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
《楞严经》上说:“情多的人往下堕落,想多的人往上超升。”生在凡尘俗世中,多少人因为一念情执而整日生活在自我折磨和自我摧残中,多少人因为一念情执而酿成了痛苦不堪的悲剧。《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以导执情。”情执是一种理性的迷失,必须通过疏导,才能找回原来的自我。这种疏导可以是自己的开悟,也可以借助别人的开导,但主要还在于自己。
其实,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是源自于情执。情就是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执就是执著,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追求不舍。因而佛说:“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李商隐有诗云:“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执著于情的人,总是看不透、放不下,剪不断、理还乱,纵然是曾经深深地被情所伤,在某个时刻、某个角落,那伤口依然会隐隐作痛。执著于情的人,一生为情所困,总是在痴痴地追忆、探寻着前尘旧梦。正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一旦陷入感情的旋涡,就会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为情所伤。
面对爱情,凡人总是舍不掉、放不下、看不开,因而就有了许多无端的苦恼,即佛家所说的“情执”。
很久以前有一个苦命的女人,结婚没多久,丈夫就匆匆离世了。这个女人悲切地来找一位老禅师,以期寻求一丝慰藉。老禅师对妇人说:“我很同情你的不幸遭遇,很难过你失去了丈夫,但这是一切众生都必须要走的路,不要太伤心,懂得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快乐就会从你眼前的不幸中升起。”
然而,这位悲切的妇人仍然没有停止哭泣,并且不停地扯着自己的头发。老禅师接着说:“你听我说,你总是想着你丈夫的死是没有用的,不要一直想着它。现在你不妨洒泪如雨,但必须记住,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正如其他所有事情一样。如果你不停地想着它,你只能继续受折磨,继续痛苦下去。我活这么大岁数了,我的经验就是不要将每一件事都挂在心上!”
听了这番话,妇人慢慢舒缓了悲痛之情,道谢后转身回家去了。她按照传统方式守丧,但是没有再过度哀伤和绝望。依照老禅师的建议,她不仅在德行与见地上大大增长,而且在精神修行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曾有位禅师说:“人至佛是圣情执,人至地狱是凡情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有染爱心,是名有情无佛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及一切有无诸法都无取舍心,亦无无取舍知解,是名无情有佛性。”所谓“有情无佛性”,意思是说因为有情执、有分别、有取舍,所以就没有佛性;所谓“无情有佛性”,意思是说因为无情执、无分别、无取舍,所以就有佛性。因此,我们要看清万事万物无常与非真的本质,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记挂在心中,更不要太过执著、念念不忘。
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和心爱的女孩约定了结婚的日期。可是到了那一天,女孩却嫁给了别人。
年轻人为此深受打击,郁郁寡欢,最终一病不起。家人到处求医问药,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正当家人准备为他料理身后事的时候,来了一个云游僧人。
这位僧人得知情况后,决定点化一下年轻人。僧人来到年轻人的床前,从怀里掏出一面镜子叫他看。
年轻人看到了漫无边际的大沙漠,一名女子遇害了,一丝不挂地躺在沙漠中。
路过一个人,看了一眼,摇了摇头便走了;又路过一个人,将自己的衣服脱下,盖在了女尸身上,然后走了;再路过一个人,走过去,挖了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掩埋了。
正当年轻人疑惑时,画面忽然切换,他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孩正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年轻人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说:“看到那具沙漠中的女尸了吗?她就是你爱的女孩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为她披过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是为了还你一个人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的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他就是女孩现在的丈夫。”
年轻人恍然大悟,从床上坐起来,不久病就好了。
情执,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苦于不得解脱。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凡人六根不清净的私欲。
按照佛家的观点来讲,欲望本是原罪,人身只不过是一个空空的躯壳而已,所以,根本就没有情欲可言。
人生在世,情执是苦恼的原因,何苦这样折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情执越淡泊,智慧就越增加。众生皆有佛性,放下情执,就会走上一条人生的光明大道;摆脱情执,就能重获自由,赢得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唐书·卢承庆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
