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垂钓
17099400000016

第16章 台 钓(10)

钓“离底截杀”的前提是鱼要能离底上浮、追着钓饵吃食,并且要有足够多的鱼上浮,并不是用钓“离底截杀”的技法就能有好的效果。钓“离底截杀”宜用长示漂的硬尾漂。示漂长,浮漂翻身站立到下沉到位的行程长,可提供更多的中鱼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竞技比赛中越来越流行长示漂硬尾漂的原因。要钓好“离底截杀”的关键,除了需具备熟练的台钓基本功、准确抓取“动—静阶段”漂讯外,就是要能准确判断鱼群上浮的程度,根据鱼群上浮的程度调整浮漂的位置,使浮漂保持能准确传达漂讯的状态。一般来说,浮漂只有处在竖直状态下才易准确传达漂讯,而鱼群上浮后,浮漂尚未翻身站立就出现异动,浮漂传达的漂讯不典型,不易把握。因此,要将浮漂上移,要让漂讯出现在浮漂翻身站立后的下沉阶段,以保证浮漂能准确传达漂讯。一般来说,发现鱼上浮,一次可将浮漂上移一漂的长度(漂的全长)。

需要注意的是,鱼群的上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鱼群所处的水层是不断变化的。如果钓饵的雾化效果好,抛竿的频率高,鱼群可能会上浮,这就需要根据鱼群所在水层的变化不断调整浮漂的位置。如果将鱼诱到水的表层(水皮),浮漂尚未翻身站立就出现漂讯,鱼还是不好钓。同时,鱼在过浅的水层能察觉到岸上的钓鱼人,易受惊散窝。如果鱼上浮过于积极,高手会采取一些措施,将鱼控制在一定深度的水层中,这就是所谓的“钓控层”。要将鱼控制在一定深度的水层中,就要适当控制钓饵的雾化效果,适当控制抛竿频率,加快钓饵的下沉速度。

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抛竿频率较低,鱼在中上水层不能吃到食,上浮的鱼群可能又会回到水的中下层,甚至是水底去寻食。这时就需将浮漂下移,每次下移的量仍然是一漂长。

5.闹小鱼

闹小鱼是指钓点聚集了大量小鱼,如餐条、麦穗鱼等,以致浮漂还没下沉到位就出现了漂讯,无法正常垂钓心中的目标鱼。这种情况在养殖水平不高的半精养池及野钓时经常发生。

如果想完全避开小鱼,专钓底层的鲫鱼、鲤鱼等是比较困难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开小鱼的关键是要让饵团快速下沉,保证钓钩沉到水底时钩上还有钓饵。采取的措施有两种途径,一是做钓饵的文章,控制饵团的雾化效果,以免小鱼聚得更多,宜用大比重的钓饵;调饵时可调得稍硬一点,饵团上可稍大一点,以保证经小鱼的啄咬后到水底时钩上还有钓饵;加些铅皮,将漂调得钝些,以加快钓饵的沉底速度,甚至换大漂并调钝。最极端的是采用台钓中的“钓跑铅”来应对闹小鱼。所谓“钓跑铅”,是台钓调漂极度调钝的一种技法。施钓时铅坠着底,双饵团横卧水底,与台钓的正常调漂相比,真可谓钝之又钝。“钓跑铅”的配铅大,饵坠飞快,可避开小鱼啄咬;漂系极端迟钝,可过滤小鱼啄咬时的虚假信号。因此,用“钓跑铅”应对闹小鱼还是比较有效的。

避免断竿措施

钓竿是钓具中的贵重物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耐用品。只要使用得当,断竿很少发生,除非钓竿有质量问题。但是,断竿的现象的确存在,这往往是竿线的配合、选用不当,以致钓竿失去保护机制;扬竿、溜鱼时的操作不当,使钓竿承受了不必要的超大的力;出竿、收竿时的粗心大意,造成无谓的人为失误。因此,要想不断竿,就必须正确使用钓竿,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用钓竿

每根钓竿的强度都是一定的,不同类型钓竿的强度是不同的。要保证不断竿,钓竿的强度就要与所上鱼的种类、规格相匹配。因此,在垂钓时要根据鱼情,或者说根据预期能上的大鱼规格来选用钓竿。一般来说,预期以鲫鱼、鳊鱼为主,可选用轻巧的鲫竿;若以钓草鱼、鲤鱼为主,或者说不愿放弃上草鱼、鲤鱼的机会(虽然上它们的概率不高),就应选用综合竿、鲤竿等强度高的“重型竿”。如果硬是要拿着鲫竿去钓草鱼等大型鱼,如果线组用得过大,则会造成断竿。

