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暗示
17109500000017

第17章

第六章 如何委婉地表达批评

好话人人都爱听,逆耳之言谁都不愿意接受。因此,在批评他人时,我们可以不直截了当地呵斥,而是借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对方,让对方悟出弦外之音,在自尊心不被伤害的前提下轻松愉悦地接受,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批评的目的。

不经意的自言自语暗示出对他人的不满

自言自语的意思是: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自己和自己说话。当你在面对别人时,如果能够抓住时机,灵活地运用,那么,自言自语就会变成强而有力的攻心武器。

某家公司的科长是一个声名远播的“有意识自言自语者”。这个人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看上去没有任何威严。他知道部下们因为自己的长相而蔑视自己,并且常常无视他的命令,所以他经常使用“自言自语”的心理战术。

冬天,每当办公室里的空调太热时,大部分领导一般会通过下达命令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却表现出一副特别热的模样,用解开领带或脱掉衣服等举动来暗示下属自己很热,还喃喃自语地说:“啊!热死人了!”旁边的职员听见了,就会自动地去把温度调低。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亲近的人,越难以表示不满的情绪。因为一旦没有掌握好方法,就会伤害两个人之间的珍贵感情。所以,很多人往往会选择得过且过。实际上,要想达到既表达了对对方的不满,又不伤感情的理想效果并不难。你完全可以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因为你虽然是在说对方的缺点,但是却并没有针对对方,只是在自言自语,对方当然能意识到。

人们都不喜欢被人指责,所以,你应该以一种无意的心态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例如,如果你认为这件事对方做错了,但是又不方便直接指出来,这时你就应该学着自言自语,让对方听到。因为没有针对性,所以没有攻击性,当然就不会遭遇反击,但实际上又有暗指的对象。对于这种情况,对方往往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你对他的不满情绪。

晨和萧是室友,而且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人每天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去图书馆,简直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她们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谁都离不了谁。尽管两个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但是萧对晨的一些做法非常不满,只是碍于两个人的情面,不好意思说出来。

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上网,当然就会牵涉到钱的问题。其实,她们俩都不是那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但是,晨经常忘记带钱,这使萧非常无奈。

有一次,晨和萧又一起去网吧上网。结账的时候,晨仍然是那句老话:“你先帮我垫上,回学校我再给你。”萧答应道:“好吧。”她一边结账,一边喃喃自语:“有的人总是不兑现诺言,真让人无奈。”

晨站在萧的身后,听得真真切切。萧付完钱,对晨笑着说:“结完账了,走吧,咱们回学校去。”

当天晚上,晨刚刚回到学校就把当天上网的钱还给了萧。尽管萧很愿意接受,但她还是推让了一番,说:“咱们这么好的关系,提钱多俗啊?”

晨惭愧地说:“这段时间,我总是忘记带钱,一直让你付账,真是太谢谢你了。”

萧说:“你看你这不就见外了吗?咱们之间不用分得这么清。”

晨好说歹说硬把钱塞进了萧的手中。推辞不过,萧顺水推舟,接过了晨递过来的钱。

从此之后,晨每次都记得及时把钱还给萧,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铁”了。

开始时,晨不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意识到萧对自己的不满。在两个人又一次结账时,萧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表达了对晨的不满,晨听后才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萧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既没有伤害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很多场合中,正面指责都会引起很大的反作用,所以,自言自语是表达不满情绪的一种好方式。自言自语可以在并不批评对方的情况下,暗示对方问题所在,使对方自动地改正错误。生活中,自言自语不但能表达我们对别人行为的不满,而且能表达我们对别人语言的不满。因为是自身的缺点,所以大家往往会比较敏感,会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别人的不满情绪。同时,由于你没有针对性,是在自言自语,所以就能照顾到别人的颜面,给了别人可以下的台阶,保护了双方的感情,避免了针锋相对造成的伤害。

