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5分钟排毒
17107400000006

第6章 5分钟了解毒素的形成因素

生理因素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只要人还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新陈代谢活动就会继续进行。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就会持续不断地产生大量毒素。如果这些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就会被人体所吸收,从而使人体受到严重伤害。

据测定,呼吸系统排出的化学物质有149种,皮肤排出的有271种,肠道气体中有250种,汗液中有151种。这些物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醛、苯等。这些物质对人体不但没有丝毫用处,反而会对人体产生各种毒不良反应,是真正的毒素。如果这些毒素在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或居室内聚集,就会使空气污浊,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当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肠道系统等受到抑制而导致功能不正常时,毒素就很难及时地从体内排泄出来,比如女性朋友在经期里,荷尔蒙的分泌和激素的活性就处于一个半休息状态,血路不够畅通,新陈代谢能力相对来说就比较差,体内毒素的排泄就会受到直接影响。这时,因生理上的原因就会产生毒素。

病理因素

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人类逃脱不了生老病死。人体成年以后身体的各个部位开始逐渐衰老,机体各个器官功能也在慢慢降低。当人体的主要器官,比如肝功能或肾功能出现下降,就会出现人体的功能性障碍,造成机体自身排毒能力的减弱;自身排毒能力的减弱又常常伴随着人体对病菌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力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体对外来病菌和病毒的入侵丧失抵抗能力,这时各种毒素就开始源源不断地积存于体内。这是人体生病的原因,也是毒素形成的主要因素。

【专家提示】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只能是想法去适应它,而不是去违背它。要减少病理因素对人的作用,增强自身免疫力是最明智的做法。

环境因素

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在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高科技化生活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更多的外来毒素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积聚。环境因素主要有:

1.空气中的毒素。空气中的毒素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等。一氧化碳随着汽车的废气一起排放到空气中。在交通密集场所、十字路口以及汽车车库、隧道等地方,都有高含量的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主要危害是降低血红细胞的输氧能力。人体吸入大量一氧化碳,会造成血液缺氧、呼吸受阻、大脑和心脏丧失功能,还能损害听力、视力和思维。

2.饮用水中的毒素。水质的好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饮用被污染的水后,就会引起人体的急、慢性中毒。长期饮用低浓度含酚水,会引起头昏、失眠、贫血、记忆力减退、皮疹、瘙痒等慢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氰化物污染的地面水,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神经细胞退化性变化的中毒症状。

如果长期饮用被砷、镍、苯胺及其他多环芳烃等污染的水,就可能诱发癌症。如果水源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就有可能引起痢疾、伤寒、霍乱、传染性肝炎、蛔虫病、血吸虫病等疾病。

3.清洁用品中的毒素。清洁用品大多含有腐蚀性化学物质,会对眼睛、呼吸道、皮肤产生伤害,容易造成眼睛红肿、刺痛、肌肤脱皮、长疹子或脓疮、呼吸困难。

若这些化学毒素在人体内长期积存,则会引起头痛、头晕、疲劳、倦怠、嗜睡、恶心、呕吐、气喘、食欲不振、心神混乱,进而伤害到人体的肾脏、心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形成恶性肿瘤,甚至有可能导致女性生出先天畸形的胎儿。

清洁用品中的“碱液”是一种腐蚀性材料,滴到皮肤上会使皮肤受伤,如果被小孩误食会灼伤消化道,并且无法复原。

除了清洁用品中的毒素,其他用品中,也含有毒素,如大多数地毯都用防霉杀虫剂处理过,含有甲苯、二甲苯和聚苯乙烯等化学物质。油漆中含有甲醛、亚甲基氯化物、二甲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大量释放到空气中后,人若长期吸入,会使神经系统受到伤害,还有罹患癌症的危险。

4.厨房中的毒素。厨房中的毒素主要来自煤气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甲醛。这些气体一旦被吸进人体,容易刺激眼睛,造成刺痛,并产生头痛、头晕、疲倦、心悸、视力听力减退、食欲不振、脑部缺氧、脑神经受损等症状。

