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21期:股民的自我修养2
16384000000001

第1章 为何“少林扫地僧”武功最高强?

黄祖斌,个人投资者,发表时间:2014/5/10

基金经理老鼠仓微利的启示

最近有这样一种想法,即股市投资成功带来的收益,与一个人的层次、境界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层次和境界,即使从股市中得到了暴利,也很容易失去(2006年首次入市,在2007年大赚的投资人,估计只有不到5%的人到目前保住了牛市的成果)。更多的人是从未在股市中得到过较多的浮盈,而是在中国股市这个亿人坑中越陷越深。

曾在网上看有人分析金庸小说中哪个人物的武功最高,他认为是东方不败。其实我看不是,东方不败面对任我行、令狐冲两个一流高手及向问天这个二流高手时,也只是稍占上风,最后还被杀。我认为最厉害的高手是《天龙八部》中在少林寺中扫地的老僧。面对慕容复和萧远山两个一流高手,老僧都是一招就击倒,被乔峰钻了个空子打中一招降龙十八掌,断了骨头,吐了血,居然还能正常地挟住慕容复和萧远山的“尸体”用轻功行走。仿佛吐的不是血,而是一口痰。这位老僧的武功现代人是学不会的,不过他的理论挺有意思。就是武功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体内戾气的积累,如果不在学武的过程中用佛法化解,最终会导致武功尽失,成为废人。

有一次看一个关于风水、天命之类的文章,作者称,人的文身不能文特别牛的人物,否则如果自身的素质压不住,文身不但不能帮助自己,还会害了自己。比如中国的黑社会中,很多人拜关云长,但基本上没有人把关云长的像文在自己身上。因为一般人根本压不住,也配不上。这里想起郭德纲的相声,把二龙戏珠的文身说成是带鱼。还有一个相声说有个外国人,身上文的是“小良”二字,其实是一个“恨”字。我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人文身,或许我的想法有偏见,不过我觉得,有文身的人基本上不大可能在股市中赚到实质性改变财务状况或改变自己命运的财富。

世界上有太多人因为自己的层次不行,境界不高,所以即使得到了巨额财富,最后也往往是一场空,甚至发生灾难。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搞了愚蠢之极的休克疗法(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俄罗斯的休克疗法,都导致中国基本上不可能犯类似的错误)。在民不聊生的同时,俄罗斯巨额的国有财产落到了少数寡头手中。不过由于这些寡头自身的素质不行,没有能力接受得来的这些巨富,结果他们的下场多数不太好。其中最著名的7个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入狱,不久前提前出狱),古辛斯基(流亡以色列),别列佐夫斯基(丧命英国),斯摩棱斯基(几近破产),维诺格拉多夫(已破产),马尔金(开赌场度日),只有弗里德曼因为低调,算是比较成功。

不久前看某微博提到,在20世纪90年代的327起国债事件中,利用不当手段赚得暴利的人中,有的死于非命,有的进了监狱,只有两个人还正常地活着。最近出事的,就是四川的刘汉。2008年跳楼自杀的魏东,据说其实是他杀,留下的遗书有人分析疑点重重。

这里还想起北京在2009年或是2010年发生的一起灭门案,犯罪人杀了孩子、老婆和全家其他家庭成员。什么原因呢?家里突然得到了巨额的拆迁款。

人的综合素质不行,如果没有钱、没有权、没有社会资源的时候,则身上的一些致命的大缺点一般也没有条件暴露。但一旦得到巨额的财富,很多人身上固有的毛病就发挥得淋漓尽致,大ZUO特ZUO,最后ZUO DIE了。

中国股市为什么长期地大圈特圈钱,根本也没有什么回报,但这个游戏还能玩得下去?我看就是有太多利令智昏的股民年复一年地往这个钱坑里填钱,导致这个大钱坑看上去还能继续往外抽钱。如果不是有大量瞎了眼的散户在定价明显过高的股票上市首日踊跃接盘,新股就不大可能定价过高。如果新股定价合理甚至低估,圈走的钱就会少得多,对于投资人来说,股市负的现金流就有可能成为正的现金流。我真是无法理解2010年和2011年,明明很多新股上市第一天起就持续下跌,怎么还有人在首日接盘?我真不知道买入华锐风电等新股的那些人识不识字,大概从不看招股说明书,最关键的是只会幻想赚大钱,从不考虑下跌损失的风险。正因为有太多利令智昏的人,害了整个市场。不过对于真正有知识、经验、理念、水平、方法的人来说,熊市跌得越多,持续时间越长,最终赚得越多。但对于更多糊涂的散户来说,亏损之路可能是终生的。

当然,这些年散户固然亏得一塌糊涂,不过毕竟亏的是小钱。亏损更多的是机构投资者。不要以为有10亿就是机构投资者了,其实机构的钱也掌握在具体的人手里,如果掌握机构资金的人比普通散户还要低能,亏个10亿也就是一两年的事。看看中国国航、七匹狼等定向增发,哪一个投资者不是投资上亿?

中国股市有太多太多“心术“不正,理念不对,导致急于求财,求大财,结果忽略了股市常识,忽略了风险,导致亏损的人。

以上感叹来自于今天看到的证监会本周五的信息通报,提到以下三个老鼠仓的案例:

公安机关近期已对3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一是2013年10月,证监会对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基金经理钱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启动初步调查,同年12月正式立案稽查。经调查初步查明,钱某案涉及买入金额达1.23亿元,获利160余万元。

二是2013年11月,证监会对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基金经理欧某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启动初步调查,同年12月正式立案稽查。经调查初步查明,欧某某案涉及交易金额达1.06亿元,账面获利260余万元。

三是2014年1月,证监会对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原投资管理人员张某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启动初步调查,3月正式立案稽查。经调查初步查明,张某某案涉及交易金额达4.87亿元,获利1500余万元。

这三个人比前两天公布的另一起老鼠仓案的基金经理好一点儿,那个人是亏损的。但这三个人交易金额都达到了1亿元以上,结果怎么样?也只不过分别盈利1.30%、2.45%和3.08%。为什么有人心智如此不成熟,玩这种高风险的游戏?就是因为对内幕消息是否是股价上涨的充分条件比较无知。

据某些出版物的公开材料,在2005年,中国股市正式开始股改之时,证监会傻乎乎地通知券商,称要公布股改政策,让券商为股市的大涨做好准备。结果怎么样?虽然这个政策在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被公认为利好,但刚刚推出之时却普遍被认为是利空,股市并没有上涨而是下跌,就是提前知道这个内幕消息又怎么样?

所以买股票首先要摆正心态,如果能真正摆正心态,则利令智昏的各种毛病基本上都不会有,再多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主要是一些书籍),股市投资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即使在中国股市这种恶劣环境中,要想长期赚钱,也并不是难事。

这里顺便说一个事,最近网上有一篇长文章,文章好像是《某屌丝基金经理给女儿的信》,写得很长,我都未必写得了这么长。文章中居然还提到我的名字。从文章内容来看,这个基金经理业绩很不理想,我看他文章中提了很多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等内容,这些内容恰恰是有害于股票投资的。作为股票投资人,最要紧的是掌握有效的股票投资策略,而不是预测宏观经济或是股市,并以此作为股票投资的决策依据。一个好的交易策略,完全不依赖于对未来的预测,而是在各种市场状况之下,都有应对的策略,并在较大概率上能够实现理想的收益。投资人最要紧的是掌握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宏观经济的知识或见识,和《金瓶梅》中西门庆的淫术一样,对股票投资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