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保健养生药膳大全
17107000000033

第33章 妇科疾病药膳疗法(6)

②与洗净的肉苁蓉、巴戟天、淮山药、生姜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炖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肾益精。适用于产后小便淋数不止。

[注意事项]阴亏火旺者不宜服用。

方六二豆猪肠汤

[原料]黄芪60克,猪小肠l尺(长约33厘米),黑豆、赤小豆各30克。

[制法]①黑豆、赤小豆洗净装入猪肠。

②用清水将猪肠、黄芪同炖至熟,去药渣。

[用法]吃肠及豆,喝汤,1次可见效。

[功效]补肺益肾。适用于气虚之产后小便不利。

方七柴胡通草粥

[原料]柴胡10克,通草6克,粳米50克。

[制法]将柴胡、通草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入锅,加入淘洗净的粳米,煎煮粥熟,去药包。

[用法]每日分2次服完,每日l剂,连服3日。

[功效]疏肝解郁,通利小便。适用于肝气郁结型产后尿潴留。

方八蚕豆茶

[原料]红茶叶6克,蚕豆干(连壳)50克。

[制法]水煎取汁。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

[功效]益气健脾,利尿消肿。适用于产后小便不通。

方九凉血茅根茶

[原料]白茅根150克,甘蔗头3~6个。

[制法]①白茅根洗净,切碎;甘蔗头洗去泥沙,用刀劈成小片。

②将白茅根、甘蔗头放入大不锈钢锅加水200毫升,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20分钟。放凉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汁,然后放入冰箱作凉茶。

[用法]代茶饮,每日3~5次,连用3~5日,宜频饮。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适用于湿热型产后尿潴留。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是由于产妇子宫壁张力差,分娩时损伤肌纤维,影响子宫收缩,宫腔内留有血块或部分胎盘、胎膜等,导致子宫发生阵发性强烈收缩所引起的腹痛。

方一参芪炖母鸡

[原料]母鸡1只,黄芪、山药、党参、大枣各30克。

[制法]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将黄芪、山药、党参,大枣装入鸡腹内,隔水蒸熟即可。

[用法]吃鸡肉,分2天吃完。

[功效]主治产后腹痛。

方二归芎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生姜30克。

[制法]取精羊肉、当归、川芎、生姜,共同放入锅内煎服。

[用法]吃羊肉,饮汤。

[功效]适用于产后腹痛。

方三山楂益母汤

[原料]焦山楂、红糖各40克,益母草80克。

[制法]上料水煎。

[用法]1日服3次,每天1剂。

[功效]主治产后腹痛。

方四益母粳米粥

[原料]益母草1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鲜益母草去根、洗净、切碎,加粳米、红糖及水适量煮粥。

[用法]每日2次,温服。

[功效]主治产后腹痛。

方五桃仁米粥

[原料]桃仁10克,大米30克。

[制法]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加大米煮粥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产后腹痛。

方六红糖泽兰饮

[原料]泽兰30~60克,红糖。

[制法]鲜泽兰30~6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调味即可。

[用法]每日1剂。

[功效]适应于产后腹痛。

方七荠菜红糖饮

[原料]干荠菜100克,红糖、米酒各适量。

[制法]干荠菜(连根茎叶)水煮取汁,加红糖、米酒适量调味即可。

[用法]空腹饮服。

[功效]适应于产后腹痛。

产后发热

产褥期间,由于产妇分娩损伤及失血,机体抵抗力低下,邪毒乘血室正开而入机体,正邪相争而致发热。产妇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方一归芪补血鸡

[原料]嫩母鸡1只(约1500克),炙黄芪100克,当归20克,葱段5克,生姜3~5片,鲜汤、黄酒、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①鸡清理干净,入沸水内烫一下捞出。放凉水内洗净,沥水。

②当归洗净,切成小块,同黄芪由鸡裆部装入腹内,置盆中(腹部向上),摆上葱段、生姜片,加鲜汤、黄酒、胡椒粉,用湿绵纸封住盆口。

③上笼蒸约2小时取出,去纸、葱、生姜,加精盐、味精调味。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气,活血,生血。适用于血虚之产后发热。

方二鸡油烩油菜

[原料]油菜心250克,鸡油适量,鲜蘑菇100克,调料适量。

[制法]①油菜、蘑菇洗净,油菜从根部剖成条;炒锅内鸡油烧至八成热。

②推入菜心煸炒,加水少许,放入蘑菇、白糖、精盐,盖上锅盖,用旺火炖3分钟,再加味精、淋上鸡油少许。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补益强身。适用于体虚之产后发热。

