惜离家千里,跋山涉水前去寻找。历经万种艰难后,终于不负苦心,他找到了这传说之物。本来他以为自己会快乐,可是却发现根本没有用。联想到自己千山万水跋涉而来,却是这样的结果,就更加不开心而长吁短叹起来。一位老者经过,询问缘由,听他讲明后,立刻笑着说:“年轻人,其实你错了,这快乐藤可不是只有终南山才有啊,它其实长在每个人的心里,若是你心里充满快乐,不管在哪都能得到快乐。说来这心才是快乐藤的根啊。”

这个人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所求就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那长在千万里之遥的它物。

人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心才是快乐的根,而心最富足,也最贫乏。富足与贫乏致使不同的人对生活的苦乐有了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绝不是任何外物可以客观影响的。所以,内心真正的快乐才是快乐根本。人应常常关照自己的内心,而不为外物所苛求,这样离快乐才不会遥远。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之中,原诗为“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霄水在瓶。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据传,唐朝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诗人李翱登门造访,问道于药山禅师:“何为‘道’?”药山禅师以手上下一指,随后问李翱:“你懂了吗?”一片茫然的李翱却说:“弟子愚钝,不懂。”药山禅师微笑着解释说:“你问的‘道’,就是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由此顿悟,从此以后淡泊名利,修身养性。

有时候,人们认为禅理存在于文字中,要想获得在禅意上的顿悟,就要借助于别人用文字去表达、去解释,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他忽略了道的真正含义而舍本逐末。

在某一年,曾有人问一位在当时很有名的禅师什么是第一义?这位得道禅师听闻这个问题后,看着提问的人说:“如果我告诉了你何为第一义,那它可就不是第一义,而是第二义了。”大师的话让这个人开始还云里雾里的,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再要追问之时,禅师已经离去。没办法他只好反复地咀嚼禅师的话,最后终于茅塞顿开。人们常常想要知道事物孕育的禅理与真意,所谓的真理和禅意并不复杂,它们就如同眼是横的鼻是直的一样,简单明了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用一颗平常的心去感悟就一定会有所察觉。虽然每个人的自我领悟能力有限,但对万事万物的感受能力是不存在差异的,因此,想获得真正的禅理,并不一定需要文字或者假手于他人,而是要用自己的心。

人的思维和语言文字是有局限性的,但禅理又是超越了人的思维和语言范畴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禅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能用文字来描述的。对禅来说,语言和文字都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它只能向你指明方向,却不能带你走到终点。

据传有一次,慧能禅师某一天中午在房中休息的时候,忽闻窗外有人在念诵经文,那声音让慧能禅师觉得听起来怪怪的,于是他便起身踱步到窗边静静地细听起来。果然,他察觉到诵经的人如同背书一样,其实并没有领悟经文里所蕴含的真正的道。于是,他起身来到门外,走到诵经人的身旁,俯身问道:“不知施主是否真的参悟透了你所诵经文的含义呢?”那个人听闻慧能禅师的提问先是讶异,随后冲着禅师摇摇头说:“大师,不瞒您说,我虽然日日诵读经文,一刻不落,总以为如此勤勉总会参悟透的,但是我发现有些地方我实在是不懂,于是我只好更加勤勉地念了。”

慧能禅师听后就微笑着把诵经人不懂的地方详细地解释给他听:“当众生处于繁华的虚无里老去,白发苍苍之时,最想要的是什么呢?当众生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那一刻,呼吸与心跳即将消失的时候,最后脑海中的期盼又是什么呢?当埋葬的尸骸最终化为腐朽,一切犹如烟尘幻灭之时,生命已经遁入无知无感的虚空之后,曾经的众生又在哪里呢?”短短的一番解释的话立刻令诵经人感到混沌初开、天清地明,隐约看见了禅道的微光。诵经人遇到了得道高僧立刻欢喜异常,忙又指着经文上的几个字让慧能给予解释,慧能看都没看经文,大笑着说:“施主,老纳不识字的,你还是直接问我就好了!”诵经人听后,感到很吃惊,他忙问道:“大师,您既然连字都不认识,那您怎么能够理解这其中的意思呢?您又怎么能够知晓佛理呢?”慧能笑答说:“施主,你误会了,其实佛经中的玄妙之理不在文字中,文字只是一种表达的工具而已,并非是真理的本身。关于佛理的认知靠的不是文字而是学习者的心,需要的是悟性,而不是要识字。这就好像有了缰绳并不一定会骑马,缰绳只是给初入门的骑马者准备的一种工具而已,骑马者一旦掌握了骑马的要领,就完全可以摆脱缰绳的束缚而自由驰骋了。”慧能大师的一番话,清楚地解释了禅理的真正含义,禅到最深时,处处是禅而不必再谈禅。

那个时候,曾经用来认识禅的语言、文字和思维就成了完全的多余品而可以抛弃了。

世人往往不能顿悟,是因为有着诸多的枷锁束缚着自己的感悟,他们已经没有如云如水清澄的心,看不到云在天空,水在瓶中的真理本质。

其实佛理并不复杂与玄奥,真正复杂的是人被蒙蔽的心,放下心中多余的杂念,以最虔诚之感去领会事物的本质,找回自己最初的心,也就可以知晓什么是道了。

认清自己

要想认清一切事物,其实最该先认清的就是自己,佛陀曾言:“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所以当世间众生认为改变现实的事物是一件艰难备极的事情时,却不曾想过当你对这艰难备极的事物发出挑战的时候,是否先认清了自己的能力呢?换句话说,世间有几人真正地认清了自己呢?众生皆凡人,但似乎都有着不凡之心,总希望自己可以独得天下各种精华。可是如果一个人只晓得要取物之精华,却不知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所以,在世间行完事,最开始时就要先认清自己。

