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08期:多么痛的领悟
16382700000007

第7章 让人想吃后悔药的败笔http://xueqiu.com/1604871976/22970428

定位理论做投资,个人投资者,发表于2013/2/17

本不愿揭开自己的伤疤,但刚刚看到雪球还有股友看好此股,并且看好的逻辑和思路和我当年大同小异。为了大家不再重蹈覆辙,也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我拙劣的水平,特分享这个案例给各位股友。

$人和商业(01387)$我在这股票上亏过钱。大概在1.3元到1.5元左右投过此股。当时我们也去了广州(看起来好)和虎门(在建)的项目。也看了财报(财报表面很好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还参加了两次股东大会(投资者关系吹得很好)。

广州的项目是其投资者关系部门最喜欢带机构去看的项目。因为生意还不错,商铺价格也卖到7万一平方米以上了。但是广州项目基本已经卖完,且5万平方米占全国的比例很小。其他地方的项目除了哈尔滨以外基本是生意冷清。最可怕的是其财务有作假,假装把项目整体转给了熟悉的朋友开的公司,把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算成营业收入和利润。作为搞人防工程的公司其有很硬的背景。虽然拿的项目地段都很好。但是实际上地下商场的生意远远不能和地上相提并论。例如武汉的汉正街项目地段很好,但极其失败。

其实以定位理论还原顾客认知的角度来看:多数人不喜欢去逛地下的商场吧。

而消费者不喜欢逛地下商场直接会导致买了商户的业主生意惨淡或者收不了租金。最后反映到企业本身就只能卖出多少商铺算多少了,租金也不高(一年2亿左右),为了融资和套现股票就虚构了“整体转让项目”的营收和利润。

有段时间以公司回购股份稳定股价,高管乘机大幅减持的方式在套现现金出来。为了维持股价,除了做好财报和发布利好消息,连回购的手段都用上了。投资者关系当然也要配合对机构大吹可以让机构的评级和仓位上来。当时这个公司的大行评级都是买入,目标价都是很高的。

从表象上看此股似乎有腾讯和茅台一般的毛利率70%和净利率50%还有净资产收益率30%以上。当时的估值也很低(pe5倍),派息率还5%以上,账面现金有70亿,也有独特的商业模式。还有数百万平方米的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预示着美好的未来(要是全部能以3万以上每平方米卖掉那估值怎么也得千亿啊)。实则暗流涌动,陷阱重重。当初也和楼主@Anthony陈分析和算账的方式类似。

还有股友认为此公司可以当烟蒂来投资。我想说的是:首先,这个公司的财报不能信,烟蒂好歹还能抽一口,但这个烟蒂反而可能会让捡它的人脏到手。

以我现在客观地来看此公司,合理的估值应该是20亿,对应其租金收入的10倍。而且开发的项目80%是失败的,只有20%是成功的。这些失败的项目如果没有成功的忽悠商铺投资者买,根本租不出去。能否收回成本都是问题,虽然其不用买地,但开发地下商场的成本却高达1万每平方米。

但是即使这样因为其诚信和道德让我也不敢投资它。100多亿的市值,谈何烟蒂?

现在只怪当初自己价值投资的水平半桶水,被表相迷惑,贪心和愚蠢了一回。

总结:此公司水太深,心不善。建议股友别碰此股。

个人反思:

1.迷信于虚假财报:轻易相信财报的真实性。实则香港财报作假的老千公司扎堆。轻信其作假嫌疑的营收和利润。看到其如此高的应收款,其高息13%左右利息发行的数亿美金债券却没有重视和在意。

2.轻信投资者关系:参加股东大会和实地调研的时候。投资者关系对公司和其商业模式大肆吹捧。自己和一些投资人也信了。只看了其生意最好但占比很小的广州项目和规模庞大却前途渺茫的虎门在建项目。

3.人性弱点(麻木,自大,贪婪):学价值投资,学艺未精。在投资此股以前没有亏损过,并有几个成功案例。导致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大。一定谨记“半桶水”是会害死人的,完全不懂投资的人是不会下重手去投资一个公司,只有半懂不懂却自大的人更容易铸成大错。学任何东西一定要学到功力精纯才好。

对教我投资的前辈老师对此公司的质疑(产权,租金,财报)和自己看到的一些应该质疑的东西(虎门销售困难和全国租金偏低)没有当一回事,屁股决定脑袋,麻木乐观。

因为看其盈利能力如此强大且估值如此低估而重仓买入希望凭此实现财务自由,极度贪婪。甚至还推荐给几个好友买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此役我损失惨重,教训深刻,估计很多错误不敢也不愿再犯。虽然别人亏钱的案例始终对自己的感触有限,也希望各位能稍微起到一点作用吧。

亏损的结果是损耗了大部分的本金,可惜的是也亏掉了过去几只成功投资的利润,最可惜的是亏掉了一直跟着我投资的几位铁杆好友的钱和绝对的信任(这个用钱都买不到)。

雪球用户评论

農夫:

曾经有一些Q友向我鼓吹这个公司。回顾的时候觉得疑点很明显,身在其中却总不知。我现在对市场也是满怀敬畏,香港价值陷阱非常多,这几年来我看过一只又一只老千,虽然都一一避开了,但不幸在李宁这里也栽了跟头。

总结:1.不亲信任何人,包括李宁这种公众人物。2.不轻言重仓,哪怕你很有把握。3.不符合常识的不碰。很多老千从常识上可以排除一半以上。比如搞农业的净利率跟茅台一样高。比如竞争白热化的体育服装,福建这种烂企业净利率居然是耐克的几倍。甚至是KAPPA的三四倍。4.老千经常出没的地方不碰。农业股,福建企业,中国XXX名字的非国字号企业,已有前科的老千家族。

刘马克:

香港股市是老千股的天堂,造假成本极低,又没有强制退市的威胁,金字塔控股,随意增发摊薄,监管思路与保护投资者方面与美国有天壤之别,低价股,微型股的长期折价是有合理性的,会定期消灭一批只看报表,爱捡便宜的“价值”投资者,我的办法是上市未满10年的一律不看,虽然简单粗鲁但可以有效避免一大批地雷股。

闲看花回复定位理论做投资:

这恐怕就是史玉柱所说的,“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与兄共勉。

不明真相的群众(大神):

我觉得核心竞争力无法描述的公司都要当心。比如,为什么你能拿到这些“资源”?如果公司的“资源”不来自于客户、市场,通常也不会敬重市场和投资者。

weike369:

香港的很多股票如此。我在$雨润食品(01068)$吃过大亏,从26元直打到8元,8元出来1元买进了$华电国际电力股份(01071)$,幸好仓位控制得力,损失可控。当时,我还上商场考察雨润的销售和产品情况,一切很好,后来考虑问题应该出在公司老千做账上,能够随意转移和增减利润,关联公司关系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