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13期:玩转余额宝
16383200000006

第6章 站在高处看余额宝(2)

当然这种行为是需要几个基础的。

第一就是要有足够的客户基础。一个没有流量的网吧,放再多的方便面也卖不出去,还占地方,没有基础客户谈搭便车是奢侈的行为。

第二则是提供的产品必须有正的相关性,不伤害客户基础。例如你卖方便面、卖水都是好的,但是如果你每隔几分钟就放个广播说,问大家有没有卖理财产品的需求。估计客户会烦死,不但卖不出去理财产品,人也走了大半。

所以,余额宝的本意就是如何给既有的客户体系提供增值产品的行为,让停留在其支付宝上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个选择,如果选的好成本会很低,近乎于零。选不好的话,成本可能本身不高,但是会造成客户损失。例如哪天如果给支付宝的客户挂钩了股票型基金,虽然最后佣金收得不多,但是大量客户出现亏损,估计也就连带着支付宝给一起恨上了。

所谓渠道模式,前面也提到过了,必须是同质化而且供大于求的东西,渠道为王的优势才能体现,而市场上,同时符合这两个特征的金融产品,确切地说,也就是货币基金了,于是一拍即合,就勾搭上了,出来了余额宝。这个模式,仔细分析下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余额宝是互联网技术的胜利吗?我觉得如果说是互联网技术创新,意味着只要是互联网公司,就应该都可以成功,但是现在可以成功的,除了微信理财通、余额宝,谁能成?所以,这必然不是一个普通性的技术成功。

按照搭便车模式的理解,其实是因为余额宝和微信,都符合了搭便车模式的两个基础性要求,极大的客户群加提供了正相关的东西,它不是一种技术的成功。很多互联网公司可以用更好的技术,百度、网易、东方财富网的技术都不差,但是它们却未能成功,为什么?因为基础客户群不够,也就是网吧开得不够大,它们囤积了再多的方便面,也没人来。

所以,要打败余额宝首先必须要有比余额宝更大的客户群,现在看来,也只有银行了,而事实银行受制于利率管制,很难跟进,于是一场不对称的游戏就这么开始了,这里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银行的对手是谁这个命题?不是互联网,而是利率管制。换句话说,你再怎么改变思维,你再怎么贴近用户,你再怎么努力提升互联网技术,其实都是无效的。所以,现在很多金融机构说拥抱互联网,我感觉都是本末倒置的,你拥抱不了,你拥抱了,你就死了,因为你没能力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即使成为了互联网公司,你也没胜算。看到三体里面有个说法,很有意思,就是降维,什么意思呢?银行要成为互联网公司,那属于降维攻击。降维攻击,其实毫无胜算的,举例就是人比虫子高级,但是一旦拉到一个层面上的时候,你打不过虫子,虫子能靠吃垃圾和泥土生存,你可以吗?你必然是不行的。所以我听到金融机构说要拥抱互联网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鄙视的,先想明白自己是人还是虫子,再想明白你要什么。见风就是雨很可怕,最终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自己的业务做不好,别人的学不会。

再谈谈余额宝是好是坏的问题。余额宝对社会,到底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余额宝最大的正面意义,其实跟美国的货币基金是一样的,是倒逼了金融机构的自我革命,从而变相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提前到来。这个对银行而言,很可能是个噩梦的开始,因为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市场,银行业会极度惨烈。对社会而言在带来极大的正面意义的同时,也带有极大的负面性,没办法,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不可能存在只有好没有坏的东西。优点就是缺点,缺点就是优点,利率市场化也一样,提升金融机构的效率,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另外,从短期来看,毕竟它还是现实抬高了银行的成本,而银行也会通过各种手段转嫁成本,从而抬高整个社会的成本,但是这个不是余额宝的责任,从单一社会主体而言,它是没有义务为社会负责的。所以马云的自我定义搅局者是非常对而贴切的,这个对社会而言是有极大意义和价值的。