马祖是唐朝南岳怀让禅师的一个弟子。

话说马祖在当年修行时,常常整日整日地盘腿坐在般若寺的禅房中,一边打坐还会一边苦思冥想。有一日,怀让禅师走到马祖身旁,询问道:“我来问你,你每日这样不眠不休地盘腿而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马祖看着怀让禅师回答道:“师父,弟子每日这样盘腿而坐,是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完马祖所言之后,随即便从院落中拿起一块砖,然后坐在马祖身旁,在地上用力地磨起砖来。

马祖很诧异,忙问:“师父,您磨砖是要做什么啊?”

怀让禅师头都不抬地回答马祖说:“我磨砖是想把它变成镜子啊。”

怀让禅师的回答让马祖更加诧异,他马上大笑着对怀让禅师说:“师父,弟子虽然愚钝,可还是知道这砖是不可能磨成镜子的啊,您这样做是徒劳的。”

怀让禅师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马祖说:“你既然知道砖是不能磨成镜子的,那么像你这样盘腿静坐又岂会成佛呢?”

马祖顿时无言以对,过了很久才讷讷地问道:“师父,请您老人家点化我,究竟我要怎样做才会成佛呢?”

怀让禅师微笑着回答:“要想成佛,你先想一下我问的问题,若你想通了,道理自然就明白了。假如你见到一只牛在拉车,可是如果车子怎么都拉不动,那你是要打那车子,还是要打那牛呢?”

怀让禅师的言行令马祖刹时茅塞顿开,知晓了修行的真意在哪里。

其实为事的道理就是这样简单,在做一件事时,你是否真正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你是否具有了做这件事的特性,或者你究竟是否认清了事物本身的特质而去为之呢?诚如怀让禅师所打的比喻那样,当一块砖不具备镜子的本质特性时,无论你怎样去努力都是没有办法把它变成一块镜子的。人也是一样,自身的特质决定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状态,任你怎样去雕饰、去刻意模仿,你都无法取代别人的。只有在你清楚地明晰自己的特性之后,选择自己该走的路,你才可以取得成功。目标只有一个,但是路有千条,认清你自己后,选择那条适合你的特性的路,那才是为道的路。所以千万不要因为看见别人那样做而取得了成功,就盲目地去羡慕、一味地去模仿,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因为你没能够认清自己,而陷入了迷茫的境地。所以,为人做事,最开始的本义就是认清自己,有自知之明。

认清自己究竟有多难呢?常看见世人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实力或者特性而做着极为荒谬的事情,就如同蚍蜉想撼大树、蚂蚁想绊倒大象一样,不量力而行反而成了世间的笑柄。有些时候,不能够真正地认清自己,也就没有办法给予自己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因此自身明明具备实力,却因畏首畏尾而错失了成事的良机。所以,人一定要学会知己察己,懂得求诸于外必应先求诸于内的道理,明晰若有千里之才,才能安享千里马的美誉,若无伯乐之慧,纵使相遇也无缘识得千里马。

常掸心上的蒙尘

唐朝神秀和尚曾有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它所表达的是镜子只有常常抚拭去上面的灰尘,才可以光亮明鉴,显现万物本来的模样,人心也如同镜子一样,只有常常清除心灵上的蒙尘,才能具备智慧的灵光,显露出自身的纯真与善良的本性。心灵的蒙尘是使人囤于狭隘无法彻悟的根本,常常清理这些心灵的杂垢,才会使人的心灵得到纯净,体味到世间的安详与美。

有一位高僧与他的弟子在寺院中散步,突然一阵风吹来,吹落了院中树上的叶子,叶子落在地上甚是萧瑟。高僧随即弯下腰,一片一片地捡拾那些叶子,并把它们一一放置在口袋中。高僧很认真,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他的弟子看在眼里终于忍不住,上前去劝说高僧:“师父!您干吗要亲自去捡它们啊,您没必要这么辛苦,您放心明日一早,弟子与众师兄弟们自会将它们打扫得干干静静的。”高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淡然地说:“你这话就不对了,明日打扫落叶,难道今日看见它存在就不要捡拾了吗?况且无论何时打扫,都不一定能扫得十分干净,但如果我现在多捡起一片,那地面上就会多干净一分,能使地面多一分干净,这样做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弟子觉得高僧有点顽固,就又说道:“师父,可是地上的落叶那么多,况且它无时无刻不再落,您看现在,您刚捡起一片,后面却又落下这么多,这要到何时,您老才能捡得干净呢?”高僧继续一边捡落叶一边说道:“我看到的落叶可不光是落在了地面之上,它也落在了我们心上,此时我是在捡我内心中的落叶,捡一片地面干净一分,心也纯净一分,地面的落叶捡不完,可心上的落叶总会有捡完的时候。”那个弟子听后,终于明白了高僧所为之事的禅理,于是也俯下身来捡拾落在心中的落叶,至此之后,他的修为也更加精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