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42期:投资7堂课
16386000000005

第5章 从投资科技股到投资未来

作者:余晓光,泽诚资本投资总监,发表时间2014-10-31

原文链接:http://xueqiu.com/5277310522/32700914

说明:本文为泽诚资本投资总监余晓光先生在第十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雪球论坛演讲全文,已经余总审阅。

我在过往几年一直在东方港湾负责海外市场投资的工作。去年是美国的大牛市,指数上涨30%多,我们的海外市场投资涨了百分之百。今年3月份,我出来自己创业,做自己的海外基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今年操作的具体案例。

今年截止到目前的收益率是100%。这个收益率看起来还可以,但从具体的案例来说,做到这样的收益率,从我的角度来说,年底有很多可以总结的地方,尤其是很多可以完善的领域。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在投资操作上还是有很大改善的空间。我今年做的主要是科技类的、互联网类的、医疗设备类的、新能源类的股票。

GOPO这个股票是美国新股IPO里面今年涨幅前三位的股票,上市价格是26块钱左右,最高的时候涨到98。我这几年的投资特点是领先于市场看到投资机会。我之所以看到GOPO这个公司,是因为我本身是玩儿潜水的人。GOPO这个设备的主要应用,像老外会玩儿一些极限运动,他们玩儿滑雪、滑翔伞、冲浪,它的创始人就是在巴厘岛玩儿冲浪时出现研发GOPRO这个产品的想法,从而创建了这个公司。美国的明星企业在上市的时候,因为美国是商业化程度很高的资本市场,这个公司的上下游都是值得挖掘的。GOPRO的上游公司是安霸,主要做芯片。GOPRO上市之后安霸也从20多涨到40多美金。GOPO商业上,在我看来主要是粉丝商业模式。玩儿极限运动的人,比如玩儿冲浪、越野摩托车,特别厉害,把一些很独特视角的视频传到Youtube上。GOPRO的销量和Youtube的点击率是高度吻合的。

另外GORPO开发了新的应用场景,在座很多女孩子都看过《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有一个细节是可以让时间静止,摄像机从左打到右的三维视觉就是用GOPRO拍摄的,摄影利用一个环形的影架,几十台的GOPRO同时拍摄,后期处理出这样的效果。

《爸爸去哪儿》也是大家看过的。只要大家留意一下很特殊的无法站人或者是角度很偏的场景,都可以在里面看到GOPRO的应用。还有《国家地理》《探索发现》等等。GOPRO是去年美国在摄像机领域销售排名第一的设备。这个公司上市的时候,所产生的资本市场的冲击感是非常有爆发性的。大家觉得这是一个设备企业,是卖小东西的,这个东西只卖300美金,可能也赚不到很多钱。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说,它通过内容拉动销量,包括未来在视频频道上,加很多自己的广告,或者是辅助的销售,对GOPRO的价值认知可能会更立体一些。

接下来是苹果。从去年11月开始,苹果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点是它和中国移动签订了合作协议。苹果在2013年的全球市场中,增长最好的是日本市场。因为二季度的时候跟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个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是6千万,而中国移动的用户是7个多亿。我当时就觉得这肯定是特别不得了的事。哪怕今年没有特别颠覆性的产品,中国移动的合作也会对销售提供特别大的帮助。

我也顺便挖掘了苹果产业链的几家公司,一个是InvenSense,我是看空这个公司,给的目标价是15块钱以下。发完财报之后,昨天晚上收盘价是15.6左右,发财报的时候跌了24%,也是很出乎意料的。InvenSense我今年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做多,一个是做空。因为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硬件制造和销售基地,尽管在美国上市一些很小的公司,3亿、5亿美金的公司,如果努力,都可以在深圳找到它的代工企业或者是销售中心,获取到一些领先于美国的资料和信息。当时我非常清楚它是要进苹果产业链的,对销售拉动非常大。后来在苹果iphone6发布会之后,因为一些内部的原因,导致我对它的观点发生了彻底的扭转。所以我后来就一直做空它。

另外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是GTAT,它现在是处于破产清算的状态。我是中国最早研究这家公司的人,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就在雪球上写了研究报告。在发布会之前,有很多蓝宝石A股的资产重组的概念股,都是由这个公司引发的。

