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传统手工美食DIY
16041900000024

第24章 其他类(1)

春卷皮(一)

春卷,是汉族民间春节的传统食品,流行于我国各地,江南等地尤为盛行。

唐宋以后,人们在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之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到了清代,渐渐出现春卷的名称。制作春卷,一般要经过制皮、调馅、包馅、炸制4道工序。现在当然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春卷。

用料

面粉1,000克精盐15克

清水1,500克菜油50克

制作方法

1.面粉放入盆中,加精盐、清水搅拌均匀成有筋力和弹性的糊团,静置20分钟。

2.平底锅置中火上,锅边擦上菜油,用手抓住面团的一端在锅面上涂成一个薄薄的圆,直径约20厘米(向锅心左右一转,使成薄薄圆形面皮留在锅心上,多的面糊再抓回手中。若面少有小洞,可用手中的面糊再补上;如果太多,可用小刀刮平),随即用手揭起薄薄的一层面粉皮,便成了一张春卷皮。依次把面糊用完即成。

操作要领

1.面粉和盐调入盆中(可加少许菜油),再一边加水一边搅和,使劲朝一个方向打,待彻底和匀了后,醒上20分钟。醒面粉的过程很重要,醒得不好,不能成形。加菜油则是为了增加面粉的韧性。醒面时,面粉团用湿布盖好,搁置20分钟左右。

2.制作春卷皮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温度太低了粘不住锅,太热了,一圈还没下来,前面的就熟了翘起来,没法和后面的连上。

3.制好的春卷皮要整齐叠好,用纱布盖好避免风干。

4.制作春卷皮不能用不黏锅。

食用方法

1.把春卷皮蒸热,卷入肉丝炒冬菇豆芽丝,直接食用。

2.春卷皮包裹心馅,入油锅炸呈金黄色而食。

三丝春卷

原料

春卷皮、熟腊肉、绿豆芽、韭菜、精盐、味精、胡椒粉、白糖、姜丝、香油、水豆粉菜油各适量制作:

1.熟腊肉切成丝。韭菜洗净,切成节,入开水锅汆断生,捞起晾冷。绿豆芽洗净,入开水锅汆断生,捞起晾冷。

2.香油、味精、胡椒粉、姜丝、白糖、精盐、水豆粉调匀,放入腊肉丝、豆芽、韭菜拌匀成春卷馅。

3.春卷皮摊在案板上,包入馅料,折叠卷成长方形。

4锅置中火上,倒入菜油烧至七成热,放入春卷炸呈茶黄色,捞起沥去余油即成。

春卷皮(二)

用料

高筋面粉600克清水1,000克

精盐5克鸡蛋1个

色拉油25克

制作方法

1.面粉中加精盐、鸡蛋(取蛋清,蛋黄另做他用)、清水混合拌匀,制成面糊,静置10分钟。

2.平底锅预热,擦上色拉油,用手刷沾面煳,刷入平底锅内成圆型。等面皮颜色发白了就表示熟了,再揭起就可以了。

红薯粉皮

红薯粉皮是用红苕淀粉制成的食品,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口,既可做主食,又可做菜肴,深受人们喜爱。

用料

红心红苕2,500克明矾3克

色拉油适量

制作方法

1.选用表面光滑、无病虫害、无霉烂的红心红苕,洗干净。削去两头和表面根须,切碎,再磨成浆液。打浆时应边磨边加水,磨得越细越好,使淀粉颗粒尽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

2.将红薯浆液,装入布袋进行过滤,使皮渣和淀粉分离,共滤2次。第一次浆液兑稀一些,第二次兑浓一些。然后将滤液放入盆中静置2天后,放出池内上层清液。加入原来水量的1/3清水进行搅拌,静置沉淀,制成含水量约为45%~50%的潮淀粉。

3.用约为粉量的2.5倍的冷水徐徐加入,并用木棒不断的搅拌,同时在潮淀粉中加入明矾(明矾能增加粉皮的韧性和弹性,并且还有防腐和疏水作用,使产品不易吸湿受潮)制成粉糊。

4.锅置旺火上,掺清水烧开,在铝或铜制成的圆型平底旋盘上抹上色拉油,再将红薯粉糊倒入旋盘内,粉糊加入后,即将盘浮于锅中的开水上,并用手拨动旋转,使粉糊受到离心力的作用由盘底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散开,同时受热而按旋盘底部的形状和大小糊化成型。待粉皮中心没有白点时,即把盘取出,置于清水中,冷却片刻后再将成型的粉皮脱出放入另一清水盆中冷却。如此反复直至将红苕粉糊用完。

