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轮滑
17099500000010

第10章 速度轮滑基础(3)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弯道滑行的惯性滑行

练习目的:使蹬地腿的肌肉在收腿过程中得到放松和休息,并为下一次充分而有力的蹬地做好准备。

动作要领:速度轮滑的弯道惯性滑行比直道短得多,因而这一部分在很多轮滑技术资料中都不作介绍。

弯道惯性滑行比直道短,是因为弯道滑行是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运动的,惯性滑行长了会远离弯道圆弧,所以每一个单步的滑行距离不能太长,一般占一个单步总长的三分之一左右。

弯道滑行中,左腿支撑惯性滑行是从右腿结束蹬腿动作起,到右腿挤收腿至左脚上方时为止。右腿开始收腿时就是左腿惯性滑行的开始,这时身体重心偏于左脚的后部,当右腿收到与左腿靠近时,身体重心由左脚的后部前移至中部,当右腿要越过左腿做积极内压动作时,身体开始向左倾斜,至此左腿惯性滑行结束。

右腿惯性滑行是从左腿收腿开始,到左脚收到右脚的后方为止。收左腿开始时身体重心位于右脚的后部,左腿以后交叉的形式收到右腿后方时,身体重心从右脚后部前移至中部,身体成向左倾斜,进入利用体重蹬腿阶段,这时身体重心继续前移,随着蹬腿动作移向了右脚的前部,至此完成右脚惯性滑行。

关键环节:

1.惯性滑行的距离为一个单步的1/3左右。

2.滑进平稳、快速。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弯道花型的摆臂

练习目的:通过摆臂加大动作幅度,以获得更大的蹬地力量,并帮助调整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在大幅度滑行动作过程中的平衡。

动作要领:弯道滑行时摆臂动作与直道滑行时的作用基本相似,但较直道摆臂动作能更有效地帮助加速移动重心、维持平衡、增强蹬腿力量和提高滑行频率。

弯道滑行正确的摆臂动作是,右臂摆动与直道滑行基本相同,但摆臂的幅度要稍大,方向更向左侧前方一些;左臂摆臂动作是上臂贴靠上体,前臂做前后摆动。左臂的摆动只起平衡协调作用,因而也可置于体侧或背于身后。

关键环节:

1.摆臂协调有力。

2.有助于蹬腿用力和身体平衡。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弯道滑行的全身配合

练习目的:保证稳定而流畅地滑行,降低因身体各部位不同动作带来的阻力,以最经济且快速的方式滑进。

动作要领:目前弯道滑行技术的总体要求是尽量挖掘身体各部位动作的潜力,以获得更大的向前加速度,这主要体现在上体动作与腿部动作的配合、两腿动作的配合和摆臂动作与蹬腿动作的配合上。

1.上体与腿部动作的配合

弯道滑行,头肩的方向和位置以及上体和臀部的位置十分重要。当右腿蹬地动作结束后,头肩部和整个身体都应沿着新的滑行方向做积极顺畅地移动调整,使左腿惯性滑进获得更大的冲滑力和稳定的动力平衡,而后随着右腿“压收”动作,左肩可略微向右摆动,臀部加大向左倾斜;使身体重心迅速左移,为左腿蹬腿创造良好条件;当左腿蹬地结束成明显的交叉步后,头肩部的方向与右脚前进的方向要保持一致,明显偏离原来的滑行方向,这一动作应能起到使右腿支撑滑进获得良好平衡的作用。

2.两腿动作的配合

根据弯道滑行腿部动作结构,两腿动作由4个时期、8个动作构成一个复步,它们的正确配合关系应该是:当左腿蹬地动作结束抬离地面时,右腿开始蹬地动作;左腿向右腿摆动并靠近右腿时,右腿用力快速蹬伸;当左脚着地并完全承接身体重心时,右腿蹬地动作结束。

当右腿蹬地动作结束抬离地面时,左腿开始蹬地动作;右腿向左腿摆收并靠近左腿成双支撑滑进并蹬地时,左腿用力快速蹬伸;当右脚着地并完全承接身体重心时,左腿蹬地动作结束。

