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16382400000005

第5章 放开房贷又如何?

作者:西峯|发表日期:2014.09.23

原帖链接:http://xueqiu.com/1025819408/31738794

正文:

摘要:各地政府对于放松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正面,而且日趋明朗。

9月22日周一下午,一则小道消息悄悄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流传。其中“@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借用21世纪的消息声称:

“对于‘四大行首套房认定标准将放松’传闻,消息人士表示‘消息基本属实’,中行当天下午召开高层会议,讨论房贷政策调整问题。这一传闻也得到了工行、农行内部人士的初步证实,但均未透露详情。”

见此消息,许多朋友就在关心:这个消息靠谱么,如果属实又会对大家持续关注的楼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明眼人可以看出,各地政府对于放松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正面,而且日趋明朗。

上半年,各地先后传出政府放松调控的气球,先是杭州、长沙等地媒体传出政府考虑放楼市管制的消息,再后来南宁首传放松楼市限购。而天津滨海新区、无锡、成都、宁波都相继传出政府悄悄松动楼市调控政策,意图刺激销售,减少库存。

下半年后,随着楼市上半年销量低迷,各地政府的刺激政策开始由暗转明。但仍保留,多数政府对中心区和小户型的限购还留了一手。例如:

苏州市在7月全面放开了90平米以上住房全面放开,但90平米以下仍是按照以往政策执行。5天后,无锡跟上放松了取消对90平米以上住房的限购。但购第三套房仍不予贷款。而杭州随后宣布,7月29日起,购买本市萧山区、余杭区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购买主城区140平米及以上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宁波市住建委发布称,从7月31日起,宁波正式取消住房限购。购买宁波外围的鄞州、北仑、镇海、高新区住房,不再需要提供家庭住房情况查询证明。但购买中心城区海曙、江东、江北的二手住房的也不需提供家庭住房情况查询证明。

不过,如此大力度的开放限购对销量的刺激仍只是昙花一现。进入9月后,包括此前市场强劲的厦门、南京在内,绝大部分城市都放松了或进一步放松了住房限购政策。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和珠海、三亚六个城市还保留原来的限购状态。

但是市场不为所动,政府和部分乐观人士期盼的销量还是没有起来。因此有专家提议,要真正提升销量,还要降低按揭利率、取消限贷措施。

这些建议真的管用么?

从法律角度看,限购政策是政府对居民财产权严重的干预,于法无据;从政策角度看,限购和限贷主要是应急的短期政策,但却被严格执行数年之久,也违背政策本意。更重要的是,中国各地房产市场早已经分化,在少数城市供不应求的同时,不少城市供应早已经过剩。在此情况下,采用一刀切的强制措施,既无必要,也不理智。

因此,早在2013年底,中央已经提出,要实施差别化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各地政府在一番试探后,纷纷解除限购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限贷真会如传闻般马上取消么?我的看法是实质性放开还需时日。

处于对地方经济和财政的考虑,地方政府对放开限贷态度积极,这个容易理解。但是银行的态度恐怕未必同样如此。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少城市的商品房供应已然严重过剩,加之过去5年大力推行保障房,住房供应远远超过需求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放开房贷,固然符合市场买卖自由,自负其责的规律。但是显然,从常年过分关爱到突然独立行走,对于中国的银行体系不亚于一次大考。

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不少城市正处于楼市下行、人口外流的状态。指望投资性需求来当楼市的“解放军”和“接盘侠”,他们真的会符合传说中“钱多人傻”的特征么?

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