方三桃仁猪骨活血汤

[原料]桃仁10克,莲藕250克,猪骨500克。

[制法]①桃仁去皮,莲藕洗净、切片,猪骨洗净切块。

②共放煲内,加水适量煮汤,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熬1~2小时。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可连服3~7日。

[功效]活血,化瘀,补血。适用于气虚血瘀之产后发热。

方四桂芍炖鸡散寒汤

[原料]桂枝12克,党参20克,白芍12克,生姜20克,大枣20克,鸡肉150克,精盐适量。

[制法]①将鸡肉去油脂,斩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大枣去核。

②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90分钟,加精盐调味。

[用法]随意温服。

[功效]解肌散寒,调和营卫。适用于产后发热之感受风寒。

[注意事项]感冒风热者忌用。

方五公英苡米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克,蒲公英、生薏苡仁各30克,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制法]蒲公英、生薏苡仁、猪瘦肉洗净,一起放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1~2小时,加精盐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每日分2次服,连用2~3日。

[功效]清热,解毒,袪湿。适用于湿热下注而致产后发热。

方六粳米玉竹粥

[原料]玉竹15~20克(鲜品用30~6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制法]①将新鲜肥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煎汤,去渣取汁。

②与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熟后放入红糖,稍煮1~2沸即成。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适用于产后阴虚所致低热不退,或高热后烦渴。

方七荆芥解表粥

[原料]荆芥5~10克,薄荷3~5克,淡豆豉5~10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①将荆芥、薄荷、淡豆豉煮沸5分钟(不宜久煮),取汁去渣。

②将粳米洗净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及红糖,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病愈即停。

[功效]发汗解表,清利咽喉,退热去烦。适用于产后伤风感冒。

方八益母桃仁粥

[原料]益母草50克,桃仁10克,粳米适量。

[制法]①桃仁去皮打碎,与益母草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煎汁。

②再取汁去渣,入粳米,加水煮成稀粥。加红糖服食。

[用法]每日1次,连用5~10日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产后发热。

方九生地清营粥

[原料]生地15~30克,竹叶卷心6克,银花、水牛角末各10克,粳米100克。

[制法]①将生地、竹叶卷心、银花、水牛角末放入沙锅中水煎。

②取汁去渣,放入洗净的粳米煮粥待粥成后放入红糖适量调味。

[用法]每日2~3次,温热食。

[功效]清营泻热。适用于产后发热。

方十苏叶荆芥茶

[原料]绿茶、荆芥、苏叶各6克,生姜2克,冰糖25克。

[制法]①将绿茶、荆芥、苏叶、生姜同放入锅中,加水约500毫升,武火煮沸约5分钟取汁,其渣再加水煮煎,2次共取药汤约500毫升。

②用双层纱布过滤,其汁装入碗内,将冰糖加50毫升水煮沸溶化后加入药液内。

[用法]趁热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适用于产后发热。

方十一荆苏解表茶

[原料]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熟地黄15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荆芥、苏叶洗净,与熟地黄、生姜一起放入瓦锅内小火煎煮至沸,加红糖溶化即成。

[用法]代茶饮,随量服。病愈即停。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型产后发热。

产后体虚

产后过早操劳,保养不慎,感受外邪,或产后出血过多,身体虚弱;或瘀血内停等而致生种种病症,应及早治疗,免生变故,并使之早日康复如常。

方一党参蒸母鸡

[原料]老母鸡1只,党参50克,黄芪100克,山药50克,大枣50克,黄酒适量,盐少许。

[制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肠杂,洗净,用黄酒淹没,加入党参、黄芪、山药、大枣,隔水武火蒸熟。

[用法]食鸡肉,分数次食完。

[功效]补中益气。用于产后体虚。

[注意事项](1)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不宜用黄芪。

(2)不宜食用多龄鸡头、鸡尾尖上的腔上囊。

(3)不宜与兔肉、萝卜、黄瓜、动物肝脏、大蒜、鲤鱼同食。

方二山药牛奶炖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牛奶200毫升,山药100克,生姜15克,盐少许。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生姜,文火炖3小时,取羊肉汤1碗,加山药片,煮烂,再加入牛奶及盐,煮沸后调味即可。

[用法]食羊肉饮汤。

[功效]补虚益气,温中暖下。适用于产后体虚、肢凉、出冷汗等症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1)不宜与荞麦、豆酱、醋、南瓜同食。

