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悲
(1)悲对人体气机的影响。《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悲伤主要牵动上焦心肺之气,使上焦大气不能流通,荣卫之气不能散布,郁气于内,使上焦之气损耗,大哭耗气乏力就是所指。
(2)悲对脏腑功能的影响。虽说怒本伤肝,而悲哀亦最伤肝。经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侸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张景岳解释说:“盖怒盛伤肝,肝气实也;悲哀伤肝,肝气虚也。”因为悲乃肺之情志,过度悲伤则使上焦肺气不通,肺气不降则肝气不升,两者相互影响。
4.忧
《三因极一方论》指出“忧伤肺,其气聚”,是说过度的忧愁会损伤肺气,表现为气聚而不散,出现胸闷、胸痹、甚至津液不布,肺痿叶焦而成痿证。《灵枢·本神》所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即是此意。临床上悲忧常常相伴而生,损伤肺气。
5.惊恐
(1)惊恐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惊恐是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惊多因外起,为时较短暂,恐多自内生,持续时间较久。过度的惊恐是对人体有害的情绪。惊和恐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是有所差别的,《素问·举痛论》指出“恐则气下”是说恐会引起人体之气下泄,“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具体说明了恐引起人体气机向下而不能上,气机下泄不能自持的原因。如恐惧时气机向下的趋势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气的收摄功能,如肾气的固摄功能,则发生二便失禁的情况。
《素问·举痛论》指出“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说明惊引起人体气机的紊乱状态,这种紊乱也会导致正气与精神不能收持,所以大惊之下,往往乱了方寸,不能很好地谋虑,就是说惊导致心神不能主宰的情况。
(2)惊恐对脏腑功能的影响。惊气本以入心,而实通于肝胆。《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景岳全书》指出:“此所以惊能动心,而尤能伤及肝胆。心为君主,固不可伤,而胆以中正之官,实少阳生气所居,故十一脏阳刚之气,皆取决于胆,若或损之,则诸脏生气,因皆消索致败,其危立见。”又说:“尝见微惊致病者,惟养心安神,神复则病自却。若惊畏日积,或一时大惊损胆,或致胆汁泄而通身发黄,默默无言者,皆不可救。”可见惊对心神及肝胆的损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恐伤肾”,《灵枢·邪气脏府病形》指出“愁忧恐惧则伤心”。《医门法律》解释说“恐动于心则肾应”,张景岳说“恐畏在心,肾则受之”,就是说惊恐先通过心从而影响及肾。另外,惊多因猝然不能预防之事伤及心气,而恐则多惶惶不可终日,惴惴不安,多损及肾气。宋《仁斋直指方·大惊不语》指出“大惊入心,则败血顽痰,填塞心窍”,就是说惊则气乱,气不能正常运行,扰动人体的瘀血痰浊,内闭心窍。
《灵枢·本神》指出:“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因“肾藏精,精舍志”,故惊恐与肾中精气的亏虚互为因果,故《灵枢·本神》云“恐则精却”,又说“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6.思
(1)思对人体气机的影响。《素问·举痛论》指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情志与意识相互影响,情志引起气机的变化会影响意识的正常活动,反之,不同的意识状态也会引起气机的变化,称为“意能引气”,所以古养生家往往以意守气、以意引气。但这种守气、引气应合乎人体气机的本来规律,应灵动自然,才能达到正面的效应,忧思时意识状态是“心有所存、神有所归”,虽然心意都集中到一处,但却是思绪杂乱,不符合生命的气机变化规律,所以会致人体正气留滞,不能顺畅流通。
(2)思对脏腑功能的影响。《景岳全书》指出:“思本乎心。”《灵枢·本神》中也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侼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这里说思虑过度会损及心。《景岳全书》在解释《内经》提出的“思伤脾”时说:“然思生于心,脾必应之,故思之不已,则劳伤在脾。”又因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所以如果思虑过度导致疾病,则见脾受损的病症,如“脾气结则为噎膈,为呕吐,而饮食不能运。食不运则血气日消,肌肉日削,精神日减,四肢不为用,而生胀满泄泻等证,此伤心脾之阳也”。正常的思考不会导致疾病,若“苦思难释”,则会有所损伤。
忧愁同样会伤及脾脏,《灵枢·本神》指出:“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张景岳说:“盖人之忧思,本多兼用,而心脾肺所以并伤,故致损上焦阳气,而二阳之病发自心脾,以渐成虚劳之证者,断由乎此。”
四、中医学中情志的调治
正常的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害于人体的健康,然而七情过度却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情志,中医养生学主张主动调节、控制、利用情志。
(一)调治情志的原则
1.调治情志主要是调整机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分析,一是机体适应自然界的能力,一是机体适应社会的能力。调治情志主要是调整机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主动调节、控制、利用情志是机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可听到不少人强调,我的性格如此,或从小就是这样等等。实际上任何情况都是可以改变的,有没有必要非改不可,在于对健康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改或不改在养生角度就是看影响到健康没有,能够主动调节、控制、利用情志就是能力的体现。
2.正常的情绪是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反映情志是五脏气机变化的结果,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部分,正常的情绪是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反映,所以中西方医学都主张合理支配情绪。《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古人修身养性中,关于情志的调节主张“中节”,就是合乎度,不过分压制情绪,也不过分放纵。这样才符合自然规则和生命规律。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指出:“养性之道……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心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权,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惟无多无少者,几于道矣……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脾皆损性伤神亦不用深赞,亦不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如觉偏颇,寻改正之……”在这里,孙思邈提出养性之道,情志和欲望不可过度,过度则损伤身体。
