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搞笑诺贝尔奖精选
1650700000004

第4章 “文学”,乱弹琴!别添乱! (1)

自从什么事都与利益挂上了钩,牛顿所描述的“在沙滩上拣贝壳”的场景已经被如同黄金周海滩上的人潮一样“挖贝壳”的场景所替代,沙滩被挖得“一片狼藉”,可是真正能挖到漂亮贝壳的又有几个人?

1. 骂脏话能减轻疼痛?

2008年的“Ig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西姆斯对“组织内的义愤”的研究成果:《你这个混蛋:一部关于组织内义愤的叙事性调查报告》。荣誉就是玩具,只能玩玩。对于“Ig诺贝尔奖”来说,能玩即是荣誉的一种。

当然,“Ig诺贝尔奖”不只针对文学,而把所有的奖项都觊觎了一番。看看历年来获Ig诺奖的名单,大家都会想到一句:“吃饱撑的。”Ig诺贝尔文学奖每年颁发一次,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该奖项由于遴选制度及标准的怪诞、获奖者正负不定的收入(奖金数为零,旅费自理,由正宗诺贝尔奖得主授予的莫名其妙、不值一钱的奖品)、涉及地区的没谱,已经确立了相当的无权威性。

在人类不会说话的时代,人们通常会以喊叫来表示蔑视或者咒骂的感情。没有哪个国家的民众能够回避脏话,脏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但鲜有语言学家对之加以研究。长期以来,脏字在辞典里也查不到。1775年约翰逊编撰的《英语辞典》中就没有“fuck”(操)这个词。据说有位女士恭贺他避而不收录不雅字词,而他回答说:“这么说来,那些字你都查过啰,女士?”

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网络计量学专家麦克·塞沃尔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代演进,脏话的主要发布平台已由厕所移至网络,而今的年轻人在说脏话这回事上,“男女平等”。美国语言学家托马斯在记录下4?000名男女学生的谈话后也发现,不管男生女生,脏话从他们嘴里蹿出来的频率一样高。1885年,法国医师图雷特发现,一些边缘系统受损的病人,会出现罕见的精神失调。这种疾病后来被命名为“图雷特综合征”。患者有的会脸部抽搐,或发出清喉咙的怪声,还有10%~20%的患者则会出现“秽语癖”的症状,他们根本无法控制自己,脏话如溃堤的江水连绵不绝。

2010年10月,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基尔大学的史蒂芬斯和同事,运用种种研究证明骂脏话能减轻疼痛。因而获得了“Ig诺贝尔和平奖”。?

为什么人们会有说脏话的冲动?一般人的印象中,在说脏话方面,男性总是比女性表现得更踊跃。例如,男性们第一次说脏话的时间更早、说脏话的频率更高、使用的咒骂词更具侵犯性……在一项跨度长达10年的对脏话及其社会效应的科学研究中,美国语言心理学家蒂莫西·杰发现,作为脏话的一种发布平台,“男厕中的涂鸦文字比女厕中的更具性意味、更令人难以接受”。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露丝·韦津利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她在《脏话文化史》一书中说,我们从小就受到大人的警告,不要说脏话。但这种警告就像暗示一样,实际上在提醒我们如何使用脏话。人们小时候最先学会的语言除了一些常用语之外,恐怕就算脏话掌握得最快了。所以,脏话伴随着我们成长,伴随着我们认知这个世界。但是,作为一种语言中的另类,由于它在使用过程中的敏感与禁忌,很少有人能正视脏话,并且去认真研究它。

北美有个叫“咒骂控制学院”的机构,致力于提高大众的警觉,让大众意识到咒骂的负面效应。这些人认为咒骂一无是处:咒骂让你显得粗俗,咒骂是一种恶习,咒骂会腐蚀语言。该学院举办课程,教人如何减少使用粗话。只要交一笔费用,你就可以学习“驯服口舌的十大秘诀”,既改善了自我,又改善了社会风气。

露丝·韦津利把脏话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这个词必须有冒犯性,“桌子”“树”不能当咒骂词,因为冒犯不了任何人。

