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与伟大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从横向看,每天的工作都很平凡,但是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得比人家好,好上加好,就创造了不平凡;从纵向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要从平凡工作做起,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的田中耕一,既非教授,又非硕士、博士。他只是“日本企业社会最底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同行专家对他也一无所知。田中很少发表论文,但他默默无闻,潜心钻研,于198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提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原创思想。经过十几年实践,这个思想已发展成为世界感应度、精确度最高的生物高分子分析方法,受到欧美学术界高度评价,终于成为此次获奖的重要依据,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主席称田中耕一是开启生物大分子新研究领域大门的第一人。
田中耕一的获奖让日本人吃了一惊,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是从平凡开始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到处可见。平凡中的小事有时也体现了伟大之处。
成功的事业未必一定灿烂,平凡的岗位也有壮阔波澜,只要我们信念执着,只要我们激情永驻,只要我们懂得坚守,只要我们乐于奉献,平凡就会因此而光华灼灼,就会因此而熠熠生辉。不要轻看那一滴水、一粒种子、一缕阳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正是这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颗颗粒粒,汇集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芸芸众生,哺育的是新的生命,而守护的正是锦绣中华,朗朗晴空!
对别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只有表现出了对身边各种的尊重和礼遇,才能得到他们的好感,才能得到他们的友情、亲情和爱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功的路上不会为“情”所困,被束缚住手脚。
物理学上有这样一组概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很简单:当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时候,另一个物体也会对施压的物体回以对等大小的反作用力。这个原理在其他领域生活中也同样适用。这也就等于说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我们你想到得到什么,就一定要先付出什么。”如果我们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首先我们你就需要尊重对别人尊敬!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讲到书说的好:我们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然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同事、朋友、夫妻、婆媳等社会关系,都是我们作为人所必须要经营的。而如果我们要处理好这些关系让自己在成功的路上没有负担,那么生活开心幸福,我们就首先要为自己想得到的回馈而付出。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应鲁定公邀请因而孔子也会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也特别想要借此机会拜访特地去看望孔子,可是每次孔子都却借故不想见他。直到后来某次,阳虎得知因为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于是他特地在拜访孔子时给孔子送去了给他留下一只烤乳猪,但并没有强求孔子要见他,后来孔子果然提着礼物来回访他了。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提倡人们都去走后门送礼,而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看完这则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里,大家人际交往中,大部分的人心里都是有“礼尚往来”倾向的。很少有人面对别人的尊重和恭敬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那么后果很简单,就是不会再有人尊敬他。
约翰逊曾说:“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的确,很多时候礼貌具有很多人臆想不到的作用。而对于国民来说,对人恭敬、富有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学生宫敬叔奉命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周朝天子。那时周朝的守藏史是老子。孔子是个谦虚好学的人,早闻听老子的博学想向他请教“礼制”学识。于是,向鲁昭公请求,希望自己能同学生一起去。鲁昭公批准了。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没来得及好好休整,就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老子当时正在屋里书写《道德经》,他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忙放下手中的刻刀,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走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定是老子,便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个弟子礼。等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次向老子行了师徒之力,然后才坐下。后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避席,道:“我学识浅薄,不懂古代礼制,特来向老师请教。”孔子的恭敬让老子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于是,老子把自己所知道的礼制,一五一十地全部都告诉了孔子。
从这一个古代的小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尊重与礼貌那都是相互的。如果老子他不是一个懂礼节的人,大名鼎鼎的孔子就不会慕名前来拜访;反过来,如果孔子不是一个懂礼节的人,老子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向前来求教的孔子教授礼制。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文中的这个例子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事情发生在向来注重社交礼仪的古代中国。在那时,文人学士之间互相尊重是基本的生活礼节。那让我们来放眼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吧。吧,举个现代的例子。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日本皇宫拜见了明仁天皇夫妇。报上及时登出了他当时与明仁天皇夫妇见面时候的问候照片,这张照片顿时引起了轰动。
因为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个子高高的奥巴马正在与与矮小、苍老的日本明仁天皇握手。但是仔细研究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身材高大的奥巴马在个子低矮的明仁天皇面前几乎显得他们身材相当。因为奥巴马他几近九十度地弯腰,使自己的背部高度比明仁天皇矮下去很多。再看他的眼神,他并没有直起眼睛与天皇对视,而是眼光直视地面。从他的表情和姿态,稍微有一些社交礼仪赏识的人就可看出:他是非常谦卑和恭敬的。
通常情况下,除非受过传统的宫廷训练,否则很少有人可以优雅地表现传统晋见君王的礼仪。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前往日本拜见天皇的奥巴马是一个异常聪明的社交家。从他与日本天皇握手的这一幕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试图从礼节上以低调的优雅来拉近与天皇之间的距离。因为他懂得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什么这个道理。现实证明了他的构想和,他表现出的礼节让他在日本东京受到了热烈欢迎,访问十分成功。
人,是社会动物。既然是动物,就存在喜怒哀乐;而又是社会动物,那就必不可少地存在对名对利的追逐。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是渴望被重视,被赞同,被认可,被尊重的,这是人的本性。而要获得这些精神产品,就必须也要符合大自然发展规律所讲的“一分劳动一分收获的”原则。只有自己也对别人付出了同样的尊重,认可,赞同,重视,这些精神产品才会涌向希望得到他的人们。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也!
