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混乱之神
1678600000005

第5章 你疯了 (2)

看得出,江队是想让赵顺病退,作为领导,赵顺要是再上岗,舆论媒体必将继续炒作,这个局也没法收场。领导有领导的难处,别看整天坐在屋里听汇报,但他得为他的每次决策负责啊,这点侦查员就好得多,干完自己该干的活就行了。

他决定找找赵顺,问问他的真实想法,他也想帮赵顺一把。设想如果赵顺能回到单位,这些烂案子起码也能从自己手里脱开了。当然,刘权不只是为了这个原因才想帮赵顺,他想的,是个不担责任又不失情谊的双赢。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地说:“病了,还能好啊。”同事赶忙应和:“是啊,也不一定非得病退,没准过些日子好了,还能继续上班呢。”刘权揉了揉有些发晕的头,撇着嘴笑了。

省厅经侦总队的定点医院就是人民医院,离赵顺家不远。赵顺把自行车锁在了医院门口的电线杆上,径直走进了门诊大楼。龚大夫是神经内科的主任医生,赵顺是他今天上午出诊的第五个病人,他刚询问赵顺的基本情况,就碰到问题了——赵顺的病历。“龚大夫,我从来没到您这看过病,我这病历怎么回事啊?”赵顺问。“这……”龚大夫回忆起罗洋来医院的事儿了,但又不能直说。他心里嘀咕:这姓赵的怎么明知故问啊?!“这不是你的病历吗?你看,8月10号、9月21号……都是你来我们医院做检查时的记录啊,你怎么说从来没来这看过病呢?”龚大夫说。

“大夫,您听我说,我今天来,是来看病,我不是说自己没病,而是说我在今天之前,没来您这看过病,你听懂了吗?”赵顺说得有点绕,龚大夫只能选择摇头。

“哎,咱就简短说吧,龚大夫,我想知道,这个病历到底怎么回事,行吗?”赵顺说。

龚大夫停顿了一会,也不想和赵顺纠缠。“这样吧,赵先生,你回去问问你们单位一个姓罗的同志,他应该知道怎么回事,你看行吗?具体的我没法多说。”

“嗯……”赵顺停顿了一下。“大夫,我今天来想让您给看看,我到底有没有病。”赵顺说。

“什么?”龚大夫疑惑。

“我是说,我今天来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病。”赵顺说。

龚大夫停顿了一会,点了点头,拿出赵顺先前的病历,接着往下记录。

按照赵顺自己叙述的,平时常产生焦躁、亢奋和烦闷的感觉,有时突然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躁动感,有时甚至出现幻听。龚大夫听过他的描述,判断赵顺存在强迫和焦虑的症状,并让他做了一个填表测试。但强迫和焦虑都属于心理疾病,是无法依赖医学仪器进行检测的,只能通过病人的描述,赵顺在叙述时,游离的眼神和不安的表情让龚大夫有了感觉。龚大夫在记录时,下意识地看着他以前的病历。

在检查过后,龚大夫给赵顺开了一些诸如罗拉之类的治疗药物。凑巧的是,这次开的药与此前病历上的相差无几,如果单从病历上看,赵顺这次来绝不是第一次看病,而是几次造访后的复诊了。无论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龚大夫将病历写得天衣无缝,当然,单凭赵顺也不可能认得龚大夫病历上那些龙飞凤舞的字体。

这回,赵顺更紧张了,不是紧张别的,而是到了今天他才知道,自己是真的有病。他走出医院的时候,手抖得半天拿不出一支烟,他感到胸口像被石头顶住了一样,只能呼出半口气。他全身发冷,是该吃药的时候了……

龚大夫透过窗户的玻璃看着赵顺的背影,心中很复杂。从医多年的他,当然相信自己不会误诊,但他总有一种不确定感。一个月前,经侦总队的罗洋是通过人民医院的院长找到自己,他们以组织的形式,要求医院给赵顺建这个病历,病人情况、症状、治疗方案都是龚大夫自己一手制造的,通俗地讲,也可称为伪造或捏造。他知道当时赵顺出的那个事儿,也知道经侦总队来弄这个病历的目的所在,医生是不能造假的,这是基本原则,但医生毕竟是医院的工具,就像警察是国家的执法工具一样,都在为某些组织服务,所以在组织面前,原则是可以妥协的。

但龚大夫确信自己没有违反原则,他虽建了赵顺的病历,但里面却未确凿地写明赵顺患有强迫症和抑郁症,只写了他存在强迫和焦虑的症状,症和症状是完全不同的,仅一个字,程度便天壤之别。因为精神方面的病症全靠病人叙述,医生在某种角度讲,是被动的,所以医生往往会十分谨慎,如果定成了症,那医生就该承担这个责任,而如果写成了症状,则程度要好得多。可以说,龚大夫是在向医院妥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持了自己的原则,当然,也是最大限度给自己留了后路。

