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感悟随想录
16678500000003

第3章 情感篇

一、当我足够好,才够资格遇见你

人的一生当中,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才能最终成长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有的人忍受不了成长的阵痛,在某一刻终于还是停了下来,向生活妥协,停止了成长,也接受了原本并不满意的那个自我。但是,还有的人始终坚持而不妥协,历经一次次的破茧成蝶,渴望找到内心的那个真正自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每个人都会选择去接近具有相同价值观、同样追求的人群,倾向于在同一思想高度的群体中交往,对有着和自己相似之处的人产生莫名的好感。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况且有着共同的语言,我们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不是各自诉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语。

我们在选择交往的对象时,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至少在某一方面我们需要找到一些认同感,即我们能够接受他人的行为话语和思想观念。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人人都向往的友情,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不同的趣味有着别样的喜好,相互之间的品味差别就无法得到真诚的交往与沟通。

寻找能够相伴一生的恋人,对于多数人来说,应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在当今时代,传统中国残存的封建观念依旧深入人心,适婚年龄之下的青年男女几乎都焦急地寻找自己的目标,渴望尽快了却人生中的这一大事,不管是因为长辈的压力还是害怕被舆论的口水所淹没。这其中也不乏极端守旧的保守之人,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把自己当作了生育机器,意义缺失也不自知。

面对生活的压力、舆论的导向,我们是否还能坚持自我,努力去寻求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选择陪伴自己生活的对象,本是每个人自己的意愿,可现实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道德和因袭的观念影响,真正无视他人看法和干涉的人,注定要有着强大的内心和自主独立的人格。听从自己的内心,就要抵御外界的干扰,有勇气的人才能照顾到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按照本有的节奏选择我们所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听任他人和舆论的摆布。

生存于世,我们每个人的际遇都是千差万别,心智成熟的早晚也各不相同。但是社会给我们定下的应该成家的标准年龄却是一个定数,在这个大众认可的标准范围之内,遵守了这个约定的就被认为理当受到褒奖,而那些胆敢反叛的人,就应当被送到火刑柱上,接受大众信仰的审判。个体的独特性在这统一的标准面前是直接被无视的,只有不顾一切追求自我的人才能坚持走自己的路。

循规蹈矩的人早已步入婚姻家庭生活,而无法安定的人还在求索和等待,或是想要追求更高的物质条件,又或者期望一个更加完满的自我。这些不满足现状的人们,不管是为了外在物质或者精神本体的改变,都只是想要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去寻找认同感,即当我足够好的时候,才会遇见那个层次的能够相濡以沫的另一位。生活当中,也许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生的境界亦有高下之分,在思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前,我们是永远也无法理解在那个层次或者更高处的人的思维的,更不用说他的行为和表现。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承认与他人的物质条件差距,但却很难说服自己的确没有他人所拥有的高明智慧,我们排斥认可比他人庸俗,即便是自欺欺人。

或许有的人说,我们可以在适当而不被舆论压迫的年纪找到另一半,尽管两个人都有可能思想不成熟,还没有找到真正的那个自我,但他们应该可以同时进步、相互搀扶,共同寻求理想中的生活。不过依我看来,一个人在尚未形成自身独立的人格和觉悟之前,是很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响的,有时是缺乏主见,又有的时候情绪善变、行为乖张。身边有所依靠在某些时候并不是好事,形成依赖性只会让我们停止改变的脚步,在不断地磨合和妥协之下,我们渐渐习惯于那个小小两人世界的安逸,这样个人的进步就无从谈起,理想人格也许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生中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经受长期苦难的孕育,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期盼遇见不同类型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逐渐参悟了许多,而成长的过程却是持续不断没有尽头的。也许人们会困惑,何时我该暂歇全力追寻的脚步,花费自己的时间去经营家庭的生活,这个界限我相信每个人都将会有自己独特的诠释,当我觉得足够好的时候,也即是内心的迷雾逐渐拨开的的时候,理想的程度自会显现。只是得牢记,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没有回头路,时间一过去,万物早已不是当初那般模样。

二、回忆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年岁越大越容易怀旧,动不动就是想当年,和上了岁数的人在一起,常常都会因这些口头禅听得耳朵起茧。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的事情渐渐增多,回忆总是越来越满,以至于不经意间就勾起了往昔的怀念。