人们如果长期站在炉灶前烹煮食物,呼吸系统首先遭到损伤,由于有毒化学气体进入肺部后难以排出,就会有罹患肺癌的危险。

5.工业“三废”的污染。“三废”造成了空气和水源的污染。平时,马路上的汽车尾气、生产燃烧的烟气、空调屋内的浑浊空气,每天都在危害我们的健康。

6.生活的污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的多种物质,特别是塑料包装用品、氯化材料等,在加热和焚毁的过程中释放出各种有毒性的物质。

7.放射物的污染。夏日里过多的强光照射,电磁波、超声波等都会对皮肤细胞造成污染。

8.居室的污染。在新装修的居室里,同样潜伏着可怕的毒素。新家具、墙面和地板中,都充满了有毒的甲醛,在没有充分通风的情况下,室内过多的甲醛就成了健康的“隐形杀手”。

食物因素

1.肉品中含有大量毒素。供应肉品及乳品市场的养殖禽畜体内大部分都含有大量的药物、抗生素、激素、荷尔蒙等。曾经有相关部门做过检测,高达70%的养殖牛被检测出含有五六种荷尔蒙,有些荷尔蒙中含有致癌物,容易诱发乳癌、子宫癌,造成不孕不育。

2.食物中的细菌、添加剂。在现代食品中过多地使用色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造成了伤害,加重了肝脏的负担,降低了肝脏的解毒能力。还有一些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一旦误食常会引起人体出现中毒的症状。

3.农作物中的化肥、农药。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仅造成土壤的污染,也污染了粮食、蔬菜和水果。即使经过彻底的清洗,这种有毒物质的残留也会被我们吃进体内,残存农药及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体内,就会危害人体的肝、肾、心脏以及消化系统。研究已经证实,农药能伤害人体的中枢神经,化肥是致癌物质,食用了含有化肥、农药的农作物也会在人体形成恶性毒素。

4.高温烹调食物所产生的毒素。高温烹调会导致食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异,因而产生毒素。烹调油脂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氧化变质,经常食用将使人体体内产生过量的过氧化脂质,这是人体老化、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

在人体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品,以及碳酸饮料等酸性食品的同时,也使人体体内的这种酸性物质不断增多。这不仅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还成为疾病发生的最好的催化剂。

【专家提示】食用富含甜味剂的食品、发霉变质食品、含铝含铅食品、腌制食品,也会在人体形成一定的毒素。

药物因素

药物可以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合成、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可是如果不恰当地使用药物,不仅治不好病,反而会产生不少毒素。

有许多人有药物依赖症,经常需要服用诸如镇静剂、镇痛剂和抗抑郁药等来调节情绪。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且药物具有毒不良反应已经得到研究证实,长期服用药物会导致中毒,从而造成营养不良,医学上称之为药物性营养不良。

比如说,长期服用磺胺类药物及某些广谱抗生素可能会引发一些继发性感染,这是因为药物抑制了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而使其他一些致病菌得以繁殖生长。正常菌群有帮助机体合成维生素的功能,其数目如减少,就会造成机体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人体的毒素排泄功能方面也会深受影响。

【专家提示】有些药物具有解毒功能,但“是药三分毒”,对平时一些小病症应尽量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克制。

生活习惯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自我排毒、解毒能力,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排毒器官”将毒素化解或排出体外。肝脏就是解毒的重要器官,血液中的有毒物质,经过肝脏的化学反应就变成了无毒或者低毒的物质;肺脏通过呼吸交换,排除了无用的二氧化碳;肾脏将体内的尿素和尿酸等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了体外;皮肤通过出汗,也能排出毒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大肠通过正常的排便,将废物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但是常常有一些人不具备这种自我排毒能力,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活习惯不好,使自我排毒能力基本丧失或完全丧失。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缺乏适当的运动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体内循环系统运作不畅,造成了毒素沉积。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太大、导致了精神紧张,使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机能产生紊乱,产生毒素后积聚在一起,难以排泄,这也是形成毒素的重要原因。

【专家提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自净”能力得以发挥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