在唐太宗时期,卢承庆任“考功员外郎”一职。这里所说的“考功”属于礼部,主要负责掌管官吏考绩评功。相传,卢承庆对考功工作既公正又负责。一次,有一位负责运粮的官员因为一时疏忽导致运送粮草的船只沉没,这个人本应受到处罚。到年终考核时,卢承庆给这位官员评了一个“中下”等级,通知他本人之后,那位官员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不悦。之后,卢承庆转念一想并结合各种综合因素考虑,将这位官员的评定改为“中级”,并通知他本人,那位官员既没有讲任何客套话儿,也没有流露出激动的神情。卢承庆见他有如此雅量,遂对他大加赞赏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随即又将他的政绩改为“中上”等级。
“宠辱不惊”便由此得来。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只有简简单单八个字,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身在世间的凡夫俗子怎能不为红尘所动,受名利所累?又如何能不喜不悲、无忧无畏呢?不然世间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一生都在争名逐利,更不会有失意落魄、自怨自艾的人,中国古代的贬官文人就是很好的明证。现代社会中,多数人面对宠辱仍然难以自拔,有人往往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时便早已狂妄地无限拔高,并到处添油加醋地吹嘘自己的能力;也有的人在刚刚面对苦难、委屈时就怨天尤人,甚至一蹶不振。
寺院的老住持想从众弟子中选出一位接班人。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剩下两位很有慧根的弟子,一个叫神秀,一个叫慧能,这可难坏了住持。于是,住持便命他们每人作一偈。其中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一个叫慧能的弟子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作偈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住持听完慧能的偈非常高兴,由此判断他可以达到心无外物的境界,于是就将住持一位传给了他。
人生一切皆境由心生。心态决定人生的态度,人生不过是个过程,有的人走得长,有的人走得短;有的人走得精彩,有的人走得黯然;有的人走得辉煌壮丽,有的人走得哑然无色……
怎样对待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态问题,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让这个过程过得美好一点儿,就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让这个过程没有缺憾。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懒瓒的禅师,他年轻时崇尚推理佛法,却得不到重视,后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在此期间他曾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后来这首诗被传到皇帝的耳中,皇帝很想见见这位禅师,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
大臣拿了圣旨找到了岩洞,正好看见禅师在洞里烧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的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越烧越大,烟雾弥漫了整个山洞。
烟熏得禅师涕泪纵横,侍卫看得忍不住喊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为何不擦一擦呢?”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拭鼻涕呢?”懒瓒禅师说后,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就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看到他这个样子,惊奇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赶回朝廷,据实报告皇帝,皇帝听了十分感叹地说:“国有如此禅师,真是大家之福!能够在隐居的山洞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在接到圣旨后没有过喜的高兴,依旧过着如我的生活,不得不说禅师是一位圣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大智大慧的境界,宠辱不惊是一种较深的素养。
面对荣誉能够坦然处之不得不说是一种风度。许多时候,自己浮躁的心情总是如喧嚣的世界一样,纷乱中难以静心歇息。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把一切看得淡然些,把得到和失去看得平淡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里过着平凡的生活,不因优势而张扬,不因劣势而失意,淡然地看待一切才是修行的根本。
唐朝的郭子仪,一生仕途得意和失意参半。在朝廷里数次被奸臣谗言陷害,丢官回乡时,他没有表现出一副潦倒落魄之相,而是与平常一样开朗逸旷,坦荡又平易近人,看不出一丁点儿的委屈、怨愤等失意之态。
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可能是孔明所说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悠然心境,也许是朱熹所说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的随和,也许是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的豁达,也有可能是王阳明“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洒脱。这些都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能拥有这样的心境,就能达到人生高层次的修养。
切断根尘调意马,消融人我伏心牛
佛说:“一花一天国,一树一菩担,一沙一世界。”在现实生活中,聪明的人要从小故事中领悟真正的人生,从而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有一天,富人听闻普济寺来了一位高僧——释圆法师。于是,他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对释圆法师说:“我虽然很富有,但有时我也很失意,不知怎样看待以后的人生。”
释圆法师说:“不知施主为何愁看人生呢?”
