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16387200000007

第7章 独立小桥风满袖(1)

人生短暂,岁月匆匆,团聚的美好时光似乎越来越少,而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渐趋冷漠,即便你获得了外在的成功,买了洋房、买了洋车,却失去了两情相悦,又有什么意义呢?追求事业是正确的,但美满的家庭生活则是更为重要的。听听妻子的心声吧。“春曰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干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反复阅读几遍,你也许会对人生有新的感悟,夫妻双方身强体健,健康长寿,白头偕老,共享美满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啊!一句“岁岁常相见”,寄托了多么深厚的感情,这句平淡无奇的词让人的内心顿起波澜,比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实在多少倍。

试想,深深相爱的两人终日不得相见,是多么的凄苦,秦观的词自有一番情趣,显得超脱而高拔,但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忍受那种寂寞呢?尽管一年一度的相会被秦观咏叹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那鹊桥相会的场景,毕竟不如“岁岁常相见”。在外不停奔波的人们,要了解妻子的寂寞与期待,还是多抽出些时间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而一旦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四处奔波,也不能忘记家庭和深爱你的伴侣,一定要怀有一种真挚的情感。

这就是“定不负相思意”。

第2节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爱情使人沉醉,使人销魂,也会使人疯狂,处于爱情中的人会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对方身上,正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所说:“爱情弄得我神魂颠倒,就像个疯子,但我并未和超自然沟通,在我身上没有任何神奇的东西;我的疯狂无非是不够理智,这很平常,甚至难以觉察;此外,它完全被文化所降服;他并不使人害怕。然而,某些理智的人在恋爱状态中,会忽然预测到疯狂近在眼前,即将临头:爱情也许会整个的湮没在这种疯狂中。”从罗兰·巴特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爱情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人在炽烈的爱中无法平静地面对现实,而是任由爱的情感燃烧,而任何理智的思考都无法浇灭爱的火焰。这是生命中最激情的时刻,但是相爱的人一旦分离,便会陷入难以摆脱的痛苦之中,这是无法安慰的痛苦!处于分离痛苦中的人,也许只能在离愁别恨中感叹“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的《木兰花·春恨》全词如下:“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词人面对绿杨芳草,思念着挥手而别的年轻恋人,在五更时分从残梦中惊醒,泪水如同三月的春雨连绵不绝,那种离愁,那种相思,仿佛千丝万缕的布帛一样,无法割断,在煎熬中的词人只能孤独地抚摸着自己凄苦的心,想象着漫无尽头的天涯地角,诉说着自己无穷无尽的相思。

情人远去,孤身独处,倍感寂寞,也许只有寂寞,思念才会不期而至。越思念,越寂寞;越寂寞,越思念。在最凄然、最伤心、最宁静的夜晚,思念的泪水肆意流淌,但这也无法安慰受伤的心。杨柳依依,芳草萋萋,春雨霏霏,这样的场景让思念的情绪更加浓烈,而内心之中却更加寂寥与凄苦。在这宁静的时刻,只有泪水才能与自己为伴。

离别。思念。伤痛。

离别是伤感的,思念是悠远的,伤痛是灼心的。当一个人走上了思念的旅程,那么他的内心体验一定是美丽的,忧郁的,在思念中体会着诗意,无尽的祝福与牵挂会让两颗心紧紧相通。如果生命中不曾经历过离别,不曾体会过思念,不曾感触过伤痛,那么对依依杨柳,萋萋芳草和霏霏春雨,都不会有任何感受。荷尔德林曾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所谓诗意的栖居,就是用敏感的内心去感受真实的生活,而离别和思念以及深深的伤痛,则会让人真正理解爱隋和生活。

心中弥漫着诗意的人,会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排遣寂寞,享受孤独,那雨声对他来说便是最优美的音乐,这音乐会在他的心中回响,甚至他那颗充满爱意的心,也愿化作淅淅沥沥的雨滴,任这雨滴飘洒在天空之中,滋润大地,那是他的忧愁,那是他的思念。

思念无言。

体验过离别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爱,什么叫忧愁,什么叫思念,在离别的时刻,他们往往在一瞬间品尝到了死亡的滋味,尽管他们不会真的结束生命,但那份哀愁则成为再次相遇的驿站,在重逢的时刻,他们会感到新生。与他们相比,没有体验过离别的人,不会对思念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对生活也会淡漠,在这个意义上离别使情感充沛,使生命升华。在思念中,体验过离别的人,才能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第3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任屯田员外郎,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是第一个专力作词的作者,有《乐章集》传世。柳永常自制新曲,音律谐婉。他的大量慢词铺叙展衍,不事雕琢,通俗浅近,旖旎近情,是北宋最重要的词人之一。他的著名作品很多,而下面这首《雨霖铃》或许是最著名的一首,全词如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干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作于柳永仕途失意、四处漂泊之时。当时他准备告别汴京,前往浙江。词中晚秋之景寄托了柳永难以割舍的感情,弥漫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在这里,我们不准备以“本事”解说此词,只谈论词中所表达的爱的伤痛。

