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制作工艺介绍
在教授大家DIY风筝之前,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风筝的制作工艺。
风筝的独特个性是通过“扎、绘、糊、放”的四艺来具体表现的。
风筝的骨架一般用竹材扎成,扎骨架的工序有:
选材
中国风筝的骨架制作以各种竹材为主,辅以苇子、高粱秆等。现代开始用木材、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或轻金属。
竹材的特点是:质轻,纤维直而密(皮部),因此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弹性,可以劈成各种规格的条,加工方便。可以热弯曲,定型后不易变形。缺点是刚性不如木材。
1.竹种的选择
在选材时,除品种之外,还有对某一确定了的品种如何选择使用时间和部位的问题。
2.竹材的选择
纵向地看一根成年的竹竿,可大体上分成根部、中部和梢部。根部节密须多形不整,不可使用。梢部明显地变细,枝多,也不可用。只可选用中段节长、粗细变化很小的那一段。
3.横断开一竹,观其端面,最外部是竹皮,皮内纤维组织密集的部分是竹青,竹青内部组织疏松的部分是竹黄,制作风筝一般只使用竹青和竹皮部分,竹黄要削去。但削去多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4.刚刚采下的新竹水分多,易弯曲变形,要放置阴凉处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才能用。放置了数年,水分很少的竹子脆而坚硬,不易弯曲,一般情况下也很少使用。当然,没有长成年的幼竹和多年在地里都自然裂开的老竹也不能用。
劈竹
由于竹的纹理平直,因此可用“劈”的办法加工。
1.什么叫“劈”?它与“切”的不同
“劈”是指沿竹的自然纹理把它撕开,而不是用刃切开。
2.劈竹三步
(1)切口;
(2)劈入;
(3)拨开。
3.劈竹工具
虽然一般的刀子也可劈小竹,但劈大竹一定要有专用工具。
4.竹材的准备
一般要把采下的圆竹进行初加工,制出竹板待用。其步骤如下:
(1)去掉竹根和竹梢。
(2)截成约1—1.5米的圆竹段。
(3)把圆竹段劈成8块宽度大约相同的竹板。
(4)把竹板每10块一捆,整齐地捆好风干待用。
削竹
削是劈后的精加工,是用刀刃再削刮竹材,使它加工成制作各种风筝零件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宽度、厚度和斜度的竹条。使用木工刨子刨削竹板,是大家常用的方法。
弯竹
竹材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它的结构变软,很容易弯曲,在弯曲状态下冷却便可定型。利用竹材的这个特性,便可制作出各种弯曲复杂的零件来。中国风筝的玲珑精巧也和使用这种可以任意弯曲的竹材有关。
热源:可使用各种热源加工竹材,传统中国风筝制作中使用蜡烛和煤油灯。在热源上把竹条均匀地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要不停地转动竹条,并来回移动,使其各部分逐步加温。预热到一定温度后,竹条变软,便可弯曲。但弯曲要适度,稳准地弯曲,最好一次成功。在电烙铁上弯曲时可一段段地进行,最后弯成一个较大的弧形,小弧形则一弯而成。竹皮向外弯曲容易,竹皮向内弯曲困难。
弯曲后可把竹条放入冷水,使其冷却定型。
连接
把各个竹条零件连接在一起,组成风筝的整体骨架。连接的方法很多,其中在传统中国风筝制作中使用最多的是绑扎,所以在“四艺”中把“扎”放在第一位。其实除“扎”之外,还有扣楔、活头、插接等。
糊
糊风筝是用纸、矾绢、薄绸等,可以依风筝形式确定。例如在糊蜻蜓风筝的时候用绢,因为绢要比纸的透明度好,所以更像一个活蜻蜓的翅膀;在糊龙青鱼尾部要用绸,在放飞的时候可以迎风抖动肖似鱼尾;在糊鹰的时候不能用绢,因为绢在受到风的影响之后抖动就不像是在空中打旋的飞鹰了,所以必定要用皮纸或者托裱了的防风纸。当糊风筝的时候,要先比着架子来剪纸,纸要比架子大一些,边缘部分也是要剪开一些口子的,在边缘涂上糨糊后,要依次把剪开的边缘都糊在纸条上。另外,要注意糊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纸包裹住竹条的四个面上,这种方法叫“包边儿”;第二种则是把纸包裹在竹条的两个面上,等糨糊干了之后,就用刀把多余的纸裁剪下来,这种方法也就叫“裁边儿”。这种方法就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条,这样就可以显示艺人的制作技巧。另外,风筝可以先糊后绘,也能够先绘后糊。先把各部分的纸剪好,彩绘、阴干,熨平,再糊到架子上。彩绘时,各部分衔接处图案不画全,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后再把衔接处的图案补画整齐。各种风筝的具体糊法也各有不同,例如沙燕风筝先糊两翅,再糊两腿。最后糊头、腹,米字风筝也是先糊两膀,拍子风筝用平贴法糊纸等。
绘
风筝上所拥有的绘画和构图,以及颜色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举个例子,我国山东潍坊的风筝是吸取了潍县的木版年画技法,而且又吸收了京津画风筝之长,所以线条比较粗犷,色彩主要以红、黄、蓝三色为基调,重笔浓抹,色调较为明快、浑朴,使其在对称中能够达到很强烈的视觉效果。如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以胡敬珠派的群青色为主,所以浓艳着色,相对的直观效果对比也比较强烈;而康万香派则是以普兰为主,它代表海水,而且还加以红色和橘红色等暖色,使整个画面形象鲜明,风筝腾空之后,与蔚蓝的天空产生和谐又鲜明的视觉效果。
