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身体呵护手册:女性健康19堂必修课
17108400000039

第39章 防癌:揭开长寿的密码(3)

【贴心提示】膀胱癌患者多为50~70岁的成年人。发病初期不痛不痒,只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但是几天以后血尿就会消失,使患者产生已没有病了的错觉,所以发病初期的血尿很少能引起患者的注意,结果错失了治疗良机。

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肝癌的高发区在东南沿海和福建、广西等地。肝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30~55岁。肝癌的产生与遗传因素、接触致癌物质以及某些癌前病变均有密切的关系。肝癌早期症状为:

1.患者腹部的右上方会有不适的感觉,有明显的腹胀、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2.肝脏肿大,表面不平有包块感,脾也肿大。同时伴有肝区部位隐痛,逐渐发展为剧痛。

3.出现肝腹水和黄疸。还出现全身乏力,消瘦及恶液质表现;左锁骨处因为淋巴结转移会引起淋巴结肿大。

检查与诊疗:肝脏检查过去一度比较困难,随着影像仪器及超声波的发展,肝脏疾病的诊疗有了新方法,如有腹水产生可抽出腹水作生化检查及癌细胞检查确定是否为癌性腹水,俗称B超超声波检查,肝脏内早期小结节或肿大块均清晰可见。这种方法快速、准确而简便。B处还可作尿检查,如果有脱氧核糖核酸反应阳性,则说明为肝癌。

【贴心提示】肝脏肿瘤中有良性及恶性以及转移肿瘤3大类。良性肿瘤中有肝细胞腺瘤、海绵状血管瘤、脂肪瘤及纤维瘤。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肝细胞癌,癌肉瘤、各种肉瘤等。

了解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发病时症状轻微,很难发现,表现为偶尔会有咽食不畅感,或者在吃干或硬的食物时,匆忙进食才有这种感觉。当喝一些水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自觉进食恢复正常,有的人在下咽的时候会感到胸骨后或上腹部有刺痛感,但是随着吃完,这种感觉就会消失。前面所说的这种症状可能会间断出现,不断重复的发生,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而且疼痛感会越来越明显。

食管癌的自查方式:

1.在吞咽食物时出现咽部不适,有疼痛感,当下咽粗糙或刺激性食物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明显,这种疼痛感是间歇性发作的。吞咽食物的时候,胸骨后有紧缩感或者食物缓慢滞留的感觉,但是吃完食物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2.咽部有紧缩和干燥的感觉,胸骨后闷胀,有背部疼痛的感觉。

3.食管内异物感,病人感觉食管内有类似米粒或蔬菜片的物体贴附于食壁,咽不下又吐不出来,与进食无关,即使不做吞咽动作也有异物感觉,异物感的部位与食管病变部位一致。

【贴心提示】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刷牙、漱口。不吃太硬或太组糙的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注意了这些问题之后,就能起到防治食管癌的效果。

了解胃癌的早期症状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一般来说,胃癌患者大多数为男性,男性与女性胃癌患者的比例大约为6.7∶1。值得重视的是,在胃癌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患有4年以上的胃病历史,这些胃病包括:胃溃疡、胃粘膜和萎缩性胃炎等,所以我们应该对胃病引起重视。其征兆是:

1.大小便时与以往相比有所改变,比如说大便带血,黑便等。

2.疣或痣的明显变异。最常见的就是颜色变化,同时出现了疼痛感。

3.长期咳嗽或出现声音沙哑。因为这时候肿瘤已经入侵到了支气管或者肺部。

4.女性乳房或其他组织增厚,尤其是伴有肿块形成。

5.吃东西时难以下咽或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6.身体出现伤口时难以愈合。因为肿瘤消耗了全身的营养,最终导致伤口无法愈合。

7.有不寻常的出血或分泌物。

胃癌早期的自我检查方式:

1.如果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泛酸、食欲不振的情况出现时,要引起重视,这类问题经常被人们认为是慢性胃炎或者误认为消化不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仍没有好转的话,就确定是胃癌。

2.以往胃病发作,对食欲、体力、体重无多大影响,而现在却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等。

3.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都有可能是胃癌。

4.胃痛发作时,以往进食或服药后可缓解,而近来虽进食或服药,仍无济于事,甚至加重。

【贴心提示】凡出现以上征兆,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作目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走出防癌误区一:癌症无法预防

有些人认为癌症是遗传所致,不能预防。还有的人认为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没有彻底搞清,谈何预防。癌症确实存在遗传的因素,但是是否发生癌变,以及什么时候发生癌变取决于个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同样,虽然癌症的本质性发病原因没有搞清楚,但对癌症的多种致癌因素、致癌物质,以及致癌机制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为预防癌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预防癌症,首先要从个人做起:

