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跟总理学经济:读懂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16182400000016

第16章 产能过剩(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办法,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

——2013年3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面对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要支持企业加快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进中求好。

——2013年3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

像钢铁、水泥等行业上项目都是需要审批的,但多年来恰恰没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相比之下,家电、服装等行业早已走上市场化轨道,不用政府审批,靠市场优胜劣汰,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说明,该审批的审批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的,费力办了事而又事与愿违,还不如已放给市场的。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反思。

——2013年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谁都想不到,30年前几乎所有商品都短缺的中国,30年后会被产能过剩困扰。近10年里,中国如同患上了“产能过剩”这种缠绵不愈的痼疾,从钢铁到光伏硅板,从水泥到风力发电,无一不存在让人头痛的巨额产能过剩。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行业都存在着同一个特点——国家调控。

从十几年前这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起,政府就打着“抑制产能过剩”的旗号进行多轮调控。然而,在严厉的警告、严格的审批以及多次“初见成效”的表态后,产能过剩却越来越严重。事实证明,想用行政手段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仅越调控越过剩,还会把经济结构逐步拉向畸形。那么该怎么办呢?唯有市场——让市场真正发挥矫正和调节作用。

产能过剩有多严重?

我国的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让我们看看几个典型样本。

样本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2002年,我国粗钢产能不足1亿吨,到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已达到9.9亿吨,占世界钢铁产量的40%以上,全世界钢铁产能过剩5亿吨,2亿吨在中国。

样本二: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37条,设计水泥熟料产能16亿吨。保守估计,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已达17.6亿吨,水泥实际产能为28.9亿吨,如果加上尚未退出的落后生产能力,我国水泥产能实际已经超出当年水泥需求8亿吨。

样本三:2012年,全球晶硅组件产能共60.3吉瓦,其中来自中国的产能就高达40吉瓦。也就是说,全球2/3的光伏产能在中国。而当年,全球光伏的装机容量也不过30.5吉瓦。

样本四: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吉瓦以上,但2011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8吉瓦,这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2012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1296万千瓦,同比下降26.5%,即使不考虑2012年的新增产能,仅按照2011年30吉瓦的产能计算,2012年的产能闲置率也已超过55%。

这实际上只是我国产能过剩的冰山一角,除了这四个行业以外,煤气化、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也都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2012年8月21日《华尔街日报》援引IMF报告,对中美两国相关数据做了比较:

IMF在最新的国别评估报告中评估了中国产能过剩程度。报告指出即便在2008、2009年危机前产能利用率最高的时期,(中国)产能利用率也只有80%。经济危机中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得产能利用率在去年进一步下降到仅有60%。而依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当前的全工业利用率为78.9%,而在金融危机高峰期这个比率为66.8%。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尚不及美国2008、2009年金融危机高峰期的水平。

“产能过剩”不就是多生产了一点吗?不就是生产能力多一点吗?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恐怕不是。每一个行业都不是自成一体,而是经济链条中的一环,牵涉数以万计的工人,数以十万计的股民和数以百亿计的贷款。一旦一个行业产能过剩压垮行业中的企业,整个经济都会感到寒意扑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提出,这一轮产能过剩的范围和程度更大,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更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困扰我国经济多年。让我们看看前面样本里的几个行业现在有多惨:

钢铁行业:2011年1—10月,5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利润率下降到了2.99%。10月份77家钢铁企业25家亏损,亏损额为21.25亿元。每生产一吨螺纹钢,钢企只能赚区区的4.81元,刚够买一瓶可口可乐,从宝钢、武钢、马钢到唐钢,不得不投资各种各样的副业——养猪、水泥、采煤,甚至酿造葡萄酒。

水泥行业: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8月1日报道称,标普和惠誉分别调降了中国两家大型水泥企业的评级和前景展望。标普将其对中国山水水泥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从BB调降至BB-。惠誉将其对中国西部水泥的前景展望从稳定调降至负面,同时保持其对该公司的BB-评级。

光电行业:光电行业的凄惨程度从这个行业的两大龙头——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的悲惨遭遇可见一斑。2012年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截至2012年2月底,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已达到71亿元。江西赛维在2013年上半年违约1655万美元的债券,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分期付款和以贷款方式延期支付。

风电行业:风电行业的惨相则要看行业龙头——华锐风电的股价。据2013年9月30日《经济参考报》报道,2011年1月13日,华锐风电正式登陆A股市场,发行价格为90元每股,按照90元每股的价格计算,彼时,华锐风电的总市值为904.59亿元。而到了2013年9月27日收盘,其股价则为4.66元每股,复权后的价格则为19.38元每股,总市值已经缩水至187亿元,短短两年间718亿元的市值灰飞烟灭。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拧巴

实际上,中国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早在2005年,有关部门就提出钢铁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2008年《经济观察报》就大篇幅报道过有关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政府对产能过剩问题也非常警惕,近年来,几乎每年政府都要出台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

以钢铁行业为例,2006年国家发改委已制定了“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方案,对外公布列入2006年淘汰的200立方米及以下小高炉的具体数量和措施;2007年国家发改委与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10个省(区、市)签订协议,要求这些地方在5年内关停和减少过剩炼铁产能3986万吨、炼钢产能4167万吨;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严禁各地借等量淘汰落后产能之名自行建设钢铁项目;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钢铁行业赫然在列;2011年,10个部委出台“组合政策”,突出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问责制等对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约束作用,抑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钢铁又一次首当其冲。

然而,为什么在国家高度重视、抑制政策一个接着一个的情况下,产能过剩变得愈发严重了呢?中国有句古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借用这句话,中国的产能过剩“成也政府,败也政府”。在中央政府抑制产能过剩的同时,地方政府却在地方利益的驱使下鼓励相关产业的发展。

产能过剩的行业一般都是重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地方的GDP拉动作用巨大,同时也能带来巨额的财税利益。为了政绩和地方财政,地方政府往往给这些企业相当的政策优惠,如低廉的土地价格、相关税收的减免,以及必要时候的财政补贴。以钢铁为例,中央政府在数年里花大力气抑制产能过剩,但地方政府仍然积极争取落地钢铁项目,湛江的地方领导甚至亲吻同意建立钢铁厂的批文。2012年5月29日,湛江新闻网的报道可谓形象生动:

“钢铁项目之所以来得如此艰难,是因为它是在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双转移’战略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无比珍惜,湛江的钢铁梦一定可以写在大地上。”市长王中丙眼眶发红,几度哽咽。从2007年在省发改委工作开始,王中丙就一直为这个项目奔波,拿到批文的那一刻,他立即发短信将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告诉全市所有为钢铁项目工作的领导干部,并多次深深亲吻这份还散着墨香的核准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