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17019000000010

第10章 谁动了我们的幸福(3)

第三,自我放松,可以什么都不想和做,只需放松和放纵,当前的事情暂时搁下,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运动、唱歌、翻书等等。但是具体时间还是要给自己一个限定。给自己的放纵保留一个底线。

第四,受到不好的刺激时,可以先想点或干点别的。如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在吵架将要发生时,可以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以此提醒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要把你变成什么样,只有自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完善人格修养,以自律为前提地把握好自控能力,你才会拥有遇事不惊、安然自若的幸福人生。

多疑,是幸福最可耻的叛徒

幸福格言:许多人原本过着平凡充实的生活,但仅仅因为他们的多疑所衍生出来的忧虑,便使他们失去了那些快乐,就太不值得了。

在这忙碌而复杂的世界上,多疑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它也会捆绑我们的交际,让我们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无法结交到朋友,无法获得真爱,让我们变得孤独寂寞。因此,要想生活得幸福,一定要放下你那根多疑的神经,否则必然会处处感到生活那么紧张、那么不快乐。

有一个叫汤姆·托马斯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曾是纽约一个大财团的领导人。父亲死后,汤姆·托马斯继承了一大笔财产,不过,除了这些,他还继承了父亲那颗多疑的心。

在他父亲的一生中,多疑一直陪伴着他。他总是怕别人接近他图谋他的钱财,因此,他的保险柜就在他的床底下,每天晚上睡觉时,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会醒来。他总是怀疑他的妻子想毒死他,然后继承他的财产和别人过好日子,因此,吃饭的时候总是要仆人先尝,而且直到他去世,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财富……他的一生都在算计钱财,总是担心别人夺去他的一切,所以他虽然有很多钱,却一点也不快乐。

汤姆在之前一直都是那么的开心快乐,但是父亲死后,他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因为汤姆继承了父亲财产的同时,还得到一句忠告;“不要相信任何人。”

于是,汤姆睡在他父亲的床上,和他父亲一样寝食难安。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守着那堆钱财,失去了年轻人应嵌有的心态和快乐。而他身边的那些原本真诚待他朋友,也都不愿意接近他了,他变得孤独、无助。最重要的是,他甚至不敢对任何—个姑娘动真感情,就伯她们都是冲着他的钱来的。

最终,汤姆在48岁的时候就由于胃溃疡而去世。最后,他的钱财由于没有继承人,也都被充公了。

其实,汤姆和他父亲的悲剧,就是多疑引起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没有这么极端,但是,你是否也常常问自己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做对吗?”“如果我那样做,是否会好一些呢?”“我是否真的能够完成这件工作?”“再等一会儿做是否会更好些呢?”“这个人这么帮助我,是不是别有用心?”“他们是不是都看不起我?”……其实,这就是你那根多疑的神经在作怪。一旦你听信了它,并按照它的暗示来行动,那么你将必定陷入它设定的陷阱,最终你的生活将会变得毫无激情,毫无生气,毫无快乐可言。

所以,多疑这个幸福的叛徒,是你必须从思想中清除的。然后,你才可能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才能获得最终的快乐。

其实,这个世界并非那么复杂,你要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你才会拥有轻松快乐的心情,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无论是哪位生活得快乐幸福的人,他一定有着不多疑的特性:他不会把自己的时间花在犹豫不决上,也不会总是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他不会多疑这件事是否会成功,他也不会怀疑自已是否将得到快乐,他更不会多疑自己是否会忧虑、生病、失眠。他始终都坚信自己一定会得到快乐,一定能战胜忧虑。

因此,当疑心在你心中初露端倪时,你要做的就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考虑一下自己的“多疑”有无确凿的根据。多从自身想想,“是不是我太多心了?”“也许别人并不是针对我,而只是就事论事”,“他也许只是一时心情不好,心不在焉,所以迁怒于我或者冷落了我,与我并无关系”……尝试着用“信任”代替“多疑”,用“理智”遏制多疑心理的升级,一天两天,也许看不出太大的变化,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曾经的“多疑”,实际上完全是你自己无中生有的想象,只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多疑的人面前,生活就像一个上了锁的黑盒子,蓝天再美,他们也无缘欣赏;而对于率性的人来说,生活却像自己手中的一捧泥土,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放下多疑之心,我们头上的天空就会多些湛蓝,身心也会更加自由,快乐也将常伴我们左右。

别让幸福之花在攀比中枯萎

幸福格言: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

古人曾给我们留下这样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的确,如果你事事与人比,烦恼就会比别人多。而烦恼一多,疾病就会缠身。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没有明白个中道理,他们凡事都要比:你买了一辆奔驰车,我就要买宝马。钱不够?没关系,去银行贷款,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把你比下去。你评上了优秀员工,升职了,而我还在原地踏步,服气吗?当然不!我会找机会把你拉下这个位置……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如不及时克服攀比之心,则会在苦恼中越陷越深。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孤僻、压抑,甚至会为了超过别人,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实际上,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贵族名媛,还是处于忙碌奔波中的人民大众,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他们在不同的圈子里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享受着生活赐予的幸福。其实无论是出生在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中,都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不要总是—味地与别人攀比,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会体会到幸福的真谛。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他看到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

后来国王了解到:牵牛花因为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就病倒了;紫丁香觉得自己的花朵没有橡树开的花大,就羞怯的死去了;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也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最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