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16181600000028

第28章 谈“流浪汉”(3)

前几年才死去的一位英国小说家Conrad在他的散文集《人生与文学》内,谈到一位有流浪汉气的作家Luffmann[56],说起有许多小女读他的书以后,写信去向他问好,不禁醋海生波,顾影自怜地(虽然他是老舟子出身)叹道:“我平生也写过几本故事(我不愿意无聊地假假自谦),既属纪实,又很有趣。可是没有女人用温柔的话写信给我。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我没有他那种流浪汉气。家庭中可爱的专制魔王对于这班无法无天的人物偏动起怜惜的心肠。”流浪汉确是个可爱的人儿,他具有完全男性,情怀潇洒,磊落大方,哪个怀春的女儿见他不会倾心。

俗语说“痴心女子负心汉”。就是因为负心汉全是处处花草颠连的浪子,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头,他那痛快淋漓的气概自然会叫那老被人拘在深闺里的女孩儿一见心倾,后来无论他怎地负心总是痴心地等待着。中古的贵女爱骑士,中国从前的美人爱英雄总是如花少女对于风尘中飘荡人的一往情深的表现。红拂的夜奔李靖[57],乌江军帐里的虞姬[58],随着范蠡飘荡五湖的西施[59]……这些例子也不知道有多少。清朝上海窑子爱姘马夫,现在电影明星姘汽车夫,姨太太跟马弁偷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总之流浪汉天生一种叫人看着不得不爱的情调,他那种古怪莫测的行径刚中女人爱慕热情的易感心灵。岂只女人的心见着流浪汉会熔,我们不是有许多瞎闹胡乱用钱行事乖张的朋友,常常向我们借钱捣乱,可是我们始终恋着他们率直的态度,对他们总是怜爱帮忙。

天下最大的流浪汉是基督教里的魔鬼。可是哪个人心里不喜欢魔鬼。在莎士比亚以前英国神话剧盛行时候,丑角式的魔鬼一上场,大家都忙着拍手欢迎,魔鬼的一举一动看客必定跟着捧腹大笑。Robert Lynd[60]在他的小品文集《橘树》里《论魔鬼》那篇中说“《失乐园》诗所说的撒但[61]在我们想象中简直等于儿童故事里面伟大英猛的海盗。”凡是儿童都爱海盗,许多人念了密尔敦[62]史诗觉得诡谲的撒但比板板的上帝来得有趣得多。魔鬼的堪爱地方太多了,不是随便说得完,留得将来为文细论。

清末有几位王公贝勒常在夏天下午换上叫花子的打扮,偷跑到什刹海路旁口唱莲花[63]向路人求乞,黄昏时候才解下百衲衣回王府去。我在北京住了几年,心中很羡慕旗人知道享乐人生,这事也是一个证明。大热天气里躺在柳荫底下,顺口唱些歌儿,自在地饱看来往的男男女女;放下朝服,着半件轻轻的破衫,尝一尝暂时流浪汉生活的滋味,这是多么知道享受人生。戏子的生活也是很有流浪汉的色彩,粉墨登场,去博人们的笑和泪,自己仿佛也变做戏中人物,清末宗室有几位很常上台串演,这也是他们会寻乐地方。

白浪滔天[64]半生奔走天下,最后入艺者之家,做一个门弟子,他自己不胜感慨,我却以为这真是浪人应得的涅槃。不管中外,戏子女优必定是人们所喜欢的人物,全靠着他们是社会中最显明的流浪汉。Dickens的小说所以会那么出名,每回出版新书时候,要先通知警察到书店门口守卫,免得购书的人争先恐后打起架来,也是因为他书内大角色全是流浪汉,Pickwick[65]俱乐部那四位会员和他们周游中所遇的人们,《双城记》中的Carton[66]等等全是第一等的流浪汉。《儒林外史》的杜少卿,《水浒》的鲁智深,《红楼梦》的柳二郎,《老残游记》的补残老是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上,变成模范的流浪汉。