人们常说,喜好回忆过去,总是把以前挂在嘴边的人,实际上是对现在的自己不满。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时果真得意的话,自身的存在都会被忘记,又哪来的功夫去回忆过去呢!随着我们一天天的变老,激情与乐趣也随之慢慢减少,不再好奇和渴望新鲜事物,渐渐地对所有的事情都开始等闲视之,麻木而又感伤,温和却又颓唐。

如果说回忆一点点也不忧伤,这毫无疑问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不管留存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是快乐抑或悲伤,它都曾或深或浅地在我们的心灵之上刻下了一道道永久的印痕。那些逝去的时光,我们已经无力回转,惟有把数不清的回忆注满心房,来祭奠远走的那些辉煌。尽管看起来像是无可奈何的反抗,可我们依旧怀念许久之前的感伤,哪怕终究万劫不复,毕竟曾经拥有。

人生的轨迹有时并没有确定的航道,我们也不知道时间终将会把自己带到何方,每一次的经历和选择都已经无法重来,走过了就是我们的人生。那些美好的时光转眼即已离我们远去,还来不及好好想念,就被送进了称为记忆的坟墓里,打散的七零八落,却还要蒙上每日的尘埃。是命运的未知和生命的有限,让我们更加懂得了珍惜,学会了珍藏那些可堪回首的往事,以便随时可以拿来怀念。

人生一路走来,每一次的转身我们都会遇见一些不一样的人和事,能够陪伴我们一直走下去的人常常寥寥无几。从开始到结束,走过的每一段路作为一个个不同片段构成了生命的整个全部,没有任何经历是多余的。而那些能够留存在脑海中的记忆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有的人循规蹈矩、随波逐流,因而人生的经历苍白而又乏力,几乎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过,最后想要回忆的时候却始终囊中羞涩;还有的人勇敢面对生活,不断挑战与冒险探索,遇见过许许多多别样的风景,走过数不清的不同寻常的道路,这样活过的人生,回忆的源泉永不会枯竭,而且丰富又多彩。

不管我们如何在这个世上生存过,记忆总是会引领我们找到过去的路,每天发生的事情也许可以说有很多,也可以说是千篇一律,正如那些重复而又单调的琐事从来不曾被我们真正的放在心上。只有真正震撼过我们内心的那些不平常事,才被有选择地存放在记忆之中,或许有的会被忘却,而有的却常埋心间。似乎回忆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还有微皱眉头的深思,都让我们感受到韶华的易逝,岁月不饶人的哀怨,而从始至终,回忆都只不过是我们最无奈的一厢情愿,因为过去的时光不管是好是坏,都已经彻底的离我们远去了,而且终将一去不复返,只有此刻才是真实存在的,追忆从来都包含着我们忧伤的怀念。

三、才子佳人情怀

才子遇佳人,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无限向往的美好感情,堪称完美的爱情模式。翩翩君子,温润如玉,窈窕佳人,柔情优雅,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偶然邂逅,短暂的凝眸就已注定前世今生,彼此惺惺相惜牵动着温情蜜意,似水波荡漾之涟漪,春风化雨般舒心。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美好的感情总是胜过千万次貌合神离的虚情假意,相见恨晚的忧伤人人都会惋惜,才子与佳人也总是无缘得以相遇。现实中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理想感情的事例凤毛麟角,茫茫人海中,有多少人都只是插肩而过,一生之中能够遇见并相识的人并没有太多,陌生过客来去匆匆,不复再见。

有才之人一般为人所羡慕,而且常常与风流潇洒挂钩,即便原本只是循规蹈矩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才华横溢的人本就有着一种人格上的魅力,是他人自身的不足在才子身上获得了理想上的满足感,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与崇拜。饱腹诗书、博学多才,或者在艺术方面有着一定的造诣,包括绘画、音乐等的精通,都代表着在某一文化艺术思想领域的的完美典范,也是超脱于一般人之上的精神之升华,即达到了更高的美学生活之层次。尽管为常人所不可求得,但有才华之人总代表着一种理想、希望以及美好,让人看到了超越的可能性。

关于佳人的标准各个时代会有不同的偏好,传统社会要求贤良淑德、温文尔雅,有文化的人则偏爱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不过总的倾向来说,人们对佳人的印象归结于清雅脱俗,才貌兼修,温良淑德,与河东狮吼般的不讲理是完全对立的。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时代,不拘流俗而能够主动接受教育的女子果真是寥若晨星,有着较高文化素质与修养的更是屈指可数。达到佳人形象的条件既如此苛刻,往往一旦出现不吝是举世无双,因而也是人们心中完满的一种理想,可遇而不可求。

