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剑术
17099300000008

第8章 我国传统剑理剑论

剑术是在众多传统剑术和剑理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学习传统剑理对提高剑术的技术水平和理论认识都将具有深远意义,这里我们摘录部分剑理供大家参研。

越女剑论

《吴越春秋》记载《越女剑论》,有如下描述: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

道有门户,亦有阴阳;

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凡手战之道:

内实精神,外示安仪。

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杳之若日,偏如腾兔。

追形逐影,光若佛彷。

呼吸往来,不及法禁。

纵橫逆顺,直复不闻。

解读:这段文字的开头是对剑理的概括,道有门户,亦有阴阳。“道”示道理,此处指剑理;“门户”是开门入户,指剑术入门的关键;“阴阳”之说来自“易学”。《易·系辞上》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理普遍存在,剑术也同样,中国传统剑术的理论源于传统阴阳学说。

越女将阴阳之理应用在剑术中,讲“阴阳”、“开闭”、“内外”、“形神”、“呼吸”、“往来”、“纵横”、“逆顺”,均合易理。把剑术中动与静、快与慢、攻与守、虚与实、内与外、逆与顺、呼与吸的辩证法,把机动灵活、变化莫测、出奇制胜等要素,讲解得精辟深透,足见当时剑术水平之高。

俞公剑论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二,《俞公剑总歌诀》记载:

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

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

解释:这20个字,把技击格斗道理讲述得非常透彻。当然,同样对太极拳甚至所有拳种都适用,也有人认为《剑经》所讲并不是剑,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剑术训练的指导作用。“刚柔”在太极拳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刚柔关系是练好剑术的关键。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俞大猷(1503—1580)在《剑经》中对太极拳这一重要原理论述得非常精辟,他提出“柔”的实际用法。“柔在他力后”,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当对手“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之时,此乃用刚之机。“彼忙我静待”是从临阵的战斗中用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也正是剑术对敌的重要要求。

武当剑论

原文:(1)剑法述要:剑术之道,全凭乎神,神足而道成,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成道,剑神合一,是近道矣。武当剑法,外兼各家拳术之长,内练阴阳中和之气,习此道者,当以无漏为先,保精养气,宁神抱一。同时学习内家拳术为之基础,基础既立,然后练习剑法,方得事半功倍,盖使剑亦如使拳,不外意气为君,而眼法手法身法腰法为臣,是故令其闪展腾拿之轻灵便捷,则如八卦拳,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活腕,气沉丹田,力由脊发,则如太极拳,而其出剑之精神,勇往直前,如矢赴的,敌剑未动,我剑已到,则有如形意拳也。(2)对剑三角法:敌来之剑为截,我应以提,成上三角也,敌来之剑为刺,我应以崩,成下三角,敌来之剑为搅,我应以带,咸左三角也,敌来之剑为劈,我应以下斜格,成右三角也,三角习熟,而后进以阴阳圈,两法习熟,始可习散矣。(3)阴阳剑圈法:手背向上为之阴剑,阴剑圈,先带后刺,手心向上,为之阳剑,阳剑圈先刺后带,阴手为抽,阳手为带。(4)心空歌:手心空,使剑活;足心空,行步捷;顶心空,身眼一。(5)练剑歌:头脑心眼如司令,手足腰胯如部曲,内劲仓库丹田是,精气神胆须充足,内外功夫勤修炼,身剑合一方成道。练剑基本:一眼神、二手法、三身法、四步法。练剑之精神:一胆力、二内劲、三迅速、四沉着。(6)四法歌:手到脚不到自去寻烦恼,低头与弯腰传授定不高,腹内深流沉遇敌如火烧,眼到脚手到方算得玄妙。

解释:武当剑是剑术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其理论和技术非常独特,特别是武当剑与太极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萍剑》中谈到太极剑时说:“此剑有二,一为陈微明所著,一为李芳辰所传。”李芳辰即李景林(1884—1931)字芳辰,所传就是武当剑。目前,我们还不能断定,武当剑是不是太极剑,仅从理论和技术上看,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近代武术理论家徐哲东在《国术论略》中称武当剑为:“太极腰、八卦步,实为别开生面之剑法。”这些剑论突出的特点是描述剑术格斗的技术要求,如对敌三角法等,但是,对个人的演练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如做搅剑时,手心空是技术的要点。这些需要细心体会。

庄子剑论

《庄子·论剑》记载: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解释: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深刻揭示了剑术的虚实相兼、后发先至、因敌变化的技法特点。

渔阳剑诀

《手臂录》中渔阳老人弟子谈渔阳老人之剑诀原文:

