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16387200000040

第40章 何妨呤啸且徐行(2)

事实上,人生就是一种超越,只有超越自我,超越生命,才能达到彻底的释然。人生就是不断挑战的过程,并在挑战中战胜自我、战胜命运。

苏轼是个历经沧桑的人,他所谓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绝非故作豪语,你看他在词中继续写道:“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难道这不是对生命的肯定吗?难道这不是豪迈的激情吗?苏轼在许多词作中都显示出了对人生的自信,这是发自内心的。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

苏轼在晚年仍具有年轻时的豪情,的确出于他对人生的深刻体认。试想,如果缺乏豪迈的激情,任由生命在沮丧和颓废中被死亡所包围,那么人生岂不是一片黑暗,而人的理智又有什么作用呢?因此,当我们步入老年,请把我们的双臂伸向遥远的青年时代,让年轻时的激情和欢乐重新回到我们的内心。这样,就能使晚年的生命如同年轻时面对高山大海一样,充满无穷与强悍的力量。

我们知道,英雄使自己成为英雄,只有坚信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戴高乐曾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立意要成为伟人”,正是这个道理,而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也曾说过:“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这不是与苏轼的情怀相通吗?

“老夫聊发少年狂”是对理想的执著,是对信仰的坚持,只有对生命充满着无穷的向往,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左牵黄,右擎苍”已经不仅仅是理论,而是行动。当人以充沛的激情从对生命的思考走向现实世界,那么他就获得了赢得人生、超越生命的强大动力。

第5节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授碎

许多年轻人在遭遇一点挫折时,都会陷入悲哀之中,自称看透了人生,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人生难以看透,对普通人而言也许只能看错。把人生看作是虚无空虚的,只是一种悲哀的情绪罢了。但是,如果能“将恨海愁山,一时撄碎”,就说明你对生命已有了较深的体悟,在这样的时刻,你就进入了一种淡然无为的境界,不再为世间的俗事所烦恼,而追求恬淡寡欲、超然自适的生活。

“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这句深具哲理的话出自朱敦儒的《念奴娇·老来可喜》一词,全词见本书“不学栖栖孔子”一节。

我们知道,在有限的人生中,许多人常常深感痛苦,他们认为人生苦短,岁月倏忽即逝。魏晋时期对生命的感叹最为强烈,例如萧方等在《散逸论》中既感叹了人生的短暂,又表达出淡然的情怀,萧方等明确写道:“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蓬蒿,死葬沟壑!”这是对生命短暂的悲叹,也是对返归自然的向往,这不是虚无消极的,而是一种仿佛看透人生的态度,表现出走向旷达的心怀,在一壶酒、一箪食中自足怀抱,过一种悠游适意的生活,因为人生不过是“生在蓬蒿,死葬沟壑”而已。

朱敦儒对人生显然有深刻的感悟,所以才能说出“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这等清醒的言语。在本文开始,我们说过人不可能“看透虚空”,但却能通过“将恨海愁山,一时撄碎”之举超拔于人生悲苦之外,并在自足中享受人生的快乐,这是高远的人生情怀,只有那些身处逆境之中而不屈不挠的人,才能保持如此高远的情操。

“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是一种彻悟,是从悲苦之中的自我超越,无论人生遭逢怎样的逆境,都能勇敢面对,并能摒弃悲哀和沮丧的情绪,这样的人必然能泰然自若地面对人生的风雨。