而今天,龚大夫就有点如坠云雾了。他没想到赵顺会来问病历的事,按常理说,最不该问病历事的人就是赵顺。而他来了,来的目的不光是问病历的事,还来看病。龚大夫接待过许多看强迫、焦虑的病人,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躲避工作,找理由开假条,这些人龚大夫几句话就能问露馅,观察几分钟也能了解来意,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龚大夫对病人首先是怀疑。而今天的赵顺不同,他刚才所说的症状和状态太接近强迫、焦虑症了,可以说,赵顺说得天衣无缝。但这种天衣无缝是否仍旧是建立在赵顺装病的基础上呢,龚大夫搞不明白。伪造的病历,躲避的责任,诸多因素又摆明了告诉龚大夫赵顺是在装病。这孰是孰非,让他感到茫然和不解。出于一名医生的职责,他不能拒绝给赵顺开药,如果赵顺是真的有病,这倒无妨。但如果他没病,那无端服药是会毁了他的,而且那种心理上的暗示也不可低估。这是个悖论,龚大夫想得头晕。两害相权取其轻吧,要说赵顺没病,估计谁也不答应。

正毅公司的法人代表任毅这几天过得不错,先是套了一个台商的资金,缓解了公司周转的困难,又接连拿下了几个项目,完成了今年工作的计划,最重要的是,他摆脱了一个人的纠缠。那就是赵顺。

任毅搞的是正当生意,既不贩毒,也不沾染黑道,但这并不说明他不干违法的事儿。前段时间是他公司最艰难的日子,不是因为生意不好,而是因为被赵顺盯上了。在任毅的眼里,赵顺是条疯狗,做生意的都希望能交几个执法机关的朋友,工商的,税务的,公安的,没事的时候可以通过他们认识些有用的关系,有事的时候可以铲事儿。但事有两面性,如果这些部门的朋友交不上,也千万不能为敌,到关键时刻随便哪个大爷卡一下都够自己受的,和气生财就是这个道理。再说,干生意的有几个屁股干净?就拿最基础的说,全市这么多公司,哪个敢说自己能全额缴纳税款,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算起来不是个小数,会计找有经验的,除了工作熟练外,还得会合理避税,什么叫合理避税,大家都心照不宣。

而不知怎么的,老天就派了个天煞孤星过来,那个经侦总队的赵顺,整天猫盯耗子似的盯着自己。他从公司的偷税查起,合同,项目,一个不漏,银行,税务,全都找遍了,这么玩,谁能不露破绽。最难办的是,赵顺还是个水泼不进的主儿,逃往加拿大的赖昌星说过一句话,其实是商界的潜规则,“我不怕你什么都不喜欢,世界这么大,总有你喜欢的。”但任毅就硬是没找着赵顺喜欢的,或者说是想要的,也许赵顺真就是个刚正不阿的警察?这点,任毅不信。

任毅开始通过关系调查赵顺,调查举报他偷税的到底是哪路诸侯。与他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几家公司都有嫌疑,但这个举报是封匿名信,所以任毅尚无法知道是谁对他下的手。但他心里有谱,赵顺这么盯自己,绝对不是他出于公心或什么职责所在,而一定是与某个暗藏杀机的后台有关,他只是个要搞垮自己的工具,但这个工具却是某个对手从政府机关借来了。搞他,搞得堂而皇之,查他,查得理所应当,就好比《西游记》里青牛精偷了太上老君的金刚圈,虽然差点让猴子挂掉,但最后就算问责也顶多治个青牛精的罪,与金刚圈无关。在职场博弈中,借助国家机器打击对手的早已屡见不鲜,赵顺就是这个国家机器。

这是任毅害怕赵顺的原因。

但赵顺完了,疯了。这对任毅来说,是个天大的喜讯,他马上做了两件事:一是主动到税务局补了所欠的全部税款,而且主动缴纳罚金,擦干净了屁股;二是放开手脚圈了那个台商的钱,具体方法很简单。

第一,先拿以某个郊区农民身份证注册的公司,跟那个台商谈了个5千万的大项目,他只是作为引荐人,台商经过实际考察后,感觉这个项目前景很好,而且看到了该公司真实的政府报批手续。

第二,在这个大项目启动之前,让那个公司以某个绝对说得通的借口跟台商借了一笔款,款项大约为这次项目投入资金的1/10,500万。鉴于这个项目,台商毫不犹豫地签了借款协议,资金打到了郊区农民的银行账户。

第三,在借款到位之后,任毅马上联系了一个几千公里外的外地朋友,倒签了一个一年前1千万的借款协议,之后由这个外地朋友的公司到法院进行诉讼,强制执行了郊区农民公司银行账户内的所有资金,650万元。当然,这个账户的大部分资金,就是这个台商的借款。

最后,这个以郊区农民开办的公司资不抵债,倒闭破产,那个5千万的大项目也随即流产。台商找到律师打官司,法院找到这个农民的时候,他的家产除了这个公司以外,只有一间平房和几亩农田。台商损失惨重,任毅扼腕叹息,无力相助。当然,除了支付那个外地朋友几个点的协助费外,这笔资金早已转到了任毅的另一个秘密账户之中。

这只是任毅惯用伎俩中的一个。为此,任毅该感谢赵顺,感谢那个砸向刘总的烟灰缸。

任毅走出公司大门,天边的夕阳已渐西沉,火烧云把天都染成了橘红色。他启动了奥迪Q7,向着那浓郁的橘红色驶去,他在国际酒店定了一个包间,他一会儿要干两件事,一是吃饭,二是陪人吃饭,两件事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