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暗示
17109500000021

第21章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很爱面子。当指出别人的错误时,如果过于直接,就会使对方觉得颜面尽失,甚至引起他的负隅顽抗。但是,如果你能避免直接指责对方,巧妙地暗示对方的错误,那么对方在顾全颜面的情况下,就能顺着台阶走下去,改变自己的做法。

如果批评者的地位、身份比被批评者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被批评者留足面子,批评者可以把自己摆在与被批评者平等的位置上。首先,从自身开始谈起,说说自己以前做过的与之相似的错事,暗示对方犯错并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批评者从自身开始谈起,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能为对方提供生动的事例;二是能消除对方由于做错事情而产生的过度的悔恨和不安,使他真切地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三是能给对方带来一种认同感,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真诚、坦率的沟通气氛,暗示犯错其实没有那么恐怖,你不会因为对方犯了一次错误就把他一棍子打死,从而使对方能够轻松愉悦地接受。

A市政策研究室的张主任由于工作疏忽,在写调研报告时居然写错了数据。为此,市委副书记严厉地批评了政策研究室。之后,政策研究室主任也严厉地批评了张主任:“小张,情况你应该都了解了吧,出现了这么严重的工作失误,领导怎么批评都不过分……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刚刚开始从事调研工作时,也曾经犯过相似的错误,细想一下,其实是因为马虎、粗心。因此,只要我们认真、仔细,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张主任听到这些话,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犯过相似的错误。

暗示的批评方法,不但适用于管理,而且适用于日常生活。

硕硕学习不太认真,总是囫囵吞枣。妈妈告诉他:“我以前上学时也和你相同。上课时觉得全都听明白了、掌握了,下课以后就从来不认真复习,导致遗忘了很多知识。时间长了,需要掌握的新知识越来越多,渐渐地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一知半解是不能真正地掌握本领的,所以要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做到一天一清,温故而知新。结果,没过多久,我的成绩就直线上升了,在全班名列第一。我相信你也可以和妈妈一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迎难而上。”

在上述事例中,硕硕的妈妈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列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让硕硕自己去领悟。同时,妈妈还暗示硕硕,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改正错误,重新开始。这样做,就比直接批评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借他人之口批评暗示对方的错误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彼此之间有利害关系,人们往往会对对方的意见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信任对方。但是,假如由和两者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提出建议或意见,我们会觉得那种意见相对比较客观,就容易采纳。特别是与别人第一次见面时,更加适用这种方法。由于第一次见面,往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起点,想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这段时期的努力。所以,在第一次见面时应该尽量避免否定对方的行为。

某公司新招聘了一批年轻的女员工,由于这些人都是做兼职的,并没有经过正式培训,因此,水平比较差,言谈举止也较粗俗,甚至对负责招聘和人事的人事主管邵先生也大大咧咧、缺乏礼貌。

邵先生想批评那批女员工,但是又害怕她们会因此而排斥自己。于是,他把在公司已经工作了三年的女会计喊来办公室,告诉她:“最近新招来的年轻女孩说话的态度实在有些轻浮,请你告诉她们要自重。”

过了几天,当他再去工作室时,看到这些女员工变化很大,收敛了很多,工作也更加认真了。同时,意料之外的是,这位女会计也特别留意自己的说话态度,为人处世也比之前更精明、干练了。

在以上事例中,人事主管拜托女会计转达他的批评意见,暗示了自己的批评,起到了预期的批评效果,同时避免了否定对方所引起的抵触情绪。

由此可见,工作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能把自己难以说出口的批评意见以委婉含蓄的方式传达给对方。你可以这样说:“大家都觉得你的做法有点欠妥当。”这比直接指责他“我认为你做错了”,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因为“大家”是指别人,而通常情况下,第三者的意见更加客观、公正,更容易被人接受。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用于工作,也可以用于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比如,孩子在青春期时候,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孩子往往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结交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不管妈妈怎么劝导都毫无作用,甚至还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抗。但是,如果由叔叔、阿姨等与孩子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无意之间对孩子说:“在外面结交坏朋友,妈妈会特别担心的!”这样一来,反倒容易产生良好的效果。

借他人之口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批评,还有一种更加高明的方法,即让犯错误的人去批评那些犯相同错误的人,暗示他说出自己的错误。

有一家房地产公司,营销部门的职员经常上班迟到,工作态度也不太好,工作效率比其他部门低了很多。经过调查,原因出在了他们的部门经理身上。

这位部门经理属于乐天派,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说得不好听点儿就是没有责任心。于是,他的上级就毫不客气地责怪他说:“你是怎么回事,看看你是怎么管理的!”

当时,这个部门经理尽管口中连连称“是!”但是,事后却一如往昔,毫无进步。他的上级就想把他调到其他部门。殊不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人不管调到什么部门都好不到哪儿去。

但是,有一位新来的人事管理顾问找到了这位部门经理,进行了一番谈话:“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在于你,但是你看看你的下属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迟到不说,工作效率还非常低,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得由你亲自解决。”

出人意料地,这番话居然使这个部门的情况急速扭转,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

起初,这个部门经理的上级警告他时,他尽管满口答应,但是对一个一贯没有责任心的人而言,即便公司发生了危机,他也会漠然处之,而且他往往会在出现差错后,于第一时间内为自己编造好逃避责任的理由。而这个顾问恰恰针对他的心理,把责任推给他的下属,让他去用心管理下属,与此同时,暗示他自己作为管理者的错误。这样一来,既照顾了他的颜面,也表现出对他的信任,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据此可知,当批评犯了错误的人时,假如采用直接批评的方式,也许会引起对方的反抗。但是,假如装出这件事情与他毫无关系,而让他去批评犯了相同错误的其他人,就能暗示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当他批评别人时,往往更容易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由于被信任,他的自尊心会加强,内心十分感激,因此也更乐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某学校有一位头号调皮捣蛋鬼,名叫李强。他每天纠集20多个同学,在学校里横行霸道。很多老师都费尽口舌地教育他,却丝毫没有效果。他变本加厉地对抗老师,连学校都觉得无计可施。

暑假过去,新学期开始时,从另一所学校调来了一位教导主任。据说,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生活指导方面,他的经验很丰富,于是,学校安排他指导李强。

通过调查摸底,他得知李强的身边有两个死党,一个叫张伟,一个叫孙华。尽管他的最终目标是李强,但是他却没有正面责怪他,而是采取迂回政策,让李强去劝导张伟和孙华。他对李强说:“唉!现在,老师想拜托你一件事情。我因为张伟和孙华两位同学大伤脑筋,但是又没人能劝解他们,想来想去,他们应该会听你的话。如果他们连你的劝解都不听,继续执迷不悟,那么他们两位以后就麻烦了。”

李强听了老师的话后非常惊讶,他万万想不到自己居然能够得到教导主任的信任,于是就开始劝说张伟和孙华。过了没几天,在李强的劝说下,张伟和孙华终于决定改过自新。

几天之后,李强也面带愧色地告诉教导主任:他也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因为当他说服了张伟和孙华之后,也开始悄悄地反省自己的错误,觉得非常惭愧,决定改过自新。

由此可见,让犯错的人去批评犯了相同错误的人,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