比如,交谈时,当你不认同对方说的话,而你又处于劣势,不好直接反驳对方时,也可以采取假装自言自语的方法,说:“是这样的吗?”或者“哦!真的吗?”不断重复这种怀疑的话,暗示你的意见。刚开始,对方也许不会发觉,但是最终他肯定会渐渐地怀疑自己话语的正确度。

再如,作为一个领导,你的下属常常会上班迟到,你可以佯装无事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喃喃自语地说:“假如大家都能按时上班,那就太好了。”

对于在上班时间内闲聊的下属,你也可以如法炮制地说:“今天谁早完成工作,谁就提前下班。”

如此一来,下属们听了之后非但不会不高兴,反倒会觉得干劲十足,比当面批评的效果好多了,只要是有心人都会自觉地改正错误。

比起别人说的话,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切身感受。当你发现因为自己的失误伤害了别人,内心会觉得非常愧疚。事实证明,通过自言自语,不经意间表达对对方的不满来促使对方改变,效果远比针尖对麦芒地指责对方的错误更好。这是由于人们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指责对方,对方就越不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做。

因此,在生活中,要想和和气气地表达对对方的不满情绪,可以使用自言自语的方法,暗示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实际上,这种方法“攻击”的是对方的心理防线,从心理上直接暗示对方。很多时候,含蓄往往比直白收到的效果更好。

用冷淡来暗示让他人自我反省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自己对对方不满,可以在相处的时候故意冷漠地对待对方。改变自己平日里热情好客的态度,表现出淡漠和忽视,使对方发现问题的存在,从而更好地找出自己身上的毛病。这种表现,不但能充分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且能暗示对方进行自我反省,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点。

当然,人与人的相处并不是一概而论地都能用冷淡来表达不满。只有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才能用,否则,即使用了也会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效果。

通常情况下,亲密的朋友或者亲人之间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体贴入微地感受到你的情绪,感受到你的冷淡和热情。

辉和婕是一对恋人,他们的感情很好,经常出入成双,让人羡慕。他们从来没有吵过架,甚至连脸都没红过。这几乎让人无法相信,但事实却是如此。追根究底,是因为他们从来不直接指责对方的缺点,而是以冷淡的方式暗示对方,让对方进行自我反省。

有一天,辉由于睡懒觉,没有按时赴约。结果,婕独自一人在公园里等了整整一个小时。当辉火急火燎地赶来时,婕并没有因此与辉争吵,而是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和辉一起游玩。

不久,辉就觉得婕有问题,因为她只顾着自己一个人开心,几乎不与他交流。以前,每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婕总会高兴地看着他哈哈大笑。虽然今天婕和以前一样仍然哈哈大笑,十分开心,但是辉却无法捕捉到婕的眼神,好像对方丝毫都不在乎他。

辉喊住了婕问:“婕,你今天怎么不太对劲啊?怎么了?”

婕笑着说:“没什么,挺好的,和以前一样啊。”

辉说:“不对,我总觉得你有点儿反常。”

婕说:“别瞎想了,什么事都没有。走,咱们去玩吧。”婕一边说,一边独自走过去玩了,辉站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说:“我怎么忘了呢,让婕一个人等了我整整一个小时,我还没向她道歉呢!”

于是,他赶紧跑上前去,一把拽过婕,惭愧地说:“对不起,婕,都怪我,我不该睡懒觉,害得你白白等我一个小时,我郑重地向你道歉。”

婕点了点头,拉着辉的手说:“走吧,快过去玩,你看大家玩得多高兴啊。”

故事中的婕并没有因为辉的迟到而大声指责和质问,而是采取了冷淡处理的方式,让辉主动寻找问题的所在,自我反省。这样,不但避免了一场争吵,而且也使辉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发现了自己给婕带来的伤害。

在生活中,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当我们自己不便直接指责对方时,就可以用冷漠来暗示对方,使对方发现自己的错误。