3.摆臂与腿部动作的配合

弯道滑行,右腿蹬地时,摆臂和蹬腿的配合关系与直道滑行基本相同。左腿蹬地时,摆臂与蹬腿的配合关系是当右腿蹬地结束、左腿蹬地动作开始时,右臂摆至前最高点,左臂摆至后最高点;当右腿进行挤摆腿而左腿进行单脚支撑蹬地动作时,右臂和左臂分别从前、后最高点回摆;当两膝关节靠拢时,两臂摆至下垂点;当右腿着地成左右腿双支撑蹬地时,右臂后摆,左臂前摆;当左腿蹬地结束,右腿承接身体重心时,右臂摆至后高点,左臂摆至前高点。

关键环节:

(1)全身协调、稳定。

(2)动作自然、流畅。

(3)滑行有效、快速。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进入弯道技术

练习目的:使直道滑行与弯道滑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弯道滑行的技术,提高滑行速度。

动作要领:正确的进入弯道技术是,进入弯道前要稍加大蹬地力量,以获得最大的“初速度”。如跑道的弯道半径较小时,从直道进入弯道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右腿,在距弯道里侧线1—2米处向弯道里深入。如跑道弯道半径较大时,在进入直弯道交接处应以右腿滑进,距弯道里侧1—2米处向弯道里深入。进入弯道是右腿的前半步在直道区、后半步在弯道区,随着完成收回左腿动作,身体要大胆地向左侧前方倾斜,当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左脚应尽量靠近右脚做下轮动作,用轮子外刃贴近跑道线。注意重心适当前移,滚动下轮。当右脚做下轮动作时,身体重心要略偏后,注意上体前倾,含胸收腹,切忌身体后坐。

关键环节:

1.直道滑行与弯道滑行有机结合,有效保障弯道滑行技术动作的完成。

2.在比赛中能够防止对手超越。

3.提高弯道滑行速度。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出弯道技术

练习目的:使弯道滑行与直道滑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紧接于后的直道滑行技术,提高滑行速度。

动作要领:正确的出弯道技术为在弯道滑跑中,最后一步是右腿支撑身体向前滑进,其前半步在弯道区、后半步在直道区,头肩向左转动,使身体重心紧压在支撑滑行的右腿上,整个身体处于稳定的运动平衡状态。这时左腿以膝领先收回,两腿靠拢。当左腿收回并位于右腿内侧时,身体快速向左倾斜,左脚轮子的外刃着地,变成直道滑行。注意,左脚的下轮动作应靠近右脚。当右腿蹬地结束后,左腿支撑身体在直道上滑出第一步。出弯道时整个身体应有顺势甩出的感觉。

关键环节:

1.弯道滑行与直道滑行技术有机结合,有效保障直道滑跑技术动作的完成。

2.在比赛中能够防止对手超越。

3.提高直道滑行速度。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起跑

侧向起跑预备姿势

练习目的:保持身体的静止和稳定,便于起动。

动作要领:当听到发令员发出“各就位”口令时,运动员以直立姿势站好,当听到“预备”口令时,运动员侧身向起跑方向,两腿与肩同宽平行分立,用轮子的内刃着地,将有力腿放在后面,两脚与起跑线成20—30度角,身体重心落在两腿中间,两膝微屈,约成110度角,膝盖内扣,上体前倾与地面成40—50度角,前侧手臂自然下垂,后侧手臂向侧后平举,高度不超过肩,目视前方8—10米处,当听到枪声后立即跑出。

侧向起跑的主要特点是能用较强的蹬摆动作,克服人体的静止状态,取得前进的初速度。一般腿部力量较强的运动员会采用这种起跑法。

关键环节:

1.两脚与起跑线成20—30度角,上体前倾与地面成40—50度角,身体重心落在两腿中间。

2.两膝弯曲,约成110度角,膝盖内扣。

3.前臂自然下垂,后臂向侧后平举,高度不超过肩,目视前方8—10米处。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匀。

