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农村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16040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到危机,其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从大的方面来说,近几十年来,从我国的唐山大地震到印度洋海啸;从让恐怖气氛笼罩全球的SARS到使恐慌一浪高过一浪的禽流感;从“9·11事件”到英国伦敦的连环爆炸;从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到2009年墨西哥爆发的全球甲型流感事件和2010的海地大地震,这一件件,一桩桩,似乎都是人力不可抵挡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并有可能进一步产生心理疾患。

而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着危机。就农村来说,经常报道的矿难事故的受害者大都是农民工,而诸多农村自杀现象,以及近来新出现的大规模的突发群体性事件,农民工的旅途精神疾病,农民外出打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等等,都充斥着农民工的生活,更不用说亲人去世、生理疾患、天灾、家庭矛盾、赌博和酒精成瘾等带来的危机了。但就是这些常见的危机,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逃避不了,必须面对。

然而,现今我们的农村,虽然危机到处存在,但是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危机干预体制。当危机发生时,绝大部分农民并没有有效的方法途径来面对危机,来化解危机,严重影响了当前的生活。比如说村里某家儿子在矿难事故中丧生,留下两老和一妻一小。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风烛残年的父母将如何面对老年丧子的悲痛?英年丧夫的妻子将如何面对独自抚养小孩的责任?而对刚刚入学的小孩来说,又将怎样度过没有父爱的童年?当这一切发生后,也许邻里街坊、亲戚朋友会给予必要的安慰,但就这样一群热心而业余的危机干预人员来说,简简单单一句“节哀顺变,忘记悲痛,好好活下去”真能让身处悲痛的人们忘记哀伤而达到好好活下去的目的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的,这也就是笔者为什么要编写这本危机干预手册的原因了。

本书以农村中常见危机的干预处理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危机干预的一般方法,即“六步法”,同时也介绍了7种危机的具体干预方法。从第一篇开始分别是:丧亲危机、家庭暴力危机、成瘾危机、重大创伤危机、突发群体性事件危机、旅途精神疾病危机、自杀危机。每一篇的基本结构都是案例分析与相关危机的干预处理相结合,其中还有一些小贴士,作为补充说明,最后就是每篇的小结。小结对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作了回顾,并对读者提出了一些阅读要求。这就是整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当然,作为心理危机干预手册,要求要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能让读者清楚明白地领会所传达的意思,所以本书语言力图通俗易懂,内容安排力图贴近生活实践,尽量使读者能够看得懂,并能学有所用,借鉴书中所提供的危机处理方法,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危机,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危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存在,但能有效处理,会有更好的前景。本书所提到的“六步法”就是处理危机的一个具体运用。“六步法”已广泛被专业咨询工作者和一般民众所采纳,用于帮助许多经历危机事件的求助者,使他们更好地恢复。所以本书对广大农民来说应该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操作手册,而对危机干预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手边书。

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而要构建和谐农村,就不得不面对农村中常见的危机现象。希望本书的编写能给和谐农村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热心帮助,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辅助资料,在此十分感谢;同时也借鉴了许多国内外的资料,在此一并感谢。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