2.线组的选用要恰当

台钓的线组分为主线、子线两部分,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避免发生断竿。钓线的选用要与钓竿的强度相适应,如果钓线太粗,其承受能力超过钓竿就会有危险。科学选用线组是防止断竿的重要措施,应引起高度重视。一般来说,只要子线不要太粗,碰到大鱼只会切线,而不会断竿。

3.避免用力过大

作用在钓竿上的力超过其承受范围是断竿的直接原因。钓竿所受的力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扬竿、溜鱼时钓鱼人的发力,二是鱼中钩后挣扎时爆发出的冲击力。因此,要想避免切线、断竿,就要合理地调控扬竿、溜鱼时的发力,尽可能减轻对鱼的刺激,避免鱼的过度挣扎,溜鱼时回避与鱼的正面较量。

在垂钓中要想避免切线、断竿,最重要的是扬竿动作要规范,切不可扬竿过猛。造成扬竿过猛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一见漂讯就激动,因而导致用力过大;二是没有熟练掌握规范的扬竿操作要领,扬竿时没有称鱼的过程,而是一扬到底,导致上大鱼时成了直接飞鱼。因此,要避免扬竿过猛,关键是要保持平和心态,严格按照扬竿的操作规范进行。其次,溜鱼要有太极功,鱼紧我松,鱼松我紧,避免与鱼的正面交锋。

4.合理调控钓竿的受力状况

台钓的主线、子线系统是保护钓竿的有效措施,但钓竿所能承受的拉力大小是随钓竿的受力状况变化的,能否充分发挥、利用钓竿的强度,与钓竿受力状况的调控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当竿体与水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整个竿体均匀受力时,钩竿的强度才能达到最大。也就是说,在溜鱼时竿体必须保持一定的向上倾斜角度,如果竿尖一点都不能抬起来,竿体一点都不弯曲,钓竿的弹力就发挥不出来,竿、线、钩形成一条直线,也就是所谓的“拔河”,这样极易切线。竿体与水面的角度越大,所能承受的拉力强度就越小,成直角时最小。在溜鱼时,将钓竿抬起来一点是必要的,但不能将钓竿竖得太直。如果将钓竿竖得太直,就只有钓竿的前部受力,钓竿的承受能力将大打折扣。如果竖得太直,仅300克左右的鱼就很可能损坏钓竿的竿梢或者第二节。

此外,整个竿体能否均匀受力与握竿的位置密切相关。握竿的位置不宜太靠前,太靠前会失去很多的弹力。溜大鱼时单手握竿往往感到很吃力,常常会双手握竿,这时就要注意握竿的位置,要尽量握在手把附近,不要太靠前,以免人为地造成竿体受力不均匀,降低钓竿的强度。

5.只飞小鱼

飞小鱼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经验老道者,飞200克左右的鱼问题也不大。如果鱼超过250克,就最好不要飞了(虽高手可飞500克的鱼),因为鱼已较大,操作稍有不当,则易断竿。

6.鱼钩挂底处理

垂钓中出现钓钩挂底是比较常见的。钓钩是必须要拉起来的,不然垂钓就无法继续下去,问题是如何将钩拉起来。钓钩挂底常常挂得较牢,用较大的力也难以将其拉起来。用的力越来越大甚至用猛力,很容易引起断竿。处理钓钩挂底的原则是丢卒保车,断线不断竿。正确的做法是将竿放平,使竿、线、钩形成一条直线,形成“拔河”,手握钓竿慢慢向后退,边退边拉,直至将水底异物拉出。如果挂得实在太牢,就会拉断子线,而不会损坏钓竿。因为“拔河”状态钓竿基本不受力。

7.按操作规范出竿和收竿

出竿、收竿谁都可正确操作,应该不算垂钓技术之列,但因出竿、收竿操作不当而断竿的为数不少。

出竿时要从细到粗依次抽出,抽出时每节间要适当抽紧,全部抽出后可持竿抖动检查,竿体无松节、振动即可。如果钓竿的某节没有抽紧,就会造成竿体受力不均匀,碰上大鱼断竿,断点就会出现有抽紧的接口处。抽紧时不可过度使劲,否则极易造成死节而无法收回,以收回此节时无须大力为好。出竿不宜采用甩竿的方式。竿子向外一甩,竿子是可展开,看起来也很潇洒,但常常不是某节没有抽紧,就是造成死节,得不偿失。

垂钓结束收竿,要严格遵守由粗到细的收竿秩序,若不遵守,极易出现损坏钓竿的现象。据统计,因收竿不当造成的鱼竿损坏约占鱼竿损坏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