在传统时代,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极大差异,男女双方难以就思想文化和理想志趣做深度的交流,而才子学富五车,更加难遇知心之人,在这个层面上,为了找到不仅可以陪伴在身边,而且还能够趣味相投的人,非佳人莫属了。虽然人们普遍理想的伴侣都应当有着相似的个人品位与追求,可毫不夸张地说,实际生活中有着太多同床异梦的双方,只是停留在生存层面的接触与交流,个人的精神追求与情感需要却无法在同一层次沟通。勉强维系的情感没有深度的精神思想和文化作为纽带,即便可以做到没有矛盾地一起生活,也终究没有牢靠的基础,貌合神离的草草结合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凡有心寻找精神伴侣作为依靠的人们,都有着一种纯美的才子佳人情怀,相知相守,也共赏明月,静听花开。恰似宝黛之共读西厢,青梅竹马,单纯美好,也许我们同样会是有缘无份的悲剧收场,可是这种美好的期望始终不会忘记于心,虽不可求,或许下一个转角之处就是我们期待的相遇。

四、写字楼工作的抑郁

平直的街道,方整的高楼,拥挤的电梯,单调的隔板工作间,就这样构成了写字楼工作那一类人的生活。只有领导阶层的关键职员才有资格拥有独立宽敞的工作间,普通员工的有效空间是被最大限度利用下的资源分配的结果,一切都是为了资本阶层操控下的利益最大化。

暂且不提人口密度增大导致的交通拥堵,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期是争夺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资源的白热化阶段,上班的压抑从车内让人窒息的空间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城市中的一座座高楼此起彼伏,除了单调的方块还是豆腐块,电梯是写字楼公用的,上下班的时候同样不是一般的拥挤。从我们踏入大楼的那一刻起,视线就已经局限到了内部的这个封闭世界。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动动鼠标,这就是每天的工作生活。

不可否认,科技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节省了很多盲目奔走的时间。因为有了电脑,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在线交流与沟通,随时随地接收工作邮件,借助电脑这个平台,软件虚拟下的操作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每天的工作甚至半步都不用离开办公桌,所有的事情在电脑上就可以有效完成,根本都不用理会外面的现实世界。表面上看,这的确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不用我们辛苦的到处奔波,但从始至终,我们面对的终归是虚拟的一台机器,目标达成的那种喜悦我们无法与最亲近的电脑诉说,沮丧时的失落也完全不能倾诉,有的只是机械的遵守或服从。

狄尔泰曾经说过,科学越发展,人类生命的目的和意义越空洞。在当今以科学作为信仰的时代,人们渴望参透一切的奥秘,机器原本应是作为手段和工具来为我们人类服务的,而此刻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变成了机器的奴隶。制造出来的机器因本身的局限性常常需要人们强迫自己去适应规则,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面前的机器,以它特有的方式存在,避免因为瘫痪而无法为我们服务,甚至是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不顾一切代价满足机器本身的要求时,俨然已经成为了它们的奴隶,被迫遵守它们特殊的工作方式,我们不能反抗,除非你可以说服自己不再使用它们。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依然要付出代价,不管有没有觉醒,我们已经走向了间接束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历史已无法倒退,正如我们也不能回到卢梭所描述的自然原始状态,但是也不应该迷失,不要去沉沦。

五、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这是困恼很多人的一个选择。潇洒不羁、崇尚自由的人说,与其相互争扎着携手求生存,倒不如不顾一切、无牵无挂地遨游在自己的世界,只为自己而活;而另一些拘于流俗、害怕孤独的人们,却始终渴望有人相互搀扶、可以彼此依靠,即便以牺牲自我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有别于之外的任何人。因而任何事物只有适合我们自己才是最好的,而不是适合所有人。原本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地畅游,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成就真实的那个自我。渐渐地,随着年月的增长,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脚下的路也越走越艰难,慢慢的,我们学会了相互取暖,借以他人的力量而使自己变得强大。我们期盼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依靠,却发现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是完全同时适合两个人的,而为了能在一起,我们学着改变,牺牲部分的自由,变得中庸,甚至情愿待在陆地和对方相濡以沫地生存着。