用冷淡来暗示对方进行自我反省,可以使我们在和气的感情气氛中,不伤感情地向对方表达我们的不满情绪。凭借人的心理这个最敏感的桥梁,恰到好处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在保全对方颜面的情况下,让对方反省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幽默地暗示对方的缺点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幽默是一种最富于情趣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润滑剂,能帮助人们在一些复杂的环境中摆脱尴尬。所以,当你向对方提意见时,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地指出对方的缺点。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对方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愉快地接受,并且注意改正。

有一家公司的待遇很差,职工有苦难言。因为老板觉得下属都是碌碌无为之辈,对公司不够恪尽职守,所以始终不愿意改善职员的待遇。

有一天,老板批评大家,说最近公司里有越来越多的员工迟到、早退。但是,有位中层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收入太低,每个月的车费成了他们的沉重负担,迫于无奈,他们不得不以步当车。”

老板说:“不能早点儿起床吗?走路难道能成为迟到的理由吗?”

中层领导说:“您说得很有道理,谁让他们没本事!如果能赚到高工资,还会计较这点儿车费吗?怪只怪他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职员!”他一边说,一边笑,弄得老板开始不好意思起来,只得同意提高员工的待遇,安排班车每天集体接送。

在这个事例中,中层领导正是以开玩笑说反话的方式来批评老板的。他假装是在批评下属,实际上却暗示了下属的苦衷,以反语的方式表达了和老板截然相反的意见:公司待遇太低。这种暗示,听上去是嬉笑,其实却是批评。因为方式比较委婉,不会伤到老板的颜面,所以,上级比较容易接受。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太极拳理论讲究“欲进先退、欲前先后。”在批评的时候,为了形成出人意料的好效果,我们可以用与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的话来表达,用反语来归谬。然后,推出一个滑稽、荒唐的结论,从而暗示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这样,能使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改正。通常情况下,这种批评方式效果显著,并且能避免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下面这个事例,也能充分说明运用幽默反语的良好效果。

在一个初中班级里,最近有很多男生开始迷恋抽烟。深谙教育心理的教师心里一清二楚,这是很多男生在发育期间追求“成熟”的表现。假如对此横加指责,严令禁止,只会事与愿违,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

在一次班会上,出乎同学们的意料,教师并没有点名批评抽烟的同学,只是说了下面一席话:“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抽烟的好处。”

一句别出心裁的开场白,如石击水,反响强烈。然后,教师继续说:“第一个好处是,抽烟能引发咳嗽,夜里更加严重,其惊天动地之势足以吓退小偷,省了家里安装防盗设备的钱;第二个好处是,咳嗽会导致驼背,做衣服的时候能节省布料……”

这种幽默而诙谐的反语暗示了吸烟的极大危害,使学生在轰然一笑之际深深地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

使用幽默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指出对方的缺点,能避免太过严肃的埋怨和指责,也能避免彼此之间的难堪和尴尬,同时,还能保护彼此之间的珍贵感情。

大学毕业之后,小于进了父亲的公司,父亲安排他从小职员做起。对此,小于非常不以为然,总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样,每天不干实事,却摆出一副小老板的姿态对公司的同事们横加指责。对此,同事们非常厌恶,但是都敢怒不敢言。

前几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小周。小周是研究生毕业,而且专业对口,最重要的是她巾帼不让须眉,精明干练,工作能力很强。因此,进了公司几个月后,小周就被提升为主管。这件事情,对小于的刺激很大,使他觉得颜面尽失。

起初,小周不知道小于是老板的儿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如此一来,虽然小周在工作上非常出色,却总是被领导批评。后来,她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没有对小于“另眼相看”。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以后,小周对小于也礼让三分。渐渐地,小于越来越嚣张了,压根不把小周这个主管放在眼中。小周忍无可忍,想发作,但是转念一想,好像又不太合适。经过一番认真地考虑,小周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