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银镯子不但细,且一看就有年头了,都微微有些发黑了,平心而论陆明萱与陆明芙的确瞧不上眼,但难得的是戚老娘的一番心意,于是都笑道:“看老娘说的什么话,老娘爱惜我们才赏我们东西,我们若还嫌弃粗陋,也未免太过不知好歹了。”
戚氏在一旁笑道:“娘您很不必说这些个客套话,两位姑娘都不是那样的人。且让两位姑娘瞧瞧小弟弟,说来这还是他们姐弟三人第一次见面呢!”
戚老娘忙道:“对对对,两位姑娘还没见过哥儿呢,瞧我,只顾着高兴,竟忘记这一茬儿了。”又自小桃手里接回孩子,献宝一般捧到了陆明萱与陆明芙面前。
就见小家伙生得白白胖胖的,尤其一双眼睛黑葡萄一般,果然与陆明芙生得有几分相似,难得的是一副精神极好的样子,瞧着竟不像是个才出生十来日的孩子,一见两个姐姐看他,他便也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两个姐姐,把姐妹二人稀罕得直嚷嚷:“他在看我们,他在看我们呢,他一定知道我们是他的亲姐姐,所以才会一点也不认生!”
戚氏闻言,本想说刚出生的孩子,其实眼睛根本看不清东西自然更不会认生,但见姐妹二人高兴成那样,陆中显也在一旁满脸笑容的说:“那是,不然怎么会有‘血浓于水’的说法儿,他这是知道你们与他是血浓于水的亲姐弟呢!”
看了孩子一会儿,陆明芙忍不住满眼希冀的看向戚氏问道:“我能不能抱抱小弟弟?”
戚氏笑道:“怎么不能,自己的亲弟弟大姑娘爱抱多久便抱多久,就怕到时候大姑娘嫌手酸呢。”
陆明芙闻言,忙喜孜孜的抱过了小家伙,只不过她从未抱过孩子的人,一开始哪里会抱,戚老娘便在一旁指点她,折腾了好一会儿,她方会抱了,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乱七八糟的与怀里的小家伙说着话儿:“弟弟,我是你大姐姐哦,将来待你长大以后,大姐姐给你做衣裳穿,教你识字读书好不好……”
陆中显与戚氏一直在一旁含笑看着他们姐弟,眼里的温柔都快要漾出水来。
看在陆明萱眼里,欢喜之余,却禁不住生出了几分伤感来,前世她那薄命的孩儿若能来到这个世上,必定也如小弟弟这般白胖可爱,她也必定如戚氏此时这般幸福与满足罢……不能想了,昨日种种昨日死,自己既已获得了新生,就不该再拘泥于上一世的种种,那样除了让自己伤心难过以外,什么好处都没有,至于她那薄命的孩儿,她相信上天既连她都肯庇护,自然更会庇护无辜的他,指不定他如今已再世为人,正享受着父母亲人的疼宠与爱护呢?
陆明萱忙一甩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都甩出了脑海去,然后凑到陆明芙身边一边与她一起看孩子,一边问陆中显道:“爹爹可给小弟弟起好名字了,我们总不能一直‘小弟弟、’‘小弟弟’这样的叫罢?”
陆中显笑得见牙不见眼,“我已与你们太太商量好了,就叫‘文安’,小名儿就叫安儿,取一世平安顺遂之意,你们觉得好是不好?”
文安这个名字的确不错,寓意也好,陆明萱与陆明芙都点头道:“爹爹与太太商量着取的,自然是极好的。”说着看向怀里的小婴儿,“以后我们小弟弟就叫安哥儿了哦。”
姐妹两个又逗了孩子一会儿,见孩子打起了哈欠,床上戚氏也是满脸的倦色,便将陆老夫人赏的长命锁给了戚氏,借口要回房梳洗规整一番,将孩子递给戚老娘,辞了戚老娘和戚氏母女两个,退出正房,各自回了各自的房间。
待姐妹二人稍事梳洗一番后,陆中显打发人来请她们去正厅吃饭了,戚老娘因要服侍戚氏,就在戚氏屋里吃了,所以这顿饭只得他们父女三个人吃。
陆明芙便趁机问起陆中显安哥儿不办满月办百日之事来,“就算爹爹不打算与弟弟办满月,也不必特意使人去回老夫人此番只接我们在家小住三五日即可嘛,我与妹妹前儿还在高兴此番可以承欢爹爹膝下好些时日呢,谁知道爹爹又不让我们在家住那么久,难道爹爹真是有了儿子,便开始嫌弃起我和妹妹这两个女儿来?妹妹你说是不是?”
最后一句话说得半真半假,原来陆明芙高兴父亲有了儿子自己有了弟弟之余,心里多多少少还是免不得有几分酸意,怕父亲自此以后便不疼她和陆明萱了,所以才会有此一说。
陆明萱却没有陆明芙这些小女儿家家的小心思,她的心智终究不像她的年龄那样只有十一岁,且她也自认自己没有这个资格,毕竟她本来就不是陆中显亲生的,陆中显这些年来对她的疼爱本来就是她赚到的,是以笑道:“姐姐多虑了,爹爹疼爱我们都来不及了,又怎么会嫌弃我们,爹爹既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姐姐不如先听听爹爹的理由?”
见妹妹都比自己大度,陆明芙不由为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红了脸,嘟嘴道:“那爹爹且说说,到底为什么不愿我们在家里多住些时日?”
陆中显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你难道已经忘记颜家八太太端午节就该探亲回京了?这样大事,颜八太太又岂有不先见过你便做决定的?我一心为了你好,谁知道到头来你反倒怪起我来,我真是太伤心了!”
“人家哪有怪爹爹,不过就是白说了一句而已,爹爹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别生我的气也别伤心了罢?”陆明芙闻言,这才想起自己连日来因太过高兴,竟将这事儿给忘了,脸就更红了,抱着陆中显的手臂撒起骄来。
原来自过年陆老夫人有意安排陆明芙在自家及别家的年酒上亮了几次相以后,便有好几户人家透露出了想为自家子侄聘娶陆明芙的意思,陆老夫人经过多方打听多方对比,最后选中了盛国公府一位旁支子弟,后者虽在族中排行十九,但却在自家的长子,而且年纪轻轻已中了秀才,听说连盛国公都颇看重他,打算好生栽培他,以为阖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