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16383400000002

第2章 为何我要坚持投资成长股(2)

但斌:投资就是独立思考,须要对你的判断做投票,而且关键是说和做要一致。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剩下的让上帝完成就好。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至于是不是你看的就是那个正确的方向,那再说。我们说投资是比谁看得远、看得准、敢重仓。你看得远,但是不是看对了?看不对就要承担看错了的后果。投资主要是看得远,对了就成就你,错了就承担风险。

实际上从我们投的广州药业的情况看,当时白云山A(SZ000522)和广州药业合并的时候每股收益大概是5毛多,不到6毛,两个加起来按照20倍市盈率,就是12块,再算上汇率,可知换成港币是多少钱,当时按港币算它是在七八块钱。所以说就算没有王老吉,广州药业也还是有安全边际的。它既有安全边际,又是价值型和成长型的,这时候如果你不去做这个事情的话,你是不是会终生后悔?如果王老吉真做好了,那广州药业可能就是500亿元或1000亿元市值了,可能会是比茅台还好的公司。茅台虽然能走向世界,但毕竟是奢侈品。像这种快消品,要说能代表文化的,还是王老吉更能代表浓厚的中国文化的东西,如果它能走向世界,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像可口可乐、麦当劳代表美国文化一样。所以,在那个时刻,我们做这样一笔投资,我自己认为这应该是每一个正常的投资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不做,我可能现在会非常懊悔,以致整天捶胸顿足。因为这么大的一个机会摆在面前,而我却抓不住。

我们一生中重大的投资机遇不会太多,就像巴菲特比喻的打20次孔,如果我们错过一次、两次、三次,那么错过这些机会都是极其遗憾的。对投资人来说,当重大的历史机遇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能不能迅速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这非要重要,因为机会稍纵即逝。

只赚属于我们自己的机会

雪球:投资中如何能找到这种重大的历史机会?

但斌:这个跟长期积累有关。首先,我们虽然机会很多,但我们只赚属于我们自己的机会。市场上有些机会,比如周期性行业,如果我们的风格不适合投周期性行业,那它涨得再多、跌得再多,都跟我们没关系。但是当轻资产、消费类的,我们喜欢的风格机会出现在面前时,那就要全力以赴。因为这是我们长期关注的,它一旦出来,我们会很快关注到,所以不是很偶然的一件事。比如关注王老吉是长年累月驻扎在我们心里的,只不过突然有了这个机会,这相当于一个爆发点。

有些投资最遗憾的是,当这个点来了,你不去做,或者说是言行不一致,这是最大的问题,但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障碍。因为我们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再修正,再观察。比如广州药业,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密切跟踪中再修正。投资是一个持续工作的过程,要持续奋斗,点到了,你就要做这个决策。

雪球:怎么才能提高投资的确定性?

但斌:投资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但是在买茅台或者广州药业时,这种历史机会实际上是很确定的。比如茅台在170~180块的时候,我跟很多朋友说:“茅台去年盈利是8块多,今年是14块,十二三倍的茅台你都不敢做投资,那你还做什么投资?”如果说你是专业投资者,你就不用投了,什么都不用投了。至于茅台,这几乎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企业。很多人说三公消费禁止了,就不投茅台了。什么是确定,就是对事物的认识。比如我们就认为,决定茅台未来发展的最根本的逻辑是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三公消费,而中产阶级崛起了,就要消费中国最好的酒。所以说,当你认为茅台真正崛起的原因是中国的发展、是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大批中产阶级的崛起、是中国财富的增长,那你在茅台170块、13倍PE的时候,你就敢投资;那些认为三公消费是决定原因的,就不敢投资了。这个确定性还是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是不是足够客观,是不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也可能看错,但是至少在那个位置,我们愿意去做那个决定,这更集中在茅台上。那是我们的想法,而且那样做了。所以很多事情如果要提高确定性,其实是个修炼的过程。就像芒格评价巴菲特,“65岁以后投资技艺突飞猛进”。

投资就是一个对人性优劣的奖惩

雪球:成功的投资者须要具备哪些素质?

但斌:独立思考、勤奋、谦虚、客观。所有的事业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都是不断修炼的过程。投资就是对人性优劣的一个奖惩,而人性优劣须要你去修道。我们说老和尚是得道高僧,但他是面壁十年、想了很多事情、吃了很多苦,才能得道的。北方有句话叫作“钱难挣,屎难吃”,意思是说挣钱和吃屎一样,这是多难的工作?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在这个市场上,为什么你能赚到钱?这是很难做到的。你说什么样的特质,你首先得想这个东西不是白来的,是要经过不断努力才能获得的,最后才是投资天赋的问题。可能有些人没有投资天赋,再努力也不行;但只有投资天赋,不努力也照样不行。

雪球:芒格说过,不见40岁以下的投资者,您怎么看年龄和投资的关系?

但斌:正好我们在40岁的时候,也就是5年前,亏了一大笔钱。所以,只有经历过这些东西,才能让这些阅历、经验和教训变成我们自己的宝贵财富,这个和年龄的确有很大关系。如果2008年之前没有更早期经过那些事情,那可能我们2008年就没有了。在一路顺境的时候,比如2003年-2007年,如果我们做融资、结构化产品且不断融资,那到2008年就OVER了。为什么2008年我们扛过来了?一方面,因为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投资不能借钱、不能融资。这两年,很多融资炒股票的人都倾家荡产了,因为本来他有几千万元,但他却融了几亿元,结果钱就没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2007年最高点出来了,我们可能现在就在重复之前没有经历过的错误。当然,人是要反思的。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我们做投资也发现,同一个错误,如果不反思的话,会重复犯;会反思的人、聪明的人,如果上次亏10亿元,下次就不会重复再犯亏10亿元的错误。如果老犯重复的错误,那就不适合做投资。

像芒格说的“不见40岁以下的投资人”,因为不到这个年龄,很多事情就没法感悟。比如,有的人研究生毕业,近30岁入行当个研究员,然后30多岁开始做投资,大概用了5年-8年时间,等到40岁的时候,很多事情可能还没经历过。我们很幸运,一进市场就自己做投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投资的职业生涯并没有那么长。只有经历过几轮牛熊市的起伏,才能知道什么钱能挣,什么钱不能挣。光理解这一点,没有10年以上的投资经历,是不能理解的。

雪球:人有没有可能真的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