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16038600000009

第9章 理论引领与特色区域推进(8)

(五)多彩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成长

学校活动文化体现在活动明确的目标导向、规范的管理程序、寓教于乐的创新设计上,活动具有教育性、实践性、传承性和创新性。

在区级管理层面,九龙坡区成立了青少年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中心,组织指导学校活动开展。根据重庆市教委《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制定了《加强中小学生活动管理规定》,强调“学校要结合时代主题和特色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作为学生体验、领悟学校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在学校管理层面,校校建立合唱队、朗诵队、故事队、舞蹈队、器乐队和“学生文学社”,成立雕塑、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兴趣活动小组等艺术社团组织。

九龙坡区要求中小学校每天下午课后安排1节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生活技能训练、礼仪训练等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2+2”项目活动,年年有评比;广泛开展“唱读讲传奏”艺术活动,月月有演出;广泛开展“跑跳登游打”体育活动,天天有锻炼。

西彭镇一小以“跳绳踢毽”为学校特色项目,民间跳踢、花样跳踢、竞技跳踢齐头并进,跳进大课间、跳进课堂、跳进比赛、跳进家庭,跳进了2011年重庆市大中小学生“健康校园杯”运动会的开幕式。让学生跳出健康与美丽,踢出协调与智慧,收获健康、成功的快乐。

在杨家坪中学的“绿杨”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文艺、体育、科创等活动都以“绿杨”为主题,形成系列化的活动系统。“绿杨”青少年俱乐部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乒乓球、足球、国际象棋和游泳四强并峙。2008年校乒乓球队以8:0完胜来访的南非国家队。重庆市乒乓球队也落户杨家坪中学。

投资500万元建立的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馆就坐落在石新路小学。学校把科学与文学、技术、劳动、艺术、体育结合,打造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开发科普常识、科技史、科学家小故事等校本课程,成立类别多样的课外科技兴趣活动小组,定期开展专题性科技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走马镇民间故事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处成渝古驿道的走马小学挖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践行“民间文化润心田”的主题文化,以民间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展了唱山歌、颂童谣、讲民间故事的活动,编印了校本教材《黄葛树下是我家》。学生人人会讲故事,个个能唱山歌,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化传人。

(六)开放网络:让师生在灵动的空间翱翔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博士说:“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网络是最现代与最传统的交汇。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对新技术、对未知世界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九龙坡区把网络文化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了区教育信息中心,开通了九龙教育政务网、九龙教育教研网和九龙教育德育网,建立了覆盖全区中小学的城域网。

全区中小学以建设“数字校园”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六大系统”:以软件程序开发应用为重点的学校管理系统,以校园网站建设为重点的学校形象宣传系统,以校园班班通建设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系统,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重点的教学资源系统,以博客、QQ群平台为重点的信息交流系统,以飞信、校讯通和家校通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系统,培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和独具特色的学校网络文化品牌。

谢家湾小学网站充分体现了学校网站不仅是孩子们的信息平台,也是孩子们的创造舞台,更是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学校网站的“互动天地”“论坛”“留言板”都是孩子们、家长们常常光临的地方,他们都会留下真心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学校则因势利导,让德育活动渗透进灵动的网络空间。

西彭三中是一所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中学。学校以信息化建设作为突破口,把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校园网站成为了师生们学习、交流和学校管理的平台,持之以恒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管、家长评校”的活动,实现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多方网络交流。

高新实验一小把数字校园建设成教师的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展示和交流平台,学校与家长和社会的交流平台,学校管理与办公平台,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平台,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的窗口。通过数字校园培育美的学生,提升美的课堂,表彰美的家长,展开美的校园,丰富了学校“美”的教育文化的内涵。

五、幸福教育,扬帆远航

“建设美好九龙,教育是基础。”九龙坡区区委书记彭智勇说,“要让百万‘坡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教育必须发挥基础性作用。教育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美好九龙的重要板块,同时也是先驱力量、成才希望。”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钟燕说:“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愿望,那就是重庆市的每一所中小学在特色学校创建之路上,定位高端,脚踏实地,在实践中突破瓶颈,都像阳光下盛开的花朵,绽放自己绚丽夺目的教育光彩,实现跨越腾飞!”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要让我们的教育创造着幸福,充满着幸福,更传递着幸福。

特色学校建设已经成为九龙坡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九龙坡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九龙坡区将继续建设一批优质特色学校、发展一批优质特色学校、做强一批优质特色学校。力争到2015年,通过区域性学校文化积聚提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校本价值的学校文化建设范本,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学校,从而树立九龙教育的品牌形象,推进教育强区建设。”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和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提高教师从教的幸福指数,提高老百姓享受教育成果的幸福指数。

特色发展之于学校,犹如品位之于商品、品牌之于企业;校园文化之于教育,犹如灵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类!昨天我们共同追梦,今天我们梦想已圆,明天我们任重而道远。九龙坡教育将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进,让特色教育的鲜花开遍九龙坡区的每一所学校,让幸福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个九龙学子的美好未来!

(李仁杰 吴术)

从教育发展趋势看学校特色发展

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学的健康发展。在重庆市学校战略特色发展过程中,九龙坡区特色学校建设区域推进的实践探索,创造了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新高。九龙坡区特色学校建设区域推进的实践具有更加广阔的战略视野,更加系统的推进措施,更加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国际趋势: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先后推行“磁石学校计划”和“蓝带学校颁奖计划”,英国推出“灯塔学校”,要求学校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2009年3月,“中美高中特色办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人才。”九龙坡区的特色学校建设正是顺应了这个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城乡教育一体化、区域特色教育发展到生本教育课改,九龙坡教育的“三张名片”叫响全市、影响全国。其着力点主要体现在统筹城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和特色教育发展。特色学校建设在另外两种教育优势背景的支持下,通过“四大特色”教育展示区建设,令全区特色教育呈现整体性、优质性的区域特征。

二、教育背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选择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选择,这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特色学校的建设是重庆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重庆市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这就决定了重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选择: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并举。培育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突破口就在于特色学校的建设。九龙坡区试图率先通过创建特色学校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和新路径。九龙坡区以地域特点建设了“四大教育特色”片区,即现代教育特色片区、文化艺术教育特色片区、新农村教育特色片区和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片区。它们所形成的区域特色发展格局,是一种特色学校发展的新的思路和尝试。

优质化是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特色学校就是优质学校的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学校特色发展给每一所学校的优质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和学校的现实资源条件下,学校可以通过提升自身内涵发展能力而增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九龙坡区的学校教育所形成的教育亮点,集中体现在特色理念、特色管理、特色环境文化、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网络等六个特色领域;由于领域的拓展,九龙坡的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自然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优质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每一所学校都走在优质化的道路上。

三、发展策略:支持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

九龙坡区的特色学校发展,立足于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支持学校制定一系列的发展策略。以特色学校的过程状态与发展目标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主线,在学校自主生成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特色的发展。一是确立特色学校建设的学校主体。特色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培植学校的自主发展力、尊重学校的主动发展愿景、立足学校的办学价值观为主。二是建立和完善了以校为本的特色学校发展和管理模式,让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融合。三是探索了政策驱动、学术引领和硬件投入相适应的学校特色发展推进策略。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 龚春燕)