(2)不宜与半夏、菖蒲、糖皮质激素同用。

(3)服用期间忌铜、丹砂。

方三枸杞炖乳鸽

[原料]乳鸽1只,枸杞30克,盐少许。

[制法]将乳鸽宰杀,去毛、肠杂,洗净,与枸杞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中火炖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吃鸽肉,饮汤。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适于产后虚弱进补。

方四荔枝大枣补虚粥

[原料]荔枝7枚,大枣7枚,糯米50克,红糖20克。

[制法]①将荔枝、大枣洗净,去核,与糯米同煮为粥。

②粥成加入红糖略煮沸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脾养胃,益血生津。用于产后体虚贫血、消化不良、面黄气促、脾虚泄泻等病症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不宜与胡萝卜、黄瓜、肝脏和维生素K同食。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中医又名“阴挺”,多发于产后妇女。

多因素体气虚,加之产后损耗,或产后过早操劳过度,或房劳过度,或生育过多,耗损肾气,以致脾肾气虚,中气下陷,进而引起胞脉松弛不固所致。在过劳,剧咳,或排便用力太过等情况下,往往引起反复发作。

方一参芪补气鸭

[原料]党参15克,黄芪15克,陈皮10克,鸭子1只(约500克),猪夹心肉100克,味精3克,盐6克,绍酒10克,酱油6克,姜6克,葱6克,植物油1000克,上汤80毫升。

[制法]①将猪夹心肉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捞起,洗净血水,放在鸭子腹内,加入绍酒、姜片、葱段、党参、黄芪、陈皮丝、盐、味精、酱油、清汤。

②将锅置炉上,用中火烧沸,置文火上焖到鸭熟烂时取出,滗出原汤,滤净待用,将鸭子剔去大骨,斩成块,放入大汤碗内摆好,倒入原汤即成。

[用法]可供佐餐。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润燥。适用于子宫下垂,脱出阴道口外,伴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小腹坠胀,低热口渴,尿黄便涩等。

方二杞笋炒猪肉

[原料]枸杞子100克,瘦猪肉500克,熟青笋100克,猪油100克,盐、白糖、味精、绍酒、香油、水淀粉、酱油各适量。

[制法]①猪肉洗净,切丝,青笋切成丝,枸杞洗净待用。

②将锅烧热,放入猪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划散,烹入绍酒,下入白糖、盐、水淀粉、味精搅匀,投入枸杞翻炒几下,淋入香油推匀,起锅即成。

[用法]本品可供佐餐,宜常吃。

[功效]滋阴,补肾,清热。适应于子宫下垂,时流黄水,阴部干燥瘙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尿黄咽干等。

方三升芪蒸鸡

[原料]升麻15克,黄芪30克,母鸡1只,调料各适量。

[制法]①将鸡杀后去毛除内脏,洗净,把升麻、黄芪纳入鸡腹中,置盛器内,加水500毫升及调料少许,放入锅内。

②将锅置武火上,隔水炖熟即成。

[用法]每料分3天服食,连服3料为1疗程。

[功效]补中升阳,益气固肾。适用于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常因劳累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等。

方四黄芪炖甲鱼

[原料]甲鱼1只(重约500克),黄芪50克。

[制法]甲鱼剖净、砍成块,黄芪洗净,同放于沙锅中,注入清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加入姜片、黄酒和精盐,小火炖至酥烂,拣出黄芪,下味精,淋香油。

[用法]每日服1~2次,每次1小碗,分2~3日服完,趁热食肉喝汤。

[功效]益气养血,滋补肝肾。适应于肝肾不足,气虚体弱,子宫脱垂。

方五首乌炖鸡

[原料]制首乌30克(研末),雄鸡1只(500克以下)。

[制法]①将鸡宰后去毛及肠杂,以布裹制首乌末,纳鸡腹内,放于锅内蒸至鸡肉离骨。

②取出制首乌末,加盐、油、姜、酒调味即可。

[用法]将汤及鸡肉1次食完。若鸡肉1次不能食完,可分两次食。

[功效]补虚固脱。主治生产时用力过度,子宫脱出在产后半月以内无其他合并症者。

方六升麻炖龟肉

[原料]升麻12克,乌龟肉100~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①将乌龟肉洗净,切块;升麻洗净后用纱布包好。

②将上料一齐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加热煲至乌龟肉熟,去药包加精盐、味精即可。

[用法]食乌龟肉,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