离别的愁绪和伤感总是动人的,曾经的依恋会永远留在深爱者的内心之中,永远不会遗忘。那份依恋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将会被思念者珍藏一生。东坡曾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一种豁达和洒脱的境界,但未必人人都能达此境界。东坡的著名词句似乎更有哲学的意味,而柳永则不同。他的婉约风格更近人情,其中的凄清与伤感催人泪下。尽管离别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事情,但真正离别时,那一丝愁绪还是会从心中弥漫出来,挂满眉间。在寒蝉凄切的傍晚,骤雨初歇,面对离别的酒席,即使美酒佳肴满桌,也是满腹愁情,哪里还有兴致畅饮呢?而离别的船只已在催促着出发了,那份悲伤无法表达,泪流满面,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因为未来的人生将会是千里漂泊。面对暮霭沉沉的辽阔天空,柳永不禁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在无限的悲情中,凉风吹来,清秋冷落,何况还是离别的时刻。词中那份难舍难分的离愁,在冷落的清秋节中更加让人伤感。

我们知道,相聚与离别是人生中常%-2事,无论相聚还是离别,只要真情永在,两心依依,就都是幸福的。爱情令人神往,离别让人惆怅。

如果过于理智地对待爱情,那么便显得有些残酷,比如D.H.劳伦斯在一篇名为《爱》的散文中写到:“爱,是世人的幸福。但幸福不是圆满的实现。爱是聚。但是,无散,就无所谓聚。在爱之中,一切融为欢乐与赞美。没有先前的分离,便没有如今的聚首。万物一旦融为完美的一体,在爱之中就不再发展了。爱的运动,正如海潮,在此刻达到了高潮,还必须有退潮”。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对离别抱这种超然的态度呢?如果能够抱有超然的态度,便不会在离别中表现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状。

毕竟别离易,相见难,人一去,难再见。在那一刻,爱的情感瞬间燃烧起来,人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也认识到对方。米兰·昆德拉在《欲望的金苹果》中曾说过:“当一对男女并不生活在一起,彼此只知道对方的存在,当他们就为相互的存在与相识而谢天谢地,他们可能会更密切、更亲近。”这同样是一种理性的看法,也许只有距离才能让人的内心引起共鸣,因为距离让人产生思念,产生新鲜感,也只有距离才能让人深切地关怀对方。然而,一朝别离,何时相见,便成疑问,所以离别时人们往往黯然神伤。

我们并不主张在离别的时刻凄凄惨惨,泪流满面。但无论是亲人、同学,还是朋友,在离别时都会有一丝伤感,那伤感是一种祝福,而不是痛苦。如果在离别时,连一丝伤感都没有,那么你的内心一定是冷漠的。

现代生活与古代已完全不同,信息发达,沟通便利,似乎离别已不像古人那样重要,但我们仍应在离别时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以避免情感越来越冷漠。

当与友人离别时,道声祝福,道声珍重。

第4节不见去年人,汨满春衫袖

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漫步在树林中,思念已逝的情人,会让自己的灵魂深处充满孤独。思念像初春的晚雨一样,让心灵变得潮湿,一阵阵冷意袭遍全身。当往昔的美景浮现在眼前,禁不住留下悲伤的清泪。时光的流逝像河水一样不可逆转,一人独处时,只有叹息和哀怨,当远处传来优美的歌声,内心中也不会感到些许快乐。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只能随着夕阳的余晖让心境渐渐暗淡。

寂静。孤独。茫然。

对往昔美好情景的回忆,让心灵在郁闷中挣扎,那是无法解救的绝望,即使情绪十分沮丧,但回忆却永远是鲜亮的,绝不会变得像秋叶一般枯黄。

人已逝去,但爱情永在。这爱情就像夜空中的圆月,永远皎洁明亮,这爱情就像春天盛开的花朵,装点着自己的全部生活。曾经拥有的美好感情像春泉一样滋润着心灵,让自己坚定地活下去,并以最真挚的情感去拥抱整个世界。

回忆不会消失,它将在心中留下爱的痕迹。回忆不是梦幻,在回忆中能感受到最甜蜜的时光,让心灵品尝爱的温暖。曾经相爱的人是美丽的鲜花,在自己的内心中永远盛开,飘散着爱的芬芳,在那个孤独和寂寞的时刻,回忆让心灵获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