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48期:新手入市防亏损手册
16386600000005

第5章 6124七年后的七点经验与教训

张翼轸,《新闻晨报》证券记者,发表时间:2014-10-16,原文链接:http://xueqiu.com/3559889031/32253057

2007年10月16日,许多老股民恐怕一辈子都难忘却的日子。那一天,上证指数最高见6124.04点,造就了那波全民疯狂大牛市中迄今再未重演的辉煌。

七年间,上证指数有过许多次反弹,每一次都让股民的心中痒痒的,但是每一次反弹最终只是反弹,七年之痒终未等到新高的酣畅大笑。昨日,上证指数报收2373.67点,仅为最高点的38.76%。

回首七年,如果你认为这是不堪回首的漫漫熊路,那么你错了;如果我说这是新高不断的新牛市,那么我错了。事实上,这七年的A股,是罕见的牛熊混杂市,一边是大蓝筹的萎靡,一边是中小盘的新高不断,这样的市场更让投资难度大大增加。

七年了,有的人依然还深套股市之中,但有的人早已再次出发享受股市的甜美收益。以下七点经验和教训,与诸位分享:

看上证指数是靠不住的

这几年,许多老股民与股市渐行渐远,不是空仓就是账户休眠不再交易。为什么不炒股了?许多股民觉得上证指数每年就是小涨小跌一路向下赚钱太难。的确,如果只看上证指数,的确是这番光景。

但是,上证指数并非股市的全部。事实上,上证指数虽然是A股最著名的指数,但却并不完全“靠谱”,过于侧重超级大盘股表现的原则,使其在反映A股整体表现上极为失真,无法反映出中小盘股近些年的热闹。如果你看着上证指数,那么这七年A股可谓是一路向下,即使是2009年的大反弹最高也不过3478点,反弹过半都算不上。但事实上,这几年中小盘股是如此热闹,中小板指数早在2010年就突破2007年的高点创出了新高,而创业板指数更是去年今年一路新高。如果你有关注这几个指数,是断然不会认为A股没劲没赚头的,也许就不会错过近年波澜壮阔的小盘股行情了。

长期持有不是炒股的唯一选择

曾几何时,“长期持有”和“价值投资”在许多基金公司的宣传中成了投资的不二法门。然而这七年A股尤其是大盘股的走势却充分证明,机械的长期持有未必是好选择,至少对普通投资者是巨大的煎熬。

事实上,即使是当年鼓吹长期持有的基金公司们,也早已背弃了上述理念,纷纷推出了基于各类技术指标的智慧投资,高抛低吸不亦乐乎。

是的,买股票未必要长期持有,我们不妨在下跌中空仓上涨时持股,如此“择时”的滑头反而或许有更好的效果。

买股不是一锤子买卖,别忘了定投

七年里,有不少投资者对股市不离不弃,并且成功解套,而定投则是他们的利器。

定投,也就是固定周期(比如按月)进行固定投资,这样的操作一方面可以让你避免买在高位的烦恼,而是能够均衡入市;另一方面让你在股市低位时能够多积累仓位,一旦反弹就更容易解套。

比如你在2007年10月开始定投上证指数,虽然一路买下来惊心动魄,但是迄今的平均成本是2486点,相比昨日收盘不过微套4.4%,比起指数本身60%以上的跌幅可以好太多了。

小贴士:如果是基民,定投是最容易不过,一般设定完就可以每月甚至每周自己扣款。不过,股民定时手动买入股票或ETF,其实也是一种定投。

基金代劳有价值

许多股民爱亲力亲为炒股,不过结果却未必美妙。

主动型股票基金作为专业理财工具,虽然颇多争议,但相比还没掌握赚钱技术的普通股民还是靠谱不少的。

以运作超过七年的100只股票型基金为例,这期间平均跌幅为23.13%,即使是最差的那只跌幅也不过是50%,比起上证指数跌去6成还是好不少的。

小贴士:如果你炒股老不赚钱但又不甘心,不妨把资金大头交给优秀的基金去操作,留一小部分资金在股海中磨炼技术。

股票之外债券很美

七年之间,如果你坚守股市,要么必须转战小盘股要么就得高抛低吸,否则赚钱不容易。但是与此同时,如果你买的是债券而不是股票,那又是另一番境况了。

以最简单的公司债指数来看,七年间上涨了12.54%,虽然不多但也是正收益,比起买股票套牢可是要好多了。更何况,如果你买的是债券基金,那么收益更为可观。这七年间,不少债券基金的累计回报在40%到50%之间。

小贴士:这年头,讲究资产配置,股票债券走势往往相反,持股之余买点债券,可以大幅降低投资的风险,是现代的投资之道。

小众投资产品有宝藏

相比股票和开放式基金,十几年前诞生的封闭式基金往往乏人关注。然而,这些封闭式基金却堪称过去七年中最可贵的投资对象。

由于市场冷对,这些封基一度高折价空间,1元净值的基金股市只卖6毛甚至5毛,这为他们的收益提供了上佳的安全垫。

以目前仍在交易的9只封闭式基金为例,虽然七年间仅1只基金净值上涨,其余8只则是从下跌7%到29%不等。然而,由于这七年封基折价大幅缩窄,所以投资者买入封闭式基金后的市价却并未亏损,9只封基中最差的上涨11.85%,最好的则上涨了68.61%。

政策动向不可不关注

老股民都知道,中国A股是政策市,宏观动向不可忽视。而这七年的行情,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2009年A股大反弹,显然宏观层面“四万亿”功不可没;为什么这两年中小盘股大肆走强,这与“调结构”的顶层设计同样关系密切。别的不说,今年类似军工、房地产、信息安全这些表现抢眼的行业,聪明的策略分析师早在年初就已经做出判断了——而依据则是年初公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小贴士:炒股不能忽视“改革红利”,平日新政策中的行业良机一定要多多关注,早布局并且长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