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16382600000006

第6章 寻找穿越牛熊的次新股

作者:百谷王,个人投资者;发表时间:2015-8-1;

原帖链接:http://xueqiu.com/7953251915/52868622

几乎所有人都是被一波牛市大波动诱惑触动快速发财致富的内心而进入股市的,而几乎绝大多数散户都是以牛市的终结而给自己画上一个投资亏损的不完美句号,并没有能笑到最后。

有的人至此长期滞留于市场追涨杀跌中循环往复,成为最勤劳最可爱的股票搬运工角色。既然是搬运工,自然极少有出人头地的,股市很奇怪,并不是搬运量大就能收获越多;运气好的,有些赚头;运气差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还不自省。只有少数人,发现搬运不赚钱,只有思考才能带来财富,遂以“既来之,则安之;既亏损,则思之”的无间进取精神,在市场无常的波动中历练出了坚韧不拔,最终达到在股市中游刃有余,真正让利润成为勤于思考的副产品。

翻开中国股市10——20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如果以时间为朋友的话,长期价值投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小市值高成长股不会让人亏钱,甚至带来巨大的超预期利润,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历练出一双善于挖掘优质成长公司的火眼金睛,并选择相对合适的价格做成这笔生意。同时,还得正确面对市场的无常波动,老禅入定。

中小市值高成长公司在上市初期都笼罩着一种神秘的面纱,其业绩和行业基本面会起伏不定,带有巨大的风险性和不可测性,再辅以市场的无常波动,导致投资者一般喜欢快进快出,能够坚持2、3个月或者1年就算是长期持有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持有3——5年的,真正值得坚守的好公司凤毛麟角,能够做到坚持10年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投资要赚很多钱而且持续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条适合自己并能持续赚钱的路都是人迹罕至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当下的市场非常应景搬运工的生态,现实状况却是投资者将自己曾经极为看好的某类小市值股票频繁交易,卖出之后,基本上多数是再也不会买进了,又换另一个目标股票买进,长期下来,最有暴涨潜力的黑马就是这样被抛来扔去,甚至卖出一只未来的大牛股后接续买入一只让人亏钱的股也是常态,结果徒留下一段段美好的低价买进的交易记录,还有一声声的叹息!曾经我都买过它们!要是早知道。可惜股票市场没有人能早知道!人生其实也是这样,一个缺乏坚忍不拔精神的人几乎是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的。

选择与投资小市值成长股,最重要的就是看行业,看公司未来是否可以预期持续高增长甚至几何级数爆发增长潜力。选择方法上,可以根据行业和历史牛股的对标,选取同行业的次新;也可以从没法对标的完全新兴产业中选择未来的大黑马次新,这种次新没有同类老股可比,只要基本面优秀,很容易成为未来黑马型大牛股。

从中国股市历史看,重组股和次新股是诞生超级大牛股的温床。但重组股把握起来的难度非常大,变数太多,散户在把握重组股的信息和能力上都不具备优势,而次新的确定性高得多。只要逢低买进小市值高成长股,不断检查股票池组合投资中的股票基本面变化、涨幅状况、强弱变化,不断汰弱留强,大牛股就容易从股票池中诞生。不管如何挑选,次新均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的阶段性涨幅最大,谁能在沧海桑田中崭露英雄本色,谁就高概率成为未来的高增长牛股。

在当下动不动就千股跌停的市场背景下,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情绪都跟着市场波动,都处于恐慌甚至极度恐慌状态,多以判断市场演绎情势来考量自己的市值是否短期大幅受损作为买卖和持仓依据。其实,很多亲临体验并同样被市场修理得体无完肤后的投资大师们都认为,市场波动是不可测的。测对5次而可能在第6次、第7次葬送出前5次的短期利润甚至还亏损。从乐观方面考虑,当下较为恶劣的市场环境更利于观察次新品种的持续表现,理性统计区间涨幅,也更利于投资者找出未来的大牛股。

大盘运行二次探底,但因为结构原因或资金原因,部分次新股由于开板大换手后资金介入布局坚决甚至是长远打算,次新股的历史涨幅较小或者未来持续高成长或并购重组,在第一波的股灾中就已经见底,这从市场层面完全可以印证。

这些品种有机会长持彩练当空舞并穿越市场中后期的调整,即使市场演绎成熊市,它们也会成为熊市牛股,次新中能成为未来大牛股的只能是新兴产业的高成长公司,而并不是所有品种。若市场继续弱势下去寻求更低位置平衡的话,对跟随市场牛市风口吹起来的多数股票而言,二次探底也无非就是一个下跌中继,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