5.把粉皮取出摊在排有干净稻草的竹帘上晾干,并翻转1次,使两面干燥均匀。待晾至半干时,用刀切成粉条,再晾干至水分含量为16%~17%时,就可以收回保存。

操作要领

1.在成形操作时,调粉缸中的粉糊需要时时搅动,使其稀薄均匀。

2.粉皮质量要求,厚薄均匀,色泽一致,干爽透明,韧力好,不易折断。

3.家庭制作还可用漏勺代替旋盘,只不过生成的是圆条状的粗粉丝。

食用方法

红苕粉皮吃法很多,可凉吃,可烧菜、煮汤。

炸酱酸辣粉

原料

红苕粉、猪五花肉、姜末、蒜末、葱花、油辣子、花椒粉、香醋、黑胡椒粉、生抽、料酒、鸡精、味精、白糖各适量制作:

1.红苕粉洗净,用温水泡透,捞出沥干。猪肉洗净,剁成末。

2.锅内加油烧热,下姜、蒜末炒香,放入五花肉末加料酒、生抽炒散,待炒熟溢香,起锅待用。

3.另锅掺清水烧开,把泡软的粉条放进去,用小火煮透,起锅装在碗中,加姜末、蒜末、葱花、油辣子、花椒粉、香醋、黑胡椒粉、生抽、味精、鸡精、白糖等调味,然后把事先炒好的肉末加入即可。

家居汤圆心子

汤圆,是我国的传统元宵节必备的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肉做馅,外面用糯米粉包裹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现南北各地都有不少的汤圆名品,有的汤圆馅多皮薄,糯而不黏;有的汤圆洁白晶莹,香甜可口;有的汤圆用料考究,甜美味香。

家居汤圆心子,香甜滋润,滑爽不腻。

用料

白糖1,000克鲜猪边油1,000克

黑芝麻700克核桃仁75克

花生米100克

制作方法

1.猪边油撕去油皮,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黑芝麻用清水淘净,入锅用微火炒熟炒香,用搅拌器打成细末。核桃仁去皮,下锅用菜油炸香,捞出晾冷,切成小颗。花生米油酥后用搅拌器打成末。

2.把猪油丁、白糖、核桃颗、花生末、黑芝麻末纳盆搅拌,调和均匀即可。

操作要领

1.猪边油要用鲜品,且要撕去油皮。

2.黑芝麻在加工时一定要去掉杂质和空壳,淘洗干净。炒芝麻要掌握好火候,时间不够芝麻不香,火候过头容易焦煳。

家制卤水

卤制品味道鲜美,食用方便,是大家都喜爱的食品之一。卤制食品离不开卤水,家有好卤水,禽畜鱼虾豆黍一锅卤之,其味无穷。

用料

鲜汤1,000克老抽200克

料酒100克冰糖180克

精盐20克八角10克

甘草10克桂皮10克

草果10克沙姜5克

丁香5克花椒5克

制作方法

1.把八角、甘草、桂皮、草果、沙姜、丁香、花椒用纱布包好制成香料包。

2.锅置旺火上,掺入鲜汤烧开,然后把香料包放入烧开,加老抽、料酒、冰糖、精盐,改用中火熬90分钟,即为卤水。

操作要领

1.香料包要用质地紧密的干净纱布制成布袋包裹,用后洗净,可多次使用。

2.制成的卤水可以连续使用,每次用后应除去杂质泡沫,撇去浮油,加入适量精盐烧开,晾冷后盛入瓦缸中保存(称卤水缸)。下一次使用时,把卤水倒入锅里,添加适量香料(香料装入布袋),然后把需要卤制的原料放入就可以了。

醪糟

醪糟,是糯米经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四川、重庆地区叫醪糟,有些地方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等。醪糟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醪糟里还含有少量的酒精,其味甘甜芳醇,能刺激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成品醇甜酒香,晶莹润滑,强身健体,容颜益寿,醇甜化渣。

用料

糯米2,500克醪糟曲5克

冷开水适量

制作方法

1.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0分钟,捞出沥干。醪糟曲碾磨成粉(醪糟曲是用大米粉、红参、砂仁、白蔻、桂皮、甘草、山皂角、谷芽、麦芽等原料,加工制成的酒曲粉团)。

2.把泡好的糯米装入蒸笼中,用旺火蒸90分钟,当糯米刚断生,起锅倒在大筲箕内摊开,用清水从糯米上方浇下过滤,把糯米淋散并降温至30℃左右。当糯米表面晾干后,把醪糟曲均匀地撒在上面,然后和匀。