人生需要非原则性地适度退让
退让对于对付那些强大的对手是最有效的,为了一方的安宁,或者是社会的太平,有时侯,选择非原则性地适度退让也是一种方法。
当你在和强大的敌人针锋相对时,聪明的人一般会选择退一步,把自己伪装起来,用表面的软弱现象迷惑对方,使对方放松对自己的警戒。另一方面,暗中积蓄自己的能量,进攻对方最松懈的地方,并一举获胜。对于那些盛气凌人的人,更应该采取这样的方式,否则,不但会闹得鸡犬不宁,更多的是两败俱伤。当然,把握好退让的分寸,应是关键,用以退为进来迷惑对方,沉下自己的意志,为找出对方更大的漏洞而等待时机,正如列宁所说的“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一旦发现机会,应奋力还击,以打消对方的嚣张气焰,这不正为你的退让赢得了一大步的前进吗?
在1805年奥斯特利兹战役和1807年弗里兰战役中,俄军被法军打的大败,实力大大减弱,刚登基的亚历山大一世为重整旗鼓,与拿破仑展开了新的较量,他使用了新的“壮举”,卑躬屈膝地讨好对方,处处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以屈求伸。
1808年,拿破仑决定邀请亚历山大在埃尔特宫举行会晤。这次会晤,是拿破仑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用法俄两国的伟大友谊来威慑奥地利。
亚历山大认为目前俄国的力量不足,还必须佯装同意拿破仑的建议,并向他“献媚取宠”,然后争取时间,妥善作好准备,时机一到,就从容不迫的促成拿破仑垮台。
有一次看戏,当女演员年背伏尔泰《奥迪普斯》剧中的一句台词:“和大人物结交,真是上帝恩赐的幸福”时,亚历山大居然庄重地说:“我每一天都深深地感到这一点。”这使拿破仑非常满意。
又一次,亚历山大有意去解腰间的佩剑,发现自己忘了佩带,而拿破仑把自己刚刚解下的宝剑赐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装作很感动,热泪盈眶地说:“我把它视作您的友好表示予以接受,陛下可以相信,我将永不举剑反抗您。”
1812年,俄法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十分尖锐,这时亚历山大认为俄国已经做好准备,于是借故挑起战争,并且打败了拿破仑。
亚历山大和拿破仑的这段历史,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以退为进”策略在战役中的应用。自己非心底的适度退让,致使对方放松了警惕,而在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用假象和时间来缓冲自己的薄弱环节,寻找机会,战胜对方。
有的时候适度的退让,也是一种高尚,是被人尊重和赞扬的,不妨看下面的例子:
荷兰的一位农场主,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他自己又是一名医生,已经习惯了救死扶伤,他一生当中掏出了一半以上的积蓄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们,周围几百里穷人都会慕名而来,最讨厌的上是那些不求进取的人,今天来了,明天又来,把他当成了家,没有了就来要,有病了就要药,医生给他们一块土地,并给种子和工具,然而,最终还是被荒芜掉。还有人到他家里来实施抢劫和掠夺。
有一天,医生在梦中被叫醒,竟然看到一把尖刀正对着自己的胸口,他并不害怕,并告诉那些人,我的钱就是土地······还没有等他把话说完,歹徒就把他的嘴堵上,绑在了床上,抢走了他的一款手表和一些现金。
医生也曾生气过,但是,他还是退一步想,再给其第二次、第三次机会,终于他看到了有人把地经营的很好,并拿着赚来的钱做起了生意,后来也成为一位富翁,并把医生的传统继承了下来。在这位医生的感化下,在他的家里,慢慢的很少有那些穷人的身影,大多是曾经被他帮助过的那些人前来拜访的。
后来,当这位医生死的时候,方圆几百里的乡亲们都表示了哀悼,并把他作为英雄一样地景仰着。
医生的友好、善良,无不显示出“退一步天高地阔”的高尚,同时他的忍让和退步,却教会了那些不思进取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医生最终还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