(二)调治情志的着眼点
1.调治情志
关键在于调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志”,就是说心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统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也是以“心神”为基础,人之“心”受损,则会影响其他脏腑的机能,产生情绪变化;反之,任何一种情志的发生也必然影响到“心”,所以《灵枢·口问》篇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调治情志的关键在于调心。《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在情志病症的治疗中,只要首先注意调心,安定被扰之心神,使不良的情感波动及时得以平静下来,就能改善或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在未病之时,陶冶性情,恬淡虚无,使心神稳定,正如《养生论》中所说“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防病于未然,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2.调治情志
重点在于疏肝肝主情志、主疏泄全身气机。情志的变化就是气机运行方向的改变,肝脏统领全身气机运行,肝气得疏,全身气机调和。因此,在养生学角度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健康的保证。
在正常的情绪下,情绪反应符合下列几个条件:第一,它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该原因并为当事者本人所觉知。第二,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它的情境相称。第三,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反应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
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论是积极的(愉快的)还是消极的(不愉快的),都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
3.修身必须养性
调治情志不仅仅是机体上的适应能力,还包括个体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观念、理想信念等等。所谓养性,也就是调整心态。人的一生总会要经历许多坎坷,不如意或需求难以满足是相当普通的、常见的现象。如若稍不如意就发生情绪异常,扰乱脏腑气机,疾病的发生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而性情的调养则可以帮助机体气机平和,降低机体气机冲突,减少疾病的发生、加重、恶化。自然界和平才能风调雨顺万物化安,社会和平才能建设富强,家庭和平才能欣欣向荣,机体和平才能功能运转正常,中国文化中的“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谐共建”等等,其哲理的内涵就是平和,平和的心态是健康的保证。
五、情志护理方法
情志护理的方法有许多,但最为重要的是,情绪的集聚是一种能量的堆积,必须得到转化,否则存留在体内会使机体机能发生冲突。而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志的社会性决定情绪所集聚能量转移的社会性。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能量转移过程不应该对他人造成损害。
(一)情绪状态与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身体健康。其一,当人们经历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时,或面对一个挑战性的情境时,社会支持可以使人们感到有所依靠,进而通过改变人们的情绪状态而缓解个体的应激水平。其二,经常而稳定的社会支持可以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仅能帮助人们摆脱或消除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的消极情绪(如孤独、抑郁和忧伤等),而且能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而低社会支持对身体健康和恢复具有负面影响。那些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与拥有大量社会支持的个体相比,不仅免疫反应弱,而且当遇到应激事件时更易于得病且情绪失调。不仅社会支持的提供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而且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社会支持提供的可能性。因此,那些快乐的人比那些郁郁寡欢的人更容易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容易得到社会支持带来的健康获益;当人们遭遇应激性或外伤生的生活事件时,生活支持所提供的一项重要帮助,是使人们有可信赖的对象宣泄自己心中的烦恼和感伤。身体功能改善的幅度与宣泄过程所引起的消极情绪的程度呈正相关。
(二)情志护理方法的社会性
容易使情感得到发泄的办法,如指导、劝说、安慰、疏导、倾诉、宣泄、哭诉、怒吼等等,往往都是具有社会性的,而抑郁、压抑、闷憋、忍受等等办法往往使能量得不到转化留在体内导致气滞、气结、气逆影响脏腑功能而不具社会性。
(三)情志护理方法
1.畅情疗法调畅情志疗法是指以各种方法控制、改善或调整患者的精神情感状态,使不良的心理得以纠正,七情得以调畅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良情志所导致的病症。《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就是说长期、持续的消极情绪和情感导致营卫气血的紊乱而发生。常用的调节护理方法有:
(1)心理疏导法,是指通过指导、劝说、安慰病人,疏导病人的情感,使患者消除心中的焦虑、紧张、愤怒、恐惧、忧愁等不良情绪,从而治疗情志疾病的方法。《灵枢·师传》中便记述了“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心理疏导疗法,关键在于释放心理压力,使堆积的不良情绪不至于转化为产生破坏机能活动的能量。
(2)顺情从欲法,是指顺从病人合理的情绪、愿望,满足病人身心的必要需求,以改善其不良的情感状态,纠正身心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人类都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与社会需求,如果这些必要的需求被外界的条件所限,或自身过度压抑,积久形成身心疾病。治疗时应尽可能地予以满足,不能强行制止,对某些身心疾病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张景岳亦提出“其思虑不解而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所以说,顺情从欲法在情志病的治疗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