第二,咒骂词需要特定的冒犯性,不能太温和。

第三,该语句必须触犯一项禁忌,把任何一样被视为私密的活动拉到公众领域。

第四,咒骂词必须有意造成听者的震惊、愤怒或不自在。

第五,该字词必须实际存在。

第六,仅仅“实际存在的东西”并不够,它必须是众人广泛同意为“黏糊糊恶心的东西”。具备了这些,基本上就是脏话了。

露丝·韦津利指出,脏话字词有一打,她称之为“十二脏肖”,还一一列出来,包括bloody(天杀的),ass(屁股),damn(该死),hell(地狱),fart(屁),crap(大便)。她说:“这12个字词经常操劳过度,服侍许多不同的主子。”

在英语里,最活跃的脏词非“fuck”莫属了,露丝·韦津利用了大篇幅介绍“fuck”这个词,考证出它的出处,可能源于拉丁语、德语、古荷兰语、挪威语或瑞士语。不过,常见的一种解释是“For Unlawful Carnal Knowledge”(代表不合法的肉体知识)的缩写。还有一种说法,在中古世纪,偷尝禁果的女孩一旦事发,就会被处以游行示众,宣读公告的人会顿挫地喊出F.U.C.K,围观的人都明白这个缩略语的意思。韦津利指出:“对于fuck的公开讨论,就像放在一旁炉子上小火慢炖,不时会沸腾起来表示激愤,但现在不像以前那么严重。若说fuck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无所不在。有些人认为它的流行是由于道德的败坏,把它跟青少年未婚怀孕、viper泛滥、识字水平每况愈下、同性恋婚姻等等归为同一类。另有些人则认为,这个字已经远离原来它指称的动作,使其力度大大减退。事实上,fuck似乎不但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字义,而且,作为一个强化语,它也不再有强化语气的效果。换言之,如今要好几个fuck才能达到一个fuck在10年前能达到的效果。”

而在语言学家看来,不曾有任何民族只因国家禁止就能放弃咒骂的习惯。墨索里尼曾推动消灭脏话的运动,用海报和大众交通工具上的告示劝导意大利人,“为了意大利的荣誉,请勿咒骂”,但毫无效果。

从个体上说,咒骂词可以早在幼儿12个月大的时候就出现。儿童的咒骂有可以预测的模式。2岁之前可用的咒骂词语只有三四个,到上小学之前增加到大约20个,然后继续增加,到青春期之前达到近30个。青少年时期,咒骂率达到高峰,之后的发展则通常跟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成人的诅咒词语从20到60个不等,用于公开场合。

2. 中国式“骂人真经”

中国作家梁实秋曾在《骂人的艺术》一书中说,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因为在骂人的时候,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觉得那人有该骂的地方。何者该骂,何者不该骂,这个抉择的标准,是极道德的。所以根本不骂人,大可不必。骂人是一种发泄感情的方法,尤其是那一种怨怒的感情。想骂人的时候而不骂,时常在身体上弄出毛病,所以想骂人时,骂骂何妨。

但是,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有因为骂人挨嘴巴的,有因为骂人吃官司的,有因为骂人反被人骂的,这都是不会骂人的缘故。

骂人是和动手打架一样的,你如敢打人一拳,你先要自己忖度下,你吃得起别人的一拳否。这叫做知己知彼。骂人也是一样。譬如你骂他是“屈死”,你先要反省,自己和“屈死”有无分别。你骂别人荒唐,你自己想想曾否吃喝嫖赌。否则别人回敬你一两句,你就受不了。所以别人有着某种短处,而足下也正有同病,那么你在骂他的时候只得割爱。

要骂人须要挑比你大一点的人物,比你漂亮一点的或者比你坏得万倍而比你得势的人物。总之,你要骂人,那人无论在好的一方面或坏的一方面都要能胜过你,你才不吃亏的。你骂大人物,就怕他不理你,他一回骂,你就算骂着了。在坏的一方面胜过你的,你骂他就如教训一般,他即便回骂,一般人仍不会理会他的。假如你骂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你越骂他,他越得意,你看冤与不冤?

骂人最忌浮躁。一语不合,面红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骂座,泼妇骂街之术,不足以骂人。善骂者必须态度镇静,行若无事。普通一般骂人,谁的声音高便算谁占理,谁来得势猛便算谁骂赢,唯真善骂人者,乃能避其而击其懈。你等他骂得疲倦的时候,你只消轻轻地回敬他一句,让他再狂吼一阵。在他暴躁不堪的时候,你不妨对他冷笑几声,包管你不费力气,把他气得死去活来,骂得他针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