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最佳生活方案
17108200000023

第23章 适量运动不可少(3)

(5)循序渐进。练功时要顺其自然,又要耐心求进,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坚持锻炼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时,自能成功。只有当体内正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病情才能好转,血糖与尿糖才会降低。

糖尿病患者练气功应注意什么

(1)因为糖尿病一般都采用药物治疗,所以在加用或改用气功疗法的初期,不宜将药物全部撤掉,应随练功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药物,但停用药物必须小心。

(2)糖尿病好转后,仍要坚持练功。不过练功次数和时间可以适当减少。这样不但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还可以使身体强壮、益寿延年。

(3)糖尿病患者多数体质较弱,且多为中老年患者。练功时,应以内养功为主。这样既可增加气的生成,又可节省气的消耗,有利于静养正气,扶正祛邪。切勿热衷于内气外发功,防止进一步耗精伤气,于病无益。

(4)练功的时间不可勉强过长,以舒适为度,并因人而宜。一般每次20~30分钟,随病情好转,体质增强,时间可适当延长。饱食后不宜马上练功,而练功后也不宜马上用餐。一般来说,在饭后1小时练功或练功后休息半小时再用餐。

糖尿病患者室外锻炼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建议患者进行锻炼,尤其是进行户外锻炼,但运动中要注意:

(1)选择通气良好、场地开阔的地方活动,避免在强烈阳光下、大风、大雾及雨中锻炼,以免受凉。活动地点不应太偏僻。

(2)天寒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冻伤。运动后身体发热,不要贸然脱衣,以免受凉。

(3)随身携带病历卡、少量食品、糖块及水,以防意外。外出最好和别人结伴而行。

糖尿病患者怎样做体操

糖尿病患者做体操其实就是运动治疗的许多方法之一。下面简单介绍一种比较适合轻、中度糖尿病患者做的体操:

第一节——并腿站立

(1)深蹲下,吸气。

(2)还原,呼气。重复6~8次(练习时膝关节或其他关节发出咔嚓声可改为半蹲姿)。

第二节——分腿站立

两手握木棒在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滚动,重复5~6次。

第三节——坐在椅子上

(1)两臂侧平举。

(2)右手上举,上体左侧屈。

(3)同(1)、(2)但方向相反,两侧各重复5~6次。

第四节——坐地,两侧分开

(1)上体慢速向右侧屈体(两手碰触踝部),呼气。

(2)还原,吸气,两侧各重复4~5次。

第五节——并腿仰卧

(1)右腿上举,直腿向内外两侧做环绕旋转。

(2)同(1),两腿交替练习,重复5~6次,呼吸均匀。

第六节——俯卧,两臂撑地

(1)提臀,上体后移,腰腹部下垂,紧靠膝部,状似“猫耸”。

(2)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8~10次,间歇15~20秒。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散步方式

散步有很多种,一般可分为缓步、快步、疾步和自由步等,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情况和血糖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散步运动方式:

(1)缓步。每分钟行60~70步。适合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及血糖不稳定患者。缓步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可稳定情绪,消除疲劳。

(2)快步。每分钟约行120步。适合6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运动时口袋里要常备一些糖果,不宜一开始就选用此法。

(3)疾步。每分钟150步以上。适合身体健康、血糖波动不甚严重,尤其是轻型单纯饮食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4)自由步。散步时完全随意,且走且停,时快时慢,有同行者则边走边谈;或走一段路后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后接着再走。这种方法对各种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都适合,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放松。

糖尿病性肩周炎患者应如何锻炼

肩周炎是糖尿病常见的骨关节并发症之一,运动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患者可在早晚做内旋、外旋、外展、环转上臂等动作并注意缓慢持久,不可操之过急。另外可做以下锻炼:

(1)侧身爬墙。让患者侧身站立靠近墙壁,逐渐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2)拉手触耳。用健肢拉患肢过头顶后,尽量触耳,可反复数次。

(3)上下牵拉。可在上方装一滑车,其上有一牵绳,患者两手握牵绳两端,并用健肢上下牵拉患肢,来帮助肩关节活动。此外还可选择上肢活动较多的体操、舞蹈、五禽戏中的鹤飞翔等动作。越是在肩周疼痛、活动受限的时候,越是要坚持锻炼,并持之以恒。

糖尿病偏瘫患者应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糖尿病偏瘫患者因活动不利,给锻炼带来一定困难,但决不能因此而丧失信心,放弃活动,长期卧床者精神不振,悲观消沉,长期休息加重胰岛素抵抗,均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锻炼时应因人而异。首先可进行健康肢体的功能锻炼,如在床上做肢体的上抬、屈伸、旋转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耗体内多余的葡萄糖。其次可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如头、颈、上下肢、腕、踝等关节的运动,一方面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另一方面加强患肢血液循环,促使患肢早日康复。患者肢体功能有所恢复时应鼓励并帮助他们下床活动,从扶助患者运动到患者自己扶杖而走,甚至弃杖而行,可从室内活动逐渐过渡到户外活动等。活动时应注意:

(1)活动量不可过大,以防低血糖,尤其是卧床时间较长者,体质一般较差,更应注意。

(2)被动活动时活动幅度不可过大,以免拉伤或损害关节功能。

(3)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不能进行被动锻炼时,患者躺在床上无所事事,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心理、行动上积极配合。

(4)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需要医生、家庭甚至全社会帮助,我们应动员各方面力量,使糖尿病偏瘫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运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逐渐出现管腔狭窄,加上微血管瘤、微血基膜增厚、微循环障碍,当影响到下肢血管时,因缺氧,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痛,甚至溃疡、坏疽,给体育锻炼带来一定的困难,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1)选择适合病情,又易坚持的运动方式。例如步行就是有效运动方式之一,步行时可以促进下肢及足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但行走的速度、距离要因人而异,一般以不产生下肢疼痛为原则。

(2)可配合做下肢抬高、平伸、垂下运动。方法是:平卧床上,抬高下肢45度,维持1~2分钟,再将肢体下垂2~3分钟,然后水平放置2分钟,同时活动足部,伸屈及旋转,如此反复活动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

(3)注意防冻、保暖,穿软底、宽大合适的鞋,避免碰伤,温水洗脚,防止感染。

(4)当下肢静脉新近发生栓塞,皮肤有感染、坏疽时,应禁止运动以防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游泳锻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游泳作为一种运动形式,适用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一般认为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和血糖在11.1~16.7毫摩尔/升(200~300毫克/分升)以下者,以及Ⅰ型糖尿病稳定期患者均适宜。但要注意的是最好能长期坚持,一定要选择饭后0.5~1小时之间进行,不可空腹及睡前游泳。游时以不觉吃力或感觉吃力尚能坚持,游后心率约为(170-年龄)次/分为宜,或稍觉疲劳,休息后即可恢复为度。一定要随身带上糖尿病卡及糖块、饼干等,一旦发生低血糖能得到马上救治。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可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如血糖波动幅度较大,运动后血糖小于6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可于运动前进食20克糖类,另外为保证既达到运动效果又保证患者安全,要先行必要的医学检查以除外心脑血管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及其他严重并发症。不可盲目参加游泳锻炼,以免加重病情或出现危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游泳的强度、坚持时间和游泳的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