流浪汉自己一生快活,并且凭空地布下快乐的空气,叫人们看到他们也会高兴起来,说不出地喜欢他们,难怪有人说“自然创造我们时候,我们个个都是流浪汉,是这俗世把我们弄成个讲究体面的规矩人。”在这点我要学着卢骚,高呼“返于自然”。无论如何,在这麻木不仁的中国,流浪汉精神是一服极好的兴奋剂,最需要的强心针。就是把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一笔勾销,我们也希望能够过个有趣味的一生,不像现在这样天天同不好不坏,不进不退的先生们敷衍。写到这里,忽然记起东坡一首《西江月》,觉得很能道出流浪汉的三昧,就抄出做个结论吧!

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蹋碎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锵,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十八年除夕之前二日于福州

(原连载1929年4月8日-4月15日《语丝》第5卷第5期-第6期)

[1]关于“人生观”论战,参见《人死观》一文。

[2]这个词通常译作“绅士”。

[3]今译史密斯。

[4]今译纽曼(1801—1890),英国宗教领袖、作家。

[5]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中盗圣火造福人类者。

[6]雷诺兹(1723—1792),英国画家。

[7]即约翰逊。

[8]多恩(1572—1631),英国玄学派诗人、散文家。

[9]赫里克。

[10]切利尼(1500—1571),意大利佛罗伦萨金匠、雕刻家、著作家。

[11]伏尔泰。

[12]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

[13]《约翰逊传》,为鲍斯韦尔所著。

[14]艾迪生1711年与斯梯尔合办英国《旁观者》报,每周六期。

[15]佩特。

[16]杰克逊(1892—1954),美国散文家。

[17]今译惠特曼。

[18]今译《草叶集》。

[19]今译盎格鲁·撒克逊。原指自公元五世纪至诺曼人1066年征服止,移居并统治英格兰的日耳曼民族。现泛指英格兰人。

[20]马里亚特(1792—1848),英国冒险小说家。

[21]库珀(1789—1851),美国作家,擅长写冒险小说。

[22]洛蒂(1856—1923),法国小说家,写海外题材著名。

[23]康拉德。

[24]旧亦译霭理士,今译埃利斯(Ellis,Havelock 1859—1939),英国医师,散文作家,以性心理研究著称于世。

[25]狄更斯。

[26]米考伯,《块肉余生述》中的人物。狄更斯所著的此书今译《大卫·科波菲尔》。

[27]梅斯菲尔德(1878—1967),英国桂冠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28]莎士比亚。

[29]本·琼森。

[30]马洛(1564—1593),英国诗人、剧作家。

[31]可译为:美人鱼酒店,从前伦敦街上的一家酒店。

[32]哥尔德斯密斯。

[33]斯梯尔。

[34]兰姆。

[35]亨特。

[36]柯勒律治。

[37]德·昆西。

[38]今译济慈。

[39]华兹华斯。

[40]疑为T.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英国政治家、作家。反对宗教偏见,对人类精神解放十分注目。著有《乌托邦》等。

[41]布朗宁。

[42]布朗宁夫人(1806—1861),英国女诗人。

[43]狄更斯。

[44]斯温伯恩(1837—1909),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

[45]斯蒂文森。

[46]今译《黄色杂志》,英国唯美主义作家、艺术家的刊物。

[47]即上文史密士。

[48]切利尼。

[49]奥古斯丁(354—430),古代基督教思想家。

[50]今译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思想家。

[51]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

[52]科贝特(1763—1835),英国平民政治家、散文作家。

[53]德·昆西。

[54]吉本。

[55]杰弗里斯。

[56]未详。

[57]隋末贵族杨素的家妓红拂,见李靖具英雄才略,私奔相从。后李靖成为唐初著名将领。

[58]虞姬为项羽宠妾。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自刎,虞姬始终跟随在身边。

[59]范蠡为春秋楚国大夫,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传说偕吴王妃西施归隐五湖。

[60]林德。

[61]今译撒旦。

[62]今译弥尔顿。

[63]指莲花落,民间曲艺。

[64]未详。

[65]匹克威克,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人物名。

[66]卡顿,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