3.把糯米舀入陶坛,抹平,用手在中间掏一个深7厘米、直径7厘米的窝,再将余下的酒曲粉末加少许冷开水,洒在糯米表面。坛口用经消毒的布帕盖严,然后用木盖把缸盖紧,用棉絮包好,放入稻草窝里,置于30℃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发酵。当糯米在坛内变轻浮起,中心窝里充满浅绿色的汁水时,醪糟就做好了。

操作要领

1.醪糟渍作过程中,所有原料、用具应严格消毒,不能沾油。

2.糯米在蒸制过程中以刚过心(刚断生)为宜,不能蒸熟。

3.醪糟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左右,可用棉被捂在陶坛四周保温,发酵时间夏季一般为24小时,冬季一般为48小时,春秋季一般需要36小时。

食用方法

1.可做调味品,用于糟渍菜肴。在烧制肉类时加入醪糟也能使肉质更加细嫩、醇香。

2.醪糟汁是天然的含酒精饮料,可以直接饮用,也可加水或其他配料一并饮用。醪糟一年四季均可饮用,特别在夏季气温高时,更是消渴解暑的家庭饮料。

3.醪糟可以当辅料制作小吃。用醪糟煮荷包蛋或加入部分红糖同煮,是产妇和老年人的滋补佳品。

八宝醪糟

原料

醪糟、红枣、莲米、枸杞、瓜糖、白糖各适量

制作

1.红枣洗净,用清水浸泡至软,去核,撕成块。莲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泡软。

枸杞淘洗干净。瓜糖切碎。

2.锅置旺火上,掺清水烧开,加醪糟、红枣、莲米煮5分钟,然后下枸杞、瓜糖、白糖搅匀,即可起锅。

摊蛋皮

蛋皮是用鸡蛋加适量豆粉调成蛋液,摊成薄如纸张的蛋制品,蛋皮在烹饪中用途较广,可直接做为主料、辅料烧菜、煮汤,也可做包裹物包卷其他食品入烹。

用料

鸡蛋5个精盐1克

绿豆粉10克精炼油20克

制作方法

1.鸡蛋磕入碗,加精盐用筷子调散,加绿豆粉搅拌均匀成蛋液。平底煎炸锅置中火上,烧热,刷上精炼油,手持锅把把锅端离火口,把适量蛋液倒入锅中,随即旋转煎锅,使蛋液慢慢均匀流开成薄薄的一层。

2.再把锅放回火上,待蛋液变干,变色,边缘起泡并翘起时,可揭起蛋皮,翻一面略煎即可起锅,如此反复直至把蛋液用完。

操作要领

1.摊蛋皮时油不能刷得太多,不然会起蛋疙瘩。

2.每次下蛋液要适量。蛋液过多煎出的不是蛋皮,而是蛋块。

金钩糯米蛋卷

原料

蛋皮、糯米、猪肉末、金钩、精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色拉油、水豆粉各适量制作1.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0分钟,沥干水分,放在蒸笼中,用旺火蒸至熟,成糯米饭。

2.炒锅置中火,掺色拉油烧热,放入猪肉末煵炒,当水汽干后,加入水豆粉、精盐、鸡精、味精、胡椒粉、金钩炒转成肉馅。

3.糯米饭纳盆,加入肉馅和匀,成糯米肉馅。

4.蛋皮平摊桌上,把糯米肉馅放在蛋皮上,然后裹成卷,放在平底煎炸锅中,煎炸至两面金黄色捞起,改切成块即可。

猪油年糕

年糕,是一种用糯米或小米制成的食品,我国很多地区在春节时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猪油年糕滋糯香甜,绵软适口。

用料

糯米2,500克白糖1,000克

猪油500克桂花15克

制作方法

1.糯米淘洗干净,用50℃的水浸泡淘洗干净,捞出沥干,捂20分钟摊开,晾干,放入烤盘,进烤箱烤熟,然后磨成极细的粉末。白糖用搅拌器打成粉末。猪油在锅中烧化。

2.把糯米粉、白糖粉与化了的猪油和匀,加入桂花,在案板上反复揉擦,直至擦匀,擦细。

3.把擦匀的糯米粉装入长1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模具中,抹平压紧实,取出晾晒至五成干即可。

操作要领

1.糯米要充分磨细,若用电磨可多磨几遍。

2.年糕黏性极强,年糕装模具时,可先在模具内抹上油,年糕从模具中取出时才不粘模具。

3.年糕用糯米做,为的是保正年糕的纯度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