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163000000014

第14章 美国的超级大生意(2)

在美军宣布参战19个月以后,德国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宣告结束。从战术角度看,这里面找不出太多出彩的战役,也说不上哪一方的士兵更神勇,不过就是两边在拼国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两伙人呆站着不动,互相丢鸡蛋。在1917年时两边的鸡蛋都已经扔得差不多了,德国原本因为结束了两线作战,情况能稍好一点。而由于美国这个超级母鸡的加入,战场的天平急剧失衡,德国人在鸡蛋扔尽以后,不得不挂着满身的蛋液宣布投降了。

在此次战争中,美国共耗资370亿美元,阵亡11.6万余人,伤24.45万多人,相比欧洲各国动辄上百万的伤亡数字,这点消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与这一"低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高收益。在1914年开战之前,美国长、短期债务共计37亿美元,是纯债务国,到1919年战后,美国成了最大的债主,拥有40亿美元债权。在战争带来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美国的制造业开始了又一轮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之前被称为"镀金时代"的工业化大跃进时期,美国由此来到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汽车和电器从这段时期开始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普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州际公路开始遍布美国的国土,美国人"汽车轮子上的"生活方式,便是由此而来。

在政治上,原本由以英国为首的欧洲集团所主导的世界格局,开始逐步变成欧美"双核驱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著名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当然,在那时"孤立主义"依旧主导着美国的对外政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美国退出了由自己发起组建的国联。不去细究其中的细节,仅从美国的国家利益上讲,这种选择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在当时美国还只是取得了发言权,还谈不上起主导作用,这个时候如果过分介入亚欧大陆的事务,会让自己"责"大而"利"小。如果刻意追求类似于"G2"之类的头衔,那就成了慕虚名而处实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