在人生逆旅中,人们往往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如果被悲哀的情绪所控制,就会使人生变得暗淡,如果能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风雨,便能使生命获得某种寄托,因为生命是人所有感情与思想的栖居地,只有那些对生命的意义有深刻把握的人,才能在内心中激荡起高昂的情绪,彻底摆脱忧伤的困扰,以强烈的责任感去实现生命的价值。朱敦儒所说“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撄碎”就是要求我们从沮丧和忧愁中超拔出来,学会无怨无悔的生活。忧愁对生命毫无意义,只有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的痛苦,才能使我们战胜困苦,最终从梦中醒来,逃离人生的苦海,获得内心的安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将恨海愁山,一时撄碎”,既是一种激愤,又是一种觉醒,许多忧愁仿佛疾病一样困扰着我们,如果你一味承受忧愁的困扰,而不予以反抗,那么你就无法逃脱生命的悲哀。有人认为,人总有一死,人生的悲哀不可抗拒,也许是这样吧,但既然生命短暂,人必定死亡,那么又何必在悲哀中度过时日呢?又何必苦涩地度过一生呢?

与其如此,不如对生命进行无拘无束的追求,让自己过一种闲适愉悦的生活。

因为人生短暂,所以更要努力追求幸福与快乐。人生不是为忧愁和痛苦而存在的,所以绝不能在悲哀愁苦中苟延残喘,必须以淡泊的情怀追求宁静的生活,让自己度过充实而快乐的人生。

第6节有谁知,鬓虽残,心末死

许多人在进入垂暮之年后,往往会丧失斗志,对他们来说,人生已近夕阳,没有希望,失去目标,也不再会与命运进行斗争,这样的人不可能赢得辉煌的人生。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苦,无论生命已经如何衰老,在内心中都必须永远保持着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让自己具有不可战胜的信念,这样才能拥有力量。

我读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词时,常常被他的慷慨情怀和豪侠气概所感染,那是一种永不屈服的意志,是一种永不破灭的理想。

先让我们读读原词:“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这首词对我启发最深的是结句“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也许只有对人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并有强烈建功立业理想的人,才能如此执著而坚定,无论怎样衰老,理想之光都永远照耀,而生命的激情永不会消退。

当人生遭遇重大挫折之后,许多人都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对自己的理想提出质疑,并发出无奈和悲凉的感慨,最终失去与命运抗争的豪情,这才是真正可悲的,而陆游则在梦碎之后的晚年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这一点难能可贵,令人感叹不已。

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对陆游极为钦佩,他在《后村大全集》中曾写道:“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而歌之者绝少。”刘克庄的评价至为中肯,因为千年之下我读陆游词时,也有如此感受,对我来说“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是一种激励,鼓舞着我在挫折中奋起,即使双鬓斑白,也要在挫折中坚守理想,拒绝屈服。

我曾经经历过许多挫折,之所以没倒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接受了陆游“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的激励和鼓舞,从陆游的词句中,我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在挫折中始终保持建功立业的希望,永远坚守人生的理想,并为理想进行不懈的努力。我认为与其徒劳地悲怨,不如在挣扎中向目标靠近,这才是一种清醒的认识。

当人进入垂暮之年时,必然面临死亡的威胁,只有敢于面对死亡,才能激发出高昂的斗志,并作出种种努力,在某种意义上说,现实的挫折让我们体验到了生命的不平境遇,在这种境遇中认真思考人生,会极大地强化生命意识。里尔克是怎样对待衰老,怎样对待理想的呢?他给出的答案是忍耐,他说:“不能计算时闾,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是一切!”里尔克之所以把忍耐加上引号,就在于强调忍耐是在痛苦中获得精神提升的途径,通过忍耐使自己的精神振奋起来。事实上,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忍耐的过程,在受磨难的状态中执著于理想。如果一个人在衰老之时丧失斗志,在困难之中丧失勇气,那么他的人生就会被疑惑所困扰,内心充满忧愁和悲伤,最可悲的是当意志消沉之后,就无法摆脱沮丧的情绪。

尽管饱经风霜,也要让生命沉湎于理想之中,并以不可战胜的力量去追逐心灵中那些宏伟的蓝图。“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就是内心中涌动的不屈不挠的激情,拥有这种激情会使我们摆脱孤独和困乏,不会让心灵像荒原一般死寂,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他的内心中没有黑夜,只有太阳的光芒在照耀。