风筝的制作颜色各种各样,目前看到的风筝一般是比较艳丽并且比较花的。在过去并没有化学机制和颜料,所以作坊中所做的风筝一般是自己制造的颜色,不仅价钱低,还很美丽。那么,下面来看一下前辈老艺人是如何制作风筝颜色的,它们是如何画图和配料的。了解这些不仅可以懂得风筝制作的历史背景,也可以运用到某些特定情境中。
1.取黑烟子法
以前绘制风筝的时候,如果是绘制黑色,一般情况下是不用墨的,用的是锅烟子。因为用这样方法做出来的黑色不会脱落,并且不用花太多的钱,这种黑色不会透明,远远超过了墨的黑。之前用木材、茅草做饭,时间长了锅底下必然会有比较厚的黑烟,只要用扫帚把那些黑烟敲打下来,并且兑上胶水,之后再用文火煮,之后用水拌匀,过一段时间之后杂质下沉,就可以使用了。如果是木板印刷直接用锅烟子,不用胶水相兑,用一些淀粉在锅中煮,只要成为稀粥,然后把锅烟子搅拌均匀即可,不仅不会掉颜色还不会粘纸。
2.煎胭脂法
准备一些紫草梗(紫草梗是指一种草本植物,生长时间比较长,叶面比较粗糙,叶子大约呈椭圆形,在夏天的时候会开出比较小的白花,根呈紫色,晒干之后可以用),把紫草梗晒干之后,用棍子捣碎,把木梗去掉,再加进去几片叶子,并放在锅里面用开水煮,直到紫草梗的梗变软,然后把它捞出来用力按碎,之后再熬大约六七次,直到气泡飘出为止,然后把熬好的汁滴在碗里,去除残渣,继续熬,之后就成为紫膏。
3.煎槐黄花法
准备一些槐树,然后晒干,把梗去掉,加入少许石灰放在锅里炒碎,把矾水放在锅里,然后用一根木棍相互搅动,直到有黄色的汁,可以用这种汁配置风筝颜色,然后用剩下的糨糊绘制风筝。
4.制蓝靛法
采一些蓝靛草,放在水缸中,并加入一些沤渍,等到发酵之后,加入一些石灰用一根木棍搅烂,随后便成为水,然后去掉水中的杂质,即成为“靛青”或“花青”。再用这些“膏”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水。
5.三绿
先用一些乳体把颜色研细,用手蘸水也可以,然后放入一些比较稀的胶水。
6.合胶矾法
把白矾捣碎做成细粉,然后拌入开水,澄清之后去掉残渣,把比较好的胶水弄到锅内用文火熬好,然后用水冲洗,倒进去一点矾水,可以用舌头品尝一下,如果味道过于涩,则说明矾比较少,如果味道比较浓,则说明矾比较多,如果味道有点酸,就是正好的。一般情况下,冬天所用的矾比较多,夏天用得比较少。如果可以买一些化学颜料,就可以更好地绘制风筝了。一般水溶性原料可以完全溶在水中,所以再用的时候可以不用加入胶水,但是涂抹之后不容易吸收和收缩,重量增加不大,不过透光性和透明度比较好。
目前,生产出了比较好的颜色,透明度更好,那就是“彩色墨水”,颜色不比“品色”差,但是一般来说,比较耐久,比最初的品色要强很多。当然价格也比较高。
放
放风筝的工具有很多,例如线、绕线轮子以及其他供游戏用的各种附加物。放风筝的使用线也有很多种:适合放小风筝的缝衣线,民间最常用的风筝线——小线(也就是说的三股棉线),还有衣线(也就是真丝线,细的是叫“丝线”,粗的则叫“丝绳”),最后一种比较常用的是麻线(在古时候,民间就是用此线来放大风筝的)等等。而绕线的轮子最普遍的就是线桄子,它是一种穿插在轴柄上的六角线线轴,因为这样能够自由地旋转着放线。在收线的时候,一只手拉线,一只手打轮,这样十分方便,而且样子也十分玲珑可爱,所以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爱的玩具;另外一种就是简易桄子,它是在轴柄上穿插着一种扁框,所以用起来也很方便。但是要放大风筝的话,则是要用线拐子,放更大的则是要用绞车。最后就是风筝的附加物,它是放风筝的同时做游戏用的,而且种类很多,主要有这几种:“风琴”、“锣鼓”、“送饭儿的”等。
此外,风筝在制作完成后还需进行一些美化工作。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一些外国风筝的美化方法。
有很多外国风筝和中国风筝一样,是以彩绘为主的。如传统的日本风筝就是以彩绘为主,他们把“武士绘”用在风筝上,使日本风筝独具一格。其绘制方法也与中国风筝绘法相似。但很多国家的风筝美化方法也不同,有些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1.大色地的整体处理
如一只黑色的大鲨鱼,全是用黑布做的,只有几颗白牙和一对白色的眼睛,放在空中,远效果很好。
2.拼色
如一只大鸟,用大红、橘红、黄和黑色的布拼缝而成,放上天空,光彩夺人。
3.喷染
如用白色的布制成风筝,用纸剪成花朵形放在白布上,再用紫色喷染,然后把纸片取掉喷染后的紫色布上就呈现出白色的花来。再用同样方法,用其他颜色喷染花心。这种方法比用笔绘省时间,效果好。
4.扎染
用布或纸,局部用线紧紧地绑扎起来,然后放进颜料里染。干后打开绑扎部分,形成自然的浅白色图案。用这种方法糊制风筝,美丽而大方。
5.挖补
在用单色纸制作的风筝上,挖去各种图案再用彩色纸补上去,便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日本静冈县的菱形风筝就采用这种方法,美化效果很好。
DIY各式风筝
每一个风筝发烧友都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DIY风筝,许多发烧友也认为制作风筝是风筝健身运动中的一大乐趣。
那么,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风筝的制作方法,供读者们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