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搞笑诺贝尔奖精选
1650700000002

第2章 囧囧有神的“搞笑诺贝尔奖” (2)

《牛奶可乐经济学》中的问题都很轻松,唯一例外的是:妇女愿意忍受高跟鞋带来的不适感,超市愿意24小时营业,二者都是追求个体利益以至于会对整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例子。穿高跟鞋的妇女更容易吸引他人注意,可是所有妇女都穿上高跟鞋后,她们之间的相对高度也就恢复了原貌。如果妇女们能集体决定穿平底鞋,估计所有人都会放弃高跟鞋。可是一旦有人私自穿高跟鞋来获取优势,这一约定就会被打破。超市通宵营业的成本要高过利润,可是由于一家商店延长了营业时间,它就能吸引很多顾客固定到那里购物。别的超市不能坐视自己的顾客被拐跑,也延长营业时间,结果就是每家商店都通宵营业。高速公路北行车道上发生了车祸,却使南行车道也堵了车,这是因为南行车道的司机为了满足观看对面车祸现场的好奇心而减速慢行。对每个司机来说,这样做的收益(满足好奇)大于成本(为瞄上两眼而慢行),但总体上,却可能会耽误大家的时间。

4. 我们身处“负债累累”的世界?

“Ig诺贝尔经济学奖”曾在1991年颁给了华尔街一位叫做迈克·米尔肯的商人,因为他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负债累累”的世界。

米尔肯的父亲是一位会计兼律师,从小他就帮助父亲进行支票的分类、编制银行的报表和会计账目。这位从小就给当会计师的父亲做义工的人,颠覆了传统的华尔街投资规则——过去比未来更重要。他逆道而行,将投资的目光锁定在一个被华尔街抛弃的垃圾公司中,在这些无等级的小公司里,迈克·米尔肯发现了商机。他认为,这些小公司才是真正值得拥有的“所有权债券”,由于其投资回报与公司发展前景挂钩,与利率关系不大,因此,即便是在市场行情剧烈动荡时,也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收益。

他创造了垃圾债券市场,为一些新兴公司或者高风险公司筹措资金,并经常上演“蛇吞象”的收购好戏。他曾经这样解释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应该有获取金钱和进入资本市场的权利,是看他的能力,而不是看他的父母是谁或是曾在哪所名校就读。”他在20世纪80年代的作为,使他所供职的德雷克斯公司在短短4年间,成为华尔街最赚钱的公司。他本人仅在1986年的佣金就高达5.5亿美元,被称为垃圾债券之王。他在金融界的影响也如日中天,只要德雷克斯公司为客户发一封信,声明“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需的债券融资,就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

树大招风,恶意收购最终将米尔肯送上法庭。在1990年,米尔肯对包括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在内的共六项罪名,供认不讳。最终,他被判处十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被终身禁止进入金融市场,从而结束了他叱咤垃圾证券业的传奇历史。

1993年,米尔肯被提前释放。在他被释放后就创立知识寰宇公司,这是一家从零开始的公司,主攻教育市场,至2010年,他的公司已有下属企业十余家,年产值达数十亿美元。

这位曾经在垃圾证券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进过监狱,但他的理论未被金融界抛弃。“垃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已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收购企业的重要手段。

数学家马克斯·普兰克曾经对凯恩斯说,他一度考虑要从事经济学研究,但是后来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它太难了。凯恩斯把这句话作为一个趣闻,转告他刚从剑桥来的一个朋友。他这位朋友说:“啊,这就奇怪了,伯特兰·罗素有一次告诉我,他也想研究经济学,但是因为它太简易,决定作罢。”《魔鬼经济学》、《卧底经济学》、《赤裸裸的经济学》、《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价格与生活的经济学》等通俗经济学读物的涌现或许说明,经济学教授们自知他们的理论很不简单,要加以通俗化之后才能被人理解。兰兹伯格在《性越多越安全——颠覆传统的反常经济学》一书中就说:“学会识别糟糕的经济学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技能,但是具备这种技能很不容易。”

对于一些经济现象,人们能够提出很多种解释。经济学家注意到了,在过去30年间,只有一个经济指标始终保持着强劲而稳定的增长态势,那就是超市里购物车的大小。如今的购物车比1975年的购物车大两倍。这是为什么呢?公民活动家拉尔夫·纳德认为,这是厚颜无耻的资本家操纵消费者的方法:购物车很大,如果你只买一点点东西,自己就会觉得不好意思。经济学教授们说,这是因为以前大多数家庭里都有一个成员(往往是太太)全职负责照顾家庭,她们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每周都去给家人采购生活用品。随着很多女性迈入职场,这种大采购的频率就降低了,她们每次去超市都要买回更多的东西。学生们在课堂上也提出了各种解释:现在的房子比以前大多了,家里的食品柜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这样人们每次采购时就可以买更多食品。现在超市的购物通道变宽了,超市就可以配置更大的购物车了。

查尔斯·韦兰在《赤裸裸的经济学》中说:“激励是重要的。可悲的现实是,物质刺激比良心要强大得多。”当一件事对社会有好处但对个人没什么好处时,尤其需要社会去激励个人那样做。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克雷默发现,如果性生活方面比较保守的人开放一点的话,就能够减缓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因为他们的出现能够提高女士找到安全性伴侣的概率。问题在于怎样鼓励这类人变得开放,又不至于让性活动原本就糜烂的人变得更放荡。结果,兰兹伯格说:“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奖赏是提供免费的安全套。我们的目标是要把避孕套的价格降到零以下,要给使用避孕套的人以奖励。”

5.“爱情”和强迫性精神病没区别

浪漫的爱情等于严重的强迫性神经病?意大利及美国的4位科学家分别观察了20位强迫精神失常患者和20位处在恋爱中的人们。他们将这两组人的血样取来后,同普通、没有恋爱、没有强迫症的且相对更为平静的人的血液进行比较。他们发现,两组被测试者血液中的5-羟色胺指标含量确与常人不同,而且无法从生化的角度来区别恋爱中的人与精神病患者的血液,这让他们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多纳特拉·马拉齐蒂、阿莱桑德拉·罗西、乔瓦尼·B·卡萨诺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哈戈普·阿基斯卡拉,他们将题为“恋爱中的血小板5-羟色胺变异”的研究报告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

为什么很多人不是在恋爱就是在失恋?科学家似乎已经意识到,其实人们爱的不是或不仅仅是某个人,而是爱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