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人要比钱跑得快
17110700000016

第16章 重视相互合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高明的人,善于借助别人的智慧和力量,来弥补自己的缺点并最终走向成功的。

1一定要重视和别人合作

成功者的道路有千万条,但每个成功者的故事却不一样,然而不同之人总也会有一些共同之处。有人曾对“杰出青年的成长与教育”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杰出青年都是善于与他人团结协作的人,团结协作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在人类这种以群居为居住特点的生存空间内,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他一生所有,甚至是大部分心愿的。无论什么事,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够成功。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最淳朴的说教无不体现着这种道理:一双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十双筷子,就会牢牢抱成一团。只有团结,才更有力量。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与人合作,才能够弥补自己能力上的不足,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的。合作是取得成功的最佳方法,因此,凡是成功人士,都力图通过合作的方式完善自己。无数企业家的成功经历都证明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有一个研究中心曾对美国、日本、东南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100名大企业家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寡头企业家。他们都十分重视合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尽管用人的原则、方式差异很大,但至少证明,他们的成功与团结协作确实存在重大关联。

一盘散沙,即使它再多,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把它们掺在一起和成水泥,就能成为建造高楼大厦的“栋梁”。如果化工厂把它们烧结冷却,它又变成晶莹透明的玻璃。单个人犹如沙粒,只有与人合作,才能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变成有用之才。

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些事情人们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做成,不合作就不能成功。事实上,大多数人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他们把更多注意力停留在竞争上。事实上,对竞争者能力的担心,往往会导致自己击败自己。多数有成就的优秀者关心的是怎样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用眼睛去盯着竞争者。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失去的。在一些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要和别人合作,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

其实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吃亏。因为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会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2慎重选择合作对象

“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团体之间一起完成同一件事。“合”起来的力量固然大,但如果“合”得不好,力量反而会削弱。

在一片丛林中,生活着野驴、狮子和其他动物。

有一天,野驴自言自语道:“如今是合作的时代,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单打独斗已经很难生存了。我跑得快,可惜没有狮子那样的尖牙利爪,狮子虽然有尖牙利爪,但没有我这样的奔跑速度,常常因为速度不够快而追不上猎物。我何不找狮子合作呢?那样肯定可以多获取猎物。”想到这,野驴就去找狮子商量。狮子听了野驴的分析后,觉得有道理,当下就答应了。第二天,野驴和狮子就开始了并肩战斗,当天就收获颇丰。那天晚上,轮到分配战斗成果了。狮子把猎物分成了三份,然后对野驴说:“我是丛林之王,所以要得到第一份;我帮你杀死了这些猎物,所以第二份也归我;至于第三份嘛……归你好了。”狮子指了指最少的那份,叫野驴拿走。

“我们不是讲好了合作吗?合作自然要平分合作成果啊!”野驴说。“共享?”狮子一阵大笑,“如果你还不快滚的话,第三份你也别要了,你将是我的第四份猎物!”野驴十分气愤,坚持要分猎物,并扬言要找别的动物来评理。狮子大怒:“不用评理了,我是丛林之王,什么道理都是我说了算!”说完,趁野驴不注意,猛地扑向野驴,一下就咬断了它的脖子。

在商业丛林的世界里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心盘算着靠合作赚个盆满钵满,最后却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因此,重视合作但也必须慎重地选择合作伙伴。

3选择合作伙伴的要点

市场经济是一个广泛的交往经济,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合作,这就决定了市场的参与者必须将合作辅射向血亲家族以外的朋友。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合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亲戚之间的合伙,有朋友之间的合伙,有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伙,有同事之间的合伙;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伙,也有个人与企业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伙;有本地的合伙,也有跨地区、跨省甚至跨国的合伙。就现阶段的中国来说,亲戚之间的合伙,家族内的合伙,朋友之间的合伙,同事之间的合伙等四种形式,是中国合伙经营企业的传统形式。