要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要戒除不良嗜好,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多吃新鲜蔬菜和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可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肿瘤的病人要定期检查,有针对性地康复治疗,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虽然说癌症是顽疾,死亡率和发病率都比较高,但是从以上几点做起,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贴心提示】要正确认识癌症,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谈癌色变。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不再是绝症。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中指出:“运用正确的措施,1/3的现有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走出防癌误区二:紫外线会导致癌症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日光照射可以引起皮肤癌,但是也有研究认为,适当的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可以防治癌症。日本专家曾做过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日照量很少的地区,与日照多的地区相比较,肠、胃、食道等消化器官患癌的相对较多。

美国也有同样的情况,消化器官,乳腺、卵巢等妇科癌的发病几率,日照较少的北方高于南方。

专家说,当人体接受紫外线中的UVB时,体内会形成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维生素D。

最近,北欧的一个科研机构组织了一次调查,他们分别对非霍奇金淋巴肿的肿瘤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时常做日光浴的人患癌几率低于30%。皮肤癌中最恶性的黑色素瘤患者有15%,他们当中长时间接触日光的患者死亡比例反而小。

【贴心提示】黄色人种有较强的耐受紫外线的能力,这部分人,与其担心患皮肤癌,不如注意因缺少日照而造成的维生素D的不足。不过,摄取维生素D过量的话也会引起中毒。

走出防癌误区三:防癌抗癌,秘方、偏方有奇效

在现有的癌症治疗方法中,中医中药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否认,中医中药在防癌抗癌方面具有独到的效果。但必须指出的是,在防癌抗癌方面,中医中药必须与科学的膳食、合理的生活起居、愉悦的情绪以及一定量的运动等措施相配合,才具有好的功效。民间一些所谓的秘方、偏方都是以中医中药理论为基础的,所以盲目迷信所谓的祖传防癌秘方、偏方,而放弃日常的养护预防癌症,只能是既浪费钱财,又不会达到任何的效果。

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保健品和保健食品都大力宣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实际上它们的作用仅仅是“保健”,不可能具有防治的效果,盲目地跟随着这些宣传买药、吃药是十分不可取的。

【贴心提示】一些民间的“祖传世家”,不仅未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甚至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他们所宣传的防癌抗癌的秘方、偏方自然不能相信。

走出防癌误区四:防癌、抗癌是中老年人的事

相关专家指出:癌症的发病是长年连续不断的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不少年轻人据此认为,自己正处于身体状况最佳时期,防癌、抗癌离自己很远,那是中老年人才需要操心的事。

诚然,人到中年,体质才会开始渐渐变弱,癌症的发病率才会相应的逐渐增加。

但最新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病率有呈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即使是少年儿童,甚至是婴幼儿,也难于幸免。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患有肾母细胞瘤;出生2个月的女婴得了阴道恶性肿瘤,经过病理证实为先天性阴道腺癌。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儿童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25%。并且,由于现在全球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繁重,生活饮食没有规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患癌的危险。

由此可见,癌症不再是老年人特有的一种疾病。年轻人也要提高警惕,要注重科学膳食,并且规律自己的日常生活。千万不可暴饮暴食、或者一夜不睡过几天又贪睡,还有的上网连续十几个小时,这样的不良习惯对健康极为不利,更会增加罹患癌症的几率。

因此,以为防癌、抗癌是中老年人的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要正确对待。

【贴心提示】青年人也有患癌症的可能,因此年轻人也要有防癌抗癌的意识,千万不可因为年轻就掉以轻心。

走出防癌误区五:家族遗传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关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同时患乳腺癌、胃癌、肠癌的机会比异卵双胞胎高2倍。癌症患者后代得恶性肿瘤的比率也比普通人要大一些,如胃癌患者后代得胃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一些,同一家族中可能多人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这些都说明癌症与遗传确实有一定关系。

因此,有许多人就认为,家族遗传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进而,那些有上辈直系亲属患有癌症的人常常会惴惴不安,害怕自己也遗传了癌症的基因,早晚也会患上癌症。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目前,癌症的病因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癌症病因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目前专家一致认为,遗传只是癌症病发的一个因素,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由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饮食和营养、环境、病毒感染、精神情绪、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如肺癌、喉癌在吸烟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较高;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比正常人患肝癌的机会大得多;用盐过量者,即使家族中没有患癌的情况,也会增加患直肠癌的几率。

医学专家研究表明,70%~80%的癌症与日常生活方式、环境相关,所以说,家族遗传只是引发癌症的因素之一。而且,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保持心情愉快,就能有效预防癌症的病发,不发病的比率几乎和普通人群一样。

【贴心提示】防癌、抗癌应当以预防为主,对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