渔阳老人教余剑术,且曰:此技世已久绝,君得之慎勿轻传于人,余恐此技终致不传,又顾念老人之语,故不著说而作诀焉。

长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长兵进退手已神,短兵进退须足利,足如脱兔身如风,三尺坐使丈八废,余擅梨花三十年,五十衰迟遇剑仙,剑术三门左右中,右虎中蛇左曰龙,手前身后现势,侧身左进龙门亟,身前手后隐势,侧身右进虎门易,二势用手身诱之,彼取我身手出奇,黠者奇正亦能识,舍身取手主击客,我退我手进我身,左翻右跃如狮掷,虎跃不如龙,龙翻不如虎,龙翻虎跃皆蛇行,直进当胸不可阻,左右进退有虚实,六法相生百奇出,彼退我乃进,彼退有奇伏,彼进我亦进,彼进乃穷蹙,仆身枪尖迫使发,死里得生巫铁屋,尝以我矛陷我剑,矛多虚奇剑实战,当其决命争首时,剑短矛长皆不见,自笑学兵已白头,初识囊中三尺练。

后剑诀:

剑器轻清其用大与刀异,剑诀实有所隐,恐古人之心终致淹没,故又作后剑诀一绝微露之,剑术真传不易传。

解释:这是一段较具价值的剑论,道出了剑术技击的真谛,通过长兵与短兵的技术特点对比,揭示了剑术技击中步法的重要,若不锻炼精纯敏捷,对敌时很难取胜。所谓“学剑学到已白头,不知低头足下求”,“剑如闪电身似龙,声东击西飘无踪;忽前忽后须足利,左右辗转快如风。”这是剑器的形制特点决定的。

昆吾剑谱摘录

活步说

练剑首重臂、足各部关节之锻炼。臂是指肩、肘、腕三节。肩节沉,沉则能使身腰之力易贯至手;肘节要坠,坠则出剑快速;腕节要活,活则用剑变化较大。足是以胯、膝、踝三节为主。胯节要松,松则力贯于脚趾;膝节要柔,柔则腿部弹性大;踝节要活,活则脚掌灵。

剑术手法非常重要,而步法更是出神入化,没有几十年苦功,很难达到一步三剑之妙用。

圆化说

用剑之手臂要沉稳,并且凭借腕节来指引,而剑尖之运用有如缠绳一般,才能收发自如,出神入化。又两剑交锋最忌硬砍猛碰,必得出剑能圆,轻灵转折,所以取胜之道。收而能圆,不露败象而为敌所制,反能以熟制胜,悉听其劲来劲往,终亦能败中取胜。

阴柔说

阴柔之说有两层涵义:

一为闪。诗曰:彼用猛力进我身,侧进柔化将它引,待彼力尽机已过,出手再击势必稳。

一为赚。诗曰:彼用柔诱无从出,我先点力来引势,骗彼急意出其剑,阴走漏剑再取之。

因此,与敌交锋出剑时,宜先用轻灵之法,探寻其劲力动向。在未发动攻击前,千万不可犯上僵硬的弊病,一僵硬则不灵活,反为敌所制而漏洞百出,想回手挽救已是丧尽先机。阴柔之论,不可不细察。

阳刚说

兵器是拳术的延伸,拳法之要领亦是兵器之要领。诸如柔过气,刚落点、三尖到论在器械使用上也是这般要求。

剑在运使时,走的是阴柔圆化,用剑落点则要坚猛阳刚。阳刚之法包括“三尖到”和“三催”。

所谓三尖到,乃是动静一齐俱到,是为整劲。剑与身体各部不分彼此先后迟速,一到皆到,否则互相牵扯,劲力抵消,何能摧枯拉朽?所谓“三催”,是指气无三催不至。因为落点刚猛,竭赖全身之气汇聚。若气散而不凝,落点必不勇猛。

落点用剑,若能手、身、步动作完整,点气纯刚,则如炮之燃火,箭之离弦,其伸缩往来如电火石,倏忽而至,剑已神奇,幻化莫测。赞曰:

用剑落点宜纯刚,煞时转换阴变阳;若能三尖一齐到,无坚不摧势刚强。

解释:昆吾剑属于中国剑术之精品。虽说讲的是昆吾剑要求,但同样适用于太极剑,如“剑尖之运用有如缠绳一般”、“柔过气,刚落点”、“三尖到论”等要求,如果有条件能够习练一套昆吾剑,对太极剑的真正掌握不无帮助。

余思,综观诸多剑理剑论,没有一个不讲剑术的技击性,太极剑同样如此。可见,强调技击性是各种剑术的共性之一,构成了其本质特点。换句话说,技击性是中国武术剑术的本质特征。可是,现如今许多人们强调太极剑的健身性,认为技击性可以丢弃。其实,这是一个错误,错在把太极剑的技术本质与功能混淆。太极剑的健身性恰恰是通过练习其内在技击性而真正获得的,寓健身性于技击性之中。健身只是太极剑的功能之一。功能的实现,不能也不应该脱离本质属性,当然,我们强调技击性不是要突出它的使用性,特别对于希望获得健身功效的人们,更是如此。但是,脱离了太极剑诸多由技击性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试问太极剑还是太极剑吗?拳与操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练习太极剑时,应该牢牢把握住其本质特点,以期更好地实现其健身、娱身等多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