从法律层面上说,合伙是一种契约,契约也就是合同,它规定了订立契约或合同的人相互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比如,彼此间出资的比例,利润的分配方法,不同的合伙人应该承担的债务份额,各自在企业中的地位等等。同时,根据契约人的结成关系,合伙人也可以分成好几种形式:普通合伙人,名义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秘密合伙人,匿名合伙人,不参加管理的合伙人等。简言之,合伙不是别的,就是几个人或几个组织或企业联合起来做生意。

因为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选择合作伙伴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必然选择,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选择合作伙伴不能凭感觉,也不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必须要有端正的态度,从多方面来考虑自己、审视合伙人,同时也必须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和切身利益做周密的思考。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必须仔细考虑自己是否有独自承担创业风险的能力。

如果个人能够承受得住创业的风险,最好选择独自创业。因为合伙人虽然可以帮你承担一定的风险,但也可能给你带来矛盾与问题。特别是创业之初,会存在许多问题,制度上难以规范,企业的运作又需要机智灵活,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合伙人之间矛盾的导火线。当然,如果创业的风险个人实在无力承担,还是应该考虑合伙创业。

其次,必须清楚自己想从合伙人那里得到什么,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否一定只能从合伙人那里才能得到。

每个人创业之初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从合伙人那里得到什么,例如资金、技术、关系、销售网、土地、经营场所或是其他经营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这些又是你自己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已经清楚地了解这些问题,你就可以大胆合伙创业了;如果你还是模糊不清的话,你就应该再仔细地斟酌有无合伙创业的必要。

再次,还必须考虑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合伙创业。独资企业大多规模比较小,只有一个人当老板,其余的人都是雇员,往往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而合伙企业中,合伙人都是企业的老板,合伙人的地位平等,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显然有别于企业中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合伙人之间更强调相互尊重、团结合作、互谅互让。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比平常人之间的关系更复杂,更难处理。

最后,合伙不是谁讲的好听就与谁合作,也不是谁的钱多谁就能合伙。还必须考虑合伙对象是否适应合伙经营。

一般来说,有三类人显然不能与之合伙创业。

(1)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型。

三国时代蜀国的马谡自认为从小熟读兵书,深知用兵之道,在镇守街亭时,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执意要把营寨建在高山之上,结果被魏军团团围住,几次突围都不能成功,加上水源又被拦截,军心动摇,终被魏军击败,街亭失守。

在当今社会中,像马谡这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依然很多,当然表现形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如一些人自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分析能力比别人强,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总以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就是最好的。当别人对他的一些观点或看法提出不同意见时,他常轻易地否决别人的意见。其思维方法也是以偏概全,以点盖面。这样的人自然不能与之合伙。

(2)斤斤计较、追逐小利型。

商业圈的组成是极其复杂的,争利的手段也千变万化。一些人仗着自己有一点小聪明,总想在与别人合作中多捞一点,多占别人一点便宜。于是,他们在与别人的合伙中,对合伙人常常是表面上装的有诚意,内心里却把对方当成傻瓜,想自己利益时多,想别人利益时少,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总想自己多分利益,少干一点实事。这类人,也不能与之合伙。

(3)眼高手低、耐心不足型。

一些人不甘心给别人当员工,再加上筹措一笔资金也不太困难,于是便有了自己当老板的念头。他们认为,只要有钱,即使自己对所从事的行业不熟悉,还能雇到人才来办事;听起来,他们的想法一点也没有错,只要你肯出高薪,不怕请不到人才,但是请来的人才怎么用,这也是决定你够不够资格当老板的关键所在。

还有些人本身习惯了贪图享乐,根本不能吃一点苦,看到别人当老板很神气,自己便也想当老板。他们只看到了成功后的光环和荣耀,却看不见创业的艰辛,没有合伙之前,说起创业来豪言壮语,发誓要搞出个名堂来,一旦进入实质性的运作,要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时,眼高手低,耐心不足的毛病就显露出来了。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不能求全,对于那些具有一般缺点与局限的人,可以考虑与他们合作。但对于具有本质性的错误和局限的人,不能与之合伙,因为他们的缺点是长期形成的,不能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