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17104200000058

第58章 后记:思想的背包客———回归远方的生灵

未来的最大秘密就是存在者是缺席的。因为你无法离开现在而穿越到那个不知有多远的远方,所以,那些寄希望于未来的想法总是有些没有根基与自我安慰的味道。海德格尔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是一个远方的生灵。他总是在别处。”我们总是不满于当下,恰恰是存在者为超越提供的最好的理由。人到中年,对此约略有些感觉。其实这些年,在内心里我一直纠结于两个无法安放的想法:其一,用过去召唤空洞的未来,那些无差别的日子是否会无限重叠以至于无法辨认了呢?我无数次猜想十年前的某月的某一天与其他日子如何能在记忆中被清晰地区分出来?这点很重要,如果所有的日子都重叠在一起而无法区分,那么所谓的人生意义之类的说法将变得毫无意义,超越也将沦落为一种虚妄的念想;其二,每日为生存的辛苦劳作是否是无限接近存在本身的唯一道路,那些庸常生活中的各种计划是否真的使超越和区分成为可能?如今我愿意相信,计划使存在显现,即便是卑微的计划。

对于真实的生活,我愿意接受法国女哲学家波伏娃(1908~1986)的观点:生命是充实的,在它之前没有任何痛苦缺席。这十年间,父母相继离世,亲人的困顿,以及自己生存的压力,一路走来真是如履薄冰。在很多疲惫的夜晚,我总是幻想如果父亲能再多活三年,给我一个缓冲的时间,而不是那么急迫地暴露在生存的第一线,我或许会做出一些需要大段时间才能完成的文字,那是我很期待的事情。可惜生活总是会让你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穿过那段泥泞的雷雨区,从里到外全身湿透并且无处晾晒。父亲走的那年是69岁,我知道他已经竭尽全力了,虽然还没有准备好,但我知道余下的就是我的时间了。这十年,我努力着,勤奋着,热爱着,筹划着谋生的种种与世界照面的方式。实在厌倦了,就喝一场大酒,忘掉一切,然后等待第二天的阳光,依然上路,这就是与我若即若离的生活。其实,我不喜欢这种存在的展开方式。别无选择,我从不认为是一种选择,它以选择的名义让选择缺席了。也许,生存本身就暗含一个悖论:让自己的存在以下落不明的方式自由地缺席。因而时常有一种感觉:这前半生总是在路上,我不知那条路是否是通向诗意栖居的旅途,好在羁旅天涯总有一份年轻时的情怀,如今也只好在内心飞翔了,也许内心就是每个人最后的自由荒野。

这两年已经很少走动了,但对于行走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过。曾戏言,从当下的我总要走向未来的那个我,那么我愿意用这一生的时间去做一个思想的背包客,边走边看,并随时记录之。背包客最令人神往之处在于,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但他给所到之处带来了远方存在的信息,并让自己摆脱熟悉成为他人想象中的远方。他自由地穿梭,然后又悄然离去。远方被自由地拉近,然后又回归远方。如同年轻时的眺望总会被一些意外阻拦或者转向,但是,不论怎样,我们早已在内心习惯眺望的姿态,并且喜欢上那种让遥远提前呈现的存在方式,而且从来不曾忘却过。

波伏娃曾说:“我们为他人创造的永远只是一些起点,但是我们必须将这些起点作为我们的目标。”我喜欢这种看问题的视角,也愿意践行之。这本文集里的文字,都是行走中的言说,它穿越了十年的时光,刻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如拼盘一般,原本想把这些内容分开单独成册,可是一想到过往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吗,哪里又能分得出来呢?再者,能够有一个机会出本集子还是尽量多装点内容吧,顾不了那么多了,至于下一次还不知何年何月呢!因此,这本集子里的文字风格如过山车一般跳跃很大,不经意间透露出凌乱、感性,甚至毫无章法来,如同那些琐碎的生活;好在,它把最大的诚意留给了真实与坦率,这正是我念念不忘的地方,冥冥之中,或许会有朋友喜欢这样的文字。不论怎样,它赋予了旅人以行走的方式穿越失败的一种可能性,也希望以此为那些无标记的时间与空间留下一些记号。书中刻意记下的那些无差异的平凡日子,是献给平凡的卑微的礼物,让那些远方的生灵有一个猜谜或者打发绝望的起点。我们也曾把别人的目标当作自己的起点,就这样我们和所有人的平凡前后相继,共同构成了相互的远方的生灵。别处与此处都是存在显现的舞台。

我已经出版了三本集子,这本集子应该是我50岁前的最后一本。余下两年里,争取把那本学术性著作写出来,以此告慰逝去的青春和记忆。哲学家叔本华在最后一本书完成之际写道:“我将封笔了,剩下的就是静观其变。”我还没有到那个层次上,仍需心怀激情与勇气。此刻,也谢谢这些年一路同行的师友们,我们一同见证了那些平凡甚至有些卑微的在场,我们或许迟到,但从不缺席。他们是:江晓原教授、关增建教授、钮卫星教授、纪志刚教授、叶必丰教授、刘华杰教授、刘兵教授、田松教授、王子彦教授、邢润川教授、朱宝荣教授、张雄教授、薛勇民教授、殷杰教授、包国光教授、韩来平教授、贾玉树教授、赵冬教授、尚东涛教授、韩建民教授、徐炎章教授、吴国盛教授、王海波教授、成素梅教授、魏屹东教授、蒋劲松教授、刘立教授、左高山教授、蒋美仕教授、李建华教授、高恒天教授、阳建国副教授、雷良副教授、董煜宇副教授、闫宏秀副教授、杜严勇副教授、徐国良副教授、萨日娜副教授、王延峰博士、王球博士、黄庆桥博士、陈学东博士,以及我的三弟李强副教授、二弟李毅、妹妹李瑾秋。

还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你们一起陪我度过了很多难忘的日子,我在心里时常会想起你们,还有那些逝者如斯的日子,他们是刘中路、龚超、苏金英、范毅强、谷娴、蔡俊翔、王贝贝、张正严、周正、王愍超、孙敏、熊玉婷、程潜,还有冒学勇同学。

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985三期对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支持,同时也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韩建民教授与吴芸茜博士的热心帮助。

最后,感谢我的爱人,生活总会因为热爱与坚持而变得有些颜色与滋味!

谨以此文作为后记!

(201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