生活的无奈,让原本两不相干的对方为了生存而相濡以沫,也许令人感动,却也隐隐的蕴含着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如果沦落到只能苟延残喘的相互延续生命,放手也许会是另一种解脱,或许还更有勇气做殊死一搏。假使从来不曾相见,永远只是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悠游前行,或许就不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有人说,只有相濡以沫的生活,才是真心实意的情感。因为彼此双方都为对方着想,互搀互助,甘愿付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正如患难见真情一样,失意困苦时的不离不弃,携手共渡难关,才被称作是真情流露。绝望时的彼此互助,似乎可以让人忘却当下所承受的所有苦痛,即便是奄奄一息,好像嘴角也是带着一丝微笑的。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总是存在着这样一些崇尚自由和个性的人,他们不想被任何事物所牵绊,从来不愿迁就自己的人生,特立独行,也自在潇洒。与其束缚自己的手脚迁就的和他人处在一起,相互照看并在黑暗中艰难前行,倒不如奋力一搏冲向未知的光明,也许最后还是没有出路,终归一死,可自己的确已经拼尽全力,即使失败也来得格外的悲壮与豪迈。尽管和少有的志趣相投之人相忘于江湖,各奔自己的前途,却始终无愧于我心。

相濡以沫,是一种情感的执著,相忘于江湖,却是另一种人生格局。无论我们如何选择,追求的境界不同,生活也会变成另一种格调。相忘江湖的豁达洒脱,相濡以沫的我执真切,无不和我们自身的修养与见识息息相关,达到了何种人生高度,我们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取舍,无须厚此薄彼,一切存乎己心。

六、成功的道路越走越宽敞

成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敞,当然,这里所说的宽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意思。其实这并不难理解,随着我们越来越靠近理想中的成功,身边的竞争者会逐级变少,因而前路也不会像起初那般拥挤。

虽然对于成功的诠释会有许多不一样的理解,但普遍世人眼中的所谓成功,无疑是大多数人会不惜以头破血流为代价来争取的。成功者的光环总是吸引着一批批不甘平庸之人,前仆后继地试图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尽管能够达成心愿的永远只在那少部分人之中。获得冠军时的荣耀,争得头筹后的不可一世,脱颖而出之下的万众瞩目,人们都羡慕那些专属于成功者的特权,崇拜人尽皆知的辉煌。

登临成功者的巅峰,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壮丽而又豪迈,多数人沉醉于对高处美丽风景的向往,却往往忽略了高处不胜寒的凄凉。能够走向成功的人从来就不是随波逐流的大众,为了超越平庸,他们常常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而在观念和思想上始终是走在普通人的前列,自然可以真正相互理解的同道之人少之又少。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人们一心迷醉于成功者的财富或优势之时,这一路走来的辛酸与努力从来只有成功者自己体会,少有人会真正关心和在乎背后的众多付出,甚至人们宁愿相信并没有太过辛苦,以免打消他们脆弱的追逐成功的决心。

就像蜗牛,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才能从万千人群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成功者。每往上攀登一级台阶,离成功的顶峰就越近,身边放弃的人也会依次增多,能够坚持下来的,如金字塔一般,越到高处越见凄凉。周围人的嘲讽,他人的看轻,亲人的不理解,等等每一项因素都足以淘汰众多的参与追逐者,或是无法再忍受越来越深的苦痛,又或者没有力气再不断催促自己进步,越坚持到最后就越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身边的对手常常就变得很稀有。

在追逐成功的大道上随时都有人选择放弃,昨天很痛苦,今天依然很残酷,明天虽然是美好的,可却少有人能够到达自己想要的明天。并不是我们得到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也许适时地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一旦我们坚定了信念,并持之以恒的努力付出,就算是在某一刻还是没有到达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也不应有所怨恨,因为这是我们甘愿选择的道路,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未来的结局我们谁也无法掌控,所能做到的就只是无悔于心,不管是如何抉择。

七、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上中学的时候读过徐志摩的一些诗,可印象最最深刻的要数上面这一句,每每都会萦绕着无尽的念想,却始终也无法释怀心底深深的思绪。

恰是那温柔的一低头,无限的娇羞妩媚,心动的万般柔美,顷刻间展露无遗,无不令人心碎,引人入醉。情动却不言语,关心却又假装不在乎,见了面,只是羞怯的把头埋入胸口,眼睛迟迟不敢直视,犹如含苞的莲花娇柔滴滴,又宛如小鸟般依人,无限风情。情窦初开的年华里,面对心爱的人,我们都曾无比羞涩,想见不敢见的幽怨,努力靠近却又不知所措,常常六神无主,且魂魄出窍般心不在焉,整个都已经不是自己了。

