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特征、特色
中医药养生,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所创造的方法与技能,所体现的文化现象都有其不同与世间任何其他学科的特征、特色,成为中医药养生的品牌。治未病,强调防患于未然;教育认同,强调养生是以自我调摄为主,必须自我重视与学习;精、气、神并重,强调形神合一;中医药特色方法,强调养生中运用中医药的思维、技巧、技能等;综合护养,强调从内到外整体调理,方法多样化;养生是华夏文化,强调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性。
一、“治未病”
“治未病”的思想首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虽距现代时间久远,但反映在治病、治国、治事、治人方方面面,不得不佩服其永不衰退的思维科学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伴着新的健康理念,“治未病”更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将成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治未病,主要包括无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无病先防又分为无病自调和因病而防以及改造环境,消除环境致病隐患,是防在疾病未发生之时。既病防变又分为有病早治,是防在疾病未加重之时;先安未病之脏,是防在疾病未演变之时;以及病后防复、止遗,是防在疾病未复发、未后遗、未致残之时。
“治未病”的养生学意义重在无病自调。调控的主要内容是生命的规律、节律、节奏。第一,机能调节。生命活动不离阳气的有无和运行,有阳气就有生命,阳气充沛生命力就旺盛,旺盛的生命力还必须有序化运动,才能健康。人身之气,如肝气、脾气、肾气、肺气、心气、营气、卫气、宗气、元气……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生命活动,体现在尊重机体自身内在功能活动的规律性。
第二,规律调节。生命不离自然,自然界变化必然影响生命活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者灭害生,从之者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这已经说明养生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体现在提高主动与自然界适应的能力。从大处着眼,养生就是养规律。
第三,习惯调节。生命活动的有序化在于长期建立起来的生物活动规律性。只有在长期生命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持之以恒的健康生活习惯,才能尽量避免不良干扰,保持健康的生命规律。从大处着眼,养生就是养习惯。换言之,高质量的生物活动规律性有赖于健康生活习惯的建立和维持。
第四,心态调节。人是一个有机生物体,但其与社会属性和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人的生命依靠气的运行,气的运行靠肝气的调达,而人的情绪、人的心态也有赖于肝气的疏畅,所以心情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健康。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从大处着眼,养生就是养性。因此,养身与修性同重,形神合一,才能达到无病自调的养生目的。
近年来中医养生更加重视“治未病”的亚健康意义。所谓亚健康状态,多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自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机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生活质量与心理失衡状态。亚健康状态一般以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也称之为第三态。是指机体无明显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力下降等生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头晕、腰酸背痛、易感染疾病等,此时人体表现为有临床症状而无任何实验室检查指标,属“欲病”阶段。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已成痼疾。”由于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具有双向性,如果经过合理的调理和维护可以走向健康,而没有足够重视则会量变导致疾病。这是一种疾病从量变到质变的准备阶段。机体永远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阶段,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治未病”在亚健康方面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针对第三态的四种表现形式辨证施护、辨证施养及时调整,重建机能,使机体机能及时恢复到平衡状态,打破“欲病”的链条以杜绝疾病的发生。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可调可控。
二、教育认同
由于养生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人体机能自身调节,自然规律顺时调节,健康生活习惯建立、维持,人与社会相适应的心态调节,无不需要养成教育。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但这些习惯的培养过程必须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某些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利与弊,才会自觉地去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再者,养生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坚持,非一蹴而就,贵在持之以恒。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人欲抗御早衰,尽终天年,应从小入手,荀能注重摄养,可收防微杜渐之功。”也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某些行为习惯值得坚持,也才会去下决心努力,否则教育本身毫无意义,也达不到养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而言生活就是不断学习。养生教育不同的是:一是随社会发展普及性强、重视程度高、认同程度高。社会越是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就越强,越是对健康学习要求迫切,重视程度相应得到极大提高。由于健康是人人都关注的话题,大众化、普及性自然增强。养生教育不是被迫的活动而是自觉的行为,认同程度自然提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灵枢·师传》中就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餐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若,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二是与健康结果息息相关。前面所提到养生教育的普及性、重视程度、认同程度无不直接影响健康结果。《素问·五脏别论》中明确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由此说明,健康是靠健康受益者本身学习获得的,医者只能是帮助其获得养生知识,而不能取代之。在医疗技术水平科学、稳妥的前提下,普及性越广、重视程度越强、认同程度越高,全民健康水平无疑会得到极大提高。
三、精、气、神并重
“历代医家养生中从不同角度讨论精、气、神重要性。有重视精者,《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管子·内业》指出,“精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有重视气者,《黄帝内经》秉承气一元论思想,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养生就是养气;有重视神者,道家强调“清静无为”,“少私寡欲”,《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精属形,属阴;气属功能,属阳。精能生气,气能化精。精气互生互化焕发生命动力,即是神。阴阳互根,精离不开气,气离不开精,所谓形神合一。最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到:在传统体育项目中,无不要求手到必须眼到,眼到必须心到,在形体锻炼的同时调气、平和心态,要求的是形体舒展,气机调畅,心态平和,所谓修身养性。这也是中医养生与其他保健不同之处。
四、中医药特色方法
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养生的方法和手段。顺时调气主动适应自然,吐纳、导引等发展成今天的传统体育项目;汤液、醪醴、媚药等发展成今天的汤剂、粥剂、酒剂、食疗食养;镵石、针艾、按、砭石等发展成今天的针灸、推拿、按摩、熨法、外科手术;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洗脸、洗手、洗脚等习惯。如甲骨文中即有表示洗脸的“沫”字和表示洗澡的“浴”字,发展成今天的美容洗脸、中药熏洗、浴足等等,这一切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完成的。由此可见,中医药的养生方法并非都是特殊的医学专长,很大一部分都是渗透于日常的生活方法,养生是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习惯和必要的医药措施。
中医调理以尊重人体机能为中心;中药来源以天然药材为主;中医文化以和谐为背景;体育锻炼以气机调畅为目的;生存能力以人体自身平衡、人与自然平衡、人与社会平衡为着眼点;养护活动以人为本,方法手段与日常生活习惯相结合,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医药学的特色。
五、综合护养
由于人体整体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体自身机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必不可免的联系。气象、地域、年龄、性别、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情绪、药物质地、劳逸状态等因素,无不影响人体自身机能活动状态。比如,情绪不安靠药物只能起辅助性作用,重在心理疏导;体表斑痕外敷药只能在肌表起作用,生长斑痕的机制必须靠内服药才能消散;急重病前期多用药物调理,后期多配合食疗食养;筋骨、肌肉劳损一般借助于针灸、推拿、按摩、熨法、熏洗等,而年龄较大者多有肝肾损伤,必须靠内服药调理。因此,护养方法和手段也自然不可能单一化,综合护养才能达到养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