光阴流逝是自然法则,不可逆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为已失去的光阴而伤感。当你拥有“鬓虽残,心未死”的豪情时,就不会彷徨,而能坚守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作出巨大努力。

第7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几经颠沛困厄,迁谪流离,在贬居黄州之后,仍能保持自然适意、随遇而安的阔达情怀,面对人生中的不幸遭遇,毫无疲惫沮丧之感,却处处表现出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永远保持着洒脱的襟怀和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人生的忧患,也要保持自由的心灵和淡泊的意趣,面对困难不但要有浩然之气,还要有清新雅意的情绪,以随缘放旷、风流潇洒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忧患。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全词见本书“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节。这旬词给我们以随遇而安、淡然处之之感,所谓随遇而安,并不是消极悲观,而是超然与旷达的人生态度,更是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告诉我们在面临困境之时要勇敢地面对,决不可产生丝毫畏惧的心理,那样将会使自己渐渐颓废下去。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告诉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挑战,这样就能使自己在种种困难面前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怀,从而以不羁的性格超越生活的困厄,实现人生的理想。

在人的一生中,必定会遭遇凄风苦雨和惊涛骇浪,那么你的态度是畏惧、退缩,还是以十足的勇气迎接严峻的挑战?“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在困境中必须拥有藐视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词中一句“莫听”以轻灵而潇洒的笔触表现出苏轼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宽广胸襟和乐观自信。

在苏轼眼中,任何风雨都无法使他停止前进的脚步,小小的困难不足以萦怀,词人在雨中吟啸徐行,这是何等的潇洒与豪迈。须知写这首词时.苏轼正惨遭贬谪,前程堪忧,但他所表现出的情怀却是那么潇洒自如,毫无颓废之感。

从这首《定风波》的词序中即可读出词人的孤高与自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不仅是对事实的描述,更是心怀的写照,在遭贬的艰难日子里,词人面临风雨,毫无畏惧,他人已狼狈不堪,而词人对险恶的环境却“独不觉”。郑文焯对苏轼的情怀有精微的体察,他深刻指出:“此足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郑文焯的评价是极为中肯的,因为苏轼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使他以轻盈之笔把眼前至为平常的景象予以精妙的提炼,变成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每个人一经出生,便踏上了不可返回的人生征途,你必须历经风雨,为自己创造一片晴朗的天空,但是在人生之路上你必须经受无聊的压迫和困苦的折磨,在你的生命中也许极少能享受林泉的清幽,属于你的也许只有沼泽。那么,你能否在人生的沼泽里畅游呢?这取决于在你的内心之中是否具有伟大力量的支撑,你必须经过艰苦的跋涉,在痛苦的煎熬中向人生的最高处不断攀登,让自己的生命呈现出勃勃生机。著名诗人兼思想家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曾经论述过人面对困境时应采取怎样的态度,他写道:“乎素我们的眼睛看惯了的一切这时都忽然失去,再也没有亲近的事物,一切的远方都是无穷地旷远。谁从他的屋内没有准备,没有过程,忽然被移置在一脉高山的顶上,他必会有类似的感觉;一种无与伦比的不安被交付给无名的事物,几乎要把他毁灭。他或许想象会跌落,或者相信会被抛掷在天空,或者粉身碎骨;他的头脑必须发现多么大的谎话,去补救、去说明他官感失迷的状态。一切的距离与尺度对于那寂寞的人就有了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忽然会有许多变化发生。跟在山顶上的那个人一样,生出许多非常的想象与稀奇的感觉,它们好像超越了一切能够担当的事体。”

毫无疑问,这个过程将充满艰险和困厄,在沮丧和绝望之时,没有人抚慰你,你只能独自咀嚼你的沮丧、孤独和绝望。意志薄弱的人会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或逃之天天,而意志坚定的人则会迎着风雨勇往直前,就像苏轼所说的那样,在凄风苦雨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