最开始的时候总是新奇的,经历一多,情感就会变得麻木,渐渐的已经见怪不怪了。在单纯懵懂的年纪时,一切都还是那么的纯粹,不带一丝的杂念,我们只是喜欢,没有理由,也没有目的。从没有过的体验使我们充满了对未知的幻想,我们内心依然满怀希望,始终坚定着美好的信念,单纯地抱着一颗澄澈无邪的心在乎自己所欣慕的人。没有想过结果会如何,也没有刻意的强迫占有,甚至不曾奢望得到对方的垂青,情愿倾我所有,换得在意的人嫣然一笑,只此足矣。

从小时候的天真幼稚一步一步成长,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心事,也慢慢对爱情有了朦胧的感觉,不再是一视同仁地对待周围的同龄男女。但此刻未经多少世事的我们依旧懵懂青涩,内心纯真而又朴实,常常理不清头绪。不理解为什么会对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有着特殊的好感,也不明白有时和别人在一起会莫名其妙的紧张而又不知所措,只是明显能够感觉到我们尤其在乎他们的感受,也在意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在这些人面前,我们总是不经意地展现着自己最善良、最美好以及最优秀的那一面,不愿意露出自己的任何一点点瑕疵。

初次动情的那一刻,是尤为美好的,纯粹朦胧而又真心付出,即便一厢情愿也毫无怨言。因为没有以往的经验束缚,我们不用害怕重蹈覆辙,也不知道结局会如何,我们只是秉着一颗赤子之心,甘愿倾尽自身所有的全部美好,来守护我们眼中的爱情。虽然想念却又不敢相见,生怕并不完美的自己毁掉了心中美好的感情,而一旦相见,内心尽管抑制不住激动和欢快,却又害怕被心爱的人看穿,情不自禁的低下温柔的额头,娇羞的不敢看着对方,想要掩饰内心的情感却无疑欲盖弥彰,笨拙中带着几分可爱,质朴而又感人。

也许在纯真的年代,我们都曾熟悉那种一低头的温柔,也曾稚朴,也曾娇羞。伴随着世事的磨砺以及情感的波折,我们或许早已淡忘了那种纯粹的美好,变得实际而又庸俗,不过,哪怕是害怕去想念,我们依然应该记得当初的那份情感,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八、青梅竹马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的《长干行》描述的情感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也引起了无数人的羡慕。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种深厚沉淀的情感怎能不让人想念,不令人遐思。

小时候,住在农村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尤其幸运,家家户户都很亲近,同村的玩伴时常就能轻而易举地聚在一块,追逐打闹,嬉戏游玩。那时节,不像城市里的独门闭户,农村里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村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和自己家里没什么两样。年纪相仿的儿童一起上学,一块玩耍,一同回家,闲时走家串户成了家常便饭,偶尔也毫不客气的一起用餐。乡村的生活从来就不嫌无聊,青山绿水、鱼虫鸟兽、花果草木以及脚下的泥土地都成了乐趣之所在,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还有那民风的淳朴,都是不一样的享受。

若是从小成长在城市那样的环境,尽管会见多识广,却往往没有几个随叫随到的玩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高楼大厦的某一间房屋里度过,相互之间的串门走访总归不那么方便和亲切,闲暇时的无聊只能靠数不清的玩具来打发,或者干脆就和机器打交道。和认识的同龄小孩一起玩耍的时间很是有限,即便是面对面的邻居,也隔着两道厚厚的防盗门,况且门口只见楼梯,只有走上一段路才能到达稍微开阔一点的空地,诸多的限制妨碍了相互间的交流,也阻隔了一起玩乐的畅快。

生长于农村,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男女同伴,常常都数不过来,不过总有几个是记得最清楚的,相对来说也是自己更加在乎的。那时候的感情,自然而又真切,相互之间知心知底,而且我们随着年月的流逝一同成长,彼此都见证着对方的变化和发育生长,几乎天天都见面而且腻在一块,无以言表的情感日渐深厚,一天天的积淀换来持续的升华。如果这种感情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相信一定会天长地久的直到永远,可惜生活之中,长大后人们为了生计都要各奔东西,过去也只能暗暗珍藏心底。

从小如果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而且周围的活动空间有限,相对说来一起相伴成长的人就为少数。生长在大都市,虽然衣食无忧,却少了一种朴素的美好。几乎每个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被生计和日常琐事折腾的团团转,仅有的十几年童年时光完全可以说是最自由、最无忧无虑的阶段,一旦开启了为生活所迫的日子,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彻底变了样。

年少时纯真的情感可遇而不可求,倘若有幸和青梅竹马的人一同长大,过往的经历也许会更加丰富多彩。人世间的无常往往令人看淡情感,而真挚无邪的感情却永不会从记忆里消散,或许总有一天我们会变的有些麻木,可埋藏于心的那份真情实意始终都为我们保留着一份美好。