于是,富人不断地说着,释圆法师静静地听着,过一会儿对身边的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你去厨房拿一壶温水过来。”
不一会儿,小和尚端来一壶温水放在桌子上,释圆法师便拿出一点儿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茶,说这么久了一定很口渴吧!”
富人低下头看看杯子,只见茶叶静静地浮在表面上,他不解地问:“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
释圆法师微笑不语,只是示意富人:“请施主用茶吧!茶凉了就失去原有的茶味了。”
富人只好端起杯子,浅浅地喝了几口。
释圆法师说:“请问施主,你觉得茶如何,有茶香吗?”
富人又细细品尝了一下,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
释圆法师笑笑说:“这是上等的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呢?”
富人又忙端起杯子再次细细品味,肯定地说:“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法师还是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再去厨房拿一壶热水送过来给施主。”
小和尚不一会儿就送来一壶热水,释圆法师起身,又取出一个杯子,把茶叶放进去后,递给富人。
这时,富人俯首去看杯子里的茶,一股股茶香慢慢地溢出来。他嗅着那清清的茶香,禁不住端起杯子,喝了几口。
释圆法师说:“施主请稍候再喝,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热水。”
富人再俯首看杯子,见茶叶上下沉浮。同时,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地弥漫着。
释圆法师笑着问道:“施主,可知道茶为什么这么香吗?”
富人思忖地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热水冲沏,用水不同所以茶香就不一样了。”
释圆法师笑笑说:“施主说得对,水质不同,泡出的茶当然也不同。因为,用温水泡的茶没有茶香,而且茶叶还会轻轻地浮在水面上。但是,用热水冲泡出的茶,茶香弥漫,茶叶也沉于水底。假如,人经不起风雨,只能平静地生活,就像用温水泡茶一样,弥漫不出应有的聪明,只能平淡地过一生。而那些经历风雨洗礼的人,经过一次又一次坎坷和不幸的打击,知道如何看待人生的起伏,就像用热水泡茶一样,经过几次冲泡,方可释放出茶香。”
富人听后恍然大悟,说:“是的,浮生若茶。茶叶因热水才释放出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杯咖啡,幸福的人喝的时候觉得很香醇,而悲伤的人喝的时候觉得很苦。人们常说:“人生在世,都是在坎坷中求生存,在平凡中等待。”人的一生从开始到结束,只是眨眼之间。所以,应该乐观地看待人生、处理事情,抛开烦恼,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别因为一点儿挫折而伤心难过,那是给自己找不快乐,要多想想如何去解决。因为,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而探索是长久的、无限的。正如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佛问诸沙门曰:“人生几何?”
沙门答曰:“数日之间。”
佛曰:“人生如何?”
沙门答曰:“饮食之间。”
佛曰:“如何看待人生?”
沙门答曰:“呼吸之间。”
佛曰:“善哉!人生只在一眨眼之间!”
人生的旅途犹如在呼吸之间徘徊,所谓“呼吸对了,人生就乐观;若呼吸错了,人生就悲观”。一个有思想的人会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否则浑浑噩噩、散漫无章地虚度一生,什么人生的意义都谈不上了。
如果每个人不好好珍惜今天,有再多的明天也是枉然。当你跌倒时,不要等着别人来拉你,要学会自己爬起来。同时,也不要为目前失败的处境找借口,应该立刻行动。在很多时候,一个人要怎么看待人生,就要看自己如何去做,要学会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在诱惑面前拼命抵抗,最终才能换来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