我当时关注到GTAT是因为我一直做新能源板块的研究。中国在2012年的时候,有80%的多晶硅炉是它提供的。我当时在看光伏的论坛,看到GTAT和苹果签订了5.7亿美金的协议,帮苹果做蓝宝石的玻璃。它的市值非常小,只有10亿美金左右,如果作为苹果的供应商,直接的对手就是康宁,而康宁的市值有200多亿美金,这肯定是有巨大潜力的。但在发布会之前,我是大概率判断苹果是没有用蓝宝石的,所以身边投资GTAT的也没有因此受损。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它居然会破产。现在来看,它的管理层欺骗了大家,也欺骗了苹果。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今年年初,我一直在做苹果的期权。苹果公司的体量非常大,做它的正股,配一些仓位,今年可能涨30%、40%,如果买10个点或者是20个点,对账户的拉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会选择期权交易,从公开市场Q2前购买到发布会前是涨了7倍。这段时间,我一直跟身边的朋友说,今年只要抓住苹果这一个投资机遇,今年收益50%以上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你所付出的仓位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Rewalk这个公司要感谢雪球,我是在雪球上看到这个公司的。我一直在做科技类和医疗设备类的公司,所以对这类企业非常敏感。在它上市前半个月,我已经做好了非常深入的分析报告,但我一直不敢发出来。因为它发行的股份太少了,才300多万股,发行价是14—16块钱,盘子非常小。在它上市第一天,我挂单的时候,显示的价格是12块钱,我心里还咯噔了一下。如果这个东西这么好,为什么发行价定低。还是按照原定计划下单,我完全没有想到它从12块钱涨到43块钱只是用了2天而已。它还有日本和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的EKSO这个公司我也买了,因为它跟美国国防部签订了机器人的协议。它本身有三个产品线。Rewalk只是针对下半身瘫痪的残疾人。

这三家公司,GOPRO从20多块钱涨到98块钱,苹果的期权是7—8倍的收益,Rewalk从12块钱涨到43块钱。这些机会,如果你看到了,也抓住了。今年做到了1倍收益,算是非常正常的水平。

这个目录是我自己今年写的研究报告,在雪球上都可以看到,包括新浪博客。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也有自己工作的努力。1月3日,我就非常看好苹果。很多时候,当你发现一个上市公司,你买它的理由,事后来看都是滑稽可笑的。可能就是一拍脑袋,或者是生理上的反应,情绪化的东西。我之前的工作是完全独立的,现在也是出来创业,是没有人监督我的工作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它非常认真详细地写出来,贴到一些公共的媒体上。我把这些文章贴出来,有一些专家看到以后,他可能反驳我,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进步的方式。

这些年来,如果发现潜在的巨大投资机遇,这个PPT里总结了一些心得。

首先是宏观环境。过往几年,有一个大前提,美国是一个大牛市,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牛了5年的时间,这是宏观环境,无法脱离宏观环境去做投资。

另外就是行业阶段,是粗放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衰退期的行业找到一个有爆发力的股票,难度非常大,你的投入产出是不成比例的。

另外就是这个公司的位置,它是有独一性的还是普遍性的。国内很多苹果产业的公司都是在产业链末端,都是在加工制造环节。报纸上说苹果手机卖600美金,国内只赚几美金。你在这个位置,就只能赚几美金。你又不掌握专利,又不掌握高端芯片制造,大头肯定是别人赚去了。

另外我还要考虑资产在不同风险环境下的定价机制。如果大家长期关注美股的话,当时美股光伏泡沫破裂的时候跌得非常惨,大概是2011年到2012年。PE高的时候是十几、二十倍,低的时候是0.9倍。当时国内的企业都是跌了90%以上的。我自己给设定了交易的计划,我觉得美国最好的企业,全球获利最高的first Solar,股价是130美金。我自己跟自己说,它跌到90%的话,我就买这个公司。后来它真跌到十几块钱的时候,我就不敢买了,因为A123破产了。同样一个公司,PE波动范围可以在十几倍到零点几倍之间,资产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下,给出的溢价差别是非常大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奇虎。我们也是比较早就开始投资,大概是22、23块钱的时候。在奇虎搜索出来前一天,还在让公司加仓,当时是17美金左右。奇虎在上半年涨到120美金。100美金的时候,大家是看多的。前段时间跌到60美金,大家不敢买。同样一个公司,收入可能还在继续高增长,为什么100多美金大家看多,而60多美金的时候不敢买呢?作为投资者,需要思考这些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说这个公司的业绩线性地增长,它的股价就线性地提高。这不是一对一的逻辑关系。

我个人总结,资产价格+资产质地=潜在收益。资产价格同样一个东西,你觉得是黄金,别人就觉得是狗屎,这来自认知的差异。

认知的差异是分成三个层面的。肤浅的认知是针对市场而言的,像Rewalk这个公司,作为刚上市的企业,市场对它的认知比较少,关注的人比较少,你就可能在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买到。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上市当天就从68块钱涨到99,这就是公允和过度的认知。

假设资产是不变的,比如资产价值是1,市场对这个东西是肤浅认知,潜在的是高收益。公允的认知等于个人跟市场认知是一致的,很难提供超额回报。过度认知,市场一边倒的好。现在只要谁跟我说什么公司闭着眼买,买这家公司就像买现金一样,当有人这么说的时候,离调整也不远了,市场对企业过度认知,预期太高的话,很难在这家企业上取得超额回报。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投资的核心是增加你的认知能力。资本市场上的很多人是不赚钱的,很多人是有时候赚有时候亏,真正一直能赚钱的,而且是有逻辑性的赚钱,你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而这个方式要被不同的行业和公司的投资被证明是有效的。从我的角度来讲,认知能力的差异对我来说非常有效。一个公司,第一眼看上去,别人可能看到了表面的产品,而我看到了它背后的商业模式。这个是导致投资是否盈利亏损的关键。

说到有什么好的方式,除了多读书和接触新事物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方式。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