九、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旧春风

人世的变迁,时常令无助的我们感伤,生命的有限,时间的流逝,我们都得一一去承受。相比之下,万物在我们的眼中似乎是没有意识的,有时又像是永恒不变的,也不会消逝不见。我们一厢情愿的这种看法,无疑加重了自身的忧伤与无奈,常常就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而且没有办法永远待在同一个地方。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到处奔波,从农村走向城市,走过一个个人生驿站。有的人只能在某一处地点匆匆地见一次面,之后或许永无相见之日,而还有的人可能在今后的某一刻还会再见,却往往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我们,尽管依旧在同一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流转,当初的容颜不可避免的要改变,那些曾经在人生路上一起结伴同行的人也会渐渐离我们远去,留下的只是极少数。万古长青的永远只是那青山绿树,不变的依旧是那脚下的土地,而我们终究只不过是倏忽瞬息的过客。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天地的无限,想到自身终将灰飞烟灭,不由得人们不感伤。自然界虽有着春去秋来的变幻,来年却依旧照样可以重来,而世间的人事却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再来一次。物还在,人已非,这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的一生当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的人事变化,转眼已是百年身,岁月的无情有如那些不动的景物一般,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

每个人都无法阻挡成长的脚步,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体验,也没有人能够逃脱成长所需付出的代价,我们一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人和事,离开某个地方,奔赴下一个地点,身边的人以及环境也会截然不同。在不断的舍与得之间,我们逐渐累积起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过去的那些旅程并没有完全的被抹去,有些深刻的记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人生之路虽然无法倒退,我们只能义无反顾一步步地往前,但过去的那些美好依旧可以回想,可以怀念。甚至我们还可以回到当初的所在,努力在记忆中寻找之前的人和事,或许还是同样的此情此景,只不过岁月的年轮毕竟或多或少的在我们的身心上留下了印记。

人们都清楚,无常是世间生命的常态,只是怀旧的我们不肯心甘情愿的接受。对往事的追忆,渴望重现当初的遭遇,或者想要遇见曾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都看似是一种强求,正如时间不会倒转,我们无法确定今时的人生旅途会有着和往日完全一样的风景,因而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才是避免我们今后产生遗憾的明智之举。

十、衣带渐宽终不悔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同,一辈子至少应该有那么一次,为了一种情感或是理想,可以做出不顾一切的疯狂举动,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就像词人柳三变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般,为了对方,我们不在乎付出何种代价,只是一味争取,因而问心无愧。

想要却又不敢去争取,总是患得患失,害怕失败会没面子,受不了打击,这是弱者的普遍表现。时间一旦过去,机会也将流失,后悔也必然无济于事,可偏偏人们却喜欢事后埋怨,以给当初自己的懦弱找一个理由,觉得这样才会让现在的自己心安理得。不肯放下眼前拥有的,就不会有魄力和勇气去追逐更远处的目标,人生往往变得畏首畏尾、寸步难行,到最后总是充满了数不尽的遗憾。

不管大多数人是如何的不敢作为,不愿义无反顾的付出所有,总有的人天生就有着一种痴狂的性情,不理会付出多少努力,不在乎变成什么样子,为了心中的最高理想拼尽全力,失去所有也依旧无怨无悔。有人说,如果到最后仍然没有达成自己的心愿,那之前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而痴情的人却是这样认为,只要自己随着内心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它想要到达的地方,即便途中受尽磨难与坎坷,尽管最终还是没有到达,至少我们可以给自身一个交代,没有亏欠过生活,正如王荆公所说,“尽吾力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人生的道路上,为与不为,存乎己心,值得或是不值得,也全然在于自身的看法。对于自己,我们往往是缺乏真正的判断力,也并不是完全的了解,因而纯粹能够看清自己的人并没有多少。倘若有幸遇到或是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和事物,如果这时候还不全力以赴,总是下不了决心,放不下某些东西的话,那这样的人生注定只能是悲哀的匆匆而过,全无真正的意义,而且也枉费了生活对我们的一番苦心。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清楚谁才是我们想要在一起的人,那就应该放下那些人生中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没有挂碍,无有恐怖,即便令自己憔悴不堪也要决绝的为对方倾尽所有,唯有如此,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才能没有遗憾,回首往事也不会因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悔恨。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畏缩,只能大跨步的向前追寻自己想要到达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