顺带谈谈百发等其他产品。百发等其他产品最大的问题是不可批量复制,不具备现实意义。对于百发而言,只是百度跟华夏基金一起合作开发了一款基金产品,这个产品高达8%的收益,并且又是中投保担保的,基本就可以确定其规模不会大。也就是上万亿理财产品里很小很小的产品,估计最多也就十几亿二十几亿。因为它的背后必然是利益补贴行为。而且我可以确切地说,无论从哪个市场来看,无风险的保证8%的收益,都是不可维系的,任何一个理论都支持不了这个收益率,所以,这种产品很多时候只是个营销噱头。

百度敢这么做,估计也就是买个货币基金然后贴个4%左右的收益,权当广告行为了。假设是十亿规模,那也就贴个四千万而已。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四千万,引起个眼球效应还能跑马圈地免费拉进一批客户流量,仍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但是,这样的行为和互联网金融又有什么关系呢?除了是互联网企业掏了点钱,请华夏基金设计金融产品外,跟互联网金融丝毫也没有关系。它的认购协议、流程跟传统的认购,一点差异也没有,就是把线下行为网络化而已。再进一步说,这个收益率,百发压根用不着互联网这个渠道,哪怕要求是屌丝上银行柜台买或者跑百度总部大楼去买,估计也是一样卖完的。为什么呢?因为供不应求的稀缺性产品,永远不需要渠道。互联网在这里渠道的意义是失去效应的。渠道的概念是什么?就是你卖不出去,我能卖出去。这样形成了你对我的依赖。如果你也能卖我也能卖那叫啥渠道?货币基金这个东西,淘宝能卖并且卖得比人好,勉强算上货币基金的渠道吧。但是这个渠道的自我限制太大,仅适应于同质化的极低风险产品。而百发在这里则压根连渠道的表现都没有,无非是个认购系统而已。

如果非要用搭便车模式来区分两者的话,我感觉百发等产品跟余额宝的区别在于,余额宝是开了很多的网吧,在里面卖方便面、卖水。而百发等产品,其实是网吧人数不多,没什么人来,只好打出了招牌说,免费提供方便面和水,忽悠人来上网的方式。这个其实就是互联网里面有段时间所谓的得账户者得天下的区别,阿里巴巴有极大的客户群,因此是有账户体系,而且还不少,而百度看上去过客匆匆,人流极大,但是却都是从网吧门口经过,从不进来,所以缺乏账户体系,使得它搭不上便车。百度期望通过百发等产品,能建立起账户体系,所以它那点补贴的钱,都是拉客的钱。当皮条费了。

至于怎么看得屌丝者得天下?如今媒体常说得屌丝得天下,我其实一直觉得都是扯淡的事情。屌丝其实是忠诚度最差的客户。想想开心网,怎么说也有几亿屌丝用户,现在呢?一世英雄,而今安在哉?屌丝就是这样,如果你不能持续给予刺激,立马就走,再好的客户体验都是浮云。最好的客户体验以前是免费,现在是送钱,送钱给你再垃圾的体验都变成好体验,只是问题是这种体验是否能持续?如果不能持续,那就玩完。百发如果不能解决这个核心的问题,它花了这么多钱搞互联网金融,也就是玩一票金融游戏而已,其实阿里巴巴面临的问题也一样,阿里巴巴的账户体系建设起来的核心在于淘宝提供了持续的便捷性的购物,具备极大的黏性,使得屌丝愿意继续停留。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更好方式来进行更好的购物可以进行替代,立马也会失效。显然现在它碰到一个叫微信的对手,移动端布局落后必然是阿里巴巴致命的缺陷,这个我在两年前的预测,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其实,移动互联网比互联网更可怕的事情在于,移动互联网造就出来的屌丝,比互联网的屌丝更没节操,更没底线,更加喜新厌旧和骄奢淫逸,整个互联网的江湖因为移动化以后,会显得更加分化,自我意识更浓厚,不可测性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