2.慢速度状态的练习。

3.逐渐过渡到正常起跑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正向起跑预备姿势

练习目的:保持身体的静止和稳定,便于起动。

动作要领:当听到发令员发出“各就位”口令时,运动员面向起跑方向,以直立姿势站在预备线前,当听到“预备”口令时,运动员两脚跟分开5—10厘米,脚尖分开成90—120度角,用轮子内刃压紧地面,两脚成外“八”字型站好。这时,两腿微屈,成110度,两膝关节前弓,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并稍偏前,身体重心投影点位于脚的前内侧,上体稍前倾,与地面成40—50度角。如果右脚是有力脚,左臂放于体前自然下垂,右臂放于体侧后平举,高度不超过肩,目视前方8—10米处,当听到枪声时立即跑出。

正向的起跑姿势由于两脚离起跑线都较近,因而离开起跑线所用的时间就少,起动速度较快。因用身体重心前移克服人体的静止状态,所以需要腿的力量相对较小,一般为反应敏捷的运动员所采用。

关键环节:

1.两脚跟分开5—10厘米,脚尖分开成90—120度角,用轮子内刃压紧地面。

2.两腿微屈,约成110度角,两膝关节前弓。

3.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中间稍偏前部位,上体稍前倾,与地面成40—50度角。

4.目视前方8—10米处。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慢速度状态的练习。

3.逐渐过渡到正常起跑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起跑后第一步

练习目的:使身体由静止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较省力并合理的技术动作获得最理想的速度。

动作要领:一般来说,跑出后的第一步即为起动,起动技术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起跑的效果和起跑的速度。

侧向起跑时:当听到枪声后,运动员应将前脚微微抬离地面并迅速外转,同时后腿用力蹬地,身体前倾,配合下肢动作,小振幅摆动双臂。外转的前脚,应用轮子的内刃着地,以踏切动作向前稍迈出,并使脚跟落于前进方向的中线上,臀部前送,重心垂直投影点落于两脚的稍前内侧。后腿蹬伸的蹬腿角为45度左右。正向起跑的起动技术基本与侧向起跑相同,但听到枪声后前脚不必有外转动作或外转幅度很大。

关键环节:

1.身体重心前置,上体前倾。

2.落地脚脚尖外旋。

3.落地脚稳定扎实,没有侧滚轮现象。

4.有效支撑身体重心,便于蹬腿用力。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慢速度状态的练习。

3.逐渐过渡到正常起跑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冲刺

滑行冲刺

练习目的:巩固整个滑行过程结果,并根据战术需要占领有利位置,获得好的成绩。

动作要领:速度轮滑的冲刺一定要果断,应先抢占有利位置,并在对手反应之前突然起动。长距离项目的滑行冲刺距离应长些,应该早一点发起冲刺,一般在离终点线200—400米便开始冲刺;短距离项目的滑行冲刺距离短一些,一般在离终点线100—200米开始冲刺。冲刺的发起时间一定要掌握好,冲刺的距离随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而加长。冲刺发起过晚,容易失去战机,被对手落下;发起时间早了,容易被对手赶超。

在速度轮滑的最后冲刺阶段,运动员由于体力的消耗,应以顽强的毅力,保持正确的滑行动作,用最高速度滑行完全程。必要时可加大蹬地力量和摆臂的幅度,适当缩短惯性滑进的距离,加快动作频率。

关键环节:

发动自然,迅速,发动时机适宜,动作技术合理,有效提高滑行成绩。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慢速度状态的练习。

3.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终点撞线

练习目的:巩固冲刺滑行过程结果,获得好的成绩。

动作要领:撞线是速度轮滑运动员接近终点时的一种特殊滑行动作。运动员在撞线时要改变原来的滑行节奏,并注意撞线的距离不能过长。一般在接近终点线3—4米处,加大身体向前倾斜的角度,一腿猛力伸出,踏过终点线。

关键环节:

撞线突然、迅速,时机掌握适宜,技术动作合理,有效提高滑行成绩。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慢速度状态的练习。

3.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